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格柵地連墻接頭結構,該結構由工字型鋼、焊接T形鋼、鐵皮、鋼板壓條及螺栓等組成;兩根T形鋼柱的腹板底部分別對稱焊接在工字型鋼腹板中點處兩側,形成王字形鋼;王字形鋼一側上下翼緣分別焊接在地連墻鋼筋籠分布鋼筋的外側;翼緣外表鐵皮,用鋼壓板和螺栓密封;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的結構操作簡單,防水效果好,施工效率高,具有較好的經濟技術效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地連墻接頭結構,尤其涉及格柵狀地連墻接頭結構。
技術介紹
地下連續墻由一個個單元槽段通過接頭相互連接而成,接頭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墻體的整體質量與使用效果,更關系到工程的經濟效益。常用的接頭形式主要有鎖扣管接頭、止水鋼板接頭和鋼筋混凝土預制接頭等。鎖扣管接頭具有施工工藝簡單,施工周期短,成本低,不需要占用較大的場地等優點,但其缺點是不能傳遞彎矩、軸力和剪力,自重大,需分節制作,需采取有效的止水混凝土側壓措施,止水效果差;止水鋼板接頭具有施工速度快,結構強度和剛度好,可以很好的傳遞彎矩及剪力,止水效果相對較好,不需要考慮混凝土灌注的側壓等優點,其缺點是鋼板用量大,造價相對較高,對鋼板焊接的施工精度要求也較高,接頭處易產生混凝土繞流現象;鋼筋混凝土預制接頭具有剛度大,整體性能好,能夠傳遞彎矩、軸力和剪力,施工工藝簡單,止水效果好,基本無繞流現象,工程造價較鋼板接頭低等優點,其缺點是自重較大,制作時占用場地較大,制作周期較長,接粧時精度要求較高,需采取有效的防止混凝土側壓措施。鑒于此,目前亟需專利技術一種制作方便,施工速度快,防繞流效果好,側向剛度大的地連墻接頭體系。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施工方便,防滲效果好,側向剛度大,整體穩定性強的格柵地連墻接頭結構。這種格柵地連墻接頭結構,包括工字型鋼、焊接T形鋼、鐵皮、鋼板壓條、連接鋼板、螺栓和螺母;兩根焊接T形鋼的腹板底部分別對稱焊接在工字型鋼腹板中點處兩側,形成王字形鋼;王字形鋼一側上下翼緣分別焊接在一期墻段分布鋼筋的外側;上下翼緣兩側外包鐵皮,用鋼壓條和螺栓密封。作為優選:T形鋼腹板與工字型鋼腹板為兩側角焊縫焊接。作為優選:王字形鋼的上下翼緣與一期墻段分布鋼筋為雙面焊接,連接處無空隙。作為優選:外包鐵皮通過密封連接,使整個一期地連墻一側形成一個封閉體系。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 一期墻段澆筑混凝土時可以防止混凝土繞流到二期墻段內部形成殘渣,防滲效果好,施工效率提高明顯。(2)工字型鋼兩翼緣分別深入到相鄰墻段,二期墻段分布鋼筋設置成彎鉤形狀,使相鄰墻段能夠形成很好的拉結,整體結構的穩定性大大增強。(3)整個接頭結構各構件以焊接為主,用螺栓固定,操作簡單,成本較低。【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格柵地連墻接頭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防繞流結構詳圖;圖3是本技術一期地連墻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二期地連墻結構示意圖;圖中:1_ 一期墻段分布鋼筋;2_—期墻段豎向鋼筋;3_焊接T形鋼;4_工字型鋼;5-—期地連墻段;6_二期墻段分布鋼筋;7_二期墻段豎向鋼筋;8_二期地連墻段;9-鐵皮;10-鋼壓條;11_鋼板;12_螺栓;13_螺母;14_豎向鋼筋桁架;15_地連墻注漿管。【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描述。雖然本技術將結合較佳實施例進行描述,但應知道,并不表示本技術限制在所述實施例中。相反,本技術將涵蓋可包含在有附后權利要求書限定的本技術的范圍內的替換物、改進型和等同物。本實施方式鋼構件焊接施工工藝、鋼筋形狀加工和混凝土澆筑施工工藝等本實施例中就不再累述,重點闡述本技術涉及的實施方式。圖1是本技術格柵地連墻接頭結構示意圖,參照圖1所示,本技術格柵地連墻接頭結構主要包括:包括工字型鋼4、焊接T形鋼3、鐵皮9、鋼板壓條10、連接鋼板11、螺栓12和螺母13。格柵地連墻一期地連墻段5鋼筋籠下放前,先兩根焊接T形鋼3的腹板底部分別對稱焊接在工字型鋼4腹板中點處兩側,兩邊角焊縫高度為6?9mm,長度為滿焊;形成王字形鋼;王字形鋼一側上下翼緣分別焊接在一期墻段分布鋼筋1的外側,焊腳高度6?8mm,焊接長度450?500mm,;上下翼緣兩側外包鐵皮9,鐵皮厚度2?4mm,用鋼壓條10和螺栓12密封,鋼壓條選用20mm寬,8mm厚201型。二期地連墻段8鋼筋籠制作時,對二期墻段分布鋼筋6進行彎鉤加工,待一期地連墻段5鋼筋籠下放后,通過連續墻注漿管15進行一期地連墻段5混凝土灌注。待一期地連墻段5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以上后,進行二期地連墻段8鋼筋籠下放和混凝土灌注。【主權項】1.一種格柵地連墻接頭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工字型鋼(4)、焊接T形鋼(3)、鐵皮(9)、鋼板壓條(10)、連接鋼板(11)、螺栓(12)和螺母(13);兩根焊接T形鋼(3)的腹板底部分別對稱焊接在工字型鋼(4)腹板中點處兩側,形成王字形鋼;王字形鋼一側上下翼緣分別焊接在一期墻段分布鋼筋(1)的外側;上下翼緣兩側外包鐵皮(9),用鋼壓條(10)和螺栓(12)密封。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格柵地連墻接頭結構,其特征在于:T形鋼(3)腹板與工字型鋼(4)腹板為兩側角焊縫焊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格柵地連墻接頭結構,其特征在于:王字形鋼的上下翼緣與一期墻段分布鋼筋(1)為雙面焊接,連接處無空隙。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格柵地連墻接頭結構,其特征在于:外包鐵皮(9)通過密封連接,使整個一期地連墻(5)—側形成一個封閉體系。【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格柵地連墻接頭結構,該結構由工字型鋼、焊接T形鋼、鐵皮、鋼板壓條及螺栓等組成;兩根T形鋼柱的腹板底部分別對稱焊接在工字型鋼腹板中點處兩側,形成王字形鋼;王字形鋼一側上下翼緣分別焊接在地連墻鋼筋籠分布鋼筋的外側;翼緣外表鐵皮,用鋼壓板和螺栓密封;本技術涉及的結構操作簡單,防水效果好,施工效率高,具有較好的經濟技術效益。【IPC分類】E02D29/12, E02D31/02【公開號】CN205012369【申請號】CN201520454130【專利技術人】史慶濤, 葛照國, 李兵, 武文清, 李克金, 王建偉 【申請人】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公開日】2016年2月3日【申請日】2015年6月29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格柵地連墻接頭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工字型鋼(4)、焊接T形鋼(3)、鐵皮(9)、鋼板壓條(10)、連接鋼板(11)、螺栓(12)和螺母(13);兩根焊接T形鋼(3)的腹板底部分別對稱焊接在工字型鋼(4)腹板中點處兩側,形成王字形鋼;王字形鋼一側上下翼緣分別焊接在一期墻段分布鋼筋(1)的外側;上下翼緣兩側外包鐵皮(9),用鋼壓條(10)和螺栓(12)密封。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史慶濤,葛照國,李兵,武文清,李克金,王建偉,
申請(專利權)人: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