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平動夾持機械手,包括對稱設置在連接板兩側的機械手掌和安裝在機械手掌上的機械手指、直線軸承和絲杠螺母;連接板正面設置絲杠軸和光軸導軌,光軸導軌通過光軸支座安裝在連接板上,光軸導軌的兩端分別穿過直線軸承、機械手掌和擋板,由螺母固定在擋板上,直線軸承能夠在光軸導軌上滑動,絲杠軸的兩端設置螺紋,中間位置安裝有齒輪,絲杠軸的兩端通過螺紋與絲杠螺母連接,連接板反面安裝伺服電機和連接臂,伺服電機的輸出軸與輸出齒輪同軸;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利用絲杠螺母和絲杠軸控制機械手掌的張合,利用直線軸承和光軸導軌保持機械手掌之間的平衡,實現平穩夾持,避免傾斜或側翻,具有結構簡單、水平度高、夾持緊湊可靠、運行平穩、定位準確的特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工業自動化機械
,特別涉及一種平動夾持機械手。
技術介紹
在當今工業生產中,應用工業機械手可把人類從危險、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同時可極大地提高勞動生產率,加快實現工業生產機械化和自動化的步伐。物料搬運機械手在高溫、重載、多粉塵的危險環境中應用普遍,不但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還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因此,自動化機械手代替人體勞動已經越來越成為社會快速發展的必要。現有的自動化夾持裝置結構復雜,且不能滿足平穩夾持時的水平度要求,故而需要進一步開發符合實際要求的夾持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平動夾持機械手,能夠平穩夾持,避免傾斜或側翻,具有結構簡單、水平度高、夾持緊湊可靠、運行平穩、定位準確的特點。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為:—種平動夾持機械手,包括對稱設置在連接板5兩側的機械手掌2,所述機械手掌2的一邊安裝機械手指1,另一邊安裝直線軸承3和絲杠螺母4,所述連接板5的正面設置絲杠軸11和光軸導軌10,所述光軸導軌10通過光軸支座9安裝在連接板5上,所述光軸導軌10的兩端分別穿過直線軸承3、機械手掌2和擋板12,由螺母13固定在擋板12上,所述直線軸承3能夠在光軸導軌10上滑動,所述絲杠軸11的兩端設置螺紋,中間位置安裝有齒輪7,所述絲杠軸11的兩端通過螺紋與絲杠螺母4連接,所述連接板5的反面安裝伺服電機8和連接臂6,所述伺服電機8的輸出軸與輸出齒輪14同軸,所述輸出齒輪14與齒輪7相互嚙合組成齒輪副。所述機械手指1活動安裝在機械手掌2上,能夠拆卸,并能夠調節角度。所述機械手掌2上設置兩個直線軸承3和一個絲杠螺母4。所述連接板5的正面橫向設置兩個光軸導軌10和一個絲杠軸11。本技術的工作原理為:工作時,伺服電機8開始工作,向外輸出動力,伺服電機8的輸出軸開始正向轉動,帶動同軸的輸出齒輪14 一同正向轉動。輸出齒輪14與齒輪7相互嚙合組成齒輪副,輸出齒輪14正向轉動,帶動齒輪7進行正向轉動。齒輪7安裝在絲杠軸11的中間位置,齒輪7正向轉動,帶動絲杠軸11進行正向轉動。絲杠軸11兩端設置螺紋,并通過螺紋與絲杠螺母4連接,絲杠軸11正向轉動,兩端的絲杠螺母4向內聚攏;絲杠螺母4向內聚攏,帶動機械手掌2 —同向內聚攏,直線軸承3在光軸導軌10上一同向內聚攏。同理,伺服電機8的輸出軸反向轉動,帶動同軸的輸出齒輪14一同反向轉動;輸出齒輪14反向轉動,帶動齒輪7進行反向轉動;齒輪7反向轉動,帶動絲杠軸11進行反向轉動;絲杠軸11反向轉動,兩端的絲杠螺母4向外張開;絲杠螺母4向外張開,帶動機械手掌2 —同向外張開,直線軸承3在光軸導軌10上一同向外張開。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技術由伺服電機8通過齒輪7和輸出齒輪14傳動動力,利用絲杠螺母4和絲杠軸11控制機械手掌2的張合,利用直線軸承3和光軸導軌10作為滑動副,保持機械手掌2之間的平衡,實現平穩夾持,避免傾斜或側翻,具有結構簡單、水平度高、夾持緊湊可靠、運行平穩、定位準確的特點。【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軸測圖。圖2是本技術的主視圖。圖3是本技術的俯視圖。圖4是本技術的左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參見附圖,本技術為一種平動夾持機械手,包括對稱設置在連接板5兩側的機械手掌2,所述機械手掌2的一邊安裝機械手指1,另一邊安裝直線軸承3和絲杠螺母4,所述連接板5的正面設置絲杠軸11和光軸導軌10,所述光軸導軌10通過光軸支座9安裝在連接板5上,所述光軸導軌10的兩端分別穿過直線軸承3、機械手掌2和擋板12,由螺母13固定在擋板12上,所述直線軸承3能夠在光軸導軌10上滑動,所述絲杠軸11的兩端設置螺紋,中間位置安裝有齒輪7,所述絲杠軸11的兩端通過螺紋與絲杠螺母4連接,所述連接板5的反面安裝伺服電機8和連接臂6,所述伺服電機8的輸出軸與輸出齒輪14同軸,所述輸出齒輪14與齒輪7相互嚙合組成齒輪副。所述機械手指1活動安裝在機械手掌2上,能夠拆卸,并能夠調節角度。所述機械手掌2上設置兩個直線軸承3和一個絲杠螺母4,所述連接板5的正面橫向設置兩個光軸導軌10和一個絲杠軸11。工作時,伺服電機8開始工作,向外輸出動力,伺服電機8的輸出軸開始正向轉動,帶動同軸的輸出齒輪14 一同正向轉動。輸出齒輪14與齒輪7相互嚙合組成齒輪副,輸出齒輪14正向轉動,帶動齒輪7進行正向轉動。齒輪7安裝在絲杠軸11的中間位置,齒輪7正向轉動,帶動絲杠軸11進行正向轉動。絲杠軸11兩端設置螺紋,并通過螺紋與絲杠螺母4連接,絲杠軸11正向轉動,兩端的絲杠螺母4向內聚攏。光軸導軌10通過光軸支座9安裝在連接板5上,光軸導軌10兩端穿過直線軸承3、機械手掌2和擋板12,由螺母13固定在擋板12上。光軸導軌10兩端支撐機械手掌2,光軸支座9將光軸導軌10安裝在連接板5上,絲杠螺母4安裝在機械手掌2上,從而將絲杠軸11固定安裝。絲杠螺母4向內聚攏,帶動機械手掌2 —同向內聚攏,直線軸承3在光軸導軌10上一同向內聚攏。同理,伺服電機8的輸出軸反向轉動,帶動同軸的輸出齒輪14 一同反向轉動。輸出齒輪14反向轉動,帶動齒輪7進行反向轉動。齒輪7反向轉動,帶動絲杠軸11進行反向轉動。絲杠軸11反向轉動,兩端的絲杠螺母4向外張開。絲杠螺母4向外張開,帶動機械手掌2 —同向外張開,直線軸承3在光軸導軌10上一同向外張開。擋板12與光軸導軌10兩端固定,直線軸承3帶動機械手掌2在光軸導軌10上滑動,向外張開到極限值時,擋板12將機械手掌2和直線軸承3擋住,阻止機械手掌2和直線軸承3從光軸導軌10上掉落。 機械手指1通過螺釘活動安裝在機械手掌2上,能夠拆卸方便日后拆卸更換,并能夠根據需要調節角度,方便夾持。連接臂6用于將整個平動夾持機械手安裝在需要使用的裝置或位置上。圖中:1為機械手指,2為機械手掌,3為直線軸承,4為絲杠螺母,5為連接板,6為連接臂,7為齒輪,8為伺服電機,9為光軸支座,10為光軸導軌,11為絲杠軸,12為擋板,13為螺母,14為輸出齒輪。【主權項】1.一種平動夾持機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對稱設置在連接板(5)兩側的機械手掌(2),所述機械手掌(2)的一邊安裝機械手指(1),另一邊安裝直線軸承(3)和絲杠螺母⑷, 所述連接板(5)的正面設置絲杠軸(11)和光軸導軌(10),所述光軸導軌(10)通過光軸支座(9)安裝在連接板(5)上,所述光軸導軌(10)的兩端分別穿過直線軸承(3)、機械手掌(2)和擋板(12),由螺母(13)固定在擋板(12)上,所述直線軸承(3)能夠在光軸導軌(10)上滑動,所述絲杠軸(11)的兩端設置螺紋,中間位置安裝有齒輪(7),所述絲杠軸(11)的兩端通過螺紋與絲杠螺母(4)連接, 所述連接板(5)的反面安裝伺服電機⑶和連接臂(6),所述伺服電機⑶的輸出軸與輸出齒輪(14)同軸,所述輸出齒輪(14)與齒輪(7)相互嚙合組成齒輪副。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平動夾持機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械手指(1)活動安裝在機械手掌(2)上,能夠拆卸,并能夠調節角度。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平動夾持機械手,其特征在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平動夾持機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對稱設置在連接板(5)兩側的機械手掌(2),所述機械手掌(2)的一邊安裝機械手指(1),另一邊安裝直線軸承(3)和絲杠螺母(4),所述連接板(5)的正面設置絲杠軸(11)和光軸導軌(10),所述光軸導軌(10)通過光軸支座(9)安裝在連接板(5)上,所述光軸導軌(10)的兩端分別穿過直線軸承(3)、機械手掌(2)和擋板(12),由螺母(13)固定在擋板(12)上,所述直線軸承(3)能夠在光軸導軌(10)上滑動,所述絲杠軸(11)的兩端設置螺紋,中間位置安裝有齒輪(7),所述絲杠軸(11)的兩端通過螺紋與絲杠螺母(4)連接,所述連接板(5)的反面安裝伺服電機(8)和連接臂(6),所述伺服電機(8)的輸出軸與輸出齒輪(14)同軸,所述輸出齒輪(14)與齒輪(7)相互嚙合組成齒輪副。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甲紅,牛碩雅,吳東澤,
申請(專利權)人:陜西科技大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陜西;6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