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簡易半自動儀表車床,涉及機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包括控制面板、工作臺、機箱和刀架,機箱內設由彈性夾套、襯套和拉桿工件組成的夾持機構,帶有車刀的刀架設在橫托板上,橫托板設在導軌上;彈性夾套可相對襯套滑動,拉桿與彈性夾套左端尾部相連,彈性夾套右端外圓設錐體段、內孔與工件相匹配,彈性夾套右端均布設有豁口,襯套內孔右端設與彈性夾套配合的錐孔,襯套通過傳動部件由電機驅動。通過與平移機構相連的拉桿推拉彈性夾套,在豁口作用下彈性夾套相對襯套滑動,可實現工件的夾緊或松開;利用刀架上的車刀來實現工件的平總長和倒角加工。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結構簡單緊湊、操作方便的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機加工設備
,尤其涉及一種簡易半自動儀表車床。
技術介紹
對于1mm以下的小直徑銷軸類棒料毛坯由鋸床鋸斷下料后,需要在車床上進行平總長和端面倒角加工,小批量生產時一般是在車床上進行,但是對于大批量生產時車床加工速度就會受到影響,生產效率低下,操作人員長時間站立勞動強度大,而且長時間占用車床,也會影響其它工件正常生產。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緊湊、操作方便的簡易半自動儀表車床,尤其適用于大批量小直徑棒料生產的平總長、倒角加工,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操作人員勞動強度。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簡易半自動儀表車床,包括控制面板、工作臺、機箱和刀架,所述機箱內設有工件夾持機構,所述刀架設置在橫托板上、且刀架左側后端和前側左端均設有車刀,所述橫托板設置在導軌上,所述刀架可在水平面內前后和左右移動;所述工件夾持機構包括彈性夾套、襯套和拉桿,所述彈性夾套與襯套配合、且彈性夾套可相對襯套左右滑動,所述拉桿與彈性夾套左端尾部活動相連,所述拉桿與平移機構相連,所述彈性夾套右端外圓設有錐體段、且彈性夾套內孔與工件外圓相匹配,所述彈性夾套右端均布設有一個以上的豁口,所述襯套內孔右端設有與彈性夾套配合的錐孔,所述襯套通過傳動部件由電機驅動,所述電機與控制面板相連。優選的,所述橫托板右端與第一伸縮機構相連,所述刀架尾部與第二伸縮機構相連,所述第一伸縮機構設置在工作臺上,所述第二伸縮機構設置在橫托板上,所述導軌一側、且在橫托板的行程上設有限位開關,所述第一伸縮機構、第二伸縮機構和限位開關均與控制面板相連。優選的,所述第一伸縮機構和第二伸縮機構均為氣缸或液壓缸。優選的,所述平移機構包括齒輪、齒條和手柄,所述齒條與拉桿通過銷軸相連,所述齒輪與齒條嚙合,所述齒輪和手柄通過轉軸相連、且齒輪與手柄同軸固定,所述轉軸設置在工作臺上的底座上。優選的,所述彈性夾套右端設有定位盲孔,工件可借助定位盲孔內端面進行端面定位。優選的,所述彈性夾套右端均布設有3個豁口,可使彈性夾套保持一定的彈性、且彈性夾套右端錐體段長度大于襯套右端的錐孔長度。優選的,所述拉桿與彈性夾套左端尾部的活動相連為螺紋連接。優選的,所述彈性夾套的材質為65Mn,且經調質處理后硬度為HRC38?45。優選的,所述轉軸下端通過軸承設置在底座上。優選的,所述襯套與傳動齒輪配合,所述傳動齒輪由電機驅動。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平移機構推拉彈性夾套,當彈性夾套相對襯套伸出時,在彈性作用下內孔張開,可將工件置于內孔,在彈性夾套相對襯套回縮時,內孔收緊將工件夾緊;設置在橫托板上的刀架可相對工件前后移動,橫托板設置導軌上可使刀架左右移動,利用刀架左側后端和前側左端的車刀來實現工件的平總長和倒角加工。本專利技術具有結構簡單緊湊、操作方便的優點,尤其適用于大批量小直徑棒料生產的平總長、倒角加工,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操作人員勞動強度。【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3是圖1中工件夾持機構的結構圖; 圖4是圖3中彈性夾套的A向視圖; 圖中:1_控制面板,2-工作臺,3-機箱,4-刀架,5-工件夾持機構,6-橫托板,7-導軌,8-平移機構,9-第一伸縮機構,10-車刀,11-第二伸縮機構,12-底座,13-限位開關,51-彈性夾套,52-襯套,53-拉桿,54-豁口,510-錐體段,511-定位盲孔,81-齒輪,82-齒條,83-手柄,84-轉軸。【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如圖1、2、3、4所示的一種簡易半自動儀表車床,包括控制面板1、工作臺2、機箱3和刀架4,所述機箱3內設有工件夾持機構5,所述刀架4設置在橫托板6上、且刀架4左側后端和前側左端均設有車刀10,所述橫托板6設置在導軌7上,所述刀架4可在水平面內前后和左右移動;所述工件夾持機構5包括彈性夾套51、襯套52和拉桿53,所述彈性夾套51與襯套52配合、且彈性夾套51可相對襯套52左右滑動,所述拉桿53與彈性夾套51左端尾部活動相連,所述拉桿53與平移機構8相連,所述彈性夾套51右端外圓設有錐體段510、且彈性夾套51內孔與工件外圓相匹配,所述彈性夾套51右端均布設有一個以上的豁口 54,所述襯套52內孔右端設有與彈性夾套51配合的錐孔,所述襯套52通過傳動部件由電機驅動,所述電機與控制面板I相連。所述彈性夾套51右端均布設有3個豁口 54,可使彈性夾套51保持一定的彈性、且彈性夾套51右端錐體段510長度大于襯套52右端的錐孔長度。當彈性夾套51下端襯套52右移時,彈性夾套51右端開口張大,工件可置于其內孔,當彈性夾套51下端襯套52回縮時,彈性夾套51將工件夾緊,實現工件的裝夾。作為一種優選結構,所述橫托板6右端與第一伸縮機構9相連,所述刀架4尾部與第二伸縮機構11相連,所述第一伸縮機構9設置在工作臺2上,所述第二伸縮機構11設置在橫托板6上,所述導軌7 —側、且在橫托板6的行程上設有限位開關13,所述第一伸縮機構9、第二伸縮機構11和限位開關13均與控制面板I相連。利用第一伸縮機構9和第二伸縮機構11帶動橫托板6移位,實現車刀10的自動進給,同時借助限位開關13對橫托板6的行程進行限位;第一伸縮機構9和第二伸縮機構11可選用氣缸或液壓缸。所述平移機構8包括齒輪81、齒條82和手柄83,所述齒條82與拉桿53通過銷軸相連,所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簡易半自動儀表車床,包括控制面板(1)、工作臺(2)、機箱(3)和刀架(4),所述機箱(3)內設有工件夾持機構(5),所述刀架(4)設置在橫托板(6)上、且刀架(4)左側后端和前側左端均設有車刀(10),所述橫托板(6)設置在導軌(7)上,所述刀架(4)可在水平面內前后和左右移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夾持機構(5)包括彈性夾套(51)、襯套(52)和拉桿(53),所述彈性夾套(51)與襯套(52)配合、且彈性夾套(51)可相對襯套(52)左右滑動,所述拉桿(53)與彈性夾套(51)左端尾部活動相連,所述拉桿(53)與平移機構(8)相連,所述彈性夾套(51)右端外圓設有錐體段(510)、且彈性夾套(51)內孔與工件外圓相匹配,所述彈性夾套(51)右端均布設有一個以上的豁口(54),所述襯套(52)內孔右端設有與彈性夾套(51)配合的錐孔,所述襯套(52)通過傳動部件由電機驅動,所述電機與控制面板(1)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永妍,
申請(專利權)人:王永妍,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