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咖啡機及其控制方法。該咖啡機包括豆斗、盛豆組件和磨豆組件,所述盛豆組件內設置有盛豆腔,所述豆斗與所述盛豆組件連接,用于向所述盛豆腔供給咖啡豆,所述磨豆組件與所述盛豆組件連接,用于將所述盛豆腔中的咖啡豆磨成咖啡粉,所述盛豆組件還包括下豆閥和驅動機構,所述下豆閥與所述盛豆腔連接,用于控制所述盛豆腔與所述豆斗之間的連通與關斷,所述驅動機構與所述下豆閥連接以控制所述下豆閥打開與關閉。本發明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咖啡機及其控制方法,使得每次被磨成粉的咖啡豆的數量正好就是下豆閥下的盛豆腔所能容納的咖啡豆的數量,從而實現定量供給咖啡豆。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器領域,具體涉及一種。
技術介紹
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家庭在使用咖啡機。傳統的咖啡機一般都是使用已制好的咖啡粉沖泡咖啡,但成品咖啡粉的價格較高,對于經常喝咖啡的家庭來說成本較高。為此,有人開發了具有磨豆功能的咖啡機,這種咖啡機一般使用研磨裝置對咖啡豆進行研磨,得到咖啡粉,然后再進行沖泡。但是,現有的咖啡機,其添加咖啡豆的數量通常靠用戶自己手動掌控,往往時多時少,使得沖泡的咖啡有時濃有時淡,影響了用戶的體驗。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旨在提供一種能夠定量添加咖啡豆的。為了實現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咖啡機,其包括豆斗、盛豆組件和磨豆組件,所述盛豆組件內設置有盛豆腔,所述豆斗與所述盛豆組件連接,用于向所述盛豆腔供給咖啡豆,所述磨豆組件與所述盛豆組件連接,用于將所述盛豆腔中的咖啡豆磨成咖啡粉,所述盛豆組件還包括下豆閥和驅動機構,所述下豆閥與所述盛豆腔連接,用于控制所述盛豆腔與所述豆斗之間的連通與關斷,所述驅動機構與所述下豆閥連接以控制所述下豆閥打開與關閉。優選地,所述豆斗、盛豆組件和磨豆組件自上而下依次設置,所述下豆閥設置于所述盛豆腔的頂部。優選地,所述豆斗中開設有出豆口,所述出豆口與所述盛豆腔連通,所述豆斗中還設置有遮擋在所述出豆口上方的保護罩,所述保護罩的側面設置有與所述出豆口連通的通道。優選地,所述豆斗的頂部設置有豆斗蓋,所述豆斗蓋位于所述保護罩的正上方。優選地,所述盛豆組件的上部設置有豆斗承載座,所述豆斗與所述豆斗承載座可拆卸連接。優選地,所述磨豆組件包括磨豆腔、磨豆刀片、磨豆電機和出粉口,所述磨豆腔設置在所述盛豆腔的下方,并與所述盛豆腔連通,所述磨豆刀片設置在所述磨豆腔中,并與所述磨豆電機連接,所述出粉口設置于所述磨豆腔的側方,與所述磨豆腔連通。優選地,在向所述盛豆腔中供給咖啡豆時,所述下豆閥先打開,在預設時間后再關閉。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種根據上述任一實施例所述的咖啡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啟動磨豆程序;打開所述下豆閥,使所述豆斗中的咖啡豆進入所述盛豆腔;經過預設時間后,關閉所述下豆閥,使所述豆斗和盛豆腔之間的通道關斷;啟動所述磨豆組件,將所述盛豆腔內的咖啡豆磨成咖啡粉。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使得每次被磨成粉的咖啡豆的數量正好就是下豆閥下的盛豆腔所能容納的咖啡豆的數量,從而實現定量供給咖啡豆。【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咖啡機下豆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請參考圖1,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咖啡機,其包括豆斗11、盛豆組件和磨豆組件,盛豆組件內設置有盛豆腔21,豆斗11與盛豆組件連接,用于向盛豆腔21供給咖啡豆,磨豆組件與盛豆組件連接,用于將盛豆腔21中的咖啡豆磨成咖啡粉。盛豆組件還包括下豆閥22和驅動機構23,下豆閥22與盛豆腔21連接,用于控制盛豆腔21與豆斗11之間的連通與關斷。驅動機構23可以為一電機,其與下豆閥22連接,帶動下豆閥22轉動,以控制下豆閥22打開與關閉。需要說明的是,在其他實施例中,驅動機構23也可以為手動機構。磨豆前,先向豆斗11內添加咖啡豆,當啟動磨豆按鍵后,驅動機構23將下豆閥22打開,使豆斗11內的咖啡豆落入盛豆腔21中,經過預設時間(例如5秒鐘),盛豆腔21被咖啡豆填滿,此時驅動機構23帶動下豆閥22關斷豆斗11與盛豆腔21之間的通道,啟動磨豆組件,磨豆組件將盛豆腔21內的咖啡豆磨成咖啡粉。通過設置下豆閥22和驅動機構23,使得每次被磨成粉的咖啡豆的數量正好就是下豆閥22下的盛豆腔21所能容納的咖啡豆的數量,從而實現定量供給咖啡豆。在一優選實施例中,豆斗11、盛豆組件和磨豆組件自上而下依次設置,下豆閥22設置于盛豆腔21的頂部。通過如此設置,使得每次被磨成粉的咖啡豆的數量正好就是盛豆腔21所能容納的咖啡豆的數量。在一優選實施例中,豆斗11中開設有出豆口 12,出豆口 12可位于豆斗11的底部,出豆口 12與盛豆腔21連通,豆斗11中還設置有遮擋在出豆口 12上方的保護罩14,保護罩14的側面設置有與出豆口 12連通的通道。通過設置該保護罩14,使得用戶為豆斗11添加咖啡豆時,手無法直接伸進盛豆腔21中并接觸磨豆組件,從而避免了用戶的手被磨豆組件弄傷的風險。由于出豆口 12的頂部被擋,因此豆斗11內的咖啡豆事實上是從保護罩14的側面流至出豆口 12。進一步優選地,豆斗11的頂部設置有豆斗蓋13,豆斗蓋13位于保護罩12的正上方。在一優選實施例中,盛豆組件的上部設置有豆斗承載座24,豆斗11與豆斗承載座24可拆卸連接。事實上,在本實施例中,豆斗11是放置在豆斗承載座24上的。通過如此設置,使得清潔盛豆腔21和磨豆組件更為容易。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豆斗11與豆斗承載座24也可以是不可拆卸連接。在一優選實施例中,磨豆組件包括磨豆腔31、磨豆刀片32、磨豆電機33和出粉口34,磨豆腔31設置在盛豆腔21的下方,并與盛豆腔21連通,磨豆刀片32設置在磨豆腔31中,并與磨豆電機33連接,在磨豆電機33的高速轉動下,將盛豆腔21內的咖啡豆磨成咖啡粉。出粉口 34設置于磨豆腔31的側方,與磨豆腔31連通,磨豆刀片32所產生的咖啡粉,通過該出粉口 34流出至咖啡壺內或者壺外的咖啡浸泡機構。在一優選實施例中,在向盛豆腔31中供給咖啡豆時,下豆閥22先打開,在預設時間后再關閉。如上所述,如此設置是將盛豆腔21作為咖啡豆數量的定量標準。本專利技術另一方面還提供一種上述任一實施例所述的咖啡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啟動磨豆程序;打開下豆閥22,使豆斗11中的咖啡豆進入盛豆腔21;經過預設時間后,關閉下豆閥22,使豆斗11和盛豆腔21之間的通道關斷;啟動磨豆組件,將盛豆腔21內的咖啡豆磨成咖啡粉。該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如前述內容所說。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使得每次被磨成粉的咖啡豆的數量正好就是下豆閥下的盛豆腔所能容納的咖啡豆的數量,從而實現定量供給咖啡豆。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專利技術,凡在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主權項】1.一種咖啡機,其包括豆斗、盛豆組件和磨豆組件,所述盛豆組件內設置有盛豆腔,所述豆斗與所述盛豆組件連接,用于向所述盛豆腔供給咖啡豆,所述磨豆組件與所述盛豆組件連接,用于將所述盛豆腔中的咖啡豆磨成咖啡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盛豆組件還包括下豆閥和驅動機構,所述下豆閥與所述盛豆腔連接,用于控制所述盛豆腔與所述豆斗之間的連通與關斷,所述驅動機構與所述下豆閥連接以控制所述下豆閥打開與關閉。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咖啡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豆斗、盛豆組件和磨豆組件自上而下依次設置,所述下豆閥設置于所述盛豆腔的頂部。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咖啡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豆斗中開設有出豆口,所述出豆口與所述盛豆腔連通,所述豆斗中還設置有遮擋在所述出豆口上方的保護罩,所述保護罩的側面設置有與所述出豆口連通的通道。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咖啡機,其特征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咖啡機,其包括豆斗、盛豆組件和磨豆組件,所述盛豆組件內設置有盛豆腔,所述豆斗與所述盛豆組件連接,用于向所述盛豆腔供給咖啡豆,所述磨豆組件與所述盛豆組件連接,用于將所述盛豆腔中的咖啡豆磨成咖啡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盛豆組件還包括下豆閥和驅動機構,所述下豆閥與所述盛豆腔連接,用于控制所述盛豆腔與所述豆斗之間的連通與關斷,所述驅動機構與所述下豆閥連接以控制所述下豆閥打開與關閉。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傳亮,彭波濤,宋振宇,鄧穗文,李洋,
申請(專利權)人:中山市眾智電器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