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煤礦用帶式輸送機綜合監控保護裝置,涉及煤礦運輸設備技術領域,包括輸送裝置,控制報警裝置和監測裝置,輸送裝置連接有控制報警裝置和監測裝置,輸送裝置包括帶體,支腳,支架和速距監測裝置,監測裝置包括連桿,數據發送器,跑偏光檢,轉軸,堆煤光檢,溫度監測裝置和煙霧監測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設有多種監測裝置,可以監測皮帶運輸低速、堆煤、跑偏、超溫、煙霧、撕帶的情況,在數據存在異常時,由控制報警裝置根據異常情況進行報警或控制運輸急停,運輸線正常運行時可由控制報警裝置處了解整個運輸線情況,工作安全穩定,監測方便快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煤礦運輸設備
,具體涉及一種帶式輸送機保護裝置。
技術介紹
煤礦是人類在富含煤炭的礦區開采煤炭資源的區域,一般分為井工煤礦和露天煤礦。皮帶運輸是井工煤礦和露天煤礦中都很常見的一種煤礦運輸方式,使用靈活,運輸效率高,效果好,但皮帶運輸煤礦存在低速、堆煤、跑偏、超溫、煙霧、撕帶等非正常工作的意外情況,往往具有安全隱患,威脅作業安全;現有的保護設備不能全面地根據問題的種類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也不能直觀了解整個運輸線的情況,難以滿足運輸線運行安全穩定,監測方便快捷的工作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煤礦用帶式輸送機綜合監控保護裝置,以克服皮帶運輸煤礦存在低速、堆煤、跑偏、超溫、煙霧、撕帶等非正常工作的意外情況,往往具有安全隱患,威脅作業安全;現有的保護設備不能全面地根據問題的種類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也不能直觀了解整個運輸線的情況,難以滿足運輸線運行安全穩定,監測方便快捷的工作要求的問題。(二)技術方案為實現以上目的,本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煤礦用帶式輸送機綜合監控保護裝置,包括輸送裝置(1),控制報警裝置(2)和監測裝置(3),所述輸送裝置(1)連接有控制報警裝置(2)和監測裝置(3),所述輸送裝置(1)包括帶體(101),支腳(102),支架(103)和速距監測裝置(301),所述帶體(101)上設有支架(103),所述支架(103)連接有支腳(102),所述帶體(101)上設有速距監測裝置(301);所述監測裝置(3)包括連桿(302),數據發送器(303),跑偏光檢(304),轉軸(305),堆煤光檢(306),溫度監測裝置(307)和煙霧監測裝置(308),所述支架(103)上設有數據發送器(303),所述支架(103)連接有連桿(302),所述連桿(302)上設有溫度監測裝置(307)和煙霧監測裝置(308),所述連桿(302)連接有跑偏光檢(304),所述跑偏光檢(304)連接有轉軸(305),所述轉軸(305)連接有堆煤光檢(306)。進一步的,所述控制報警裝置(2)包括機殼(201),控制面板(202),控制按鍵組(203),顯示屏(204),中央控制裝置(205),信號收發裝置(206)和報警喇叭(207),所述機殼(201)為空心腔體結構,其外表面設有控制面板(202)和顯示屏(204),內部設有中央控制裝置(205),所述控制面板(202)上設有控制按鍵組(203),所述中央控制裝置(205)上連接有信號收發裝置(206)和報警喇叭(207)。進一步的,所述帶體(101)上設有至少兩組支架(103)和監測裝置(3)。進一步的,所述帶體(101)上均布設有至少十組速距監測裝置(301),相鄰兩速距監測裝置(301)的間距為0.1-1m。(三)有益效果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煤礦用帶式輸送機綜合監控保護裝置,設有多種監測裝置,可以監測皮帶運輸低速、堆煤、跑偏、超溫、煙霧、撕帶的情況,在數據存在異常時,由控制報警裝置根據異常情況進行報警或控制運輸急停,運輸線正常運行時可由控制報警裝置處了解整個運輸線情況,工作安全穩定,監測方便快捷。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控制報警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監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輸送裝置;101、帶體;102、支腳;103、支架;2、控制報警裝置;201、機殼;202、控制面板;203、控制按鍵組;204、顯示屏;205、中央控制裝置;206、信號收發裝置;207、報警喇叭;3、監測裝置;301、速距監測裝置;302、連桿;303、數據發送器;304、跑偏光檢;305、轉軸;306、堆煤光檢;307、溫度監測裝置;308、煙霧監測裝置。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炯夹g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如圖1~圖3所示,其結構關系為:包括輸送裝置1,控制報警裝置2和監測裝置3,所述輸送裝置1連接有控制報警裝置2和監測裝置3,所述輸送裝置1包括帶體101,支腳102,支架103和速距監測裝置301,所述帶體101上設有支架103,所述支架103連接有支腳102,所述帶體101上設有速距監測裝置301;所述監測裝置3包括連桿302,數據發送器303,跑偏光檢304,轉軸305,堆煤光檢306,溫度監測裝置307和煙霧監測裝置308,所述支架103上設有數據發送器303,所述支架103連接有連桿302,所述連桿302上設有溫度監測裝置307和煙霧監測裝置308,所述連桿302連接有跑偏光檢304,所述跑偏光檢304連接有轉軸305,所述轉軸305連接有堆煤光檢306。優選的,所述控制報警裝置2包括機殼201,控制面板202,控制按鍵組203,顯示屏204,中央控制裝置205,信號收發裝置206和報警喇叭207,所述機殼201為空心腔體結構,其外表面設有控制面板202和顯示屏204,內部設有中央控制裝置205,所述控制面板202上設有控制按鍵組203,所述中央控制裝置205上連接有信號收發裝置206和報警喇叭207。優選的,所述帶體101上設有至少兩組支架103和監測裝置3。優選的,所述帶體101上均布設有至少十組速距監測裝置301,相鄰兩速距監測裝置301的間距為0.1-1m。具體使用時,煤礦放置于帶體101上進行運輸,運輸過程中,速距監測裝置301逐個向信號收發裝置206發送信號,通過速距監測裝置301位置的改變速度,判斷皮帶是否處于異常低速狀態;同時相鄰速距監測裝置301互發信號確認距離,判斷是否有撕帶情況產生;跑偏光檢304在豎直方向對帶體101發出光信號,根據反射情況判斷煤礦位于帶體101上的位置,從而判斷是否有跑偏情況;堆煤光檢306在水平方向或根據高度要求略微傾斜發出光信號,根據反射情況判斷帶體101上煤礦高度,從而判斷是否有堆煤情況;溫度監測裝置307和煙霧監測裝置308分別判斷是否有異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煤礦用帶式輸送機綜合監控保護裝置,包括輸送裝置(1),控制報警裝置(2)和監測裝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裝置(1)連接有控制報警裝置(2)和監測裝置(3),所述輸送裝置(1)包括帶體(101),支腳(102),支架(103)和速距監測裝置(301),所述帶體(101)上設有支架(103),所述支架(103)連接有支腳(102),所述帶體(101)上設有速距監測裝置(301);所述監測裝置(3)包括連桿(302),數據發送器(303),跑偏光檢(304),轉軸(305),堆煤光檢(306),溫度監測裝置(307)和煙霧監測裝置(308),所述支架(103)上設有數據發送器(303),所述支架(103)連接有連桿(302),所述連桿(302)上設有溫度監測裝置(307)和煙霧監測裝置(308),所述連桿(302)連接有跑偏光檢(304),所述跑偏光檢(304)連接有轉軸(305),所述轉軸(305)連接有堆煤光檢(306)。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煤礦用帶式輸送機綜合監控保護裝置,包括輸送裝置(1),
控制報警裝置(2)和監測裝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裝置(1)
連接有控制報警裝置(2)和監測裝置(3),所述輸送裝置(1)包括
帶體(101),支腳(102),支架(103)和速距監測裝置(301),所述
帶體(101)上設有支架(103),所述支架(103)連接有支腳(102),
所述帶體(101)上設有速距監測裝置(301);所述監測裝置(3)包
括連桿(302),數據發送器(303),跑偏光檢(304),轉軸(305),
堆煤光檢(306),溫度監測裝置(307)和煙霧監測裝置(308),所述
支架(103)上設有數據發送器(303),所述支架(103)連接有連桿
(302),所述連桿(302)上設有溫度監測裝置(307)和煙霧監測裝
置(308),所述連桿(302)連接有跑偏光檢(304),所述跑偏光檢(304)
連接有轉軸(305),所述轉軸(305)連接有堆煤光檢(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田守柱,
申請(專利權)人:淮南市礦用電器設備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