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雷達天線仿真測試平臺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直線軌道的全行程鎖緊裝置。本裝置包括直線軌道及承臺,承臺外形呈開口朝下的凹槽狀構造以卡嵌于直線軌道上;承臺的兩槽壁上同軸貫穿開設導向孔;兩個鎖緊剎塊分別一一填入上述導向孔內;鎖緊剎塊上布置螺紋孔,螺紋孔軸線平行鎖緊剎塊軸線,雙向絲桿穿設于上述螺紋孔內且每個螺紋段分別與相應螺紋孔間構成螺紋配合;兩個鎖緊剎塊的相鄰面均墊設有橡膠墊片,以共同與直線軌道的兩側面間構成鉗式對稱鎖剎配合。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操作便捷、制動迅速且具備長時間的可靠鎖緊功能,可有效確保測試過程中承臺相對軌道的定位鎖緊能力。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雷達天線仿真測試平臺
,具體涉及應用于上述平臺的一種直線軌道的全行程鎖緊裝置。
技術介紹
導軌機械裝備,因其導向方向上動作的高精度性和優良的結構互換性,被普遍應用于各類裝配及測試行業內。尤其對于測試雷達天線的高精度仿真測試平臺而言,導軌部件更是必不可少。實際操作過程中,人們發現,目前使用的測試平臺上的導軌部件由于缺少相應的定位鎖緊構造,測試過程中或因測試對象的重心偏置,或因測試電纜的彎曲牽拉等,從而使得用于承托測試對象的承臺自行的產生沿導軌的移位動作。上述自行移位動作因其動作的微小性,隱蔽性極強,自然也極難被人們肉眼所發現,從而導致上述測試對象與位于旁側的測試校準喇叭間產生對準偏差,最終對作為測試對象的天線微波輻射單元的測試指標一致性與準確性產生巨大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合理而實用的直線軌道的全行程鎖緊裝置,其操作便捷、制動迅速且具備長時間的可靠鎖緊功能,可有效確保測試過程中承臺相對軌道的定位鎖緊能力,進而保證了作為測試對象的天線微波輻射單元基于檢測部件的對準精度,最終實現了測試結果的一致性與高準確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直線軌道的全行程鎖緊裝置,包括直線軌道以及與該直線軌道間構成導軌配合的承臺,承臺上設置用于裝配測試對象的承臺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臺外形呈開口朝下的凹槽狀構造,以由上而下的卡嵌于直線軌道上;沿垂直直線軌道的導向方向,水平的在承臺的兩槽壁上同軸貫穿開設導向孔;兩個鎖緊剎塊分別一一填入上述導向孔內以構成兩者間的孔軸導向配合;上述兩個鎖緊剎塊上同軸的貫穿布置螺紋孔,螺紋孔軸線平行鎖緊剎塊軸線,雙向絲桿穿設于上述螺紋孔內且每個螺紋段分別與相應螺紋孔間構成螺紋配合;兩個鎖緊剎塊的相鄰面均墊設有橡膠墊片,以共同與直線軌道的兩側面間構成鉗式對稱鎖剎配合。
以承臺的行進方向的兩面作為其前端面和后端面,在該前端面或后端面上設置有二段式的腰形階梯孔,該腰形階梯孔連通上述導向孔;腰形階梯孔的孔型長度方向平行導向孔軸線方向;該腰形階梯孔內穿設緊固螺釘,緊固螺釘的螺帽與腰形階梯孔的階梯面間構成止口配合,緊固螺釘的端部與位于該導向孔內的鎖緊剎塊間構成螺紋緊固配合。
直線軌道為工字導軌,沿鎖緊剎塊的上述相鄰面向直線軌道的槽型側面的槽底處延伸有凸部,凸部上設置鋸齒狀凸起,橡膠墊片上相應布置橡膠咬合齒以與上述鋸齒狀凸起間構成卡嵌式緊固配合;鋸齒狀凸起上的齒長方向垂直直線軌道的導向方向。
凸部布置于鎖緊剎塊的上述相鄰面的下半圓面處,螺紋孔位于鎖緊剎塊的上述相鄰面的上半圓面處;螺紋孔的布置高度高于承臺與直線軌道的最高配合面高度。
鎖緊剎塊外形呈直圓柱狀結構,鎖緊剎塊的柱面上設置刨削面且該刨削面平行鎖緊剎塊軸線,導向孔的孔壁處相應設置與該刨削面配合的配合平面,以使鎖緊剎塊與導向孔間構成防轉式的孔軸導向配合。
雙向絲桿的露出承臺的一端部布置有便于握持和轉動該絲桿的把手。
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技術通過采用鎖緊剎塊,配合在鎖緊剎塊相鄰面處設置的橡膠墊片,從而有效實現了承臺基于直線軌道的定位及卡嵌鎖定功能。利用承臺上的導向孔,限定了鎖緊剎塊的導向部件;而穿設在鎖緊剎塊上的雙向絲桿,則承當了驅動鎖緊剎塊產生相向及相離動作的驅動部件。通過上述導向部件與驅動部件的聯動配合,在確保了鎖緊剎塊對于直線軌道側面的鉗式固定的前提下,承臺自然也就無法產生相對直線軌道的自行滑移動作了。
綜上,本技術僅依靠雙向絲桿的動作,即可實現鎖緊剎塊相對直線軌道的準確卡合,操作方便而快捷。通過橡膠墊片,保證了鎖緊剎塊相對直線軌道的長時間可靠鎖緊功能的同時,更相對的保護了相對昂貴的直線軌道的相應配合面。橡膠墊片作為在厚度方向上具備彈性的橡膠體,更能在雙向絲桿與鎖緊剎塊間產生配合松動時,起到對該松動量的自動彈性補償能力,從而提升其制動的迅捷性和可靠性。本技術可有效確保測試過程中承臺相對軌道的定位鎖緊能力,進而保證了作為測試對象的天線微波輻射單元基于檢測部件的對準精度,最終實現了測試結果的一致性與高準確性。
2)、考慮到即使采用高精度的螺紋絲桿結構來配合具備一定彈性的橡膠墊片,也有可能因螺紋牙的大幅度滑移或橡膠墊片老化等因素,而導致鎖緊剎塊相對直線軌道產生抵壓松動狀況。有鑒于此,本技術通過布置腰形階梯孔,搭配緊固螺釘,從而實現了對于鎖緊剎塊的二次鎖緊能力。簡言之,雙向絲桿搭配鎖緊剎塊,利用兩者間的螺紋緊固力,從而實現鎖緊剎塊的初步鎖緊。在該初步鎖緊的基礎上,在鎖緊剎塊抵壓直線軌道并到位后,擰緊緊固螺釘來固定鎖緊剎塊與承臺的相對位置,從而實現了鎖緊剎塊的二次鎖緊。通過上述多次鎖緊結構,可進一步的確保整個鎖緊裝置的工作可靠性和穩定性。
3)、考慮到目前的直線軌道多為工字導軌,本技術通過在鎖緊剎塊上布置凸部,從而實現鎖緊剎塊相對工字導軌的側部槽底的緊固配合效果。換句話說,在上述凸部設置完畢后,鎖緊剎塊的相鄰面中,相對凸部的其他部分是不作為配合面使用的。作為實際配合部的橡膠墊片,則是通過獨特布置的齒形結構配合上述凸部,一方面有利于在橡膠墊片相對凸部的快速維護拆裝;另一方面,上述齒形結構的齒長方向限定,顯然也更能保證橡膠墊片相對直線軌道配合面的緊固剎車能力。當承臺受外力而產生自行滑移時,橡膠墊片受力并將該力傳導至齒形配合處,從而利用齒形配合所具備的齒面結構來抗衡上述力。較之直接面粘接的配合脆弱性,或直接螺釘緊固所導致的螺釘端部與直線軌道側壁的剛性接觸而言,本技術的齒形配合結構的使用可靠性及穩定性顯然更高。
4)、用于配合螺紋孔的雙向絲桿的布置方式,可考慮直接在直線軌道上開設好腰形孔后,利用雙向絲桿穿過該腰形孔以實現兩個鎖緊剎塊的同步動作。或如本技術所言,通過限定螺紋孔的布置高度,也即將鎖緊剎塊的部分布置于承臺的槽壁以下處,從而使得雙向絲桿沿承臺的槽底穿行,以避讓開直線軌道,最終實現雙向絲桿與直線軌道間的互不干涉動作。
5)、鎖緊剎塊的削邊結構,有利于保證其相對導向孔動作時,兩者所可能發生的相對轉動現象。上述現象,實際上是由以下兩種結構來避免:其一,也即采用削邊構造,通過在上述鎖緊剎塊與導線孔的孔軸配合基礎上布置削邊面配合結構,從而使兩者間形成防轉構造。其二,螺紋孔與鎖緊剎塊的軸線間彼此平行而不重合,也就使得雙向絲桿轉動時無法有效驅使鎖緊剎塊產生轉動動作。通過上述兩種結構,鎖緊剎塊不僅能可靠的實現其導向方向上的快速響應性,同時還不會產生其周向方向上的回轉性,一舉多得。
6)、把手的設置,有利于現場操作人員的快速高效操作。具體操作時,也可考慮使用減速電機等其他外部動力能進行驅動,具體可視現場狀況而定,此處就不再贅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技術的立體結構爆炸圖;
圖2為本技術的工作狀態的結構剖視圖;
圖3-4為去除橡膠墊片后的鎖緊剎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示各標號與本技術的具體部件名稱對應關系如下:
10-直線軌道
20-承臺21-導向孔22-腰形階梯孔
30-鎖緊剎塊31-螺紋孔32-凸部33-鋸齒狀凸起34-刨削面
40-雙向絲桿41-把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直線軌道的全行程鎖緊裝置,包括直線軌道(10)以及與該直線軌道(10)間構成導軌配合的承臺(20),承臺(20)上設置用于裝配測試對象的承臺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臺(20)外形呈開口朝下的凹槽狀構造,以由上而下的卡嵌于直線軌道(10)上;沿垂直直線軌道(10)的導向方向,水平的在承臺(20)的兩槽壁上同軸貫穿開設導向孔(21);兩個鎖緊剎塊(30)分別一一填入上述導向孔(21)內以構成兩者間的孔軸導向配合;上述兩個鎖緊剎塊(30)上同軸的貫穿布置螺紋孔(31),螺紋孔(31)軸線平行鎖緊剎塊(30)軸線,雙向絲桿(40)穿設于上述螺紋孔(31)內且每個螺紋段分別與相應螺紋孔間構成螺紋配合;兩個鎖緊剎塊(30)的相鄰面均墊設有橡膠墊片(50),以共同與直線軌道(10)的兩側面間構成鉗式對稱鎖剎配合。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直線軌道的全行程鎖緊裝置,包括直線軌道(10)以及與該直線軌道(10)間構成導軌配合的承臺(20),承臺(20)上設置用于裝配測試對象的承臺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臺(20)外形呈開口朝下的凹槽狀構造,以由上而下的卡嵌于直線軌道(10)上;沿垂直直線軌道(10)的導向方向,水平的在承臺(20)的兩槽壁上同軸貫穿開設導向孔(21);兩個鎖緊剎塊(30)分別一一填入上述導向孔(21)內以構成兩者間的孔軸導向配合;上述兩個鎖緊剎塊(30)上同軸的貫穿布置螺紋孔(31),螺紋孔(31)軸線平行鎖緊剎塊(30)軸線,雙向絲桿(40)穿設于上述螺紋孔(31)內且每個螺紋段分別與相應螺紋孔間構成螺紋配合;兩個鎖緊剎塊(30)的相鄰面均墊設有橡膠墊片(50),以共同與直線軌道(10)的兩側面間構成鉗式對稱鎖剎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直線軌道的全行程鎖緊裝置,其特征在于:以承臺(20)的行進方向的兩面作為其前端面和后端面,在該前端面或后端面上設置有二段式的腰形階梯孔(22),該腰形階梯孔(22)連通上述導向孔(21);腰形階梯孔(22)的孔型長度方向平行導向孔(21)軸線方向;該腰形階梯孔(22)內穿設緊固螺釘(60),緊固螺釘(60)的螺帽與腰形階梯孔(22)的階梯面間構成止口配合,緊固螺釘(60)的端部與位于該導向孔(21)內的鎖緊剎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金小飛,周雷,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四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