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螺紋銑刀,刀柄通過連接部與刀桿相連,該連接部上開有環形槽;銑刀片為四片,這四片沿刀桿的周向均布,并分別通過一個硬質合金層焊接在該刀的桿前端,且銑刀片的長度方向與刀桿的軸向一致,每片銑刀片的外表面沿其長度方向等距設有6個銑刀齒,這6個銑刀齒的外圓面平齊;每個銑刀片的后端一體設有一個直刀刃,該直刀刃從后側靠近第六個銑刀齒,且直刀刃的外表面到第六個銑刀齒的外表面形成一個距離差。本螺紋銑刀能通過直刀刃去掉傳統銑刀銑出來的不成形半牙,該直刀刃能將大螺紋進口的第一牙銑成圓柱孔段,這樣就很好地消除了不成形半牙所帶來的各種缺陷,而直刀刃的參數設置能避免在螺紋孔的進口端銑出一個多余的環形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螺紋孔加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螺紋銑刀。
技術介紹
螺紋銑刀是一種常用的螺紋孔加工刀具,如圖1所示,現有的螺紋銑刀包括刀柄I和銑刀片4,其中刀柄I通過連接部2與刀桿3相連,該連接部2上沿周向開有一道環形槽2a;所述銑刀片4為四片,這四片沿所述刀桿3的周向均布,并通過一個硬質合金層焊接在該刀桿3的前端,且銑刀片4的長度方向與刀桿3的軸向一致。現有結構中的銑刀片4沿長度方向等距設有7個銑刀齒4a,這7個銑刀齒4a的外圓面平齊,且從銑刀片4的前端往后端數,依次為第一個銑刀齒、第二個銑刀齒、第三個銑刀齒、第四個銑刀齒、第五個銑刀齒、第六個銑刀齒和第七個銑刀齒。加工螺紋孔時,第七個銑刀齒所對應的是大螺紋進口的第一牙,該第一牙為不成型半牙,它不飽滿,極易斷裂。當大螺紋進口的第一牙斷裂后,不僅會影響產品的清潔度,而且容易劃傷工人的手,還會導致產品無法裝配。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螺紋銑刀,欲克服傳統螺紋銑刀加工大螺紋進口的第一牙為不成型半牙而導致的缺陷。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螺紋銑刀,包括刀柄(I)和銑刀片(4),其中刀柄(I)通過連接部(2)與刀桿(3)相連,該連接部(2)上沿周向開有一道環形槽(2a);所述銑刀片(4)為四片,這四片沿所述刀桿(3)的周向均布,并分別通過一個硬質合金層焊接在該刀的桿前端,且銑刀片(4)的長度方向與刀桿(3)的軸向一致,其特征在于:每片所述銑刀片的外表面沿其長度方向等距設有6個銑刀齒(4a),這6個銑刀齒(4a)的外圓面平齊,且從銑刀片(4)的前端往后端數依次為第一個銑刀齒、第二個銑刀齒、第三個銑刀齒、第四個銑刀齒、第五個銑刀齒和第六個銑刀齒;每個所述銑刀片(4)的后端一體設有一個直刀刃(4b),該直刀刃從后側靠近所述第六個銑刀齒,且直刀刃(4b)的外表面到第六個銑刀齒的外表面形成一個距離差(H),該距離差的數值介于Omm和-5mm之間。與傳統結構相比,本技術未改變銑刀片的長度,只是將銑刀齒的數目由傳統的7個減少為現在的6個,并將原來第7個銑刀齒的位置調整為一個直刀刃(4b),該直刀刃(4b)的外表面到第六個銑刀齒的外表面形成一個距離差(H),該距離差的數值介于Omn^P-5mm之間。經過上述調整設計后,直刀刃(4b)能去掉傳統銑刀銑出來的不成形半牙,該直刀刃(4b)能將大螺紋進口的第一牙銑成圓柱孔段,這樣就消除了不成形半牙所帶來的缺陷。并且,直刀刃(4b)的外表面到第六個銑刀齒的外表面形成一個距離差(H),該距離差的數值介于Omm和-5mm之間,這樣就能避免在螺紋孔的進口端銑出一個多余的環形槽。采用以上技術方案,本螺紋銑刀能通過直刀刃去掉傳統銑刀銑出來的不成形半牙,該直刀刃能將大螺紋進口的第一牙銑成圓柱孔段,這樣就很好地消除了不成形半牙所帶來的各種缺陷,而直刀刃的參數設置能避免在螺紋孔的進口端銑出一個多余的環形槽,且本螺紋銑刀的結構簡單,易于實施,具有很好的實用性。在本案中,所述距離差(H)的數目為3mm。在本案中,所述銑刀片(4)的材質為金剛石。有益效果:本螺紋銑刀能通過直刀刃去掉傳統銑刀銑出來的不成形半牙,該直刀刃能將大螺紋進口的第一牙銑成圓柱孔段,這樣就很好地消除了不成形半牙所帶來的各種缺陷,而直刀刃的參數設置能避免在螺紋孔的進口端銑出一個多余的環形槽,且本螺紋銑刀的結構簡單,易于實施,具有很好的實用性。【附圖說明】圖1為傳統結構的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如圖2所示,一種螺紋銑刀,包括刀柄I和銑刀片4,其中刀柄I通過連接部2與刀桿3相連,該連接部2上沿周向開有一道環形槽2a,且刀柄1、連接部2和刀桿3為整體式結構,其材質為40Cr。銑刀片4的材質為金剛石,其數目為四片,這四片沿刀桿3的周向均布,并分別通過一個硬質合金層焊接在該刀的桿前端,且銑刀片4的長度方向與刀桿3的軸向一致。每片銑刀片4的外表面沿其長度方向等距設有6個銑刀齒4a,這6個銑刀齒4a的外圓面平齊,且從銑刀片4的前端往后端數依次為第一個銑刀齒、第二個銑刀齒、第三個銑刀齒、第四個銑刀齒、第五個銑刀齒和第六個銑刀齒。每個銑刀片4的后端一體設有一個直刀刃4b,該直刀刃從后側靠近第六個銑刀齒,且直刀刃4b的外表面到第六個銑刀齒的外表面形成一個距離差H,該距離差的數值介于Omm和-5mm之間,并可進一步選擇為2、3或4mm,本技術的其余結構與傳統結構完全相同,在此不做贅述。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以本技術為限制,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主權項】1.一種螺紋銑刀,包括刀柄(I)和銑刀片(4),其中刀柄(I)通過連接部(2)與刀桿(3)相連,該連接部(2)上沿周向開有一道環形槽(2a);所述銑刀片(4)為四片,這四片沿所述刀桿(3)的周向均布,并分別通過一個硬質合金層焊接在該刀的桿前端,且銑刀片(4)的長度方向與刀桿(3)的軸向一致,其特征在于:每片所述銑刀片(4)的外表面沿其長度方向等距設有6個銑刀齒(4a),這6個銑刀齒(4a)的外圓面平齊,且從銑刀片(4)的前端往后端數依次為第一個銑刀齒、第二個銑刀齒、第三個銑刀齒、第四個銑刀齒、第五個銑刀齒和第六個銑刀齒;每個所述銑刀片(4)的后端一體設有一個直刀刃(4b),該直刀刃從后側靠近所述第六個銑刀齒,且直刀刃(4b)的外表面到第六個銑刀齒的外表面形成一個距離差(H),該距離差的數值介于Omm和-5mm之間。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紋銑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距離差(H)的數目為3mm。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紋銑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銑刀片(4)的材質為金剛石。【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一種螺紋銑刀,刀柄通過連接部與刀桿相連,該連接部上開有環形槽;銑刀片為四片,這四片沿刀桿的周向均布,并分別通過一個硬質合金層焊接在該刀的桿前端,且銑刀片的長度方向與刀桿的軸向一致,每片銑刀片的外表面沿其長度方向等距設有6個銑刀齒,這6個銑刀齒的外圓面平齊;每個銑刀片的后端一體設有一個直刀刃,該直刀刃從后側靠近第六個銑刀齒,且直刀刃的外表面到第六個銑刀齒的外表面形成一個距離差。本螺紋銑刀能通過直刀刃去掉傳統銑刀銑出來的不成形半牙,該直刀刃能將大螺紋進口的第一牙銑成圓柱孔段,這樣就很好地消除了不成形半牙所帶來的各種缺陷,而直刀刃的參數設置能避免在螺紋孔的進口端銑出一個多余的環形槽。【IPC分類】B23G5/18【公開號】CN205362913【申請號】CN201521097414【專利技術人】李祖建, 雷通勝 【申請人】重慶渝江壓鑄有限公司【公開日】2016年7月6日【申請日】2015年12月24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螺紋銑刀,包括刀柄(1)和銑刀片(4),其中刀柄(1)通過連接部(2)與刀桿(3)相連,該連接部(2)上沿周向開有一道環形槽(2a);所述銑刀片(4)為四片,這四片沿所述刀桿(3)的周向均布,并分別通過一個硬質合金層焊接在該刀的桿前端,且銑刀片(4)的長度方向與刀桿(3)的軸向一致,其特征在于:每片所述銑刀片(4)的外表面沿其長度方向等距設有6個銑刀齒(4a),這6個銑刀齒(4a)的外圓面平齊,且從銑刀片(4)的前端往后端數依次為第一個銑刀齒、第二個銑刀齒、第三個銑刀齒、第四個銑刀齒、第五個銑刀齒和第六個銑刀齒;每個所述銑刀片(4)的后端一體設有一個直刀刃(4b),該直刀刃從后側靠近所述第六個銑刀齒,且直刀刃(4b)的外表面到第六個銑刀齒的外表面形成一個距離差(H),該距離差的數值介于0mm和?5mm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祖建,雷通勝,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渝江壓鑄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重慶;8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