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建筑施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分散度的鋼纖維混凝土及其施工工藝。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高分散度的鋼纖維混凝土及其施工工藝,所述鋼纖維材料混凝土按照重量份的配方及配比,其中水泥為276~390份、水為163~180份、砂為720~739份、石子為974~1035份、煤粉為49~85份、礦粉為49~64份、減水劑4.25~7.00份和鋼纖維50~78.5份。在生產過程能保證鋼纖維混凝土拌合物拌合均勻、顏色一致,避免出現離析泌水、鋼纖維結團現象,其性能滿足現場施工需求。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建筑施工
,具體涉及一種高分散度的鋼纖維混凝土及其施工工藝。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纖維混凝土是混凝土改性的一個重要手段,鋼纖維混凝土是其中的一種。鋼釬維混凝土的應用起始于60年代,隨著纖維形狀的改進、施工技術的提高,從70年代起,鋼纖維混凝土的使用范圍便不斷擴張,它的優越性也在不斷體現。它是在普通混凝土中摻入適量鋼纖維而形成的一種新型復合材料。近年來鋼釬維混凝土在國內外得到迅速發展,它克服了混凝土抗拉強度低、極限延伸率小、脆性等缺點,具有優良的抗拉強度、抗彎曲韌性、抗沖擊性能、抗裂縫開展等力學性能及應用特點,已在建筑、路橋、水工等領域得到應用。目前大部分混凝土中摻入鋼纖維主要是將混凝土運輸至施工現場后,進行現場添加二次攪拌。現場添加二次攪拌所生產出的混凝土易產生鋼纖維分散不均勻、結團,且對混凝土坍落度、施工質量造成一定影響。在拌合物種加入的鋼纖維應分散均勻,才能在混凝土中起到增強作用。如果加入的鋼纖維分散不均勻,將使某些部位的混凝土缺少鋼纖維或在一定范圍內結團。不僅沒有增強作用,還會引起局部強度的削弱。因為,只有成排鋼纖維才能保證在拌合物中分散均勻,才能保證良好的增強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高分散度的鋼纖維混凝土及其施工工藝,在生產過程能保證鋼纖維混凝土拌合物拌合均勻、顏色一致,避免出現離析泌水、鋼纖維結團現象,其性能滿足現場施工需求。本專利技術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高分散度的鋼纖維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纖維材料混凝土按照重量份的配方及配比,其中水泥為276~390份、水為163~180份、砂為720~739份、石子為974~1035份、煤粉為49~85份、礦粉為49~64份、減水劑4.25~7.00份和鋼纖維50~78.5份。進一步地,所述鋼纖維材料混凝土按照重量份的配方及配比,其中水泥為276份、水為170份、砂為750份、粒度為10~20mm的石子673份和粒度為5~10mm的石子362份、煤粉為85份、礦粉為64份、減水劑4.25份和鋼纖維78.5份。進一步地,所述鋼纖維材料混凝土按照重量份的配方及配比,其中水泥為390份、水為163份、砂為720份、粒度為10~20mm的石子647份和粒度為5~10mm的石子為348份、煤粉為49份、礦粉為49份、減水劑5.84份和鋼纖維78.5份。進一步地,所述鋼纖維材料混凝土按照重量份的配方及配比,其中水泥為380份、水為180份、砂為739份、粒度為5~10mm的石子為974份、煤粉為60份、礦粉為60份、減水劑7份和鋼纖維50份。進一步地,所述鋼纖維為剪切型的波浪形纖維,長度為25~50mm,直徑為0.3~0.8mm。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高分散度的鋼纖維混凝土的施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按照施工需要的任務量,將所用的鋼纖維放置到下料處備用;步驟2、將按照設定的配比對包括水泥、砂、石子、煤粉和礦粉的膠凝材料、骨料先干拌混勻,然后加水、減水劑進行濕拌,所述攪拌機一次攪拌量為額定攪拌量的80%;步驟3、進行鋼纖維配料,通過廊道處漏斗將鋼纖維均勻的分散在皮帶機上,隨骨料一起輸送至攪拌機均勻,攪拌時間設置為至少3min以上,得到鋼纖維材料混凝土。進一步地,所述鋼纖維材料混凝土在攪拌機出機口的坍落度為150~170mm。進一步地,所述坍落度為160mm。與現有技術相比,優越效果在于:本專利技術在生產過程中采取的措施有效,確保所生產的鋼纖維混凝土和易性良好、鋼纖維分散均勻。同時,既滿足了現場施工需求,又克服了混凝土摻加鋼纖維后對強度的不利影響。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表1對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實施例1具體說明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高分散度的鋼纖維混凝土,所述鋼纖維材料混凝土按照重量份的配方及配比,其中水泥為276~390份、水為163~180份、砂為720~739份、石子為974~1035份、煤粉為49~85份、礦粉為49~64份、減水劑4.25~7.00份和鋼纖維50~78.5份,本實施例中,所述鋼纖維為剪切型的波浪形纖維,長度為25~50mm,直徑為0.3~0.8mm,參見表1內容。實施例2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高分散度的鋼纖維混凝土,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進行的改進,按照重量份的配方及配比,其中水泥為276份、水為170份、砂為750份、粒度為10~20mm的石子673份和粒度為5~10mm石子的362份、煤粉為85份、礦粉為64份、減水劑4.25份和鋼纖維78.5份。實施例3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高分散度的鋼纖維混凝土,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進行的改進,所述鋼纖維材料混凝土按照重量份的配方及配比,其中水泥為390份、水為163份、砂為720份、粒度為10~20mm的石子647份和粒度為5~10mm的石子為348份、煤粉為49份、礦粉為49份、減水劑5.84份和鋼纖維78.5份。實施例4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高分散度的鋼纖維混凝土,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進行的改進,所述鋼纖維材料混凝土按照重量份的配方及配比,其中水泥為380份、水為180份、砂為739份、粒度為5~10mm的石子為974份、煤粉為60份、礦粉為60份、減水劑7份和鋼纖維50份。實施例5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高分散度的鋼纖維混凝土的施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按照施工需要的任務量,將所用的鋼纖維放置到下料處備用;步驟2、將按照設定的配比對包括水泥、砂、石子、煤粉和礦粉的膠凝材料、骨料先干拌混勻,然后加水、減水劑進行濕拌,以確保鋼纖維在攪拌過程中不產生結團、分散均勻等,所述攪拌機一次攪拌量為額定攪拌量的80%;步驟3、本實施例采用人工方式進行鋼纖維配料,安排專人通過廊道處漏斗將鋼纖維均勻的分散在皮帶機上,隨骨料一起輸送至攪拌機均勻,由于鋼纖維體積率較高,拌合物稠度較大,攪拌機一次攪拌量為額定攪拌量的80%,即:HZS180拌合樓攪拌量為2~2.5m3/盤,HZS120拌合樓攪拌量為1.5m3/盤。鋼纖維混凝土攪拌時間比普通混凝土規定的攪拌時間延長1~2min,攪拌時間設置為至少3min以上,通過攪拌試驗確定,本實施例中,攪拌時間設置為3min,得到鋼纖維材料混凝土,所述鋼纖維材料混凝土在攪拌機出機口的坍落度為150~170mm。優選,所述坍落度為160mm。本專利技術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不背離本專利技術的實質內容的情況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想到的任何變形、改進、替換均落入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表1本專利技術在實驗室對鋼纖維混凝土配合比進行配合比報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分散度的鋼纖維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纖維材料混凝土按照重量份的配方及配比,其中水泥為276~390份、水為163~180份、砂為720~739份、石子為974~1035份、煤粉為49~85份、礦粉為49~64份、減水劑4.25~7.00份和鋼纖維50~78.5份。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分散度的鋼纖維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纖維材料混凝土按照重量份的
配方及配比,其中水泥為276~390份、水為163~180份、砂為720~739份、石子為974~
1035份、煤粉為49~85份、礦粉為49~64份、減水劑4.25~7.00份和鋼纖維50~78.5
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高分散度的鋼纖維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纖維材料混凝
土按照重量份的配方及配比,其中水泥為276份、水為170份、砂為750份、粒度為10~
20mm的石子673份和粒度為5~10mm石子的362份、煤粉為85份、礦粉為64份、減水劑
4.25份和鋼纖維78.5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高分散度的鋼纖維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纖維材料混凝
土按照重量份的配方及配比,其中水泥為390份、水為163份、砂為720份、粒度為10~
20mm的石子647份和粒度為5~10mm的石子為348份、煤粉為49份、礦粉為49份、減水
劑5.84份和鋼纖維78.5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高分散度的鋼纖維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纖維材料混凝
土按照重量份的配方及配比,其中水泥為380份...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媛媛,何彩云,周曉通,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