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堆場混凝土大板施工工藝,通過堆場混凝土大板施工工藝,對模板制作、支立,混凝土控制,傳力桿安裝,板縫處理等進行了一系列的工藝改進,使模板支拆方便快捷,能較為靈活地調整模板豎向傾斜和順直度,固定牢靠,止漿效果好;傳力桿位置準確、順直;大板頂面平整,無裂縫、松頂和露石等現象發生,解決了板縫掉角、毛邊、重皮和雨水等侵入腐蝕傳力桿的問題,確保了大板混凝土施工的實體質量及觀感質量,為堆場大板混凝土施工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工程
,尤其涉及堆場混凝土大板施工工藝。
技術介紹
堆場混凝土大板施工中一般存在模板支拆調整不方便、固定不牢,傳力桿位置不準確,混凝土頂面裂縫、松頂,板縫掉角、毛邊、重皮等問題,對工程的內在質量和觀感質量均造成不利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旨在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堆場混凝土大板施工工藝,對模板制作、支立,混凝土控制,傳力桿安裝,板縫處理等進行了一系列的工藝改進。本專利技術為實現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堆場混凝土大板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驟:(1)、在模板加工時,將面板的上頂面高出上口橫肋,并且將上口橫肋做坡口,在坡口處進行上口橫肋與面板的焊接;(2)、采用緊張器組進行模板支撐,每個緊張器組包括兩條緊張器,兩條緊張器的一端鉸接在錨固件上,錨固件包括套管和螺栓,套管固套在鋼釬上,由原來的使用木楔子固定改為使用螺栓進行錨固,鋼釬穿過套管釘入地基中,兩條緊張器的另一端分別與模板鉸接,兩條緊張器與鋼釬呈“K”字型,測量人員需要進行復測模板;(3)、用砂漿進行混凝土大板底腳堵縫需要在砼澆筑24小時以前完成,在澆筑時使用油氈紙裹角,通過大板混凝土進行固定,待模板拆除后將模板底腳的堵縫砂漿清除;(4)、在進行大板混凝土縱縫傳力桿鋼筋位置控制和進行止漿措施時,在模板上留有預留孔,使用鋼筋橡膠套,將鋼筋穿過橡膠套并固定在大板模板預留孔處,在模板預留孔后方使用鉆孔的槽鋼控制鋼筋的水平,鉆孔的直徑大于鋼筋2mm,澆筑時人工掛線控制鋼筋外露長度;(5)、在進行大板混凝土橫縫傳力桿鋼筋位置控制時,制作鋼筋限位架,在大板傳力桿安裝過程中使用限位架控制平面位置,然后采用油絲繩懸吊傳力桿的工藝控制垂直位置;(6)、在原有混凝土配合比的基礎上優化混凝土配合比,在混凝土水膠比不變的情況下改變集料的用量,通過增加礦粉降低水泥用量,由原來的使用水泥罐車運輸混凝土改為使用自卸翻斗車運輸混凝土;(7)、在澆筑大板相鄰板塊前,檢查大板邊緣的順直度,如局部出現脹模現象,則使用鋸縫機在已澆筑完成的大板邊緣進行掃邊,同時澆筑相鄰大板前檢查傳力桿鋼筋的順直;(8)、使用鋼管加工制作成的滾杠進行揉漿,揉漿時檢查水泥漿厚度,當水泥漿厚度較厚時使用鋁合金刮杠進行刮平,同時使用駕駛式抹面機進行抹面作業,邊角位置采用人工抹面,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及時進行鋸縫,鋸縫深度約為板厚的1/3,鋸縫時間根據天氣情況來確定;(9)、對大板橫向、縱向施工縫使用鋸片進行擴縫,擴縫后用倒角機對大板邊緣進行倒角處理,使大板邊緣呈圓弧狀,倒角處理之后,首先對板縫進行清理,然后采用泡沫條填塞,最后使用硅酮在板縫處進行密封。作為優選,所述步驟(2)中的使用緊張器組對模板支立的方法為:①確定鋼釬位置,使用電鉆在指定位置進行鉆孔,鉆孔深度小于水穩層厚度;②將鋼釬套上套管與錨固件,用鐵錘釘入水穩層,人工將緊張器與鋼釬上的錨固件進行連接;③調整錨固件高度使下排緊張器處于水平狀態,并校緊螺栓;④測量人員復測模板,標高不足處進行墊高,并使用緊張器進行模板垂直度調整。作為優選,所述步驟(2)中的測量人員復測模板后,標高不足處進行墊高,并使用緊張器進行模板垂直度調整。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堆場混凝土大板施工工藝,使模板支拆方便快捷,能較為靈活地調整模板豎向傾斜和順直度,固定牢靠,止漿效果好;傳力桿位置準確、順直;大板頂面平整,無裂縫、松頂和露石等現象發生,解決了板縫掉角、毛邊、重皮和雨水等侵入腐蝕傳力桿的問題,確保了大板混凝土施工的實體質量及觀感質量,為堆場大板混凝土施工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堆場混凝土大板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驟:(1)、在模板加工時,將面板的上頂面高出上口橫肋5mm,并且將上口橫肋做坡口,在坡口處進行上口橫肋與面板的焊接,;(2)、采用緊張器組進行模板支撐,每個緊張器組包括兩條緊張器,兩條緊張器的一端鉸接在錨固件上,錨固件包括套管和螺栓,套管固套在鋼釬上,由原來的使用木楔子固定改為使用螺栓進行錨固,鋼釬穿過套管釘入地基中,兩條緊張器的另一端分別與模板鉸接,兩條緊張器與鋼釬呈“K”字型,測量人員復測模板后,標高不足處進行墊高,并使用緊張器進行模板垂直度調整,使用緊張器組對模板支立的方法為:①確定鋼釬位置,使用電鉆在指定位置進行鉆孔,水穩層厚20cm,鉆孔深度15cm;②將鋼釬套上套管與錨固件,用鐵錘釘入水穩層,人工將緊張器與鋼釬上的錨固件進行連接;③調整錨固件高度使下排緊張器處于水平狀態,并校緊螺栓;④測量人員復測模板;(3)、用砂漿進行混凝土大板底腳堵縫需要在砼澆筑24小時以前完成,在澆筑時使用15cm油氈紙裹角,通過大板混凝土進行固定,待模板拆除后將模板底腳的堵縫砂漿清除;(4)、在進行大板混凝土縱縫傳力桿鋼筋位置控制和進行止漿措施時,在模板上留有直徑為40mm的預留孔,使用鋼筋橡膠套,將鋼筋穿過橡膠套并固定在大板模板預留孔處,在模板預留孔后方使用鉆孔的槽鋼控制鋼筋的水平,鉆孔的直徑大于鋼筋2mm,澆筑時人工掛線控制鋼筋外露長度;(5)、在進行大板混凝土橫縫傳力桿鋼筋位置控制時,制作鋼筋限位架,在大板傳力桿安裝過程中使用限位架控制平面位置,然后采用油絲繩懸吊傳力桿的工藝控制垂直位置;(6)、在原有混凝土配合比的基礎上優化混凝土配合比,在混凝土水膠比不變的情況下改變集料的用量,通過增加礦粉降低水泥用量,由原來的使用水泥罐車運輸混凝土改為使用自卸翻斗車運輸混凝土;(7)、在澆筑大板相鄰板塊前,檢查大板邊緣的順直度,如局部出現脹模現
象,則使用鋸縫機在已澆筑完成的大板邊緣進行掃邊,同時澆筑相鄰大板前檢查傳力桿鋼筋的順直;(8)、使用12cm直徑的鋼管加工制作成的滾杠進行揉漿,揉漿時檢查水泥漿厚度,當水泥漿厚度達到5mm時使用鋁合金刮杠進行刮平,同時使用駕駛式抹面機進行抹面作業,邊角位置采用人工抹面,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及時進行鋸縫,鋸縫深度約為板厚的1/3,鋸縫時間根據天氣情況來確定,鋸縫時間控制為300h·℃;(9)、對大板橫向、縱向施工縫使用鋸片進行擴縫,擴縫深度4cm、寬度8mm,擴縫后用倒角機對大板邊緣進行倒角處理,使大板邊緣呈圓弧狀,倒角處理之后,首先對板縫進行清理,然后采用直徑12mm的泡沫條填塞,最后使用硅酮在板縫處進行密封。上面對本專利技術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專利技術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專利技術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改進,或未經改進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堆場混凝土大板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驟:(1)、在模板加工時,將面板的上頂面高出上口橫肋,并且將上口橫肋做坡口,在坡口處進行上口橫肋與面板的焊接;(2)、采用緊張器組進行模板支撐,每個緊張器組包括兩條緊張器,兩條緊張器的一端鉸接在錨固件上,錨固件包括套管和螺栓,套管固套在鋼釬上,由原來的使用木楔子固定改為使用螺栓進行錨固,鋼釬穿過套管釘入地基中,兩條緊張器的另一端分別與模板鉸接,兩條緊張器與鋼釬呈“K”字型,測量人員需要進行復測模板;(3)、用砂漿進行混凝土大板底腳堵縫需要在砼澆筑24小時以前完成,在澆筑時使用油氈紙裹角,通過大板混凝土進行固定,待模板拆除后將模板底腳的堵縫砂漿清除;(4)、在進行大板混凝土縱縫傳力桿鋼筋位置控制和進行止漿措施時,在模板上留有預留孔,使用鋼筋橡膠套,將鋼筋穿過橡膠套并固定在大板模板預留孔處,在模板預留孔后方使用鉆孔的槽鋼控制鋼筋的水平,鉆孔的直徑大于鋼筋2mm,澆筑時人工掛線控制鋼筋外露長度;(5)、在進行大板混凝土橫縫傳力桿鋼筋位置控制時,制作鋼筋限位架,在大板傳力桿安裝過程中使用限位架控制平面位置,然后采用油絲繩懸吊傳力桿的工藝控制垂直位置;(6)、在原有混凝土配合比的基礎上優化混凝土配合比,在混凝土水膠比不變的情況下改變集料的用量,通過增加礦粉降低水泥用量,由原來的使用水泥罐車運輸混凝土改為使用自卸翻斗車運輸混凝土;(7)、在澆筑大板相鄰板塊前,檢查大板邊緣的順直度,如局部出現脹模現象,則使用鋸縫機在已澆筑完成的大板邊緣進行掃邊,同時澆筑相鄰大板前檢查傳力桿鋼筋的順直;(8)、使用鋼管加工制作成的滾杠進行揉漿,揉漿時檢查水泥漿厚度,當水泥漿厚度較厚時使用鋁合金刮杠進行刮平,同時使用駕駛式抹面機進行抹面作業,邊角位置采用人工抹面,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及時進行鋸縫,鋸縫深度約為板厚的1/3,鋸縫時間根據天氣情況來確定;(9)、對大板橫向、縱向施工縫使用鋸片進行擴縫,擴縫后用倒角機對大板?邊緣進行倒角處理,使大板邊緣呈圓弧狀,倒角處理之后,首先對板縫進行清理,然后采用泡沫條填塞,最后使用硅酮在板縫處進行密封。...
【技術特征摘要】
1.堆場混凝土大板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驟:(1)、在模板加工時,將面板的上頂面高出上口橫肋,并且將上口橫肋做坡口,在坡口處進行上口橫肋與面板的焊接;(2)、采用緊張器組進行模板支撐,每個緊張器組包括兩條緊張器,兩條緊張器的一端鉸接在錨固件上,錨固件包括套管和螺栓,套管固套在鋼釬上,由原來的使用木楔子固定改為使用螺栓進行錨固,鋼釬穿過套管釘入地基中,兩條緊張器的另一端分別與模板鉸接,兩條緊張器與鋼釬呈“K”字型,測量人員需要進行復測模板;(3)、用砂漿進行混凝土大板底腳堵縫需要在砼澆筑24小時以前完成,在澆筑時使用油氈紙裹角,通過大板混凝土進行固定,待模板拆除后將模板底腳的堵縫砂漿清除;(4)、在進行大板混凝土縱縫傳力桿鋼筋位置控制和進行止漿措施時,在模板上留有預留孔,使用鋼筋橡膠套,將鋼筋穿過橡膠套并固定在大板模板預留孔處,在模板預留孔后方使用鉆孔的槽鋼控制鋼筋的水平,鉆孔的直徑大于鋼筋2mm,澆筑時人工掛線控制鋼筋外露長度;(5)、在進行大板混凝土橫縫傳力桿鋼筋位置控制時,制作鋼筋限位架,在大板傳力桿安裝過程中使用限位架控制平面位置,然后采用油絲繩懸吊傳力桿的工藝控制垂直位置;(6)、在原有混凝土配合比的基礎上優化混凝土配合比,在混凝土水膠比不變的情況下改變集料的用量,通過增加礦粉降低水泥用量,由原來的使用水泥罐車運輸混凝土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高平原,孫宗津,任一飛,馬召祥,
申請(專利權)人: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天津;1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