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裝配式建筑的安裝方法,先根據圖紙位置高度安裝預埋件、地腳螺栓和連接筋,加固后澆筑混凝土;然后安裝首層豎向構件預制墻板以及預制柱,再安裝首層水平構件,再安裝上層預制墻板、預制構造柱,最后澆筑混凝土,依次循環作業至結構封頂。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安裝方法具有施工快速、安全可靠、質量有保障,效率高,大大縮短施工工期,工廠預制節約材料和人工電費成本,可以進行精準安裝,降低安全隱患,減少工地施工產生的污水、廢料、垃圾、粉塵、噪音、運輸對空氣環境的污染,保護環境。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裝配式建筑的安裝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建筑
,具體是一種裝配式建筑的安裝方法。
技術介紹
目前,現有的裝配式建筑,存在結構整體性差,自重大,抗震性低,造價高的問題,具體問題如下:(1)墻板采用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方式或螺栓連接還有焊接(墻板預埋鋼板與結構預埋件焊接連接)的方式,存在連接強度低整體連接性差(墻板底部水平縫不能連接)的問題;(2)樓板采用疊合板二次澆注的方式裝配造成厚度與重量增加;(3)墻板沒有安裝定位裝置造成安裝施工效率慢;(4)套筒連接及疊合板二次澆注和墻板外保護層混凝土即增加建筑本身自重又增加了成本,還降低了抗震等級,因此需要對現有裝配式建筑的安裝方法進行改進。而現有裝配式建筑安裝連接方式采用以下方式進行安裝:(1)預制墻板安裝連接11)采用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方式:墻板底部植入連接套筒與預制連接筋連接,即底部連接筋插入連接套筒內然后在套筒內注入灌漿料,利用漏漿料將套筒與鋼筋粘合連接;12)螺栓連接方式:即墻板預埋鋼板連接件用螺栓連接方式;以上連接方式存在以下缺點:①連接點少連接強度低;②上下墻板連接縫不能有效結合,結構整體性、抗震性能差;③易滲水;④施工性差(受連接筋位移影響安裝時插入套筒困難效率低);(2)預制樓板安裝連接現有裝配式建筑一般采用預制疊合樓板,即在工廠將樓板預制一半厚度然后在施工現場澆筑另一半厚度。此工藝隨能夠節省現澆樓板模板,但這種連接方式存在如下問題:①用料成本增加(疊合板厚度一般大于現澆樓板厚度≥20%);②用工成本增加;③吊裝運輸成本增加;④質量隱患,二次澆筑造成開裂、空鼓、結合整體性差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裝配式建筑的安裝方法,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裝配式建筑的安裝方法,具體步驟如下:根據圖紙位置高度安裝預埋件、地腳螺栓和預制墻板連接筋、預制柱連接筋,加固后澆筑混凝土;第一步、第一層豎向構件安裝:預制墻板、預制柱安裝(1)預制墻板安裝11)安裝墻板底部支撐架:將墻板底部支撐架下端的安裝定位孔與預埋安裝定位裝置的定位孔對準合格后用螺栓緊固;12)綁扎墻板下端現澆梁鋼筋籠:按設計要求與技術規程規范施工,將墻板連接筋置于鋼筋籠內;13)吊裝就位:通過吊裝機將預制墻體吊至安裝位置垂直正上空垂直降落,控制速度及位置的移動,接近安裝位置后由人工推拉到安裝位置垂直上空,然后將定位裝置錐頭插入定位孔,通過定位裝置將預制墻體安裝就位,墻板底部連接筋置于現澆梁鋼筋籠內;14)墻板與墻板底部支撐架連接:將支撐架上端與墻板安裝裝置用螺栓緊固;15)安裝墻板斜支撐:斜支撐桿一端用螺栓與墻體連接,另一端用螺栓與地板或樓板預埋件連接固定,調整墻板垂直度,調整垂直度合格后將連接螺栓緊固,使墻體穩固保證施工安全;16)連接筋連接:斜支撐桿加固合格后,將墻板下端豎向連接筋與基礎墻板連接筋進行連接;17)墻板頂部臨時水平支架安裝:墻板垂直度驗收合格后安裝墻板頂部臨時水平支架,用連接支架將相鄰墻體連接成整體相互支撐,防止澆筑時移位變形;18)墻板與墻板/柱的連接:(A)墻板與墻板、柱采用一字型連接、L型連接、T型連接或十字型連接;(B)墻板與梁的連接采用墻板與現澆梁連接,或墻板與預制梁連接的方式進行連接;19)外墻腳手架安裝:將配套的腳手架用螺栓安裝固定在外墻上,方便外墻施工作業;(2)預制柱安裝21)安裝柱底部支撐架:將柱底部支撐架下端的安裝定位孔與預埋安裝定位裝置的定位孔對準合格后用螺栓緊固;22)吊裝就位:其過程與預制墻板的就位過程相同;23)預制柱與支撐架連接:將支撐架上端與預制柱底部安裝裝置用螺栓緊固;24)安裝斜支撐:斜支撐桿一端用螺栓與預制柱預留螺栓連接,另一端用螺栓與地板/樓板預埋件連接固定,調整預制柱的垂直度,調整垂直度合格后將連接螺栓緊固,保證施工安全;25)連接筋連接:斜支撐加固合格后將預制柱下端連接筋與基礎柱連接筋進行連接;(3)安裝構件頂部水平支撐:墻板與墻板、墻板與預制柱、預制柱與預制柱頂部通過安裝水平支撐進行加固;(4)鋼筋綁扎與預埋管線鋪設41)基礎鋼筋綁扎:按設計要求與施工規范綁扎鋼筋操作;42)墻板與墻板間現澆混凝土柱鋼筋綁扎:按設計要求與施工規范操作并將墻板連接筋植入鋼筋籠內;43)墻板與預制柱連接部位鋼筋綁扎:按設計要求與施工規范操作并將墻板連接筋植入鋼筋籠內;44)墻板底部連接筋置于墻板底部現澆梁的鋼筋籠內,通過現澆混凝土澆筑將墻板與底梁連接成整體;45)現澆構造柱鋼筋綁扎,將相鄰的預制墻體連接筋置于構造柱鋼筋籠內形成整體結構,現澆構造柱豎向鋼筋長度高于本層高度≥200mm,且與上層構造柱連接;46)預制柱鋼筋與基礎梁及墻板鋼筋綁扎成整體;47)預埋管線安裝:將預埋管線按照設計要求安裝就位;(5)模具安裝:鋼筋綁扎驗收合格后進行模具安裝,模具安裝采用與墻體預制件連接方式或現澆穿墻螺栓緊固的兩種方式安裝;51)內墻模具安裝前先采取密封處理措施防止漏漿;52)外墻模具安裝前先安裝梁及柱外保溫預制保溫板,并在接縫做防止漏漿密封處理措施后安裝模具;53)對外墻進行密封防水防漏漿處理;(6)混凝土澆筑:墻板模具安裝驗收合格后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并安裝樓板支撐架固定預埋件;61)水平面作業澆筑:對基礎、墻板底部與現澆梁、預制柱底部、基礎、樓板以及屋面板進行澆筑;62)豎向作業澆筑:墻板與墻板連接澆筑,墻板與柱連接澆筑;63)脫模:混凝土凝結后將模具脫離即可;第二步、第一層水平構件安裝(1)預制梁安裝11)安裝支撐架:(A)保證支架立桿垂直度;支架底座位置必須與梁的安裝定位裝置在同一軸線且保持垂直同心度;(B)支架與相鄰墻體及構造柱的連接支撐加固,保證水平連接與斜支撐及豎向支撐穩固安全;(C)調整支撐架高度:調整支撐架上端連接頭高度,使預制梁安裝后高度符合要求;12)吊裝就位:通過吊裝機將預制梁吊至安裝位置垂直正上空垂直降落,控制速度及位置的移動,接近安裝位置后由人工推拉到安裝位置垂直上空,然后將定位裝置錐頭插入定位孔,通過定位裝置將預制梁安裝就位;13)預制梁與支撐架連接固定:預制梁安裝就位后將定位裝置與支架用螺栓連接緊固;(2)樓板安裝21)安裝支撐架:樓板的支撐架安裝步驟與預制梁的支撐架的安裝步驟相同;22)吊裝樓板就位:其過程同預制梁的就位步驟相同;23)預制樓板與支撐架連接固定:預制樓板安裝就位后將定位裝置與支架用螺栓連接緊固;24)樓板連接筋綁扎連接:將樓板連接筋置于相鄰樓板、預制墻板、預制梁及預制柱的鋼筋籠內進行綁扎連接;25)墻板上端現澆梁鋼筋籠綁扎:按設計要求及施工規范施工墻板連接筋置于鋼筋籠內;(3)預制空調板安裝(31)安裝支撐架:預制空調板的支撐架安裝過程同預制梁的支撐架的安裝過程相同;(32)吊裝空調板就位:其過程同預制梁的就位過程相同;(33)預制空調板與支撐架連接固定:預制樓板安裝就位后將定位裝置與支架用螺栓連接緊固;(34)空調板連接筋綁扎連接:將空調板連接筋與相鄰樓板、梁及柱進行綁扎連接;(4)預制陽臺以及樓梯的安裝按照上述步驟(3)的步驟進行安裝;第三步、第二層豎向構件安裝:安裝上層預制墻板以及預制柱(1)第一層水平構件安裝完成確認合格后,即安裝第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裝配式建筑的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如下:根據圖紙位置高度安裝預埋件、地腳螺栓和預制墻板連接筋、預制柱連接筋,加固后澆筑混凝土;第一步、第一層豎向構件安裝:預制墻板、預制柱安裝(1)預制墻板安裝11)安裝墻板底部支撐架:將墻板底部支撐架下端的安裝定位孔與預埋安裝定位裝置的定位孔對準合格后用螺栓緊固;12)綁扎墻板下端現澆梁鋼筋籠:按設計要求與技術規程規范施工,將墻板連接筋置于鋼筋籠內;13)吊裝就位:通過吊裝機將預制墻體吊至安裝位置垂直正上空垂直降落,控制速度及位置的移動,接近安裝位置后由人工推拉到安裝位置垂直上空,然后將定位裝置錐頭插入定位孔,通過定位裝置將預制墻體安裝就位,墻板底部連接筋置于現澆梁鋼筋籠內;14)墻板與墻板底部支撐架連接:將支撐架上端與墻板安裝裝置用螺栓緊固;15)安裝墻板斜支撐:斜支撐桿一端用螺栓與墻體連接,另一端用螺栓與地板或樓板預埋件連接固定,調整墻板垂直度,調整垂直度合格后將連接螺栓緊固,使墻體穩固保證施工安全;16)連接筋連接:斜支撐桿加固合格后,將墻板下端豎向連接筋與基礎墻板連接筋進行連接;17)墻板頂部臨時水平支架安裝:墻板垂直度驗收合格后安裝墻板頂部臨時水平支架,用連接支架將相鄰墻體連接成整體相互支撐,防止澆筑時移位變形;18)墻板與墻板/柱的連接:(A)墻板與墻板、柱采用一字型連接、L型連接、T型連接或十字型連接;(B)墻板與梁的連接采用墻板與現澆梁連接,或墻板與預制梁連接的方式進行連接;19)外墻腳手架安裝:將配套的腳手架用螺栓安裝固定在外墻上,方便外墻施工作業;(2)預制柱安裝21)安裝柱底部支撐架:將柱底部支撐架下端的安裝定位孔與預埋安裝定位裝置的定位孔對準合格后用螺栓緊固;22)吊裝就位:其過程與預制墻板的就位過程相同;23)預制柱與支撐架連接:將支撐架上端與預制柱底部安裝裝置用螺栓緊固;24)安裝斜支撐:斜支撐桿一端用螺栓與預制柱預留螺栓連接,另一端用螺栓與地板/樓板預埋件連接固定,調整預制柱的垂直度,調整垂直度合格后將連接螺栓緊固,保證施工安全;25)連接筋連接:斜支撐加固合格后將預制柱下端連接筋與基礎柱連接筋進行連接;(3)安裝構件頂部水平支撐:墻板與墻板、墻板與預制柱、預制柱與預制柱頂部通過安裝水平支撐進行加固;(4)鋼筋綁扎與預埋管線鋪設41)基礎鋼筋綁扎:按設計要求與施工規范綁扎鋼筋操作;42)墻板與墻板間現澆混凝土柱鋼筋綁扎:按設計要求與施工規范操作并將墻板連接筋植入鋼筋籠內;43)墻板與預制柱連接部位鋼筋綁扎:按設計要求與施工規范操作并將墻板連接筋植入鋼筋籠內;44)墻板底部連接筋置于墻板底部現澆梁的鋼筋籠內,通過現澆混凝土澆筑將墻板與底梁連接成整體;45)現澆構造柱鋼筋綁扎,將相鄰的預制墻體連接筋置于構造柱鋼筋籠內形成整體結構,現澆構造柱豎向鋼筋長度高于本層高度≥200mm,且與上層構造柱連接;46)預制柱鋼筋與基礎梁及墻板鋼筋綁扎成整體;47)預埋管線安裝:將預埋管線按照設計要求安裝就位;(5)模具安裝:鋼筋綁扎驗收合格后進行模具安裝,模具安裝采用與墻體預制件連接方式或現澆穿墻螺栓緊固的兩種方式安裝;51)內墻模具安裝前先采取密封處理措施防止漏漿;52)外墻模具安裝前先安裝梁及柱外保溫預制保溫板,并在接縫做防止漏漿密封處理措施后安裝模具;53)對外墻進行密封防水防漏漿處理;(6)混凝土澆筑:墻板模具安裝驗收合格后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并安裝樓板支撐架固定預埋件;61)水平面作業澆筑:對基礎、墻板底部與現澆梁、預制柱底部、基礎、樓板以及屋面板進行澆筑;62)豎向作業澆筑:墻板與墻板連接澆筑,墻板與柱連接澆筑;63)脫模:混凝土凝結后將模具脫離即可;第二步、第一層水平構件安裝(1)預制梁安裝11)安裝支撐架:(A)保證支架立桿垂直度;支架底座位置必須與梁的安裝定位裝置在同一軸線且保持垂直同心度;(B)支架與相鄰墻體及構造柱的連接支撐加固,保證水平連接與斜支撐及豎向支撐穩固安全;(C)調整支撐架高度:調整支撐架上端連接頭高度,使預制梁安裝后高度符合要求;12)吊裝就位:通過吊裝機將預制梁吊至安裝位置垂直正上空垂直降落,控制速度及位置的移動,接近安裝位置后由人工推拉到安裝位置垂直上空,然后將定位裝置錐頭插入定位孔,通過定位裝置將預制梁安裝就位;13)預制梁與支撐架連接固定:預制梁安裝就位后將定位裝置與支架用螺栓連接緊固;(2)樓板安裝21)安裝支撐架:樓板的支撐架安裝步驟與預制梁的支撐架的安裝步驟相同;22)吊裝樓板就位:其過程同預制梁的就位步驟相同;23)預制樓板與支撐架連接固定:預制樓板安裝就位后將定位裝置與支架用螺栓連接緊固;24)樓板連接筋綁扎連接:將樓板連接筋置于相鄰樓板、預制墻板、預制梁及預制柱的鋼筋籠內進行綁扎連接;25)墻板上端現澆梁鋼筋籠綁扎:按...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裝配式建筑的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如下:根據圖紙位置高度安裝預埋件、地腳螺栓和預制墻板連接筋、預制柱連接筋,加固后澆筑混凝土;第一步、第一層豎向構件安裝:預制墻板、預制柱安裝(1)預制墻板安裝11)安裝墻板底部支撐架:將墻板底部支撐架下端的安裝定位孔與預埋安裝定位裝置的定位孔對準合格后用螺栓緊固;12)綁扎墻板下端現澆梁鋼筋籠:按設計要求與技術規程規范施工,將墻板連接筋置于鋼筋籠內;13)吊裝就位:通過吊裝機將預制墻體吊至安裝位置垂直正上空垂直降落,控制速度及位置的移動,接近安裝位置后由人工推拉到安裝位置垂直上空,然后將預埋安裝定位裝置錐頭插入定位孔,通過定位裝置將預制墻體安裝就位,墻板底部連接筋置于現澆梁鋼筋籠內;14)墻板與墻板底部支撐架連接:將墻板底部支撐架上端與墻板安裝裝置用螺栓緊固;15)安裝墻板斜支撐:斜支撐桿一端用螺栓與墻體連接,另一端用螺栓與地板或樓板預埋件連接固定,調整墻板垂直度,調整垂直度合格后將與地面或樓板預埋件連接的螺栓緊固,使墻體穩固保證施工安全;16)連接筋連接:斜支撐桿加固合格后,將墻板下端的豎向連接筋與基礎墻板連接筋進行連接;17)墻板頂部臨時水平支架安裝:墻板垂直度驗收合格后安裝墻板頂部臨時水平支架,用連接支架將相鄰墻體連接成整體相互支撐,防止澆筑時移位變形;18)墻板與墻板/柱的連接:(A)墻板與墻板、柱采用一字型連接、L型連接、T型連接或十字型連接;(B)墻板與梁的連接采用墻板與現澆梁連接,或墻板與預制梁連接的方式進行連接;19)外墻腳手架安裝:將配套的腳手架用螺栓安裝固定在外墻上,方便外墻施工作業;(2)預制柱安裝21)安裝柱底部支撐架:將柱底部支撐架下端的安裝定位孔與預埋安裝定位裝置的定位孔對準合格后用螺栓緊固;22)吊裝就位:其過程與預制墻板的就位過程相同;23)預制柱與柱底部支撐架連接:將柱底部支撐架上端與預制柱底部安裝裝置用螺栓緊固;24)安裝斜支撐:斜支撐桿一端用螺栓與預制柱預留螺栓連接,另一端用螺栓與地板/樓板預埋件連接固定,調整預制柱的垂直度,調整垂直度合格后將與地板/樓板預埋件連接的螺栓緊固,保證施工安全;25)連接筋連接:斜支撐加固合格后將預制柱下端連接筋與基礎柱連接筋進行連接;(3)安裝構件頂部水平支撐:墻板與墻板、墻板與預制柱、預制柱與預制柱頂部通過安裝水平支撐進行加固;(4)鋼筋綁扎與預埋管線鋪設41)基礎鋼筋綁扎:按設計要求與施工規范綁扎鋼筋操作;42)墻板與墻板間現澆混凝土柱鋼筋綁扎:按設計要求與施工規范操作并將墻板連接筋植入鋼筋籠內;43)墻板與預制柱連接部位鋼筋綁扎:按設計要求與施工規范操作并將墻板連接筋植入鋼筋籠內;44)墻板底部連接筋置于墻板底部現澆梁的鋼筋籠內,通過現澆混凝土澆筑將墻板與底梁連接成整體;45)現澆構造柱鋼筋綁扎,將相鄰的預制墻體連接筋置于構造柱鋼筋籠內形成整體結構,現澆構造柱豎向鋼筋長度高出本層高度200mm以上,且與上層構造柱連接;46)預制柱鋼筋與基礎梁及墻板鋼筋綁扎成整體;47)預埋管線安裝:將預埋管線按照設計要求安裝就位;(5)模具安裝:鋼筋綁扎驗收合格后進行模具安裝,模具安裝采用與墻體預制件連接方式或現澆穿墻螺栓緊固方式安裝;51)內墻模具安裝前先采取密封處理措施防止漏漿;52)外墻模具安裝前先安裝梁及柱外保溫預制保溫板,并在接縫做防止漏漿密封處理措施后安裝模具;53)對外墻進行密封防水防漏漿處理;(6)混凝土澆筑:墻板模具安裝驗收合格后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并安裝樓板支撐架固定預埋件;61)水平面作業澆筑:對基礎、墻板底部與現澆梁、預制柱底部、基礎、樓板以及屋面板進行澆筑;62)豎向作業澆筑:墻板與墻板連接澆筑,墻板與柱連接澆筑;63)脫模:混凝土凝結后將模具脫離即可;第二步、第一層水平構件安裝(1)預制梁安裝11)安裝支撐架:(A)保證支架立桿垂直度;支架底座位置必須與梁的安裝定位裝置在同一軸線且保持垂直同心度;(B)支架與相鄰墻體及構造柱的連接支撐加固,保證水平連接與斜支撐及豎向支撐穩固安全;(C)調整支撐架高度:調整支撐架上端連接頭高度,使預制梁安裝...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藏柱,
申請(專利權)人:李藏柱,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河北;1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