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對講機充電結構,包括對講機本體和與所述對講機本體配合的充電器本體,所述對講機本體的左右兩側靠近底端的位置處分別設置有充電接觸片,所述充電器本體上開設有用于放置所述對講機本體的第一充電槽,所述第一充電槽的左右兩側壁上分別設置有與對應的所述充電接觸片配合的充電彈片。通過將充電接觸片設置在對講機本體的左右兩側,使得正負極之間的距離相對較遠,不易被導通,安全性相對較高。同時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還通過設置第二充電槽,使得充電器可以同時為安裝在對講機上的電池以及備用電池充電,充電方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電子產品的充電結構,尤其是一種對講機充電結構。
技術介紹
對講機是是一種雙向移動通信工具,在不需要任何網絡支持的情況下,就可以通話,沒有話費產生,適用于相對固定且頻繁通話的場合。傳統的對講機的充電接口一般位于對講機本體的底部或背部,正負極之間的距離相對較近,且對講機的充電接口一般為充電接觸片,容易被鑰匙等導體導通,輕則損壞電池,重則產生爆炸,不夠安全。此外,由于對講機在使用時通話較為頻繁,耗電相對較快,一般都會配備有備用電池,而傳統的對講機充電器一般只能為對講機的電池充電,或者只能將對講機的電池安裝在對講機上進行充電,充電較不方便。有鑒于此,本申請人對對講機和充電機的結構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產生。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安全性相對較高的對講機充電結構。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對講機充電結構,包括對講機本體和與所述對講機本體配合的充電器本體,所述對講機本體的左右兩側靠近底端的位置處分別設置有充電接觸片,所述充電器本體上開設有用于放置所述對講機本體的第一充電槽,所述第一充電槽的左右兩側壁上分別設置有與對應的所述充電接觸片配合的充電彈片。作為本技術的一種改進,所述對講機本體的左右兩側靠近底端的
位置處分別開設有與所述對講機本體的長度方向平行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朝向所述對講機本體的底部的一端具有開口,兩個所述充電接觸片分別位于對應的所述定位槽的槽底。作為本技術的一種改進,所述充電接觸片的外表面與對應的所述定位槽的槽底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作為本技術的一種改進,所述第一充電槽的左右兩側壁上還分別設置有與所述定位槽配合的定位塊,位于同一側的所述定位塊和所述充電彈片位于同一直線上,且所述定位塊位于對應的所述充電彈片遠離所述第一充電槽底部的一側。作為本技術的一種改進,所述定位塊朝向遠離所述第一充電槽底部的一側設置有引導斜面。作為本技術的一種改進,所述對講機本體的底端設置有用于將所述對講機放置的臺面上的腳墊,所述第一充電槽的底部開設有與所述腳墊配合的讓位孔。作為本技術的一種改進,所述充電器本體上還開設有與對講機的電池相匹配的第二充電槽。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過將充電接觸片設置在對講機本體的左右兩側,使得正負極之間的距離相對較遠,不易被導通,安全性相對較高;2、通過設置定位槽,便于充電彈片和充電接觸片之間的準備定位,通過設置定位塊,有效防止充電彈片和充電接觸片之間的位置產生偏移。3、通過設置第二充電槽,使得充電器可以同時為安裝在對講機上的電池以及備用電池充電,充電方便。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對講機充電結構中對講機本體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對講機充電結構中充電器本體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對講機充電結構的使用示意圖。各圖中標示對應如下:10-對講機本體; 11-定位槽;12-充電接觸片; 13-腳墊;20-充電器本體; 21-第一充電槽;22-第二充電槽; 23-充電彈片;24-定位塊; 25-定位孔。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對講機充電結構,包括對講機本體10和與對講機本體10配合的充電器本體20,對講機本體10和充電器本體20的內部結構都是常規的結構,并非本技術的重點,此處不再詳述。以對講機豎直放置在桌面上后的下端為對講機本體10的底端,以對講機寬度方向的兩側為對講機本體10的左右兩側;以充電器放置在桌面上后的下端為充電器本體20的底端,以充電器與對講機的寬度方向相對應的兩側為充電器本體20的左右兩側。對講機本體10的左右兩側靠近底端的位置處分別開設有與對講機本體10的長度方向平行的定位槽11,即定位槽11有兩個,定位槽11朝向對講機本體10的底部的一端具有開口;對講機本體10的左右兩側靠近底端的位置處還分別設置有充電接觸片12,即充電接觸片12也有兩個,都為常規的對講機充電接觸片,一般為金屬片,其中一個充電接觸片12位正極接觸片,另一個充電接觸片12為負極接觸片,兩個充電接觸片12分別位于對應的定位槽11的槽底,且充電接觸片12的外表面與對應的定位槽12的槽底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充電器本體20上開設有用于放置對講機本體10的第一充電槽21和與對講機的電池相匹配的第二充電槽22,這樣,當電池安裝在對講機本體10上時,可直接將對講機本體250插入第一充電槽21中進行充電,無需取下電池,當電池被取下后,可直接插入第二充電槽22中進行充電,無需裝入
對講機本體10中,也可以如圖3所示將電池裝入對講機本體10進行充電的同時,將備用電池插入第二充電槽22中進行充電,使用較為方便。當然,充電器本體20內部的電路也需要進行對應的改進,電路的具體改進方式是常規的方式,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了解上述充電器本體20的結構和功能后,根據常識很容易可以對電路進行改進,此處不再詳述。如圖1和圖2所示,第一充電槽21的左右兩側壁上分別設置有與對應的充電接觸片12配合的充電彈片23,即充電彈片23有兩個,都為常規的對講機充電機的充電彈片,兩個充電彈片23分別與兩個充電接觸片12相互對應,也即其中一個充電彈片23為正極充電彈片,另一個充電彈片23為負極充電彈片。第一充電槽21的左右兩側壁上還分別設置有與定位槽11配合的定位塊24,位于同一側的定位塊24和充電彈片23位于同一直線上,且定位塊24位于對應的充電彈片23遠離第一充電槽21底部的一側,此外,定位塊24朝向遠離第一充電槽21底部的一側設置有引導斜面,這樣便于充電時將相應的充電接觸片12和充電彈片23準確的連接在一起。優選的,在本實施例中,對講機本體10的底端設置有用于將對講機放置的臺面上的腳墊13,第一充電槽21的底部開設有與腳墊13配合的讓位孔25,腳墊13既可以作為對講機的支撐墊使用,也可以與讓位孔25配合用于限定對講機本體10在第一充電槽21中的位置。上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了詳細的說明,但是本技術的實施方式并不僅限于上述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現有技術可以對本技術做出各種變形,如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增加其他結構等,這些都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對講機充電結構,包括對講機本體和與所述對講機本體配合的充電器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對講機本體的左右兩側靠近底端的位置處分別設置有充電接觸片,所述充電器本體上開設有用于放置所述對講機本體的第一充電槽,所述第一充電槽的左右兩側壁上分別設置有與對應的所述充電接觸片配合的充電彈片。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對講機充電結構,包括對講機本體和與所述對講機本體配合的充電器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對講機本體的左右兩側靠近底端的位置處分別設置有充電接觸片,所述充電器本體上開設有用于放置所述對講機本體的第一充電槽,所述第一充電槽的左右兩側壁上分別設置有與對應的所述充電接觸片配合的充電彈片。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對講機充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對講機本體的左右兩側靠近底端的位置處分別開設有與所述對講機本體的長度方向平行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朝向所述對講機本體的底部的一端具有開口,兩個所述充電接觸片分別位于對應的所述定位槽的槽底。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對講機充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充電接觸片的外表面與對應的所述定位槽的槽底面位于同一平面上。4....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洪少華,
申請(專利權)人:泉州凱利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