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鉆孔埋設土壓力盒的固定裝置,包含:兩組相對設置的導槽組件;多個主連接組件,其用于每間隔一定距離連接兩組所述的導槽組件,以構成埋設支架;V型安裝頭,其連接設置在所述的埋設支架的底端;兩個固定組件,根據土壓力盒的預埋深度分別設置在所述的埋設支架上,且位于土壓力盒的頂端和底端,用于將土壓力盒固定設置在所述的埋設支架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有效提高監測過程中土壓力盒的安裝效率和安裝質量,測點位置準確,提高監測點質量,并降低人力物力,具有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鉆孔埋設土壓力盒的固定裝置,屬于施工監測領域。
技術介紹
在現有的施工監測技術中,土壓力盒多采用鉆孔進行埋設,而土壓力盒在鉆孔下放中一般采用鋼筋或測斜管輔以下放。當采用鋼筋輔以下放土壓力盒時,需要專業焊接人員輔助焊接,成本費用相對較高,并且埋設方向不易于控制。當采用測斜管輔以下放土壓力盒時,由于測斜管占據鉆孔的體積較大,不利于填充物的回填,同時容易造成所測數據準確度較低?;诂F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點和限制,如何解決土壓力盒在鉆孔埋設條件下,即要保證埋設過程方便、快捷,又要保證埋設測點位置準確、質量可靠,是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鉆孔埋設土壓力盒的固定裝置,能有效提高監測過程中土壓力盒的安裝效率和安裝質量,測點位置準確,提高監測點質量,并降低人力物力,具有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鉆孔埋設土壓力盒的固定裝置,包含:兩組相對設置的導槽組件;多個主連接組件,其用于每間隔一定距離連接兩組所述的導槽組件,以構成埋設支架;V型安裝頭,其連接設置在所述的埋設支架的底端;兩個固定組件,根據土壓力盒的預埋深度分別設置在所述的埋設支架上,且位于土壓力盒的頂端和底端,用于將土壓力盒固定設置在所述的埋設支架上。每組所述的導槽組件包含多根由上至下依次相接的導槽桿,且每根導槽桿上按一定間隔均勻鉆設多個螺孔。所述的導槽桿是將鋼板的兩側邊朝同一方向翻折后形成的“[”型導槽桿,且兩組導槽組件中的每根導槽桿均槽對槽相對設置。每個所述的主連接組件包含:第一螺桿,其依次穿過第一組導槽組件中的上下相鄰兩根導槽桿上的螺孔,以及第二組導槽組件中相對設置的上下相鄰兩根導槽桿上的螺孔,以同時連接兩組導槽組件中的四根導槽桿;第一螺帽,其穿設在所述的第一螺桿的兩端進行固定。每個所述的固定組件包含:定位孔,其根據土壓力盒的大小以及預埋深度設置在兩組導槽組件中的對應導槽桿上;第二螺桿,其依次穿過兩組導槽組件中的對應導槽桿上的定位孔;第二螺母,其穿設在所述的第二螺桿的兩端進行固定。所述的鉆孔埋設土壓力盒的固定裝置,還包含:多個輔助連接組件,其用于連接在兩組導槽組件中的相對設置的兩根導槽桿的中部。每個所述的輔助連接組件包含:第三螺桿,其依次穿過第一組導槽組件中的導槽桿上的螺孔,以及第二組導槽組件中相對設置的導槽桿上的螺孔,以作為中間加強橫梁連接兩組導槽組件;第三螺帽,其穿設在所述的第三螺桿的兩端進行固定。本技術所提供的鉆孔埋設土壓力盒的固定裝置,根據土壓力盒的大小及在鉆孔中所處的預埋深度,可提前預制該固定裝置的大小及長度,并可通過導槽桿上的多個螺孔進行調節,節省在下放埋設過程中的人力物力。另外,本技術能準確固定土壓力盒的預埋位置;并且由于底部呈尖頭,使得整個固定裝置在下放過程中易于控制方向;而且該固定裝置占用鉆孔空間相對較小,便于鉆孔空隙回填,保證了測點的準確性。綜上所述,本技術不僅能夠克服現有技術中鉆孔埋設土壓力盒存在的測點位置不準確、埋設質量較差等問題,還能夠提高監測過程中土壓力盒的安裝效率和安裝質量,并同時減少安裝過程中所需的人力成本,降低埋設材料費用,提高監測點質量,具有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中的鉆孔埋設土壓力盒的固定裝置的正視圖;圖2為本技術中的鉆孔埋設土壓力盒的固定裝置的側視圖;圖3為本技術中的鉆孔埋設土壓力盒的固定裝置的俯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圖1~圖3,通過詳細說明一個較佳的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闡述。如圖1和圖2所示,為本技術所提供的鉆孔埋設土壓力盒的固定裝置,包含:兩組相對設置的導槽組件;多個主連接組件,其用于每間隔一定距離連接兩組所述的導槽組件,以構成埋設支架;V型安裝頭3,其連接設置在所述的埋設支架的底端,使得該固定裝置在下放入鉆孔的過程中更易于下放;兩個固定組件,根據土壓力盒6的預埋深度分別設置在所述的埋設支架上,且位于土壓力盒6的頂端和底端,用于將土壓力盒6固定設置在所述的埋設支架上。每組所述的導槽組件包含多根由上至下依次相接的導槽桿1,且每根導槽桿1上按一定間隔均勻鉆設多個螺孔2。如圖3所示,所述的導槽桿1是將鋼板的兩側邊朝同一方向翻折后所形成的“[”型導槽桿,且兩組導槽組件中的每根導槽桿1均槽對槽相對設置。每個所述的主連接組件包含:第一螺桿41,其依次穿過第一組導槽組件中的上下相鄰兩根導槽桿1上的螺孔2,以及第二組導槽組件中相對設置的上下相鄰兩根導槽桿1上的螺孔2,以同時連接兩組導槽組件中的四根導槽桿1,因此,該第一螺桿41不僅將同一導槽組件中的相鄰兩根導槽桿1相連接,同時將兩組導槽組件相連接;第一螺帽51,其穿設在所述的第一螺桿41的兩端進行固定。每個所述的固定組件包含:定位孔,其根據土壓力盒的大小以及預埋深度設置在兩組導槽組件中的對應導槽桿1上;第二螺桿42,其依次穿過兩組導槽組件中的對應導槽桿1上的定位孔;第二螺母52,其穿設在所述的第二螺桿42的兩端進行固定。兩組所述的固定組件分別設置在土壓力盒6的頂端和底端,以使土壓力盒6在埋設過程中的位置得到固定。所述的鉆孔埋設土壓力盒的固定裝置,還包含:多個輔助連接組件,其用于連接在兩組導槽組件中的相對設置的兩根導槽桿1的中部。每個所述的輔助連接組件包含:第三螺桿43,其依次穿過第一組導槽組件中的導槽桿1上的螺孔2,以及第二組導槽組件中相對設置的導槽桿1上的螺孔2,以作為中間加強橫梁連接兩組導槽組件;第三螺帽53,其穿設在所述的第三螺桿43的兩端進行固定。本技術所提供的鉆孔埋設土壓力盒的固定裝置,其為底部呈尖頭的梯子型結構,在鉆孔形成后,利用該固定裝置將土壓力盒下放至預定深度即可,并進行孔壁回填。該鉆孔埋設土壓力盒的孔壁回填必須滿足相關規范的要求。本技術所提供的鉆孔埋設土壓力盒的固定裝置,根據土壓力盒的大小及在鉆孔中所處的預埋深度,可提前預制該固定裝置的大小及長度,并可通過導槽桿上的多個螺孔進行調節,節省在下放埋設過程中的人力物力。另外,本技術能準確固定土壓力盒的預埋位置;并且由于底部呈尖頭,使得整個固定裝置在下放過程中易于控制方向;而且該固定裝置占用鉆孔空間相對較小,便于鉆孔空隙回填,保證了測點的準確性。綜上所述,本技術不僅能夠克服現有技術中鉆孔埋設土壓力盒存在的測點位置不準確、埋設質量較差等問題,還能夠提高監測過程中土壓力盒的安裝效率和安裝質量,并同時減少安裝過程中所需的人力成本,降低埋設材料費用,提高監測點質量,具有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盡管本技術的內容已經通過上述優選實施例作了詳細介紹,但應當認識到上述的描述不應被認為是對本技術的限制,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應由所附的權利要求來限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鉆孔埋設土壓力盒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兩組相對設置的導槽組件;多個主連接組件,其用于每間隔一定距離連接兩組所述的導槽組件,以構成埋設支架;V型安裝頭(3),其連接設置在所述的埋設支架的底端;兩個固定組件,根據土壓力盒(6)的預埋深度分別設置在所述的埋設支架上,且位于土壓力盒(6)的頂端和底端,用于將土壓力盒(6)固定設置在所述的埋設支架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鉆孔埋設土壓力盒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兩組相對設置的導槽組件;多個主連接組件,其用于每間隔一定距離連接兩組所述的導槽組件,以構成埋設支架;V型安裝頭(3),其連接設置在所述的埋設支架的底端;兩個固定組件,根據土壓力盒(6)的預埋深度分別設置在所述的埋設支架上,且位于土壓力盒(6)的頂端和底端,用于將土壓力盒(6)固定設置在所述的埋設支架上。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鉆孔埋設土壓力盒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每組所述的導槽組件包含多根由上至下依次相接的導槽桿(1),且每根導槽桿(1)上按一定間隔均勻鉆設多個螺孔(2)。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鉆孔埋設土壓力盒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槽桿(1)是將鋼板的兩側邊朝同一方向翻折后形成的“[”型導槽桿,且兩組導槽組件中的每根導槽桿(1)均槽對槽相對設置。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鉆孔埋設土壓力盒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的主連接組件包含:第一螺桿(41),其依次穿過第一組導槽組件中的上下相鄰兩根導槽桿(1)上的螺孔(2),以及第二組導槽組件中相對設置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雄飛,詹武魁,李杰,魏國平,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