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耗能防堵閥,包括:第一充填管、第二充填管和連接管,所述第二充填管連接在所述第一充填管的一端且所述第二充填管的橫截面積與所述第一充填管的橫截面積不相等;所述連接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與所述第一充填管相連,所述第二端與所述第二充填管相連,所述第一端的橫截面積與所述第一充填管的橫截面積相等且所述第二端的橫截面積與所述第二充填管的橫截面積相等。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耗能防堵閥,通過將連接管設在第二充填管與第一充填管之間,并將第二充填管的橫截面積與第一充填管的橫截面積設為不相等,從而可以降低內部的壓力,進而可以防止堵管事故的發生,并且具有方便安裝、成本低廉、使用壽命長等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礦井輸送裝置
,尤其涉及一種耗能防堵閥。
技術介紹
超深井充填系統高差大、料漿運行速度快,嚴重影響到了系統安全。在生產實踐中,很容易發生管道磨損,影響料漿的正常輸送。為此,相關技術中,有的采用延長水平管長度、增設減壓池,有的在管路中增加耗能裝置,如阻尼節流孔裝置、滾動球閥門和比例流動控制閥裝置、孔狀節流管裝置等達到降壓防堵,但這種兩種方式安裝難度高、成本高、使用壽命短。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技術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耗能防堵閥,該耗能防堵閥可以有效降低充填管系統壓力,防止堵管事故的發生,并且具有方便安裝、成本低廉、使用壽命長等優點。根據本技術的耗能防堵閥,包括:第一充填管;第二充填管和連接管,所述第二充填管連接在所述第一充填管的一端且所述第二充填管的橫截面積與所述第一充填管的橫截面積不相等;所述連接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與所述第一充填管相連,所述第二端與所述第二充填管相連,所述第一端的橫截面積與所述第一充填管的橫截面積相等且所述第二端的橫截面積與所述第二充填管的橫截面積相等。根據本技術的耗能防堵閥,通過將連接管設在第一充填管和第二充填管之間,將第二充填管的橫截面積設為與第一充填管的橫截面積不相等,并將連接管的第一端的橫截面積設為與第一充填管的橫截面積相等,將連接管的第二端的橫截面積設為與第二充填管的橫截面積相等,從而可以利用連接管降低充填管系統的壓力,避免耗能防堵閥內的壓力持續升高,進而可以防止堵管事故的發生,并且具有方便安裝、成本低廉、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可選地,所述第二充填管的橫截面積小于所述第一充填管的橫截面積。進一步地,所述連接管被構造成從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橫截面積逐漸變化。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耗能防堵閥進一步包括:卸料閘,所述卸料閘設在所述第二充填管的另一端,所述卸料閘被構造成當所述耗能防堵閥內的壓力超過預設壓力值時打開。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二充填管為彎管。可選地,所述第二充填管包括依次相連的多個子充填管。進一步地,每相鄰兩個所述子充填管之間通過快速接頭相連。可選地,所述快速接頭為柔性快速接頭。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二充填管的另一端連接有第三充填管,其中所述卸料閘設在所述第三充填管上。本技術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技術的實踐了解到。附圖說明本技術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圖1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耗能防堵閥的示意圖;圖2是沿圖1中A-A線的剖面圖。附圖標記: 100:耗能防堵閥;200:垂直管段; 1:第一充填管;2:第二充填管;3:第三充填管;4:卸料閘;5:連接管; 21:子充填管;22:快速接頭。 具體實施方式下面詳細描述本技術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技術,而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軸向”、“徑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 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下面結合圖1和圖2對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耗能防堵閥100進行詳細描述。該耗能防堵閥100可用于運輸高壓充填料漿。其中,箭頭的方向為料漿的流向。如圖1和圖2所示,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耗能防堵閥100可以包括第一充填管1、第二充填管2和連接管5,其中,第一充填管1可與垂直管段200相連,料漿依靠自重提供推動力流動,實現料漿的輸送。第二充填管2可以連接在第一充填管1的一端(例如,圖2中的右端),需要運輸的料漿可在第一充填管1和第二充填管2內運輸,并且第二充填管2的橫截面積可與第一充填管1的橫截面積不相等。例如,第一充填管1和第二充填管2均為圓管時,第一充填管1的內徑不等于第二充填管2的內徑,這樣,料漿在運輸過程中,從第一充填管1流動至第二充填管2時可以改變耗能防堵閥100內的壓力,從而可以改變運輸速度,實現增阻降壓作用。連接管5可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連接管5的第一端(例如,圖2所示的左端)可與第一充填管1相連,連接管5的第二端(即圖2所示的右端)可與第二充填管2相連,第一端的橫截面積與第一充填管1的橫截面積相等,并且第二端的橫截面積可與第二充填管2的橫截面積相等。此時連接管5為異徑管,料漿可以從第一充填管1流入連接管5,然后從連接管5流入第二充填管2,漿料流過連接管5時,連接管5管徑的變化會使料漿的流速發生改變,從而可以增大管道阻力,實現滿管輸送。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耗能防堵閥100,通過將連接管5設在第一充填管1和第二充填管2之間,將第二充填管2的橫截面積設為與第一充填管1的橫截面積不相等,并將連接管5的第一端的橫截面積設為與第一充填管1的橫截面積相等,將連接管5的第二端的橫截面積設為與第二充填管2的橫截面積相等,從而可以利用連接管5降低充填管系統的壓力,避免耗能防堵閥100內的壓力持續升高,進而可以防止堵管事故的發生,并且具有方便安裝、成本低廉、使用壽命長等優點。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第二充填管2的橫截面積可以小于第一充填管1的橫 截面積,也就是說,第二充填管2的內徑小于第一充填管1的內徑。由此,料漿在運輸過程中,從第一充填管1運動至第二充填管2時,料漿的速度增大,從而可以進一步避免堵管事故的發生,并且有利于實現滿管輸送。在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1和圖2所示,第一充填管1可以是直管,從而可以保證料漿在第一充填管1內流動時具有較高且穩定的流速,進一步避免堵管事故的發生。可選地,如圖2所示,連接管5可被構造成從其第一端向第二端的方向、橫截面積逐漸變化,也就是說,連接管5可以是內徑逐漸變化的異徑管,由此,料漿在連接管5內流動時,可以使料漿的流速連續改變,進而可以使管道阻力逐漸增大,一方面,有利于實現滿管流輸送,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因管道阻力突然增大而發生堵管事故,可以提高安全性。進一步地,如圖2所示,連接管5可被構造成從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耗能防堵閥,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充填管;第二充填管,所述第二充填管連接在所述第一充填管的一端且所述第二充填管的橫截面積與所述第一充填管的橫截面積不相等;以及連接管,所述連接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與所述第一充填管相連,所述第二端與所述第二充填管相連,所述第一端的橫截面積與所述第一充填管的橫截面積相等且所述第二端的橫截面積與所述第二充填管的橫截面積相等。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耗能防堵閥,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充填管;第二充填管,所述第二充填管連接在所述第一充填管的一端且所述第二充填管的橫截面積與所述第一充填管的橫截面積不相等;以及連接管,所述連接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與所述第一充填管相連,所述第二端與所述第二充填管相連,所述第一端的橫截面積與所述第一充填管的橫截面積相等且所述第二端的橫截面積與所述第二充填管的橫截面積相等。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耗能防堵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充填管的橫截面積小于所述第一充填管的橫截面積。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耗能防堵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管被構造成從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橫截面積逐漸變化。4.根據權利要求1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謝盛青,朱維根,朱瑞軍,馬俊生,逄銘璋,周彩霞,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