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單腔雙色模具閘刀止退結構,包括主滑塊,所述主滑塊內設有控制硬膠型腔和軟膠型腔通斷狀態的閘刀片滑塊,主滑塊上還固定有驅動閘刀片滑塊在主滑塊內滑動的油缸,所述油缸通過連桿連接閘刀片滑塊,所述閘刀片滑塊內設有可活動的防退鑲件,所述主滑塊上安裝有與防退鑲件相配合的壓塊,當硬膠型腔和軟膠型腔不相通時,所述連桿使防退鑲件伸出閘刀片滑塊,防退鑲件與壓塊相配合限制閘刀片滑塊后退,當硬膠型腔和軟膠型腔相通時,所述連桿使防退鑲件縮回閘刀片滑塊,防退鑲件與壓塊脫離配合解除閘刀片滑塊的限位。本結構安全,性能穩定,節約模具成本,且可解決油缸后退導致產品多膠、飛邊、鈹鋒等缺陷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主要涉及單腔雙色模具
,具體是一種單腔雙色模具閘刀止退結構。
技術介紹
單腔雙色模具技術是在一個型腔內完成雙色注塑即軟硬兩腔合二為一。模具是單腔的,同時具備第一種塑料(硬膠)和第二種塑料(軟膠)所需要的共同空腔,減小模具體積和減少對注塑機機臺噸位的需求,可以用較小的注塑機,降低了注塑機的選型要求,不再局限于旋轉注塑機臺,也更有利于產品質量的提高,使軟硬兩膠完美結合,特別適合汽車大型雙色塑料件的生產中。單腔雙色模具滑塊機構通常是在滑塊中采用閘刀片滑塊的結構,閘刀片相當于“開關”,在第一次注射硬膠時,由閘刀片油缸前進,使閘刀片與模芯碰穿封膠,“開關”將“硬膠”和“軟膠”的型腔隔開,使“硬膠”不能進入“軟膠”型腔,“硬膠”凝固后;第二次注射軟膠時,閘刀片油缸后退,“開關”打開,閘刀片與滑塊本體形成軟膠型腔,從而成型軟膠,待“軟膠”凝固后打開模具,取出完整的產品。油缸帶動的閘刀片滑塊,沒辦法做能夠將其完全止退的依靠合模力鎖緊傳統模具鏟基結構,否則油缸就不能抽動閘刀片,實現第二次注塑。在注塑過程中,常常在第一次注射硬膠時由于注塑壓力的作用下,油缸會后退,從而導致產品多膠、飛邊、鈹鋒或漏膠到軟膠腔體等缺陷。之前為此問題常常采用如下方法:1、加大油缸缸徑;2、給油缸加止退閥;3、將油缸換成自鎖油缸。然而,通過計算鎖模力而換用較大油缸,使模具成本增加,且油缸的定位精度為0.2-0.5MM,不能完全保證其不后退;給油缸加止退閥,只能使油缸多承載20%左右的壓力,如注塑壓力過大,則會損壞油缸,更換維修成本高;換自鎖油缸,加大模具成本,而且自鎖油缸內如有泄漏,油缸仍然會后退。這三種方法都不能完全保證油缸不退,因油缸是靠油壓推動缸體內活塞,從而實現往復運動,其精確度不高,而注塑時只要有0.03-0.05mm間隙就會產生鈹鋒。因此如何利用高精度、機械式的機構來解決油缸帶來的產品缺陷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一項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目前技術的不足,本技術結合現有技術,從實際應用出發,提供一種單腔雙色模具閘刀止退結構,本結構安全,性能穩定,節約模具成本,且可解決油缸后退導致產品多膠、飛邊、鈹鋒等缺陷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單腔雙色模具閘刀止退結構,包括主滑塊,所述主滑塊內設有控制硬膠型腔和軟膠型腔通斷狀態的閘刀片滑塊,主滑塊上還固定有驅動閘刀片滑塊在主滑塊內滑動的油缸,所述油缸通過連桿連接閘刀片滑塊,所述閘刀片滑塊內設有可活動的防退鑲件,所述主滑塊上安裝有與防退鑲件相配合的壓塊,當硬膠型腔和軟膠型腔不相通時,所述連桿使防退鑲件伸出閘刀片滑塊,防退鑲件與壓塊相配合限制閘刀片滑塊后退,當硬膠型腔和軟膠型腔相通時,所述連桿使防退鑲件縮回閘刀片滑塊,防退鑲件與壓塊脫離配合解除閘刀片滑塊的限位。所述閘刀片滑塊內設有供連桿滑動的導向槽,所述導向槽開口處固定有固定塊,所述油缸伸出時,連桿可通過防退鑲件帶動閘刀片滑塊滑動并使防退鑲件與壓塊配合,油缸縮回時,連桿可使防退鑲件與壓塊脫離配合,并通過固定塊帶動閘刀片滑塊滑動。所述連桿上設有驅動防退鑲件伸出閘刀片滑塊的凸臺,所述凸臺一側設有與防退鑲件相配合的鏟頂斜面,凸臺另一側設有與固定塊相配合的拉動閘刀面。所述壓塊端部設有帶斜面的凹槽,所述防退鑲件兩端部均設有斜面,防退鑲件一端通過斜面與凹槽配合實現閘刀片滑塊限位,防退鑲件另一端通過斜面與凸臺配合實現伸縮。所述防退鑲件兩端的斜面與閘刀片滑塊運動方向之間的夾角是60°。所述固定塊通過螺釘固定在閘刀片滑塊上,所述壓塊通過螺釘固定在主滑塊內。所述固定塊上設有相互連通的大孔和小孔,所述小孔用于連桿的導向和固定。本技術的有益效果:1、本技術通過能夠承受大載荷壓力的機械式止退結構方法,保證閘刀片在第一次注射硬膠時注塑壓力的作用下不后退,將硬膠和軟膠型腔隔開;在閘刀片滑塊上增加止退作用的防退鑲件,當注塑時靠防退鑲件防止閘刀片滑塊在注塑壓力的作用下后退,當油缸后退少許時,鑲件斜面仍然貼合在一起,靠此防退鑲件來抵消注塑壓力;其具有結構安全,性能穩定,節約模具成本,解決油缸后退導致產品多膠、飛邊、鈹鋒等缺陷。2、本技術結構簡單,工作穩定可靠,且本止退結構安裝拆卸方便,制造成本低。3、本技術通過60°斜面結構實現防退鑲件、壓塊、連桿之間的配合,此度數可保證其與壓塊或連桿接觸時,兩面間可以相互滑動,不會發生自鎖。4、本技術的固定塊上設計的大孔便于連桿的工作大端裝入,小孔用于固定導向連桿。附圖說明附圖1為本技術總體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技術壓塊、防退鑲件結構示意圖;附圖3為本技術連桿結構示意圖;附圖4為本技術固定塊結構示意圖。附圖中所示標號:1、主滑塊;2、閘刀片滑塊;3、壓塊;4、防退鑲件;5、固定塊;6、連桿;7、油缸;8、凹槽;9、凸臺;10、鏟頂斜面;11、拉動閘刀面;12、小孔;13、大孔。具體實施方式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技術而不用于限制本技術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技術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技術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限定的范圍。如附圖1~4所示,一種單腔雙色模具閘刀止退結構,包括主滑塊1,所述主滑塊1內設有控制硬膠型腔和軟膠型腔通斷狀態的閘刀片滑塊2,主滑塊1上還固定有油缸7,所述油缸7通過連桿6連接閘刀片滑塊2,所述閘刀片滑塊2內設有可活動的防退鑲件4,所述主滑塊1上安裝有與防退鑲件4相配合的壓塊3, 當硬膠型腔和軟膠型腔不相通時,所述連桿6使防退鑲件4伸出閘刀片滑塊2,防退鑲件4與壓塊3相配合限制閘刀片滑塊2后退,當硬膠型腔和軟膠型腔相通時,所述連桿6使防退鑲件4縮回閘刀片滑塊2,防退鑲件4與壓塊3脫離配合解除閘刀片滑塊2的限位。本技術的防退鑲件4、連桿6為活動部件,壓塊3為固定部件,油缸7為動力源,閘刀片滑塊2安裝在主滑塊1內,并可在主滑塊1內滑動,當其向遠離油缸7一側滑動時,可使硬膠型腔和軟膠型腔隔開,當其像靠近油缸7一側滑動時,可使硬膠型腔和軟膠型腔相通。本技術的壓塊3、防退鑲件4均為兩個,分別設置在閘刀片滑塊2的兩側,閘刀片滑塊2內設置有滑槽,滑槽內安裝防退鑲件4,連桿6可將防退鑲件4由閘刀片滑塊2內頂出,當連桿6由防退鑲件4頂出后與壓塊3相配合,即可對閘刀片滑塊2起到限位作用,當防退鑲件4縮回到閘刀片滑塊2內時,其脫離與壓塊的配合,解除對閘刀片滑塊2的限位,此時閘刀片滑塊2可在連桿6帶動下自由滑動。本技術的具體結構是:閘刀片滑塊2內設有供連桿6滑動的導向槽,導向槽開口處固定有固定塊5,油缸7伸出時,連桿6可通過防退鑲件4帶動閘刀片滑塊2滑動并使防退鑲件4與壓塊3配合,油缸7縮回時,連桿6可使防退鑲件4與壓塊3脫離配合,并通過固定塊5帶動閘刀片滑塊2滑動。本技術連桿6上設有驅動防退鑲件4伸出閘刀片滑塊2的凸臺9,凸臺9一側設有與防退鑲件4相配合的鏟頂斜面10,凸臺9另一側設有與固定塊5相配合的拉動閘刀面11;本技術壓塊3端部設有帶斜面的凹槽8,防退鑲件4兩端部均設有斜面,防退鑲件4一端通過斜面與凹槽8配合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單腔雙色模具閘刀止退結構,包括主滑塊(1),所述主滑塊(1)內設有控制硬膠型腔和軟膠型腔通斷狀態的閘刀片滑塊(2),主滑塊(1)上還固定有油缸(7),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7)通過連桿(6)連接閘刀片滑塊(2),所述閘刀片滑塊(2)內設有可活動的防退鑲件(4),所述主滑塊(1)上安裝有與防退鑲件(4)相配合的壓塊(3),當硬膠型腔和軟膠型腔不相通時,所述連桿(6)使防退鑲件(4)伸出閘刀片滑塊(2),防退鑲件(4)與壓塊(3)相配合限制閘刀片滑塊(2)后退,當硬膠型腔和軟膠型腔相通時,所述連桿(6)使防退鑲件(4)縮回閘刀片滑塊(2),防退鑲件(4)與壓塊(3)脫離配合解除閘刀片滑塊(2)的限位。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單腔雙色模具閘刀止退結構,包括主滑塊(1),所述主滑塊(1)內設有控制硬膠型腔和軟膠型腔通斷狀態的閘刀片滑塊(2),主滑塊(1)上還固定有油缸(7),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7)通過連桿(6)連接閘刀片滑塊(2),所述閘刀片滑塊(2)內設有可活動的防退鑲件(4),所述主滑塊(1)上安裝有與防退鑲件(4)相配合的壓塊(3),當硬膠型腔和軟膠型腔不相通時,所述連桿(6)使防退鑲件(4)伸出閘刀片滑塊(2),防退鑲件(4)與壓塊(3)相配合限制閘刀片滑塊(2)后退,當硬膠型腔和軟膠型腔相通時,所述連桿(6)使防退鑲件(4)縮回閘刀片滑塊(2),防退鑲件(4)與壓塊(3)脫離配合解除閘刀片滑塊(2)的限位。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單腔雙色模具閘刀止退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閘刀片滑塊(2)內設有供連桿(6)滑動的導向槽,所述導向槽開口處固定有固定塊(5),所述油缸(7)伸出時,連桿(6)可通過防退鑲件(4)帶動閘刀片滑塊(2)滑動并使防退鑲件(4)與壓塊(3)配合,油缸(7)縮回時,連桿(6)可使防退鑲件(4)與壓塊(3)脫離配合,并通過固定塊(5)帶動閘刀片滑塊(2)滑動。...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作寰,黃清剛,馬海宏,楊志雙,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銀寶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