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DW輕質混凝土復合保溫砌塊,依次包括輕質混凝土塊Ⅰ、保溫材料填充塊、輕質混凝土塊Ⅱ;所述保溫材料填充塊與輕質混凝土塊Ⅰ和輕質混凝土塊Ⅱ之間分別通過相互匹配的燕尾槽連接;所述保溫材料填充塊上燕尾槽的凹面上設有連接件,所述連接件包括連接桿,所述連接桿與保溫材料填充塊上燕尾槽的凹面垂直,所述連接桿上設有倒刺結構,所述連接桿遠離保溫材料填充塊上燕尾槽的凹面一端上設有連接桿帽。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與建筑同壽命、降低造價、整體性好、耐久性長、抗滲漏強、墻體無開裂現象、防火等級為A級、施工方便、防火安全、便于維修改造,設計合理、使用安全可靠,易于推廣和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建筑墻體材料保溫、防火
,具體涉及一種DW輕質混凝土復合保溫砌塊。
技術介紹
在能源日益緊張的今天,節能建筑是近年來發展最快的建筑節能技術成果之一,限于資源與技術等方面的條件,節能建筑采用外保溫的方式。導致建筑物墻體出現裂、漏、滲等一系列問題,且外保溫有一個很大的局限性,原因是使用的隔熱保溫材料的壽命較短,短的只有幾年,長的也只有20幾年,不能與50至70年壽命的建筑物同壽命。因此,經過若干年后,隨著節能材料的老化,這些節能建筑難免需要進行維修更新,投訴率高,而維修更新不僅難度大,且造成新的資源浪費與環境污染,代價十分巨大。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
技術介紹
所存在的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DW輕質混凝土復合保溫砌塊,它能與建筑同壽命、降低造價、整體性好、耐久性長、抗滲漏強、墻體無開裂現象、防火等級為A級、施工方便、防火安全、便于維修改造。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DW輕質混凝土復合保溫砌塊,依次包括輕質混凝土塊Ⅰ、保溫材料填充塊、輕質混凝土塊Ⅱ;所述保溫材料填充塊與輕質混凝土塊Ⅰ和輕質混凝土塊Ⅱ之間分別通過相互匹配的燕尾槽連接;使保溫材料填充塊與輕質混凝土牢固結合。所述保溫材料填充塊上燕尾槽的凹面上設有連接件,所述連接件包括連接桿,所述連接桿與保溫材料填充塊上燕尾槽的凹面垂直,所述連接桿上設有倒刺結構,所述連接桿遠離保溫材料填充塊上燕尾槽的凹面一端上設有連接桿帽。進一步地,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連接桿帽所在平面與連接桿垂直。進一步地,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連接件高度高于燕尾槽深度,低于輕質混凝土塊Ⅰ和輕質混凝土塊Ⅱ的外表面。進一步地,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DW輕質混凝土復合保溫砌塊的長度為390mm,寬度為190mm,厚度為260mm;所述保溫材料填充塊的長度為390mm,寬度為190mm,厚度為160mm;保溫材料填充塊上燕尾槽深度為30mm;所述連接件長度為140mm,所述連接件前段插入保溫材料填充塊中70cm。連接件桿上的倒刺結構,一旦插入保溫材料填充塊中,極難拔出,使之與保溫材料填充塊牢固結合,使之與輕質混凝土牢固結合。進一步地,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保溫材料填充塊材料為發泡聚苯乙烯。進一步地,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保溫材料填充塊上表面和下表面各設有3個燕尾槽,每個燕尾槽上設有1個連接件。進一步地,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保溫材料填充塊上包覆鋼絲網,所述鋼絲網內設有斜插筋。進一步地,在上述技術方案中,三維立體鋼絲網包裹在保溫材料填充快底部,三維立體鋼絲網高100mm,主要讓保溫材料填充塊與混凝土之間的結合牢固。上述DW輕質混凝土復合保溫砌塊的制備方法為:將插好連接件的保溫材料填充塊或插好連接件的帶有鋼絲網的保溫材料放入模具中,經PLC控制系統,設備料車布混凝土料,經工作臺震動,再經模具壓頭加壓成型。本技術能與建筑同壽命、降低造價、整體性好、耐久性長、抗滲漏強、墻體無開裂現象、防火等級為A級、施工方便、防火安全、便于維修改造,設計合理、使用安全可靠,易于推廣和使用。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保溫材料填充塊結構示意圖a;圖3為本技術保溫材料填充塊結構示意圖b;圖4為實施例2中保溫材料填充塊結構立體圖;圖5為實施例2中保溫材料填充塊結構側視圖;圖中,1、輕質混凝土塊Ⅰ;2、保溫材料填充塊;3、輕質混凝土塊Ⅱ;4、連接件;5、鋼絲網。具體實施方式下述非限定性實施例可以使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更全面地理解本技術,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術。實施例1如圖1所示,一種DW輕質混凝土復合保溫砌塊,依次包括輕質混凝土塊Ⅰ1、保溫材料填充塊2、輕質混凝土塊Ⅱ3;保溫材料填充塊2與輕質混凝土塊Ⅰ1和輕質混凝土塊Ⅱ3之間分別通過相互匹配的燕尾槽連接;使保溫材料填充塊2與輕質混凝土牢固結合。保溫材料填充塊材料為發泡聚苯乙烯。如圖2、圖3所示,保溫材料填充塊2上燕尾槽的凹面上設有連接件4,連接件4包括連接桿,連接桿與保溫材料填充塊2上燕尾槽的凹面垂直,連接桿上設有倒刺結構,連接桿遠離保溫材料填充塊2上燕尾槽的凹面一端上設有連接桿帽。連接桿帽所在平面與連接桿垂直。DW輕質混凝土復合保溫砌塊的長度為390mm,寬度為190mm,厚度為260mm;保溫材料填充塊2的長度為390mm,寬度為190mm,厚度為160mm;保溫材料填充塊2上燕尾槽深度為30mm;連接件4長度為140mm,連接件4前段插入保溫材料填充塊2中70cm。連接件4桿上的倒刺結構,一旦插入保溫材料填充塊2中,極難拔出,使之與保溫材料填充塊2牢固結合,使之與輕質混凝土牢固結合。保溫材料填充塊2上表面和下表面各設有3個燕尾槽,每個燕尾槽上設有1個連接件4。本技術能與建筑同壽命、降低造價、整體性好、耐久性長、抗滲漏強、墻體無開裂現象、防火等級為A級、施工方便、防火安全、便于維修改造,設計合理、使用安全可靠,易于推廣和使用。實施例2如圖1所示,一種DW輕質混凝土復合保溫砌塊,依次包括輕質混凝土塊Ⅰ1、保溫材料填充塊2、輕質混凝土塊Ⅱ3;保溫材料填充塊2與輕質混凝土塊Ⅰ1和輕質混凝土塊Ⅱ3之間分別通過相互匹配的燕尾槽連接;使保溫材料填充塊2與輕質混凝土牢固結合。保溫材料填充塊材料為發泡聚苯乙烯。如圖4、圖5所示,保溫材料填充塊上包覆鋼絲網5,鋼絲網5內設有斜插筋。保溫材料填充塊2上燕尾槽的凹面上設有連接件4,連接件4包括連接桿,連接桿與保溫材料填充塊2上燕尾槽的凹面垂直,連接桿上設有倒刺結構,連接桿遠離保溫材料填充塊2上燕尾槽的凹面一端上設有連接桿帽。連接桿帽所在平面與連接桿垂直。DW輕質混凝土復合保溫砌塊的長度為390mm,寬度為190mm,厚度為260mm;保溫材料填充塊2的長度為390mm,寬度為190mm,厚度為160mm;三維立體鋼絲網高100mm,主要讓保溫材料填充塊2與混凝土之間的結合牢固。保溫材料填充塊2上燕尾槽深度為30mm;連接件4長度為140mm,連接件4前段插入保溫材料填充塊2中70cm。連接件4桿上的倒刺結構,一旦插入保溫材料填充塊2中,極難拔出,使之與保溫材料填充塊2牢固結合,使之與輕質混凝土牢固結合。保溫材料填充塊2上表面和下表面各設有3個燕尾槽,每個燕尾槽上設有1個連接件4。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DW輕質混凝土復合保溫砌塊,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輕質混凝土塊Ⅰ、保溫材料填充塊、輕質混凝土塊Ⅱ;所述保溫材料填充塊與輕質混凝土塊Ⅰ和輕質混凝土塊Ⅱ之間分別通過相互匹配的燕尾槽連接;所述保溫材料填充塊上燕尾槽的凹面上設有連接件,所述連接件包括連接桿,所述連接桿與保溫材料填充塊上燕尾槽的凹面垂直,所述連接桿上設有倒刺結構,所述連接桿遠離保溫材料填充塊上燕尾槽的凹面一端上設有連接桿帽。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DW輕質混凝土復合保溫砌塊,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輕質混凝土塊Ⅰ、保溫材料填充塊、輕質混凝土塊Ⅱ;所述保溫材料填充塊與輕質混凝土塊Ⅰ和輕質混凝土塊Ⅱ之間分別通過相互匹配的燕尾槽連接;所述保溫材料填充塊上燕尾槽的凹面上設有連接件,所述連接件包括連接桿,所述連接桿與保溫材料填充塊上燕尾槽的凹面垂直,所述連接桿上設有倒刺結構,所述連接桿遠離保溫材料填充塊上燕尾槽的凹面一端上設有連接桿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DW輕質混凝土復合保溫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桿帽所在平面與連接桿垂直。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DW輕質混凝土復合保溫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高度高于燕尾槽深度,低于輕質混凝土塊Ⅰ和輕質混凝土塊Ⅱ的外表面。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DW輕質混凝土復合...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赟,
申請(專利權)人:煙臺百園建材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