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水東芥菜的深加工方法。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水東芥菜加工方法是將芥菜與石斛、大棗、甘草共同制備,制得袋泡顆粒劑型的產品,具體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采收;步驟2:清洗;步驟3:烘烤,粉碎;步驟4:制提取物顆粒;步驟5:混合成品;步驟6:真空包裝。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水東芥菜深加工方法具有操作簡便、高效以及易于推廣的特點。本發明專利技術方法制成的水東芥菜袋泡顆粒味道鮮美,可以保持芥菜的獨特風味,通過加入石斛、大棗、甘草等,使之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該方法制備得到的產品劑型為袋泡制劑,方便攜帶;該方法為水東芥菜的精深加工提供思路。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蔬菜的深加工方法,具體是一種水東芥菜的深加工方法,屬于食品加工
技術介紹
水東芥菜,廣東省電白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因產于該區水東鎮彭村周邊地區而得名,也叫“彭村芥菜”,因特殊的品種和地理氣候條件,水東芥菜具有爽脆可口、質嫩無渣、鮮甜味美、生產量小的特點,在市場上非常搶手,屬于高檔蔬菜,在中國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都有良好的聲譽。李時珍著《本草綱目》記載了醫用芥菜的醫用價值。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水東芥菜的深加工方法,該方法可實現傳統蔬菜制品的多樣化生產,提供一種具有便攜、保健功能的蔬菜深加工產品。本專利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水東芥菜的深加工方法,是將芥菜與石斛、大棗、甘草共同制備,制得袋泡顆粒劑型的產品,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采收:在水東芥菜播種后32-35天當長至第7片大葉時,已開始抽心薹,葉片向心微彎半抱合、葉柄向內彎曲時開始采收,即芥菜于心下連帶四片葉處收割;步驟2:清洗:將步驟1采收的芥菜去除雜質,以水沖洗,然后在80~90℃的鹽水燙10秒,撈出,再用清水漂凈,瀝干備用;步驟3:烘烤、粉碎:將步驟2處理后的芥菜進行烘烤,得芥菜干,放入粉碎機粉碎成15~70目,得芥菜細粉;取石斛,將石斛粉碎成15~70目,得石斛粉;步驟4:制提取物顆粒:將大棗、甘草,以及大棗和甘草總質量6~10倍的水混合加熱煮1~3小時,濾過,取濾液,濃縮得浸膏,干燥后制成15~70目的提取物顆粒;步驟5:混合成品:將芥菜細粉、石斛細粉、提取物顆粒按照1:11.5:3~7的質量比例混合,按照22g±2g/袋,制成水東芥菜袋泡顆粒制劑;步驟6:真空包裝:采用自動包裝設備,將經過處理的水東芥菜袋泡顆粒制劑,以10包每袋的量拉上環密封處理,再將塑料袋抽真空處理,即可水東芥菜袋泡顆粒成品。優選的,所述步驟2鹽水的制備是每1升水中加入5-8g食鹽。進一步的,所述步驟3所述烘烤是將芥菜用100℃汽蒸5~20分鐘,然后在40~60℃干燥10分鐘,得芥菜干。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水東芥菜的深加工方法,該方法步驟簡單易行,根據本專利技術制成水東芥菜袋泡顆粒味道鮮美,可以保持芥菜的獨特風味,通過加入石斛、大棗、甘草等,使之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該方法制備得到的產品劑型為袋泡制劑,方便攜帶;該方法為水東芥菜的精深加工提供思路。具體實施方式結合以下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描述。實施例1 采用以下步驟實現本專利技術:步驟1:采收:在水東芥菜播種后32-35天當長至第7片大葉時,已開始抽心薹,葉片向心微彎半抱合、葉柄向內彎曲時開始采收,即芥菜于心下連帶四片葉處收割;步驟2:清洗:將步驟1采收的芥菜去除雜質,以水沖洗,每1升水中加入5g食鹽制備鹽水,鹽水加熱到80℃,將芥菜放入鹽水中燙10秒,撈出,再用清水漂凈,瀝干備用;步驟3:烘烤、粉碎:將步驟2處理后的芥菜用100℃汽蒸20分鐘,然后在50℃干燥10分鐘,得芥菜干,放入粉碎機粉碎成15目,得芥菜細粉;取石斛,將石斛粉碎成15目,得石斛粉;步驟4:制提取物顆粒:將大棗、甘草,以及大棗和甘草總質量10倍的水混合加熱煮2小時,濾過,取濾液,濃縮得浸膏,干燥后制成15目的提取物顆粒;步驟5:混合成品:將芥菜細粉、石斛細粉、提取物顆粒按照1:1:3的質量比例混合,按照22g±2g/袋,制成水東芥菜袋泡顆粒制劑;步驟6:真空包裝:采用自動包裝設備,將水東芥菜袋泡顆粒制劑,以10袋/包的量拉上環密封處理,再將塑料袋抽真空處理,即可水東芥菜袋泡顆粒成品。實施例2 采用以下步驟實現本專利技術:步驟1:采收:在水東芥菜播種后32-35天當長至第7片大葉時,已開始抽心薹,葉片向心微彎半抱合、葉柄向內彎曲時開始采收,即芥菜于心下連帶四片葉處收割;步驟2:清洗:將步驟1采收的芥菜去除雜質,以水沖洗,每1升水中加8g食鹽制備鹽水,鹽水加熱到90℃,將芥菜放入鹽水中燙10秒,撈出,再用清水漂凈,瀝干備用;步驟3:烘烤、粉碎:將步驟2處理后的芥菜用100℃汽蒸10分鐘,然后在40℃干燥10分鐘,得芥菜干,放入粉碎機粉碎成70目,得芥菜細粉;取石斛,將石斛粉碎成70目,得石斛粉;步驟4:制提取物顆粒:將大棗、甘草,以及大棗和甘草總質量6倍的水混合加熱煮3小時,濾過,取濾液,濃縮得浸膏,干燥后制成70目的提取物顆粒;步驟5:混合成品:將芥菜細粉、石斛細粉、提取物顆粒按照1:1.5:7的質量比例混合,按照22g±2g/袋,制成水東芥菜袋泡顆粒制劑;步驟6:真空包裝:采用自動包裝設備,將水東芥菜袋泡顆粒制劑,以10袋/包的量拉上環密封處理,再將塑料袋抽真空處理,即可水東芥菜袋泡顆粒成品。實施例3 采用以下步驟實現本專利技術:步驟1:采收:在水東芥菜播種后32-35天當長至第7片大葉時,已開始抽心薹,葉片向心微彎半抱合、葉柄向內彎曲時開始采收,即芥菜于心下連帶四片葉處收割;步驟2:清洗:將步驟1采收的芥菜去除雜質,以水沖洗,每1升水中加8g食鹽制備鹽水,鹽水加熱到90℃,將芥菜放入鹽水中燙10秒,撈出,再用清水漂凈,瀝干備用;步驟3:烘烤、粉碎:將步驟2處理后的芥菜用100℃汽蒸5分鐘,然后在50℃干燥10分鐘,得芥菜干,放入粉碎機粉碎成60目,得芥菜細粉;取石斛,將石斛粉碎成60目,得石斛粉;步驟4:制提取物顆粒:將大棗、甘草,以及大棗和甘草總質量8倍的水混合加熱煮1小時,濾過,取濾液,濃縮得浸膏,干燥后制成80目的提取物顆粒;步驟5:混合成品:將芥菜細粉、石斛細粉、提取物顆粒按照1:1.2:5的質量比例混合,按照22g±2g/袋,制成水東芥菜袋泡顆粒制劑;步驟6:真空包裝:采用自動包裝設備,將水東芥菜袋泡顆粒制劑,以10袋/包的量拉上環密封處理,再將塑料袋抽真空處理,即可水東芥菜袋泡顆粒成品。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專利技術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水東芥菜的深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將芥菜與石斛、大棗、甘草共同制備,制得袋泡顆粒劑型的產品,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采收:在水東芥菜播種后32?35天當長至第7片大葉時,已開始抽心薹,葉片向心微彎半抱合、葉柄向內彎曲時開始采收,即芥菜于心下連帶四片葉處收割;步驟2:清洗:將步驟1采收的芥菜去除雜質,以水沖洗,然后在80~90℃的鹽水燙10秒,撈出,再用清水漂凈,瀝干備用;步驟3:烘烤、粉碎:將步驟2處理后的芥菜進行烘烤,得芥菜干,放入粉碎機粉碎成15~70目,得芥菜細粉;取石斛,將石斛粉碎成15~70目,得石斛粉;步驟4:制提取物顆粒:將大棗、甘草,以及大棗和甘草總質量6~10倍的水混合加熱煮1~3小時,濾過,取濾液,濃縮得浸膏,干燥后制成15~70目的提取物顆粒;步驟5:混合成品:將芥菜細粉、石斛細粉、提取物顆粒按照1:1~1.5:3~7的體積比例混合,按照22g±2g/袋,制成水東芥菜袋泡顆粒制劑;步驟6:真空包裝:采用自動包裝設備,將經過處理的水東芥菜袋泡顆粒制劑,以10包每袋的量拉上環密封處理,再將塑料袋抽真空處理,即可水東芥菜袋泡顆粒成品。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水東芥菜的深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將芥菜與石斛、大棗、甘草共同制備,制得袋泡顆粒劑型的產品,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采收:在水東芥菜播種后32-35天當長至第7片大葉時,已開始抽心薹,葉片向心微彎半抱合、葉柄向內彎曲時開始采收,即芥菜于心下連帶四片葉處收割;步驟2:清洗:將步驟1采收的芥菜去除雜質,以水沖洗,然后在80~90℃的鹽水燙10秒,撈出,再用清水漂凈,瀝干備用;步驟3:烘烤、粉碎:將步驟2處理后的芥菜進行烘烤,得芥菜干,放入粉碎機粉碎成15~70目,得芥菜細粉;取石斛,將石斛粉碎成15~70目,得石斛粉;步驟4:制提取物顆粒:將大棗、甘草,以及大棗和甘草總質量6~10倍的水...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亞平,
申請(專利權)人:劉亞平,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