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含橙黃G有機廢水的處理系統,其包括按照水流方向依次通過管道連接的電解反應裝置、催化氧化反應裝置、沉淀池、過濾池以及超濾裝置;電解反應裝置與催化氧化反應裝置之間以及催化氧化反應裝置與沉淀池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控制閥門;電解反應裝置的進液口連接輸送橙黃G的有機廢水的輸送管道,該輸送管道上設置有提升泵和控制進入電解反應裝置中的廢水流量的流量計;所述電解反應裝置與催化氧化反應裝置底部連接有鼓風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述的含橙黃G有機廢水的處理系統不僅可以有效去除有機廢水中的橙黃G染料及其他有機成分,還可以進一步凈化水體,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經過處理后的水體能夠直接進入到生活水體中。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廢水處理
,具體涉及一種含橙黃G有機廢水的處理系統。
技術介紹
橙黃G是一種偶氮型化學染料,分子式是C16H10N2Na2O7S2,這類化合物具有-N=N-發色基團,是印染廠常用的染料之一,全球每年使用量約占總染料的50%以上,廣泛應用于紡織、制革、造紙、橡膠等行業。由于這類化合物難降解導致了印染廢水是目前較難治理的工業廢水之一,具有色度深、COD濃度高、堿性大、有機成分復雜、含鹽量高、可生化性差等特點。目前染料廢水的處包括生物氧化法、化學氧化法、活性炭吸附法、絮凝法和電化學法。雖然廢水處理技術已經經過了100多年的發展,污水中的污染物種類、污水量是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斷增加,污水處理技術也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同時,舊的污水處理技術也不斷被革新和發展著。尤其現在的化工有機廢水中的污染物是多種多樣的,往往用一種工藝是不能將廢水中所有的污染物去除殆盡的。用單一的一種工藝將有機廢水處理到排放標準難度很大,而且運行成本較高;有機廢水含較多的難降解有機物,可生化性差,而且有機廢水的廢水水量水質變化大,故直接用生化方法處理化工廢水效果不是很理想。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含橙黃G有機廢水的處理系統,通過設定一個處理系統,結合多種處理技術,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使經過該系統處理后的水體能夠直接進入到生活水體中。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含橙黃G有機廢水的處理系統,其包括按照水流方向依次通過管道連接的電解反應裝置、催化氧化反應裝置、沉淀池、過濾池以及超濾裝置;電解反應裝置與催化氧化反應裝置之間以及催化氧化反應裝置與沉淀池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控制閥門;電解反應裝置的進液口連接輸送橙黃G的有機廢水的輸送管道,該輸送管道上設置有提升泵和控制進入電解反應裝置中的廢水流量的流量計;所述電解反應裝置與催化氧化反應裝置底部連接有鼓風裝置。進一步的方案中,本技術所述的電解反應裝置為多相鐵碳微電解反應器,該多相鐵碳微電解反應器包括反應塔和位于反應塔中的鐵碳電解組件,所述鐵碳電解組件包括至少連個由下自上固定在反應塔內的電解帶,每個電解帶包括由兩層格網圍成的空腔和位于空腔中的多相鐵碳填料。進一步的方案中,本技術所述的催化氧化反應裝置包括催化氧化反應塔、固定在催化氧化反應塔內的攪拌裝置,所述催化氧化反應塔頂部設置有投放催化劑和氧化劑的投料口。進一步的方案中,本技術所述的催化氧化反應塔底部還設置有加熱器。進一步的方案中,本技術所述的超濾裝置包括若干個卷式膜芯。進一步的方案中,本技術所述的含橙黃G有機廢水的處理系統還包括與超濾裝置的過濾水端連接的清水池,所述清水池連接有網管。進一步的方案中,本技術所述的含橙黃G有機廢水的處理系統還包括
反滲透裝置,所述超濾裝置的濃縮水端設置有濃縮水池,濃縮水池與反滲透裝置通過水管連接,反滲透裝置的出水端連接有網管。進一步的方案中,本技術所述的反滲透裝置與濃縮水池之間設置有水泵。相比現有技術,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術所述的含橙黃G有機廢水的處理系統通過設定一個處理系統,結合多種處理技術,不僅可以有效去除有機廢水中的橙黃G染料及其他有機成分,還可以進一步凈化水體,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經過本技術所述的系統處理后的水體能夠直接進入到生活水體中。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所述的含橙黃G有機廢水的處理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優選的含橙黃G有機廢水的處理系統結構示意圖;其中,各附圖標記為:10、電解反應裝置;11、反應塔;12、鐵碳電解組件;20、催化氧化反應裝置;21、催化氧化反應塔;22、攪拌裝置;23、加熱器;30、沉淀池;40、過濾池;50、超濾裝置;51濃縮水池;60、輸送管道;61、提升泵;62、流量計;70、鼓風裝置;80、清水池;90、反滲透裝置。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本技術所述的含橙黃G有機廢水的處理系統,其包括按照水流方向依次通過管道連接的電解反應裝置10、催化氧化反應裝置20、沉淀池30、過濾池40以及超濾裝置50;電解反應裝置10與催化氧化反應裝置20
之間以及催化氧化反應裝置20與沉淀池30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控制閥門;電解反應裝置10的進液口連接輸送橙黃G的有機廢水的輸送管道60,該輸送管道60上設置有提升泵61和控制進入電解反應裝置10中的廢水流量的流量計62;所述電解反應裝置10與催化氧化反應裝置20底部連接有鼓風裝置70。進一步的方案中,本技術所述的電解反應裝置10為多相鐵碳微電解反應器,該多相鐵碳微電解反應器包括反應塔11和位于反應塔中的鐵碳電解組件12,所述鐵碳電解組件包括至少連個由下自上固定在反應塔內的電解帶,每個電解帶包括由兩層格網圍成的空腔和位于空腔中的多相鐵碳填料。進一步的方案中,本技術所述的催化氧化反應裝置20包括催化氧化反應塔21、固定在催化氧化反應塔21內的攪拌裝置22,所述催化氧化反應塔21頂部設置有投放催化劑和氧化劑的投料口。為了進一步加快催化氧化反應,提高效率,進一步的方案中,本技術所述的催化氧化反應塔21底部還設置有加熱器23。進一步的方案中,本技術所述的超濾裝置50包括若干個卷式膜芯。進一步的方案中,本技術所述的含橙黃G有機廢水的處理系統還包括與超濾裝置50的過濾水端連接的清水池80,所述清水池80連接有網管。由于在超濾過程中會產生濃縮水,為了避免濃縮水被浪費,進一步的方案中,本技術所述的含橙黃G有機廢水的處理系統還包括反滲透裝置90,所述超濾裝置50的濃縮水端設置有濃縮水池51,濃縮水池51與反滲透裝置90通過水管連接;反滲透裝置90的出水端連接有網管。優選的,反滲透裝置的出水端連接與網管之間設置有用于儲存清水的清水池。為了便于將超濾后的濃縮水輸送至反滲透裝置中進行進一步處理,濃縮水進一步的方案中,本技術所述的反滲透裝置90與濃縮水池51之間設置有
水泵。上述實施方式僅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不能以此來限定本技術保護的范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技術的基礎上所做的任何非實質性的變化及替換均屬于本技術所要求保護的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含橙黃G有機廢水的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按照水流方向依次通過管道連接的電解反應裝置、催化氧化反應裝置、沉淀池、過濾池以及超濾裝置;電解反應裝置與催化氧化反應裝置之間以及催化氧化反應裝置與沉淀池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控制閥門;電解反應裝置的進液口連接輸送橙黃G的有機廢水的輸送管道,該輸送管道上設置有提升泵和控制進入電解反應裝置中的廢水流量的流量計;所述電解反應裝置與催化氧化反應裝置底部連接有鼓風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含橙黃G有機廢水的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按照水流方向依次通過管道連接的電解反應裝置、催化氧化反應裝置、沉淀池、過濾池以及超濾裝置;電解反應裝置與催化氧化反應裝置之間以及催化氧化反應裝置與沉淀池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控制閥門;電解反應裝置的進液口連接輸送橙黃G的有機廢水的輸送管道,該輸送管道上設置有提升泵和控制進入電解反應裝置中的廢水流量的流量計;所述電解反應裝置與催化氧化反應裝置底部連接有鼓風裝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橙黃G有機廢水的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解反應裝置為多相鐵碳微電解反應器,該多相鐵碳微電解反應器包括反應塔和位于反應塔中的鐵碳電解組件,所述鐵碳電解組件包括至少兩個由下自上固定在反應塔內的電解帶,每個電解帶包括由兩層格網圍成的空腔和位于空腔中的多相鐵碳填料。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橙黃G有機廢水的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梅,禹羨,李政,譚親四,黃曉華,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省南方高級技工學校,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