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專利具體公開了汽車發動機連桿大端孔孔徑檢測設備,包括基座,基座上設置有用于固定連桿小端孔的固定柱和用于對連桿進行旋轉定位的定位銷,還包括孔徑檢測裝置,孔徑檢測裝置包括設置在基座上的檢測機構和電機,檢測機構包括旋轉體、檢測桿,旋轉體的下部與基座轉動連接,電機的輸出軸與旋轉體固定連接;檢測桿與盲孔滑動配合;檢測桿與盲孔的孔底之間固定設置有壓縮彈簧,旋轉體上設置有用于對檢測桿的直線位移進行檢測的直線位移傳感器。該檢測設備可同時完成了多個方向的檢測,相比現有的檢測方式,采用本方案不僅速度快,而且檢測值都是由電子讀取,有效的避免了檢測的人為誤差。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檢測
,具體涉及汽車發動機連桿大端孔孔徑檢測設備。
技術介紹
汽車連桿是發動機內部的重要零件,其加工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發動機的各項性能參數。目前。在測量汽車發動機連桿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時,常用的測量方式有氣動測量、帶表檢具測量等,這種測量方式不能測量連桿的全部參數,并且讀數易產生人為誤差。連桿的檢測包括對連桿小端孔的檢測、連桿大端孔的檢測以及連桿其它部位的檢測,特別是連桿的大端孔,即連桿與曲軸軸孔配合的曲軸孔,精度要求很高,采用上述如啟動測量、帶表檢具測量的方式進行測量時,需要檢測人員檢測對大端孔的孔徑分多個方向多次檢測,這一工作方式就極大的限制了連桿的檢測效率的提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快速對連桿的大端孔的孔徑進行檢測的汽車發動機連桿大端孔孔徑檢測設備。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的基礎方案為:汽車發動機連桿大端孔孔徑檢測設備,包括基座,基座上設置有用于固定連桿小端孔的固定柱和用于對連桿進行旋轉定位的定位銷,還包括用于對連桿大端孔孔徑進行檢測的孔徑檢測裝置,孔徑檢測裝置包括設置在基座上的檢測機構和電機,檢測機構包括旋轉體、檢測桿,旋轉體的下部與基座轉動連接,電機的輸出軸與旋轉體固定連接;旋轉體的側壁上設置有水平的盲孔,檢測桿插入盲孔內,檢測桿與盲孔滑動配合;檢測桿與盲孔的孔底之間固定設置有壓縮彈簧,旋轉體上設置有用于對檢測桿的直線位移進行檢測的直線位移傳感器。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和優點在于:在對連桿的大端孔進行檢測時,檢測人員先將連桿放置于基座上,連桿的小端孔套在固定柱上,連桿的大端孔罩在檢測機構的外部,同時調整連桿的旋轉角度,使連桿通過定位銷進行定位,并使檢測桿的軸線垂直于連桿上大端孔的側壁。在壓縮彈簧的作用下,檢測桿露出旋轉體的一端會直接與連桿上大端孔的側壁相抵。此時啟動電機,由電機帶動旋轉體進行旋轉。當旋轉體完成360°旋轉以后,如果連桿的大端孔的孔徑有偏差,安裝在旋轉體上的直線位移傳感器就會對檢測桿的位移變化做出反應,而反應出來的具體數值僅需通過圓周計算即可得出孔徑偏差是否在連桿大端孔孔徑的誤差范圍內。若直線位移傳感器沒有檢測到檢測桿與其相對位置發生改變,則說明該連桿的大端孔孔徑符合相關質量標準。本方案中,由電機驅動檢測機構完成360°旋轉就可以完成對連桿大端孔孔徑的檢測,并同時完成了多個方向的檢測,相比現有的檢測方式,采用本方案不僅速度快,而且檢測值都是由電子讀取,有效的避免了檢測的人為誤差。優選方案一:作為基礎方案的優選方案,檢測桿露出旋轉體的一端設置成錐形尖。由于錐形尖與連桿大端孔的側壁接觸面積更小,因此,檢測桿對于大端孔孔徑的變化反應也會更加靈敏,因此將檢測桿露出旋轉體的一端設置成錐形尖,進一步保證了檢測數值的精準度。優選方案二:作為基礎方案或優化方案一的優選方案,旋轉體上設置有兩個檢測機構。在旋轉體上設置有兩個檢測機構,兩個檢測機構同時對連桿的大端孔進行檢測,檢測所得出的數值可以相互印證,使得檢測結果更加可靠。優選方案三:作為優化方案二的優選方案,兩個檢測機構的直線位移傳感器之間還設置有比較模塊,比較模塊分別與兩個直線位移傳感器電連接。通過設置比較模塊,可以檢測使本方案中的檢測機構精準的檢測到連桿上大端孔孔徑上的不合格點位或者區域,這樣就可以使得檢測更為科學同時也能為下一步研究或者生產體統參考數據。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中基座平面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檢測機構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基座1、連桿2、電機3、檢測桿4、壓縮彈簧5、直線位移傳感器6、固定柱7、大端孔21。實施例基本如圖1和圖2所示:汽車發動機連桿大端孔孔徑檢測設備,包括基座1,基座1的上平面設置有用于固定連桿2的固定柱7和用于對連桿2進行旋轉定位的定位銷,固定柱7的側壁可與連桿2的小端孔側壁滑動配合。基座1上還設置有孔徑檢測裝置。孔徑檢測裝置包括檢測機構和用以驅動檢測機構進行旋轉的電機3。檢測機構包括旋轉體、檢測桿4,如圖2所示,旋轉體位于基座1的上方、旋轉體的下部與基座1轉動連接,電機3固定安裝在基座1的下方,電機3的輸出軸穿過基座1并與旋轉體的下部軸孔配合鍵連接。旋轉體的側壁上設置有水平的盲孔,檢測桿4插入盲孔內、檢測桿4與盲孔滑動配合。檢測桿4與盲孔的孔底之間還設置有壓縮彈簧5,壓縮彈簧5的兩端分別與盲孔和檢測桿4固定連接。本實施例中,旋轉體上還開有滑槽,滑槽位于檢測桿4的下方,滑槽內設置有直線位移傳感器6。本實施例中,將連桿2放置于基座1上,連桿2的小端孔套在固定柱7上,連桿2的大端孔21罩在檢測機構的外部,同時調整連桿2的旋轉角度,使連桿2通過定位銷進行定位,檢測桿4的軸線垂直于連桿2上大端孔21的側壁。使用時,在壓縮彈簧5的作用下,檢測桿4露出旋轉體的一端會直接與連桿2上大端孔21的側壁相抵。啟動電機3,由電機3帶動旋轉體進行旋轉。當旋轉體完成360°旋轉以后,如果連桿2的大端孔21的孔徑有偏差,安裝在旋轉體上的直線位移傳感器6就會對檢測桿4的位移變化做出反應,而反應出來的具體數值僅需通過圓周計算即可得出孔徑偏差是否在連桿2大端孔21孔徑的誤差范圍內。若直線位移傳感器6沒有檢測到檢測桿4與其相對位置發生改變,則說明該連桿2的大端孔21孔徑符合相關質量標準。為了進一步提高檢測的精度,檢測桿4露出旋轉體的一端設置成錐形尖。由于錐形尖與連桿2大端孔21的側壁接觸面積更小,因此,檢測桿4對于大端孔21孔徑的變化反應也會更加靈敏。為了進一步減小誤差,旋轉體上設置有兩個檢測機構,兩個檢測機構同時對連桿2的大端孔21進行檢測,檢測所得出的數值可以相互印證,使得檢測結果更加可靠。本實施例中,兩個檢測機構的直線位移傳感器6之間還設置有比較模塊,比較模塊分別與兩個直線位移傳感器6電連接。比較模塊是屬于檢測模塊中的一種,其主要是采用減法器或者除法器對所檢測的數值進行處理。本方案中,比較模塊的工作方式是對兩個檢測機構所測出的具體數值做減法,當比較模塊得出的數值為0或者在設定的誤差范圍內時,電機3基礎驅動旋轉體旋轉以完成檢測;當比較模塊得出的豎直超過設定的誤差范圍時,則電機3立即停止工作,此時檢測機構上的檢測桿4與大端孔21的接觸位置即為大端孔21上具體的不合格點。以上所述的僅是本技術的優化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技術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技術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汽車發動機連桿大端孔孔徑檢測設備,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設置有用于固定連桿小端孔的固定柱和用于對連桿進行旋轉定位的定位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對連桿大端孔孔徑進行檢測的孔徑檢測裝置,所述孔徑檢測裝置包括設置在基座上的檢測機構和電機,所述檢測機構包括旋轉體、檢測桿,所述旋轉體的下部與基座轉動連接,所述電機的輸出軸與旋轉體固定連接;旋轉體的側壁上設置有水平的盲孔,所述檢測桿插入盲孔內,檢測桿與盲孔滑動配合;檢測桿與盲孔的孔底之間固定設置有壓縮彈簧,旋轉體上設置有用于對檢測桿的直線位移進行檢測的直線位移傳感器。
【技術特征摘要】
1.汽車發動機連桿大端孔孔徑檢測設備,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設置有用于固定連桿小端孔的固定柱和用于對連桿進行旋轉定位的定位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對連桿大端孔孔徑進行檢測的孔徑檢測裝置,所述孔徑檢測裝置包括設置在基座上的檢測機構和電機,所述檢測機構包括旋轉體、檢測桿,所述旋轉體的下部與基座轉動連接,所述電機的輸出軸與旋轉體固定連接;旋轉體的側壁上設置有水平的盲孔,所述檢測桿插入盲孔內,檢測桿與盲孔滑動配合;檢測桿與盲孔的孔底之間固定設置有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成,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秋平模型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重慶;50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