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水庫區橋梁水下墩柱混凝土質量檢測的裝置,包括:檢測架(1)、彈簧輪(2)、數據采集儀(3)、輪式編碼器(4)、混凝土表面清潔器(5)、電纜線(6)、數據儲存儀(7)、供電裝置(8)、牽引繩(9)、及牽引線絞盤(10);其中:檢測架(1)形狀視要檢測混凝土墩柱的形狀定,檢測架(1)三面封閉一面開口,開口面位于墩柱與橫梁的結合面上,開口尺寸大于墩柱橫梁的寬度尺寸;彈簧輪(2)數量視檢測架(1)尺寸確定。優點:外界環境對攝像系統的影響;能對庫區水下墩柱表面混凝病害進行定量檢測;適應現有各類墩柱;節能減排效果佳,結構簡單,安全可靠,能為全面客觀評價庫區水下橋梁墩柱綜合質量提高提供多項分析數據。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一種用于橋梁水下墩柱混凝土質量檢測的裝置,屬橋梁檢測設備
技術介紹
:本技術應用領域主要針對以下三類橋梁墩柱:1、運營期間需要進行日常養護檢測的橋梁水下墩柱,2、遭受過自然災害(如: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水毀、巖溶和特殊土災害等)或流水壓力、冰壓力、船只和漂流物的撞擊力等荷載作用的橋梁水下墩柱,根據交通運輸部相關規定都必須對其墩柱混凝土質量進行檢測;以確保通車使用過程中橋梁能安全運營。目前在進行橋梁墩柱質量檢測時通常采用兩種方法,一是潛水員攜帶攝像設備對庫區水下墩柱表面混凝土情況進行視頻拍攝,檢測人員通過所拍攝的視頻資料對庫區水下墩柱表面混凝土質量進行分析;二是用鋼筋設計了一個攝像機固定框架,根據水下攝像清晰度試驗,事前調整好攝像機的光圈、焦距和距離,固定在框架上面,在船上用繩索牽引框架靠著墩柱壁滑動進行拍攝。傳統檢測方法仍然存在以下一些問題:1、攝像拍攝受外界影響大,因墩身表面還有一層青苔等寄生物,庫水體渾濁,飄浮物眾多,庫底泥沙覆蓋,稍有擾動,攝像拍攝就無法正常拍攝;2、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因庫區水流情況復雜,潛水員在水下作業時易發生安全事故,且潛水員下潛深度有限;3、檢測項目單一,目前的檢測設備只能對庫區水下墩柱的表面混凝土外觀質量進行檢測。為克服現有庫區水下橋梁墩柱混凝土質量檢測裝置攝像拍攝受外界影響大、存在較大安全隱患、檢測項目單一的缺點,提供本技術。經文獻檢索,未見與本技術相同的公開報道。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現有技術之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全可靠,節能減排效果明顯的用于橋梁水下墩柱混凝土質量檢測的裝置。本技術的用于橋梁水下墩柱混凝土質量檢測的裝置,包括:檢測架(1)、彈簧輪(2)、數據采集儀(3)、輪式編碼器(4)、混凝土表面清潔器(5)、電纜線(6)、數據儲存儀(7)、供電裝置(8)、牽引繩(9)、及牽引線絞盤(10)。其裝配關系為:現場組裝檢測架(1),檢測架(1)形狀根據現場所要檢測的混凝土墩柱的形狀確定,墩柱為圓柱形時檢測架(1)組裝成圓環形,墩柱為方柱形時檢測架(1)組裝成立方形,檢測架(1)三面封閉一面開口,開口面位于墩柱與橫梁的結合面上,開口尺寸需大于墩柱橫梁的寬度尺寸(因為在檢測架(1)移動時讓橫梁可從中間通過)。彈簧輪(2)(使用數量根據檢測架大小尺寸確定,一般不少于12個)頂面與檢測架(1)內側連接,組裝時注意彈簧輪(2)滾動方向與混凝土表面垂直,彈簧輪(2)彈簧處于完全壓縮狀態,數據采集儀(3)頂面與檢測架(1)內側連接(連接位置根據現場檢測情況確定),底面檢測傳感器與混凝土墩柱表面接觸(接觸壓力根據檢測要求調節)。輪式編碼器(4)右側與數據采集儀(3)左側連接,組裝時注意輪式編碼器(4)計數輪滾動方向與混凝土表面垂直。混凝土表面清潔器(5)頂面與檢測架(1)內側連接(連接位置根據數據采集儀(3)安裝情況確定,必須安裝在數據采集儀(3)正前方),電纜線(6)一共使用3條,第一條一端與數據采集儀(3)連接,另一端與數據儲存儀(7)連接,第二條一端與混凝土表面清潔器(5)連接,另一端與供電裝置(8)連接,第三條一端與數據儲存儀(7)連接,另一端與供電裝置(8)連接。牽引繩(9)一端與檢測架(1)連接,另一端與牽引線絞盤(10)連接。本技術的優點在于:1、攝像拍攝受外界影響小,能通過混凝土表面清潔器清理庫區水下橋梁墩柱表面的青苔等寄生物,攝像裝置固定在檢測架上與墩柱表面保持固定距離,能減少變焦操作,能有效減小外界環境對攝像系統的影響;2、安全隱患小,不需動用潛水員進行潛水作業,能增加攝像拍攝的深度;3、能增多項檢測參數,根據庫區水下墩柱表面混凝土營運期病害主要類型,本裝置增加了混凝土表面定量檢測儀器,能對庫區水下墩柱表面混凝病害進行定量檢測;4、根據檢測現場墩柱的不同類型,改變檢測架的形狀和大小,能檢測包括長方體墩柱、圓柱體墩柱、及薄壁空心墩柱的現有各類墩柱。5、開拓了庫區水下橋梁墩柱檢測的新領域,節能減排效果明顯,結構簡單,安全可靠,能為全面客觀評價庫區水下橋梁墩柱綜合質量提高提供多項分析數據。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主視圖。圖2為本技術在方形墩柱上的結構俯視圖。圖3為本技術在圓形墩柱上的結構俯視圖。圖4為本技術結構左視圖。圖5為本技術結構前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詳細描述。如圖所示,本技術的橋梁水下墩柱混凝土質量檢測的裝置,包括:檢測架1、彈簧輪2、數據采集儀3、輪式編碼器4、混凝土表面清潔器5、電纜線6、數據儲存儀7、供電裝置8、牽引繩9、及牽引線絞盤10。該裝置的裝配關系為:現場組裝檢測架1,檢測架1形狀根據現場所要檢測的混凝土墩柱的形狀確定,墩柱為圓柱形時檢測架1組裝成圓環形,墩柱為方柱形時檢測架1組裝成立方形,檢測架1三面封閉一面開口,開口面位于墩柱與橫梁的結合面上,開口尺寸需大于墩柱橫梁的寬度尺寸。彈簧輪2頂面與檢測架1內側連接,組裝時要求彈簧輪2滾動方向與混凝土表面垂直,彈簧輪2彈簧處于完全壓縮狀態。數據采集儀3頂面與檢測架1內側連接,底面檢測傳感器與混凝土墩柱表面接觸。輪式編碼器4右側與數據采集儀3左側連接,組裝時要求輪式編碼器4計數輪滾動方向與混凝土表面垂直。混凝土表面清潔器5頂面與檢測架1內側連接。電纜線6一共使用3條,第一條一端與數據采集儀3連接,另一端與數據儲存儀7連接,第二條一端與混凝土表面清潔器5連接,另一端與供電裝置8連接,第三條一端與數據儲存儀7連接,另一端與供電裝置(8)連接。牽引繩9一端與檢測架1連接,另一端與牽引線絞盤10連接。各部分零件主要功能是:檢測架1把檢測數據采集設備連接固定在水下待檢測墩柱上。彈簧輪2為檢測架1提供反向的支撐力,能使檢測架1與水下待檢測墩柱連接更穩定。數據采集儀3采集水下待檢測墩柱表面視頻圖像信息。輪式編碼器4采集檢測架1下潛深度數據。混凝土表面清潔器5清潔水下待檢測墩柱表面青苔等寄生物。電纜線6為數據采集儀3、輪式編碼器4、混凝土表面清潔器5、數據儲存儀7傳輸電源,同時傳輸數據采集儀3和輪式編碼器4采集到的數據。數據儲存儀7儲存數據采集儀3和輪式編碼器4采集到的數據。供電裝置8為數據采集儀3、輪式編碼器4、混凝土表面清潔器5、數據儲存儀7提供電源。牽引繩9牽引整個裝置在水下待檢測墩柱上移動。本技術采用市場購買的產品及材料按常規方法改裝或制備。本技術的工作過程如下:首先根據現場墩柱的形狀和尺寸大小組裝檢測架1和檢測設備,檢測設備均為防水設備。現場數據采集,在安裝工作完成后,檢查安裝的各種設備是否工作正常。通過牽引繩9牽引檢測架1,使檢測架1搭載數據采集儀3、輪式編碼器4、混凝土表面清潔器5裝置沿墩柱由上往下移動(或由下往上移動),在移動過程中混凝土表面清潔器5通過清理水下待檢測墩柱表面青苔等寄生物。輪式編碼器4采集檢測架1下潛深度數據并通過電纜線6發送給數據儲存儀7;數據采集儀3采集水下待檢測墩柱表面視頻圖像并通過電纜線6發送給數據儲存儀7。數據分析,通過以上設備采集到水下待檢測墩柱混凝土表面裂縫數據和保護層破損數據,并能確定缺陷位置、尺寸大小和類型,根據相關檢測技術規范評判橋梁混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橋梁水下墩柱混凝土質量檢測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檢測架(1)、彈簧輪(2)、數據采集儀(3)、輪式編碼器(4)、混凝土表面清潔器(5)、電纜線(6)、數據儲存儀(7)、供電裝置(8)、牽引繩(9)、及牽引線絞盤(10);其中:檢測架(1)形狀視要檢測混凝土墩柱的形狀確定,檢測架(1)三面封閉一面開口,開口面位于墩柱與橫梁的結合面上,開口尺寸需大于墩柱橫梁的寬度尺寸;彈簧輪(2)數量視檢測架(1)尺寸確定,一般不少于12個;該裝置的裝配關系為:彈簧輪(2)頂面與檢測架(1)內側連接,彈簧輪(2)滾動方向與混凝土表面垂直,彈簧輪(2)彈簧處于完全壓縮狀態;數據采集儀(3)頂面與檢測架(1)內側連接,且底面檢測傳感器與混凝土墩柱表面接觸;輪式編碼器(4)右側與數據采集儀(3)左側連接,輪式編碼器(4)計數輪滾動方向與混凝土表面垂直;混凝土表面清潔器(5)頂面與檢測架(1)內側連接,且須安裝在數據采集儀(3)正前方;電纜線(6)共3條,第一條一端與數據采集儀(3)連接,另一端與數據儲存儀(7)連接;第二條一端與混凝土表面清潔器(5)連接,另一端與供電裝置(8)連接;第三條一端與數據儲存儀(7)連接,另一端與供電裝置(8)連接;牽引繩(9)一端與檢測架(1)連接,另一端與牽引線絞盤(10)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橋梁水下墩柱混凝土質量檢測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檢測架(1)、彈簧輪(2)、數據采集儀(3)、輪式編碼器(4)、混凝土表面清潔器(5)、電纜線(6)、數據儲存儀(7)、供電裝置(8)、牽引繩(9)、及牽引線絞盤(10);其中:檢測架(1)形狀視要檢測混凝土墩柱的形狀確定,檢測架(1)三面封閉一面開口,開口面位于墩柱與橫梁的結合面上,開口尺寸需大于墩柱橫梁的寬度尺寸;彈簧輪(2)數量視檢測架(1)尺寸確定,一般不少于12個;該裝置的裝配關系為:彈簧輪(2)頂面與檢測架(1)內側連接,彈簧輪(2)滾動方向與混凝土表面垂直,彈簧輪(2)彈簧...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鄧旭東,鄒磊,宋澤岡,劉艷莉,樓介翔,張春雨,瞿發憲,李均進,
申請(專利權)人:云南省公路科學技術研究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云南;5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