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橋梁橋面工程施工的滑模裝置,包括左右對稱的根據橋梁結構設置的骨架結構、動力裝置、模板結構和控制裝置,骨架結構下部設置有行走輪,骨架結構支腿上設置有用于控制其高度的第一液壓油缸;模板結構包括設置在施工橋面上與橋面相配合的定型鋼模板,模板結構還設置有控制定型鋼模板的第二液壓油缸;骨架結構上部設置有下料斗;傳感器、動力裝置、行走輪連接控制裝置;控制裝置用于采集傳感器信號,對信號進行處理,并控制動力裝置和行走輪的動作;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構造簡單、運行安全可靠、施工方便,既保證了施工質量安全要求,又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施工進度,降低施工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滑模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橋梁橋面工程施工的滑模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橋梁橋面系工程多采用傳統的施工工藝進行施工,均利用小塊組合鋼模或定型整體鋼模板進行模板的支撐加固和拆除施工,施工完成一段,拆除后進行下一段施工,此方法施工工序繁雜,模板使用效率低且由于擋砟墻、A墻和B墻空間狹窄,模板支撐加固困難,容易造成模板的跑位,混凝土施工質量難以控制,從而導致結構物整體線形效果較差,更加難以達到現場文明施工的要求;根據現場人力資源的投入情況進行分析:采用傳統施工工藝進行大面積橋梁橋面系施工時,由于施工工程量大,為保證橋面系混凝土結構物施工安全質量及施工進度,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設備進行施工作業,大大增加了施工成本,延長了施工工期,同時在施工過程中質量安全過程控制無法得到保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一種能對橋梁橋面系結構模板的安裝、校核、澆筑、振搗及模板拆除融為一體的滑模裝置。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橋梁橋面工程施工的滑模裝置,包括左右對稱的根據橋梁結構設置的骨架結構、動力裝置、模板結構和控制裝置;骨架結構下部設置有行走輪,骨架結構支腿上設置有用于控制其高度的第一液壓油缸;模板結構包括設置在施工橋面上與橋面相配合的定型鋼模板,定型鋼模板連接到骨架結構;模板結構還設置有控制定型鋼模板的第二液壓油缸;行走輪、第一液壓油缸和第二液壓油缸均連接到動力裝置;骨架結構上部設置有下料斗;下料斗連接輸送管;輸送管上連接用于將混凝土輸送到施工部位的輸送軟管;骨架結構、第一液壓油缸、第二液壓油缸、行走輪、輸送管和定型鋼模板上均設置有傳感器;傳感器、動力裝置、行走輪連接控制裝置;控制裝置用于采集傳感器信號,對信號進行處理,并控制動力裝置和行走輪的動作。進一步的,所述骨架結構包括主骨架和設置在主骨架上橫梁上的支撐骨架;第一液壓油缸設置在主骨架的支腿上。進一步的,所述定型鋼模板通過支撐架連接骨架結構,第二液壓油缸連接支撐架。進一步的,所述動力裝置包括柴油發動機、總電機、總液壓油泵和分電機;分電機連接第一液壓油缸、第二液壓油缸和行走輪。進一步的,所述定型鋼模板上設置振搗器,定型鋼模板上設置有傳感器,并連接到控制裝置。進一步的,還設置有蓄水池,蓄水池通過養護管連接下料斗。進一步的,所述下料斗與輸送管連接處設置有閥門;閥門處設置有傳感器,傳感器連接到控制裝置。進一步的,還包括操作室,控制裝置設置在操作室內。進一步的,所述骨架結構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三個行走輪。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術將橋梁橋面系結構模板的安裝、校核、混凝土澆筑、振搗及模板拆除融為一體,實現自動化作業;(2)本技術減少了作業人員、物資及設備的投入,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3)本技術通過傳感器收集施工過程中的信息,可以對施工過程進行監控,便于控制;(4)本技術可靠性高、安全性和實用性強,使用范圍廣。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的A-A剖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中的B-B剖面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1中的C-C剖面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1中的D-D剖面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1中的E-E剖面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1中的F-F剖面結構示意圖。圖8為圖1中的G-G剖面結構示意圖。圖中:1-主骨架,2-擋砟墻,3-A墻,4-B墻,5-行走輪,6-1-第一液壓油缸,6-2-第二液壓油缸,7-輸送管,8-下料斗,9-蓄水池,10-養護管,11-支撐骨架,12-分電機,13-定型鋼模板,14-操作室,15-閥門,16-輸送軟管,17-振搗器,18-支撐架。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說明。一種用于橋梁橋面工程施工的滑模裝置,包括左右對稱的根據橋梁結構設置的骨架結構、動力裝置、模板結構和控制裝置;骨架結構下部設置有行走輪5,骨架結構支腿上設置有用于控制其高度的第一液壓油缸6-1;模板結構包括設置在施工橋面上與橋面相配合的定型鋼模板13,定型鋼模板13連接到骨架結構;模板結構還設置有控制定型鋼模板13的第二液壓油缸6-2;行走輪5、第一液壓油缸6-2和第二液壓油缸6-2均連接到動力裝置;骨架結構上部設置有下料斗8;下料斗8連接輸送管7;輸送管7上連接用于將混凝土輸送到施工部位的輸送軟管16;骨架結構、第一液壓油缸6-1、第二液壓油缸6-2、行走輪5、輸送管7和定型鋼模板13上均設置有傳感器;傳感器、動力裝置、行走輪5連接控制裝置;控制裝置用于采集傳感器信號,對信號進行處理,并控制動力裝置和行走輪5的動作。進一步的,所述骨架結構包括主骨架1和設置在主骨架1上橫梁上的支撐骨架11;第一液壓油缸6-1設置在主骨架1的支腿上。進一步的,所述定型鋼模板13通過支撐架18連接骨架結構,第二液壓油缸6-2連接支撐架18。進一步的,所述動力裝置包括柴油發動機、總電機、總液壓油泵和分電機12;分電機12連接第一液壓油缸6-1、第二液壓油缸6-2和行走輪5。進一步的,所述定型鋼模板13上設置振搗器17,定型鋼模板13上設置有傳感器,并連接到控制裝置。進一步的,還設置有蓄水池9,蓄水池9通過養護管10連接下料斗8。進一步的,所述下料斗8與輸送管7連接處設置有閥門15;閥門15處設置有傳感器,傳感器連接到控制裝置。進一步的,還包括操作室14,控制裝置設置在操作室14內。進一步的,所述骨架結構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三個行走輪5。骨架結構包括主骨架1和設置在其兩邊的支撐骨架11,支撐骨架11連接在主骨架1的上橫梁上;主骨架1和支撐骨架11由鋼結構根據橋梁的結構尺寸進行拼裝組成,鋼結構收尾采用螺栓連接;通過設置在主骨架1支腿上的第一液壓油缸6-1來控制主骨架1的高度;一般情況下主骨架1左右兩側分別在前、中、后三部分分別設置第一液壓油缸6-1;模板結構包括定型鋼模板13、支撐架18和施工平臺;根據擋砟墻2、A墻3及B墻4設計結構尺寸加工制作定型鋼模板13,采用槽鋼作為連接架連接在模板背面,通過連接架連接到骨架結構;支撐機構主要受力在主骨架1和支撐骨架11;擋砟墻2采用槽鋼連接在主骨架1底橫梁上,A墻3和B墻4采用槽鋼連接在支撐骨架11上;施工平臺上設置可調式第二液壓油缸6-2連接模板連接架體,利用可調式第二液壓油缸6-2進行安裝和調整模板;振搗器17采用附著式振搗器進行混凝土振搗,附著式振搗器設置在定型鋼模板13背面,在混凝土澆筑時,可利用設置在定型鋼模板13上的傳感器來檢測模板受力變化;控制裝置還設置有顯示屏,可以通過顯示屏直觀的觀察;當澆筑混凝土達到預定高度時,自動開啟附著式振搗器進行混凝土振搗,通過傳感器檢測振搗頻率數據,預先設定振搗頻率的范圍值,如果檢測數據超過振搗頻率的范圍,通過控制裝置自動調整振搗器17的振搗頻率,可以有效的保證混凝土的質量。控制裝置設置在操作室14內,各個傳感器采集的信號通過數據通信裝置發送給感應處理裝置,對信號進行處理后將信號發送給計算機;計算機對數據進行記錄和歸檔,并將測試結果通過顯示裝置顯示,能夠直觀的展現各個參數;預先設置各參數的運行范圍,當參數超過設定范圍時,進行報警,并停止工作;控制裝置還控制動力裝置和滑模裝置的行走;動力裝置由柴油發動機、總液壓油泵、總電機和分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橋梁橋面工程施工的滑模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對稱的根據橋梁結構設置的骨架結構、動力裝置、模板結構和控制裝置;骨架結構下部設置有行走輪(5),骨架結構支腿上設置有用于控制其高度的第一液壓油缸(6?1);模板結構包括設置在施工橋面上與橋面相配合的定型鋼模板(13),定型鋼模板(13)連接到骨架結構;模板結構還設置有控制定型鋼模板(13)的第二液壓油缸(6?2);行走輪(5)和第一液壓油缸(6?1)和第二液壓油缸(6?2)均連接到動力裝置;骨架結構上部設置有下料斗(8);下料斗(8)連接輸送管(7);輸送管(7)上連接用于將混凝土輸送到施工部位的輸送軟管(16);骨架結構、第一液壓油缸(6?1)、第二液壓油缸(6?2)、行走輪(5)、輸送管(7)和定型鋼模板(13)上均設置有傳感器;傳感器、動力裝置、行走輪(5)連接控制裝置;控制裝置用于采集傳感器信號,對信號進行處理,并控制動力裝置、行走輪(5)的動作。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橋梁橋面工程施工的滑模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對稱的根據橋梁結構設置的骨架結構、動力裝置、模板結構和控制裝置;骨架結構下部設置有行走輪(5),骨架結構支腿上設置有用于控制其高度的第一液壓油缸(6-1);模板結構包括設置在施工橋面上與橋面相配合的定型鋼模板(13),定型鋼模板(13)連接到骨架結構;模板結構還設置有控制定型鋼模板(13)的第二液壓油缸(6-2);行走輪(5)和第一液壓油缸(6-1)和第二液壓油缸(6-2)均連接到動力裝置;骨架結構上部設置有下料斗(8);下料斗(8)連接輸送管(7);輸送管(7)上連接用于將混凝土輸送到施工部位的輸送軟管(16);骨架結構、第一液壓油缸(6-1)、第二液壓油缸(6-2)、行走輪(5)、輸送管(7)和定型鋼模板(13)上均設置有傳感器;傳感器、動力裝置、行走輪(5)連接控制裝置;控制裝置用于采集傳感器信號,對信號進行處理,并控制動力裝置、行走輪(5)的動作。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橋梁橋面工程施工的滑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結構包括主骨架(1)和設置在主骨架(1)上橫梁上的支撐骨架(11);第一液壓油缸(6-1)設置在主骨架(1)的支腿上。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橋梁橋面工程施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曹國義,段景朝,王亞斌,王金龍,馬友德,李喬英,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水利水電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