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現澆空心樓板GBF管定位防護結構,屬于建筑施工
技術介紹
目前建筑工程現澆樓板結構中,普遍采用單向板肋梁樓板、雙向板肋梁樓板、密肋樓板等傳統樓板形式。但這幾類樓板結構由于在跨度以及梁高方面的局限,往往使建筑物的開間及凈空間受到限制,不能滿足現代建筑大跨度、大開間、大荷載、功能靈活的使用需求。隨著現澆混凝土空心樓板結構形式的出現,解決了以往傳統結構的缺陷,該結構是指在現澆樓板混凝土中按設計要求敷設混凝土薄壁空心管體(GBF管)構件而形成一種現澆空心板結構體系,其孔洞率可達30%~50%,該結構具有剛度大、強度高,結構自重輕、建筑設計簡潔明快、建筑施工簡便易行等特點,滿足建筑內部布置人性化、個性化的要求。但在GBF管現澆混凝土空心樓板的施工過程中,如GBF管體的定位問題解決不好會使工程質量難以保證,因此需要在管體敷設定位時要采取預控措施。目前的預控措施通常采用鐵絲將GBF管的兩端捆綁在樓板鋼筋上,或者使用鐵絲拉緊GBF管上下兩側的樓板鋼筋,將GBF管夾緊在鋼筋之間的方式,但現有技術主要存在以下缺點:(1)、由于GBF管為薄壁結構,因此采用兩端鐵絲捆綁固定或鋼筋夾緊固定的方式很容易對GBF管造成損壞;(2)、由于樓板鋼筋之間的空隙較大,因此GBF管有很大的面積是裸露在外的,在后續的混凝土澆筑以及混凝土振搗等工序時,GBF管很容易因為踩踏或者振搗棒接觸而產生損壞;(3)在混凝土振搗時,由于振動,GBF管容易發生橫向位移,現有的預控措施通常只能限制上浮問題,而不能很好的解決橫向定位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根據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現澆空心樓板GBF管定位防護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支撐體系(1),模板支撐體系(1)上架設有上下兩層樓板鋼筋(5),樓板鋼筋(5)內安裝有上下兩層豎向鋼筋網片(2),下層豎向鋼筋網片(2)固定在下層樓板鋼筋(5)上,在每對豎向鋼筋網片(2)之間安裝有成對的橫向鋼筋網片(3),一對豎向鋼筋網片(2)和一對橫向鋼筋網片(3)連接成一個鋼筋網片長方體,每個鋼筋網片長方體內安放有一根GBF管(4),上下兩層豎向鋼筋網片(2)之間的距離等于GBF管(4)的外徑,每對橫向鋼筋網片(3)之間的距離等于GBF管(4)的外徑。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現澆空心樓板GBF管定位防護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支撐體系(1),模板支撐體系(1)上架設有上下兩層樓板鋼筋(5),樓板鋼筋(5)內安裝有上下兩層豎向鋼筋網片(2),下層豎向鋼筋網片(2)固定在下層樓板鋼筋(5)上,在每對豎向鋼筋網片(2)之間安裝有成對的橫向鋼筋網片(3),一對豎向鋼筋網片(2)和一對橫向鋼筋網片(3)連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同波,曹兆軍,
申請(專利權)人:青建集團股份公司,青島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