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裝配整體式預制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梁與框架柱連接構造,包括框架柱和預制預應力梁,預制預應力梁垂直連接在框架柱上,框架柱包括基礎短柱和預制柱,基礎短柱的頂端通過鋼板箍與預制柱連接,且預制柱設置有多層并可裝配連接;預制預應力梁通過高強連接螺栓與框架柱的鋼板箍相連接組成框架結構,框架結構吊裝安裝,安裝完成后可鋪設上多個預制預應力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構思巧妙,設計合理,提高了建筑的裝配率,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改善工人的工作環境,同時大幅降低了鋼材和建筑材料的使用量,達到節能減排、低碳降耗的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民用建筑結構裝配結構
,尤其涉及一種裝配整體式預制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梁與框架柱連接構造。
技術介紹
目前,房屋建造過程中常采用鋼筋混凝土現澆框架結構或約束混凝土柱組合梁框架結構體系,該體系建造時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筑速度慢,工人勞動強度大,不能滿足現代化高速建設的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裝配整體式預制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梁與框架柱連接構造,解決現有技術房屋建造效率低,勞動強度大的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技術一種裝配整體式預制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梁與框架柱連接構造,包括框架柱和預制預應力梁,所述預制預應力梁垂直連接在所述框架柱上,所述框架柱包括基礎短柱和預制柱,所述基礎短柱的頂端通過鋼板箍與所述預制柱連接,且所述預制柱設置有多層并可裝配連接;所述預制預應力梁通過高強連接螺栓與所述框架柱的鋼板箍相連接組成框架結構,所述框架結構吊裝安裝,安裝完成后可鋪設上多個預制預應力板。進一步的,所述鋼板箍的下半部與所述基礎短柱整體澆鑄預制,且澆鑄前將穿柱栓桿安裝上;上方的所述預制柱插入所述鋼板箍的上半部后將所述穿柱栓桿安裝上,所述鋼板箍和穿柱栓桿焊接后進行澆鑄連接。再進一步的,所述框架柱和所述預制預應力梁垂直布置形成多個連接組合,所述連接組合包括十字形、丁字形、一字型或L形,以滿足建筑結構多個不同的位置。再進一步的,所述預制預應力梁包括預制梁端板和梁本體,所述梁本體內預埋有預應力鋼筋、普通鋼筋、抗剪切栓釘和高強旋轉箍筋,所述預應力鋼筋均布在一個矩形的四角,所述普通鋼筋均布另一個矩形的四角,且所述普通鋼筋位于所述預應力鋼筋的外側,所述普通鋼筋的外周通過所述高強旋轉箍筋包圍固定;所述預制梁端板包括內嵌板和外板,所述內嵌板和外板焊接連接,所述內嵌板鑲嵌在所述梁本體內,且內嵌板與普通鋼筋端部連接,所述外板通過預應力鋼筋錨栓與所述預應力鋼筋連接。再進一步的,所述預制梁端板的外板上設置有多個高強螺栓孔,所述高強螺栓孔對稱布置且其位置與所述鋼板箍上的預留螺栓孔一一對應;所述高強螺栓孔內安裝上高強連接螺栓后與所述預制柱連接。再進一步的,所述預制梁端板的外板上設置有八個所述高強螺栓孔,預制梁端板的內嵌板和外板上設置有四個預應力鋼筋孔,所述預應力鋼筋貫穿所述預應力鋼筋孔后通過所述預應力鋼筋錨栓安裝在所述外板上。再進一步的,相鄰的所述預制預應力板之間通過預制板側甩筋連接并形成預制板側縫,所述預制預應力梁與預制預應力板之間通過預制板側甩筋連接并形成預制板側縫隙,所述預制板側縫和預制板側縫隙內均填充細沙石混凝土。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技術效果:本技術裝配整體式預制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梁與框架柱連接構造,包括相互連接的框架柱和預制預應力梁,連接后吊裝將預制預應力板組裝起來;其中預制柱、預制預應力梁和預制預應力板全部工廠預制生產,施工現場直接安裝,實現建筑產業化。本技術構思巧妙,設計合理,提高了建筑的裝配率,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改善工人的工作環境,同時大幅降低了鋼材和建筑材料的使用量,達到節能減排、低碳降耗的效果。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圖1為本技術裝配整體式預制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梁與框架柱連接構造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A位置放大圖;圖3為本技術預制梁端板截面圖;圖4為本技術預制梁截面圖;圖5為本技術預制梁與預制柱連接結構一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預制梁與預制柱連接結構二示意圖;圖7為本技術預制梁與預制柱連接結構三示意圖;圖8為本技術預制梁與預制柱連接結構四示意圖;圖9為本技術預制預應力梁裝配框架平面結構示意圖;圖10為本技術A-A剖面結構示意圖;圖11為本技術B-B剖面結構示意圖;圖12為本技術C-C剖面結構示意圖;圖13為本技術D-D剖面結構示意圖;圖14為本技術E-E剖面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基礎短柱;2、鋼板箍;3、預制柱;4、穿柱栓桿;5、預制預應力梁;5-1、預制梁端板;5-2、預應力鋼筋;5-3、普通鋼筋;5-4、抗剪切栓釘;5-5、高強旋轉箍筋;5-6、預應力鋼筋錨栓;5-7、普通鋼筋端部;5-8、預應力鋼筋孔;6、預制預應力板;7、高強連接螺栓;7-1、高強螺栓孔。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4所示,一種裝配整體式預制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梁與框架柱連接構造,包括框架柱和預制預應力梁5,所述預制預應力梁5垂直連接在所述框架柱上,所述框架柱包括基礎短柱1和預制柱3,所述基礎短柱1的頂端通過鋼板箍2與所述預制柱3連接,且所述預制柱3設置有多層并可裝配連接;所述預制預應力梁5通過高強連接螺栓7與所述框架柱的鋼板箍2相連接組成框架結構,所述框架結構吊裝安裝,安裝完成后可鋪設上多個預制預應力板6。具體來說,所述鋼板箍2的下半部與所述基礎短柱1整體澆鑄預制,且澆鑄前將穿柱栓桿4安裝上;上方的所述預制柱3插入所述鋼板箍2的上半部后將所述穿柱栓桿4安裝上,所述鋼板箍2和穿柱栓桿4焊接后進行澆鑄連接。如圖5~8所示,所述框架柱和所述預制預應力梁5垂直布置形成多個連接組合,所述連接組合包括十字形、丁字形、一字型或L形,以滿足建筑結構多個不同的位置。所述預制預應力梁5包括預制梁端板5-1和梁本體,所述梁本體具體為鋼筋混凝土梁,梁本體內預埋有預應力鋼筋5-2、普通鋼筋5-3、抗剪切栓釘5-4和高強旋轉箍筋5-5,所述預應力鋼筋5-2均布在一個矩形的四角,所述普通鋼筋5-3均布另一個矩形的四角,且所述普通鋼筋5-3位于所述預應力鋼筋5-2的外側,所述普通鋼筋5-3的外周通過所述高強旋轉箍筋5-5包圍固定;所述預制梁端板5-1包括內嵌板和外板,所述內嵌板和外板焊接連接,所述內嵌板鑲嵌在所述梁本體內,且內嵌板與普通鋼筋端部5-7焊接連接,所述外板通過預應力鋼筋錨栓5-6與所述預應力鋼筋5-2連接。所述預制梁端板5-1的外板上設置有多個高強螺栓孔7-1,所述高強螺栓孔7-1對稱布置且其位置與所述鋼板箍2上的預留螺栓孔一一對應;所述高強螺栓孔7-1內安裝上高強連接螺栓7后與所述預制柱3連接。所述預制梁端板5-1的外板上設置有八個所述高強螺栓孔7-1,預制梁端板5-1的內嵌板和外板上設置有四個預應力鋼筋孔5-8,所述預應力鋼筋5-2貫穿所述預應力鋼筋孔5-8后通過所述預應力鋼筋錨栓5-6安裝在所述外板上。如圖9所示,為本技術預制預應力梁5、框架柱和預制預應力板6裝配框架平面結構,其中相鄰的所述預制預應力板6之間通過預制板側甩筋10連接并形成預制板側縫8,所述預制預應力梁5與預制預應力板6之間通過預制板側甩筋10連接并形成預制板側縫隙9,所述預制板側縫8和預制板側縫隙9內均填充細沙石混凝土。建設時,預制柱3、預制預應力梁5和預制預應力板6全部工廠預制生產,首先預制柱3相互連接成框架柱,再與預制預應力梁5裝配在一起,框架柱與預制預應力梁5連接后吊裝將預制預應力板6組裝起來,施工現場直接安裝,實現建筑產業化。具體來說,如圖10所示,為邊支座處預制預應力板6與預制預應力梁5的交接結構,連接時預制預應力板6內的預制板側甩筋10伸入到預制預應力梁5內的鋼筋混凝土拉梁內,然后澆筑細石混凝土固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裝配整體式預制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梁與框架柱連接構造,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柱和預制預應力梁(5),所述預制預應力梁(5)垂直連接在所述框架柱上,所述框架柱包括基礎短柱(1)和預制柱(3),所述基礎短柱(1)的頂端通過鋼板箍(2)與所述預制柱(3)連接,且所述預制柱(3)設置有多層并可裝配連接;所述預制預應力梁(5)通過高強連接螺栓(7)與所述框架柱的鋼板箍(2)相連接組成框架結構,所述框架結構吊裝安裝,安裝完成后可鋪設上多個預制預應力板(6)。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裝配整體式預制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梁與框架柱連接構造,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柱和預制預應力梁(5),所述預制預應力梁(5)垂直連接在所述框架柱上,所述框架柱包括基礎短柱(1)和預制柱(3),所述基礎短柱(1)的頂端通過鋼板箍(2)與所述預制柱(3)連接,且所述預制柱(3)設置有多層并可裝配連接;所述預制預應力梁(5)通過高強連接螺栓(7)與所述框架柱的鋼板箍(2)相連接組成框架結構,所述框架結構吊裝安裝,安裝完成后可鋪設上多個預制預應力板(6)。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整體式預制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梁與框架柱連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鋼板箍(2)的下半部與所述基礎短柱(1)整體澆鑄預制,且澆鑄前將穿柱栓桿(4)安裝上;上方的所述預制柱(3)插入所述鋼板箍(2)的上半部后將所述穿柱栓桿(4)安裝上,所述鋼板箍(2)和穿柱栓桿(4)焊接后進行澆鑄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整體式預制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梁與框架柱連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柱和所述預制預應力梁(5)垂直布置形成多個連接組合,所述連接組合包括十字形、丁字形、一字型或L形,以滿足建筑結構多個不同的位置。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整體式預制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梁與框架柱連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預應力梁(5)包括預制梁端板(5-1)和梁本體,所述梁本體內預埋有預應力鋼筋(5-2)、普通鋼筋(5-3)、抗剪切栓釘(5-4)和高強旋轉箍筋(5-5),所述預應力鋼筋(5-2)均布在一個矩形的四角,所述普通鋼筋(5-3)均布另一個矩...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潘樹賓,胡雁翔,陳丙金,
申請(專利權)人:河北合創建筑節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北;1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