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帶折彎邊通風孔的散熱器,包括底座、鰭片組和導熱管,鰭片組上設有多個鰭片,鰭片為方形薄片,且每個鰭片均勻間隔式分布;鰭片組通過壓鉚嵌入底座的下表面,導熱管貫穿整個鰭片組并嵌入底座的上表面;鰭片上設有通風孔,單個通風孔上設有折彎邊,折彎邊固定于通風孔兩側,向前凸起,折彎邊為梯形形狀。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較現有技術的通風孔尺寸更大,有利于空氣的流通,從而提升散熱性能,同時在通風孔兩側設置折彎邊,不阻擋通風孔面積,其梯形形狀,且往外凸起的設計,反而增大了通風孔的面積,再加上多個鰭片疊合在一起后,其折彎邊的剛好抵住前一鰭片,起支撐作用,從而增加了鰭片間的強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關于一種散熱器,尤其涉及一種具有特殊通風孔結構的鰭片的散熱器。
技術介紹
散熱器作為分散設備內部熱量,保護內部元器件被廣泛運用于能夠產生大量熱量卻不易排出的機器設備中,而散熱器分很多種,一般較為高端的產品,其采用的散熱器為鰭片型散熱器,鰭片型散熱器制作起來更輕便,增加散熱表面積,熱效果好!傳統的壓鑄鋁及型材鋁,較重,有一定的安全隱患,鰭片式的散熱器就更安全。現有技術中的鰭片型散熱器中鰭片的通風孔只是一個簡單的通孔,這樣雖然能起到一定的通風作用,但是其通風孔面積固定,不可改變,若要增大散熱面積,一般都是通過加大散熱器的體積,這樣散熱器在設備中占用面積太大,所以目前急需一種在不改變散熱器體積的情況下加大單位面積上的散熱面積以及散熱速度。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本技術提供一種帶折彎邊通風孔的散熱器,能夠很好地將鰭片固定在底座上。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帶折彎邊通風孔的散熱器,包括底座、鰭片組和導熱管,所述鰭片組上設有多個鰭片,所述鰭片為方形薄片,且每個鰭片均勻間隔式分布;所述鰭片組通過壓鉚嵌入底座的下表面,所述導熱管貫穿整個鰭片組并嵌入底座的上表面;所述鰭片上設有通風孔,所述通風孔上設有折彎邊,所述折彎邊固定于通風孔兩側,向前凸起,所述折彎邊為梯形形狀。其中,所述鰭片上設有通孔,剛好容納導熱管通過,所述導熱管將一定數量的鰭片串在一起成為鰭片組。其中,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均勻間隔地設有溝槽,所述鰭片一端設有卡邊,所述卡邊嵌入溝槽中固定,所述溝槽的開口處設有向內延伸的壓鉚位。其中,所述鰭片串在一起,后一鰭片的折彎邊剛好抵住前一鰭片。其中,所述鰭片組上設有多個壓條,分別均勻間隔地設置在鰭片組的兩側邊和底邊上,并與每個鰭片相接觸固定。其中,所述導熱管呈環型分布,且為封閉式空心管。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公開的一種帶折彎邊通風孔的鰭片,較現有技術的通風孔尺寸更大,有利于空氣的流通,從而提升散熱性能,同時在通風孔兩側設置折彎邊,不阻擋通風孔面積,其梯形形狀,且往外凸起的設計,反而增大了通風孔的面積。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通風孔折彎邊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散熱器結構圖;圖3為本技術鰭片組折彎邊層疊結構示意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如下:1、底座2、鰭片組3、導熱管11、溝槽21、鰭片22、壓條211通孔212、通風孔2121、折彎邊。具體實施方式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技術,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地描述。請參閱圖1-圖3,本技術的一種帶折彎邊通風孔的散熱器,包括底座1、鰭片組2和導熱管3,鰭片組2上設有多個鰭片21,鰭片21為方形薄片,且每個鰭片21均勻間隔式分布;鰭片組2通過壓鉚嵌入底座1的下表面,導熱管3貫穿整個鰭片21組并嵌入底座1的上表面;鰭片21上設有通風孔212,通風孔212上設有折彎邊2121,折彎邊2121固定于通風孔212兩側,向前凸起,折彎邊2121為梯形形狀。相較于現有技術的情況,本技術公開的一種帶折彎邊通風孔的鰭片,較普通的通風孔尺寸更大,有利于空氣的流通,從而提升散熱性能,同時在通風孔兩側設置折彎邊,不阻擋通風孔面積,其梯形形狀,且往外凸起的設計,反而增大了通風孔的面積。在本實施例中,鰭片21上設有通孔211,剛好容納導熱管3通過,導熱管3將一定數量的鰭片21串在一起成為鰭片組2,本實施例中,鰭片組2不局限于一個,根據不同設備的大小及結構,可多個鰭片組2組合起來使用,鰭片組越多,鰭片21越多,故散熱面積越大,散熱速度以及散熱性能更好。在本實施例中,多個鰭片21串在一起,后一鰭片的折彎邊2121剛好抵住前一鰭片,起支撐作用,從而增加了鰭片間的強度。由于散熱器結合風機使用,底座1能將機器散發的熱量導出然后通過導熱管3上,由于導熱管3為密封空心管,且呈環型分布,貫穿整個鰭片組2,導熱管3很直接地將熱量傳導到鰭片組2中的各個鰭片21上,鰭片21將熱量分散開,部分熱量自然散發到空氣中,由于鰭片21上設有通風孔212,風機吹出的風通過通風孔,從而帶走鰭片21上其余的熱量,這樣的散熱方式更直接,快速,很好地保護了設備內部元器件,且風機運轉過程中會發生震動,在散熱器長時間使用后,鰭片21容易松動,而折彎邊2121呈梯形設置,且向前凸起,抵住前一鰭片,這樣層疊在一起的鰭片又多了一個由多個折彎邊2121組成的支撐架,使鰭片21不容易松動。在本實施例中,鰭片組2的兩側邊和底邊都設有用于固定鰭片位置的壓條22,由于散熱器一般搭配風機使用,當風機運轉的時候,容易產生震動,散熱器使用時間長后,由于長時間的震動,鰭片21的位置容易發生改變,此處設置有壓條22,能牢牢地固定住鰭片21,使散熱器性能得到保障,也提高了使用壽命。在本實施例中,導熱管3呈環型分布,且為封閉式空心管,這樣有利于熱量的傳送。在本實施例中,底座1的下表面均勻間隔地設有溝槽,鰭片21一端設有卡邊,卡邊嵌入溝槽中固定,溝槽的開口處設有向內延伸的壓鉚位。卡邊容置于溝槽內,且溝槽開口向內延伸的壓鉚將兩邊壓合,將鰭片牢牢鎖入溝槽,避免長時間使用后鰭片發生松動,從而從溝槽內滑出,同時由于兩邊壓合,壓鉚受力平衡,鰭片與底部貼合更緊密,傳熱面積更大。本技術的優勢在于:1)本技術的通風孔尺寸較現有技術的更大,有利于空氣的流通,從而提升散熱性能;2)通風孔兩側設置折彎邊,不阻擋通風孔面積,其梯形形狀,且往外凸起的設計,反而增大了通風孔的面積;3)多個鰭片疊合在一起后,其折彎邊的剛好抵住前一鰭片,起支撐作用,從而增加了鰭片間的強度,使散熱器性能得到保障,也提高了使用壽命;4)鰭片上的卡邊容置于溝槽內,且溝槽開口處設有向內延伸的壓鉚位,將兩邊壓合,將鰭片牢牢鎖入溝槽,避免長時間使用后鰭片發生松動,從溝槽內滑出;也大大提高了其使用性能和壽命。以上公開的僅為本技術的幾個具體實施例,但是本技術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思之的變化都應落入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帶折彎邊通風孔的散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鰭片組和導熱管,所述鰭片組上設有多個鰭片,所述鰭片為方形薄片,且每個鰭片均勻間隔式分布;所述鰭片組通過壓鉚嵌入底座的下表面,所述導熱管貫穿整個鰭片組并嵌入底座的上表面;所述鰭片上設有通風孔,所述通風孔上設有折彎邊,所述折彎邊固定于通風孔兩側,向前凸起,所述折彎邊為梯形形狀。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帶折彎邊通風孔的散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鰭片組和導熱管,所述鰭片
組上設有多個鰭片,所述鰭片為方形薄片,且每個鰭片均勻間隔式分布;所述鰭片組通過壓
鉚嵌入底座的下表面,所述導熱管貫穿整個鰭片組并嵌入底座的上表面;
所述鰭片上設有通風孔,所述通風孔上設有折彎邊,所述折彎邊固定于通風孔兩側,向
前凸起,所述折彎邊為梯形形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折彎邊通風孔的散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鰭片上設有
通孔,剛好容納導熱管通過,所述導熱管將一定數量的鰭片串在一起成為鰭片組。
3.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折彎邊通風孔的散熱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姜林,
申請(專利權)人:固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