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沖擊型氣動振動器,該振動器的外殼內形成有活塞腔,該活塞腔的下部為排氣室;活塞腔內設有活塞塊,該活塞塊內設有第一氣道和與第一氣道相交的第二氣道;第一氣道上端開口并與活塞腔連通,其下端與第二氣道相交連通;該活塞塊上還周設有位于第二氣道上方的氣推塊;活塞腔內形成有氣壓平衡室,第二氣道隨活塞塊移動與氣壓平衡室、排氣室相連通;外殼內還設有兩個分別位于活塞腔徑向兩端的進氣通道;該進氣通道包括呈軸向的第一進氣道以及與第一進氣道垂直相交的第二進氣道;該第一進氣道與氣壓平衡室相連通;該第二進氣道與進氣孔相連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結構緊湊、高效節能、使用壽命長、故障率低、生產成本低等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管道輸送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沖擊型氣動振動器。
技術介紹
振動器一般應用于物料的管道輸送,在管道上加裝振動器可有效解決管道輸送的堵塞問題。現有的振動器,一般在振動器的缸體底部加裝一個壓縮彈簧,利用壓縮彈簧的反彈力推動活塞桿上移,以實現活塞桿的往復沖擊。然而,在長時間工作下,一旦施加給壓縮彈簧的工作壓力過大,壓縮彈簧較易嚴重損壞或斷裂,導致振動器產生工作故障,大大縮短了振動器的使用壽命,無形中增大了生產者的生產成本。此外,現有的振動器,其主缸體一般采用加裝鋼件的內套工藝,活塞桿也一般是鋼件。兩個鋼件在同樣表面硬度的情況下,相互高速滑動加上旋轉摩擦,摩擦系數增大,缸體與活塞桿很容易發熱,產生膨脹形變,直接影響活塞桿的運動流暢性,同樣導致產品容易出現工作故障,使用壽命短。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種新的振動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耐磨性強、故障率低、使用壽命長的振動器。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沖擊型氣動振動器,包括外殼;該外殼內形成有活塞腔,該活塞腔的下部為排氣室;活塞腔內設有可在其內部上下移動的活塞塊;該活塞塊內設有第一氣道和與第一氣道相交的第二氣道;第一氣道上端開口并與活塞腔連通,其下端與第二氣道相交連通;該活塞塊上還周設有位于第二氣道上方的氣推塊;外殼上還設有與排氣室相通的排氣孔;特別的,該活塞腔內形成有氣壓平衡室;該氣壓平衡室位于排氣室的上方并位于氣推塊的下方;該第二氣道隨活塞塊移動與氣壓平衡室、排氣室相連通;該外殼的頂部設有進氣孔;外殼內還設有兩個分別位于活塞腔徑向兩端的進氣通道;該進氣通道包括呈軸向的第一進氣道以及與第一進氣道垂直相交的第二進氣道;該第一進氣道與氣壓平衡室相連通;該第二進氣道與進氣孔相連通。上述活塞塊上周設有位于第二氣道上方的氣推塊,即活塞塊的四周往外延伸形成有氣推塊,該氣推塊位于第二氣道的上方,氣推塊最下沿至外殼底部的垂直距離大于第二氣道最上沿至外殼底部的垂直距離。上述氣壓平衡室位于氣推塊的下方是指活塞塊觸碰外殼底部時,氣推塊最下沿至外殼底部的垂直距離大于或等于氣壓平衡室最上沿至外殼底部的垂直距離。上述第二氣道隨活塞塊移動與氣壓平衡室、排氣室相連通是指活塞塊上升至一定位置后,第二氣道與氣壓平衡室相連通;而活塞塊下行至一定位置后,第二氣道與第一工作腔脫離并與排氣室相連通。本技術的原理如下:振動器工作時,壓縮空氣經進氣孔進入振動器內,并沿外殼的第一進氣道和第二進氣道進入氣壓平衡室內。進入氣壓平衡室的壓縮空氣會推動活塞塊的氣推塊,使活塞塊上升。隨著活塞塊上升,第二氣道會與氣壓平衡室連通,壓縮空氣隨即經第二氣道進入第一氣道,并進入活塞塊的上部,積聚在活塞塊與第一工作腔之間。隨著進入活塞塊上部的壓縮空氣增多,活塞塊上部的壓強會逐漸增加,直至活塞塊上部的壓強大于氣壓平衡室內的壓強,此時,活塞塊隨即迅速下行,撞擊外殼的底部,使振動器產生振動。同時,隨著活塞塊下行,第二氣道會與氣壓平衡室脫離,并與排氣室連通。積聚在活塞塊上部的壓縮空氣隨即經第一氣道進入第二氣道,并進入排氣室內,經排氣孔排出振動器,直至活塞塊上部的壓強小于氣壓平衡室內的壓強,此時,活塞塊重新上升,完成一次振動過程。本振動器通過兩條分別位于活塞腔徑向兩端的進氣通道進氣,壓縮空氣可均勻進入氣壓平衡室內,推動氣推塊,從而保證氣推塊受力均衡,使活塞塊運行平穩,減少活塞塊與活塞腔之間的摩擦,從而延長振動器的使用壽命。而通過在振動器內設置氣壓平衡室,保證活塞塊的懸空狀態,使活塞塊可隨時停留在活塞腔內的任意位置,從而實現本振動器的隨時啟停,使用靈活便利。為加快振動器的振動頻率,活塞塊上可設有第三氣道,該第三氣道平行于第二氣道并位于第二氣道的上方;該第三氣道隨活塞塊移動與氣壓平衡室相連通。上述第三氣道位于第二氣道的上方是指第三氣道最上沿至外殼底部的垂直距離大于第二氣道最上沿至外殼底部的垂直距離。上述第三氣道隨活塞塊移動與氣壓平衡室相連通是指活塞塊上升至一定位置后,第三氣道與氣壓平衡室相連通;而活塞塊下行至一定位置后,第三氣道與氣壓平衡室脫離。為簡化振動器的裝配過程,本外殼可由殼體和頂蓋構成。頂蓋與殼體通過螺紋連接實現密封固定,保證外殼的氣密性。此外,殼體可由特種鋁合金材料制成,活塞腔的內壁經耐磨和拋光處理,以增強器件的耐磨性,延長振動器的使用壽命。本技術具有結構緊湊、高效節能、使用壽命長、故障率低、生產成本低等優點。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1中振動器的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1中活塞塊上升的氣流路徑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1中活塞塊下行的氣流路徑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實施例2中振動器的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底座;2-殼體;3-頂蓋;4-活塞腔;5-排氣室;6-排氣孔;7-氣壓平衡室;8-第一進氣道;9-第二進氣道;10-活塞塊;11-第一氣道;12-第二氣道;13-第三氣道;14-氣推塊;15-防撞膠墊。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如圖1所示的振動器,該振動器由外殼和底座1構成,其中,外殼由呈柱狀結構的殼體2和頂蓋3構成,頂蓋3與殼體2通過螺紋連接實現密封固定,以保證外殼的氣密性;底座1的外輪廓呈方形,底座1的中心設有供殼體2旋入的螺紋孔,底座1的四個角還設有用于固定振動器的安裝孔。本實施例1中,殼體2內形成有呈柱狀結構的活塞腔4。活塞腔4包括一內徑較大的腔室和一內徑較小的腔室,內徑較大的腔室與內徑較小的腔室上下排列。內徑較小的腔室位于活塞腔4的下部,為排氣室5。設置與殼體2下部的排氣孔6即與該排氣室5相連通。而排氣室5的上部則為氣壓平衡室7。殼體2內還設有兩條分別位于活塞腔4徑向兩端的第一進氣道8。該第一進氣道8軸向布置,并與氣壓平衡室7相連通。而頂蓋3上則設有進氣孔和兩條第二進氣道9,該第二進氣道9與第一進氣道8垂直相交連通,并與進氣孔相通。位于活塞腔4同一側的第一進氣道8與第二進氣道9相互連通,構成一條進氣通道。本實施例1中,活塞塊10呈柱狀結構,活塞塊10由直徑較大的活塞部和直徑較小的活塞部構成,其中,直徑較大的活塞部與活塞腔4的內徑較大的腔室相配合,形成氣密性連接,而直徑較小的活塞部則與排氣室5的入口相配合,形成氣密性連接,從而使活塞塊10與活塞腔4是通過空氣膜進行摩擦,活塞塊10與活塞腔4并沒有相互直接接觸,大大增強了活塞塊10與活塞腔4的耐磨性。本實施例1中,在活塞塊10內設有呈軸向布置的第一氣道11、與第一氣道11垂直相交的第二氣道12、與第一氣道11垂直相交并與第二氣道12平行的第三氣道13。第一氣道11上端開口并與活塞腔4連通,其下端與第二氣道12相交連通。第三氣道13位于第二氣道12的上方。活塞塊10上還周設有位于第二氣道12上方的氣推塊14。該氣推塊14位于氣壓平衡室7的上方。此外,底座1上還設有用于減緩活塞塊10沖擊力度的防撞膠墊15,該防撞膠墊15位于排氣室5的下方,與活塞塊10相配合。本振動器的工作過程如下:如圖2、3所示,振動器工作時,壓縮空氣經進氣孔進入振動器內,并沿頂蓋3的第二進氣道9進入位于活塞腔4兩側的第一進氣道8內,隨即進入氣壓平衡室7內。進入氣壓平衡室7的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沖擊型氣動振動器,包括外殼;所述外殼內形成有活塞腔,所述活塞腔的下部為排氣室;所述活塞腔內設有可在其內部上下移動的活塞塊;所述活塞塊內設有第一氣道和與第一氣道相交的第二氣道;所述第一氣道上端開口并與活塞腔連通,其下端與第二氣道相交連通;所述活塞塊上還周設有位于第二氣道上方的氣推塊;所述外殼上還設有與排氣室相通的排氣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腔內形成有氣壓平衡室;所述氣壓平衡室位于排氣室的上方并位于氣推塊的下方;所述第二氣道隨活塞塊移動與氣壓平衡室、排氣室相連通;所述外殼的頂部設有進氣孔;所述外殼內還設有兩個分別位于活塞腔徑向兩端的進氣通道;所述進氣通道包括呈軸向的第一進氣道以及與第一進氣道垂直相交的第二進氣道;所述第一進氣道與氣壓平衡室相連通;所述第二進氣道與進氣孔相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沖擊型氣動振動器,包括外殼;所述外殼內形成有活塞腔,所述活塞腔的下部為排氣室;所述活塞腔內設有可在其內部上下移動的活塞塊;所述活塞塊內設有第一氣道和與第一氣道相交的第二氣道;所述第一氣道上端開口并與活塞腔連通,其下端與第二氣道相交連通;所述活塞塊上還周設有位于第二氣道上方的氣推塊;所述外殼上還設有與排氣室相通的排氣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腔內形成有氣壓平衡室;所述氣壓平衡室位于排氣室的上方并位于氣推塊的下方;所述第二氣道隨活塞塊移動與氣壓平衡室、排氣室相連通;所述外殼的頂部設有進氣孔;所述外殼內還設有兩個分別位于活塞腔徑向兩端的進氣通道;所述進氣通道包括呈軸向的第一進氣道以及與第一進氣道垂直相交的第二進氣道;所述第一進氣道與氣壓平衡室相連通;所述第二進氣道與進氣孔相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沖擊型氣動振動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向友剛,
申請(專利權)人:佛山市特亞菲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