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優(yōu)化鋼繩纏繞結構的臂式起重機,鋼繩纏繞結構為:鋼繩自卷筒第一導繩位置逆時針方向繞出,依次逆時針繞過第一下滑輪、第一上滑輪、第二下滑輪、第二上滑輪,再依次順時針繞過第三下滑輪、第三上滑輪、第四下滑輪后,再逆時針繞回卷筒第二導繩位置,且鋼繩的第一端繞于卷筒的第一端并固定于第一壓繩位置,鋼繩的第二端繞于卷筒的第二端并固定于卷筒第二壓繩位置,其中第一壓繩位置和第二壓繩位置分別配置壓繩結構,該壓繩結構設置有鋼繩壓板,鋼繩壓板的下表面設置鋼繩壓槽,鋼繩壓板通過螺栓緊固于卷筒的卷筒體螺孔中。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可提升臂式起重機產(chǎn)品性能。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為申請人于2015年05月20日提出的專利申請?zhí)枮椤?01510256850.2”、名稱為“臂式起重機”的中國專利技術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其全部內容結合于本申請之中。
本專利技術涉及起重機械,尤其涉及一種臂式起重機及其分系統(tǒng)或部件。
技術介紹
臂式起重機包括起升機構、變幅機構、旋轉機構等,依靠這些機構的配合動作,可使重物在一定的圓柱形空間內起重和搬運。臂式起重機的起升機構包括卷揚機,通過收放繞于卷筒上的鋼繩來起吊工件。現(xiàn)有臂架式卷揚機設計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卷筒的卷筒體、卷筒軸結構較為復雜,安裝不夠不便;又如,制動器的制動效果不夠理想,上下停車限位裝置容易失效,有可能引發(fā)安全事故;再如,鋼繩卷繞方式不夠合理,有時出現(xiàn)鋼繩松開或纏繞在一起的問題,由此增加了安全隱患;此外,卷揚機速度不能方便地調節(jié);等等。有鑒于上述諸多方面的不足,有必要對起重機及其卷揚機予以改進。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改進臂式起重機整機、分系統(tǒng)或部件,以便提升產(chǎn)品的性能。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優(yōu)化鋼繩纏繞結構的臂式起重機,包括底盤、轉臺、卷揚機、起降油缸、臂架、吊鉤,轉臺安裝于底盤,卷揚機安裝于轉臺,臂架的首端鉸接于轉臺,吊鉤懸掛于臂架的尾端,起降油缸的一端鉸接于轉臺,起降油缸的另一端鉸接于臂架,卷揚機設置有驅動裝置、卷繞裝置、制動裝置及控制裝置:驅動裝置設置有電機、聯(lián)軸器及減速機,減速機安裝于機架上部,減速機的高速軸通過聯(lián)軸器與電機的動力輸出軸連接;卷繞裝置的卷筒支撐結構安裝于機架上部,卷筒的一端轉動連接于卷筒支撐結構,卷筒的另一端通過卷筒聯(lián)接結構傳動連接于減速機的低速軸,卷繞裝置的上滑輪組定位于機架,鋼繩纏繞于卷筒、上滑輪組及下滑輪組;制動裝置的制動器安裝于減速機的高速軸上,通過抱緊制動輪而使得減速機制動;控制裝置設置變頻器來對電機調速,且控制裝置設置電機停機控制機構控制卷揚機在上下限位置時快速停止電機的運行;鋼繩纏繞結構為:鋼繩自卷筒第一導繩位置逆時針方向繞出,依次逆時針繞過第一下滑輪、第一上滑輪、第二下滑輪、第二上滑輪,再依次順時針繞過第三下滑輪、第三上滑輪、第四下滑輪后,再逆時針繞回卷筒第二導繩位置,且鋼繩的第一端繞于卷筒的第一端并固定于第一壓繩位置,鋼繩的第二端繞于卷筒的第二端并固定于卷筒第二壓繩位置,其中第一壓繩位置和第二壓繩位置分別配置壓繩結構,該壓繩結構設置有鋼繩壓板,鋼繩壓板的下表面設置鋼繩壓槽,鋼繩壓板通過螺栓緊固于卷筒的卷筒體螺孔中。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對臂式起重機進行了改進,由此可以改善產(chǎn)品性能,其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優(yōu)化卷揚機卷筒體、卷筒軸及其卷筒支撐、聯(lián)接結構,卷筒布局更為合理,結構更為緊湊,安裝也更加方便;改進卷筒體結構及鋼繩纏繞方式及壓繩結構,可以更好地避免鋼繩松開或纏繞在一起的問題,有利于消除安全隱患;改進制動器、升降限位器及電機停機控制機構,在限位、緊急停車等情況下可以按照預定意圖及時停車、制動,從而有效地降低安全事故;采用變頻器對卷揚機電機調速,可以方面地控制起升速度。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臂式起重機的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卷揚機的主視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卷揚機的俯視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卷揚機的右視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制動器的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鋼繩纏繞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卷筒及卷筒聯(lián)接結構、壓繩結構及卷筒支撐結構的示意圖;圖8為本專利技術卷筒體的主視圖;圖9為本專利技術卷筒體的縱向剖視圖;圖10為本專利技術卷筒軸的示意圖;圖11為本專利技術卷筒聯(lián)接結構示意圖;圖12為本專利技術壓繩結構示意圖;圖13為本專利技術卷筒支撐結構示意圖;圖14為本專利技術升降限位器的示意圖;圖15為本專利技術升降限位器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圖16為本專利技術電機停機控制機構的電氣原理圖;圖17為本專利技術電機停機控制機構的限位開關的電連接圖;圖18為本專利技術電機調速系統(tǒng)的方框圖;圖19為本專利技術變頻器的電路原理框圖;圖20為本專利技術逆變器的電路原理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更好地理解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技術原理及工作過程,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來進一步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描述。圖1-圖20對本專利技術卷揚機、分系統(tǒng)或部件的結構進行了標示,其中的相同標號表示為相同部件。參見圖1,示出本專利技術臂式起重機的結構。該臂式起重機包括底盤S1、轉臺S2、卷揚機S3、起降油缸S4、臂架S5、吊鉤S6等部件,轉臺S2裝于底盤S1,卷揚機S3裝于轉臺,臂架S5的首端鉸接于轉臺S2,吊鉤6懸掛于臂架S5的尾端,起降油缸S4的一端鉸接于轉臺S2,起降油缸S4的另一端鉸接于臂架S5。轉臺S2轉動使得臂架S5旋轉,油缸S4伸縮使得臂架S5起降,變速油缸(圖未示出)使得臂架S5變幅,卷揚機S3收放繞于卷筒、臂架滑輪組及吊鉤滑輪組的鋼繩來起吊吊鉤S6上的工件。本專利技術對于卷揚機S3及其分系統(tǒng)及部件進行了多處改進,以下進一步說明。同時參見圖2-圖4,示出本專利技術卷揚機的整機結構。該卷揚機包括驅動裝置、卷繞裝置、制動裝置及控制裝置(圖未示出):驅動裝置由電機M01(優(yōu)選為變頻電機)、聯(lián)軸器7、減速機1等部件構成,電機M01、聯(lián)軸器7、減速機1依次聯(lián)接;卷繞裝置由卷筒2、上滑輪組3及下滑輪組及鋼繩等部件構成,卷筒2傳動連接于減速機1以使得卷筒2轉繞,鋼繩纏繞于卷筒2、上滑輪組3及下滑輪組上進行收放;制動裝置由制動器5及附件等構成,制動器5作用于減速機1的高速軸或低速軸上進行制動;控制裝置設置有電機停機控制機構,該電機停機控制機構在預設的上限位或下限位時停止電機運行。如圖2-圖4所示,該卷揚機的具體結構是:減速機1及卷筒支撐結構4安裝于機架S01上部,卷筒2的一端轉動連接于卷筒支撐結構4,卷筒2的另一端通過卷筒聯(lián)接結構8傳動連接于減速機1的低速軸,減速機1的高速軸通過聯(lián)軸器(外部設有聯(lián)軸器殼罩)7與電機M01的動力輸出軸連接;上滑輪組3定位于機架S01,鋼繩以一定花樣纏繞方式纏繞于卷筒2、上滑輪組3及下滑輪組,在電機M01正轉或反轉時相應進行收放;制動器5安裝于減速機1上,制動時可抱緊減速機1高速軸上的制動輪6而進行制動。該卷揚機中,優(yōu)化了卷筒體、卷筒軸及其卷筒支撐、聯(lián)接結構,卷筒布局更為合理,結構更為緊湊,安裝也更加方便;改進了卷筒體結構及鋼繩纏繞方式及壓繩機構,可以更好地避免鋼繩松開或纏繞在一起的問題,有利于消除安全隱患;改進了制動器、升降限位器及電機停機控制機構,在限位、緊急停車等情況下可以按照預定意圖及時停車、制動,從而有效地降低安全事故。以下進一步描述。圖2-圖4示出制動器安裝結構,該制動器5安裝于減速機1的高速軸上,通過抱緊制動輪6而使得減速機1制動,并由此使得減速機1的低速軸上的卷筒2制動。以下進一步對制動器的結構進行詳細說明。參見圖5,示出本專利技術制動器的結構。該制動器5中,第一制動臂52、第一制動臂53、帶驅動裝置50的主動伸縮桿(可為氣缸或油缸)59、從動伸縮桿58的一端分別鉸接于制動座51;第一制動臂52、主動伸縮桿59、從動伸縮桿58的另一端分別鉸接于L形連桿57的一臂;第二制動臂53的另一端與線形連桿55鉸接,線形連桿55的另一端與L形連桿57的另一臂鉸接;第一制動塊56安裝于第一制動臂52的內側,第二制動塊54安裝于第二制動臂53的內側,該第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優(yōu)化鋼繩纏繞結構的臂式起重機,包括底盤、轉臺、卷揚機、起降油缸、臂架、吊鉤,轉臺安裝于底盤,卷揚機安裝于轉臺,臂架的首端鉸接于轉臺,吊鉤懸掛于臂架的尾端,起降油缸的一端鉸接于轉臺,起降油缸的另一端鉸接于臂架,卷揚機設置有驅動裝置、卷繞裝置、制動裝置及控制裝置:驅動裝置設置有電機、聯(lián)軸器及減速機,減速機安裝于機架上部,減速機的高速軸通過聯(lián)軸器與電機的動力輸出軸連接;卷繞裝置的卷筒支撐結構安裝于機架上部,卷筒的一端轉動連接于卷筒支撐結構,卷筒的另一端通過卷筒聯(lián)接結構傳動連接于減速機的低速軸,卷繞裝置的上滑輪組定位于機架,鋼繩纏繞于卷筒、上滑輪組及下滑輪組;制動裝置的制動器安裝于減速機的高速軸上,通過抱緊制動輪而使得減速機制動;控制裝置設置變頻器來對電機調速,且控制裝置設置電機停機控制機構控制卷揚機在上下限位置時快速停止電機的運行;其特征在于,鋼繩纏繞結構為:鋼繩自卷筒第一導繩位置逆時針方向繞出,依次逆時針繞過第一下滑輪、第一上滑輪、第二下滑輪、第二上滑輪,再依次順時針繞過第三下滑輪、第三上滑輪、第四下滑輪后,再逆時針繞回卷筒第二導繩位置,且鋼繩的第一端繞于卷筒的第一端并固定于第一壓繩位置,鋼繩的第二端繞于卷筒的第二端并固定于卷筒第二壓繩位置,其中第一壓繩位置和第二壓繩位置分別配置壓繩結構,該壓繩結構設置有鋼繩壓板,鋼繩壓板的下表面設置鋼繩壓槽,鋼繩壓板通過螺栓緊固于卷筒的卷筒體螺孔中。...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優(yōu)化鋼繩纏繞結構的臂式起重機,包括底盤、轉臺、卷揚機、起降油缸、臂架、吊鉤,轉臺安裝于底盤,卷揚機安裝于轉臺,臂架的首端鉸接于轉臺,吊鉤懸掛于臂架的尾端,起降油缸的一端鉸接于轉臺,起降油缸的另一端鉸接于臂架,卷揚機設置有驅動裝置、卷繞裝置、制動裝置及控制裝置:驅動裝置設置有電機、聯(lián)軸器及減速機,減速機安裝于機架上部,減速機的高速軸通過聯(lián)軸器與電機的動力輸出軸連接;卷繞裝置的卷筒支撐結構安裝于機架上部,卷筒的一端轉動連接于卷筒支撐結構,卷筒的另一端通過卷筒聯(lián)接結構傳動連接于減速機的低速軸,卷繞裝置的上滑輪組定位于機架,鋼繩纏繞于卷筒、上滑輪組及下滑輪組;制動裝置的制動器安裝于減速機的高速軸上,通過抱緊制動輪而使得減速機制動;控制裝置設置變頻器來對電機調速,且控制裝置設置電機停機控制機構控...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魯霄鋼,
申請(專利權)人:魯霄鋼,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