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現澆管廊模板早拆
,尤其涉及一種現澆管廊模板早拆系統。
技術介紹
土方開挖、防水墊層施工、底板矮邊墻施工、墻身頂板施工等幾道大工序施工中,墻身和頂板施工工作量最大工作時間最長,傳統木模施工,可以通過多個施工面同時展開,與前幾個工序的時間節拍配合起來,做為周轉次數多、裝拆模速度較慢、用工少、成形質量較低,但造價高、最好采用順序施工的臺車類模板系統來說,從經濟性等多個方面考慮都不適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現澆管廊模板早拆系統。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設計一種現澆管廊模板早拆系統,包括后拆模縱梁,所述后拆模縱梁的底面兩端分別設有后拆梁前撐腳和可滑行可調高后撐腿,所述后拆模縱梁的上表面設有縱梁頂板,縱梁頂板通過升降油缸與側模板連接,所述側模板設有兩個,兩個側模板之間設有門架,門架通過連接桿與兩個側模板固定,所述門架的上表面設有可升降滾輪托架,且門架通過斜導向穩定套筒與縱梁頂板固定,所述門架的底端設有支腿滑行輪。優選的,所述可升降滾輪托架位于門架的中心位置,并位于縱梁頂板的正下方,所述可升降滾輪托架的數量有三個,每個可升降滾輪托架均以均勻等距的方式排列。優選的,所述斜導向穩定套筒設有四個,四個斜導向穩定套筒均以門架的中心對稱排列。優選的,所述升降油缸設有四個,且四個升降油缸平均分布在側模板上,并以相互對稱的方式排列。優選的,每個所述側模板的上表面分別設有螺旋支撐桿,且螺旋支撐桿的數量有六個,并以相互對稱的方式排列。本技術提出的一種現澆管廊模板早拆系統,有益效果在于:通過加入可升降滾輪托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現澆管廊模板早拆系統,包括后拆模縱梁(6),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拆模縱梁(6)的底面兩端分別設有后拆梁前撐腳(1)和可滑行可調高后撐腿(7),所述后拆模縱梁(6)的上表面設有縱梁頂板(10),縱梁頂板(10)通過升降油缸(2)與側模板(8)連接,所述側模板(8)設有兩個,兩個側模板(8)之間設有門架(9),門架(9)通過連接桿與兩個側模板(8)固定,所述門架(9)的上表面設有可升降滾輪托架(5),且門架(9)通過斜導向穩定套筒(3)與縱梁頂板(10)固定,所述門架(9)的底端設有支腿滑行輪(11)。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現澆管廊模板早拆系統,包括后拆模縱梁(6),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拆模縱梁(6)的底面兩端分別設有后拆梁前撐腳(1)和可滑行可調高后撐腿(7),所述后拆模縱梁(6)的上表面設有縱梁頂板(10),縱梁頂板(10)通過升降油缸(2)與側模板(8)連接,所述側模板(8)設有兩個,兩個側模板(8)之間設有門架(9),門架(9)通過連接桿與兩個側模板(8)固定,所述門架(9)的上表面設有可升降滾輪托架(5),且門架(9)通過斜導向穩定套筒(3)與縱梁頂板(10)固定,所述門架(9)的底端設有支腿滑行輪(1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現澆管廊模板早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滾輪托架(5)位于門架(9)...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繼忠,曹彬,李超,陸佳佳,于濤,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淄博環宇橋梁模板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