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出了攪拌式結晶器,包括反應釜,反應釜內設置有攪拌軸、液封座及安裝座,該液封座套接于攪拌軸且固定于安裝座上,攪拌軸上及攪拌軸底部分別設置有第一攪拌器及第二攪拌器,液封座包括液封本體、與轉軸聯動的壓蓋及固定于液封本體上且對壓蓋軸向定位的壓板,第一攪拌器包括在攪拌軸的軸向上成對設置支撐座,支撐座上設置有沿其外側方向延伸且可拆卸設置的支撐連接架;第二攪拌器包括連接套,連接套上設置有第二槳葉;該液封座能夠方便裝配,同時該液封座能夠實現液封及高效散熱,該攪拌式結晶器重量輕,結構簡單,能夠減小功率損失,使攪拌更加充分均勻,能夠對物料進行充分打碎,防止物料沉淀于底部,有助于結晶器進行攪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攪拌式結晶器。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攪拌式結晶器包括反應釜,反應釜內設置攪拌裝置、反應釜的內設置有液封座,液封座將反應釜分為兩個獨立的結晶腔體及攪拌腔體,故要求液封座具有一定的密封性;攪拌軸穿過液封座且延伸至反應釜的攪拌腔體內,現有技術中的液封座為密封法蘭,且密封法蘭為整體式結構,在安裝時一般固定連接于結晶器的安裝座上,且結晶器的轉軸穿過該密封法蘭,結晶器銅管長時間在高溫狀態下連續工作,其上口密封法蘭內的密封圈受到鋼水高溫的影響及結晶器銅管密封結構的限制,容易變形、燒損,致使上口密封法蘭處出現漏水現象,從而導致鑄機停流,不利于與結晶器及轉軸的密封裝配。攪拌裝置包括有攪拌軸及設置于攪拌軸上的攪拌器,攪拌裝置一般有上下設置的兩種攪拌器,位于上部的攪拌器一般包括攪拌軸和與板式槳葉,槳葉垂直固定在攪拌軸上,這種攪拌器由于設置有寬且大的板式槳葉,攪拌強度大,可以很好地促進槳葉所在區域內物料的前后對流循環流量,并在短時間內有效地實現物料的反應、混合、結晶等,從而有效地降低動力消耗,提高攪拌效果。但是,由于該槳葉垂直安裝在該攪拌軸上,因此,該種攪拌器的上下對流循環和剪切能力較低,致使最終獲得的結晶體性狀較差。位于結晶器底部的攪拌器,主要用于將沉淀在反應釜底部的物料進行打碎,同時避免物料沉淀于反應釜的底部,本技術提出了一種全新的攪裝式結晶器,,分別對現有技術中的兩種攪拌器進行技術改進,以滿足結晶器的攪拌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攪拌式結晶器,該液封座能夠方便裝配,同時該液封座能夠實現液封及高效散熱,該攪拌式結晶器重量輕,結構簡單,能夠減小功率損失,使攪拌更加充分均勻,能夠對物料進行充分打碎,防止物料沉淀于底部,有助于結晶器進行攪拌。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攪拌式結晶器,包括反應釜,反應釜內設置有攪拌軸、液封座及安裝座,該液封座套接于攪拌軸且固定于安裝座上,攪拌軸上及攪拌軸底部分別設置有第一攪拌器及第二攪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封座包括液封本體、與轉軸聯動的壓蓋及固定于液封本體上且對壓蓋軸向定位的壓板,所述的壓蓋呈圓形套筒結構,壓蓋的圓周外部設置有散熱組件,所述的液封本體包括與安裝座配合安裝的安裝部及與壓蓋配合的套筒部,套筒部與安裝部之間設置有環形的凹槽結構,所述的壓蓋上位于散熱組件的下端部套接于套筒部外周且延伸至凹槽結構內設置,所述的壓板固定連接于安裝部上且活動套接于壓蓋外壁實現對凹槽結構的封口,所述的液封本體及壓蓋在周向上呈分體結構設置;所述的第一攪拌器在攪拌軸的軸向上多組設置,所述的第一攪拌器包括套接固定于攪拌軸上的支撐座,支撐座在攪拌軸的軸向上成對設置,支撐座上設置有沿其外側方向延伸且可拆卸設置的支撐連接架,還包括有至少兩組第一槳葉,所述的第一槳葉為相對于攪拌軸豎直設置的板狀結構且連接于兩個支撐連接架之間,所述的第二攪拌器包括連接于攪拌軸的連接套,連接套上設置有第二槳葉,所述的第二槳葉包括位于連接套圓周外側的第三連接部及第四連接部,還包括相對于第三連接部的下邊緣傾斜向外向下延伸設置的斜槳葉,沿著第四連接部的向上傾斜方向上垂直于第四連接部的外側設置的支撐破碎部。本技術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支撐連接架包括分別連接于支撐座的第一連接部、第二連接部,第一連接部及第二連接部的端部分別焊接于第一槳葉的兩側,第一槳葉相對于攪拌軸呈夾角傾斜設置。本技術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第三連接部、第四連接部向上傾斜設置的且兩者外端部連為一體形成V型結構,所述的第三連接部及第四連接部在遠離于連接套的徑向方向上其面積逐漸減小。本技術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液封本體及壓蓋在其周向上分為兩部分半圓設置,分體結構包括在結合處設置的連接塊,相鄰的兩個連接塊通過螺栓實現固定連接。本技術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攪拌器包括呈兩組相對于支撐座均勻分布的第一槳葉,多組第一攪拌器在攪拌軸的軸向上等距分布且相鄰的第一攪拌器在攪拌軸所在的周向上呈垂直夾角分布。本技術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第一連接部與第二連接部之間連接有第一中間連接部,第一中間連接部連接于支撐座上。本技術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第三連接部與第四連接部之間與V型結構內側對應的位置設置有連接于兩者的第二中間連接部本技術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第三連接部的長度大于第四連接部且由兩者的連接處向外延伸設置,所述的支撐破碎部由第四連接部的端部延伸至第三連接部上設置。本技術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第一槳葉相對于攪拌軸的傾斜的夾角角度為30°。本技術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斜槳葉與第三連接部的夾角為135°。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壓蓋固定連接于轉軸且其上設置有散熱組件,轉軸轉動時帶著壓蓋相對于壓板產生相對轉動,能夠實現對轉軸進行高效散熱,壓蓋與液封本體的套筒部套接,配合凹槽結構及壓板的設置,能夠實現液體密封。通過支撐連接架的設置,能夠使攪拌器具有較輕的質量,在攪拌器轉動時,功率損失較小,第一連接部、第二連接部用于連接槳葉,第一中間連接部能夠保證支撐連接架具有更好的結構強度,第一槳葉在攪拌軸的軸向上豎直分布且偏轉夾角呈30°設置,能夠滿足物料的上下的對流循環及剪切能力,最大化的對物料進行攪拌。第三連接部、第四連接部及第二連接部構成第二槳葉,使槳葉具有較高的結構穩定性,且該第二槳葉為向上向外傾斜設置,能夠與反應釜的底部相適配,第二槳葉的兩側(即第三連接部與第四連接部外側)分別設置有斜槳葉及支撐破碎部,能夠防止物料產生下沉,斜槳葉與第三連接部呈135°夾角時,具有較好的防沉效果,支撐破碎部垂直于第三連接部及第四連接部設置,能夠有效與物料進行接觸且對其進行打碎。附圖說明圖1為本實施例中結晶器剖視圖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施例中第一攪拌器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在A-A處剖視圖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施例中第二攪拌器正視圖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施例中第二攪拌器俯視圖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施例中第二攪拌器立體圖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實施例中液封座與安裝座裝配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實施例中液封座與轉軸及安裝座裝配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9為本實施例中壓蓋剖面結構的示意圖;圖10為本實施例中液封本體剖面結構的示意圖。圖中標號含義如下:1-攪拌軸;2-第一攪拌器;21-支撐座;22-支撐連接架;221-第一連接部;222-第二連接部;223-第一中間連接部;23-第一槳葉;24-螺栓;3-第二攪拌器;31-連接套;32-第二槳葉;321-第三連接部;322-第四連接部;323-第二中間連接部;33-支撐破碎部;34-斜槳葉;4-電機;5-聯軸器;6-反應釜;7-安裝座;8-液封座;81-壓蓋;811-散熱組件;812-通孔;813-擋板;814-連接塊;815-O型密封圈;82-液封本體;821-安裝部;822-凹槽結構;823-套筒部;824-連接塊;83-壓板。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技術,但不用來限制本技術的范圍。如圖1所示,攪拌式結晶器,包括反應釜6,反應釜6內設置有攪拌軸1、液封座8及安裝座7,該液封座8套接于攪拌軸1且固定于安裝座7上,攪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攪拌式結晶器,包括反應釜,反應釜內設置有攪拌軸、液封座及安裝座,該液封座套接于攪拌軸且固定于安裝座上,攪拌軸上及攪拌軸底部分別設置有第一攪拌器及第二攪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封座包括液封本體、與轉軸聯動的壓蓋及固定于液封本體上且對壓蓋軸向定位的壓板,所述的壓蓋呈圓形套筒結構,壓蓋的圓周外部設置有散熱組件,所述的液封本體包括與安裝座配合安裝的安裝部及與壓蓋配合的套筒部,套筒部與安裝部之間設置有環形的凹槽結構,所述的壓蓋上位于散熱組件的下端部套接于套筒部外周且延伸至凹槽結構內設置,所述的壓板固定連接于安裝部上且活動套接于壓蓋外壁實現對凹槽結構的封口,所述的液封本體及壓蓋在周向上呈分體結構設置;所述的第一攪拌器在攪拌軸的軸向上多組設置,所述的第一攪拌器包括套接固定于攪拌軸上的支撐座,支撐座在攪拌軸的軸向上成對設置,支撐座上設置有沿其外側方向延伸且可拆卸設置的支撐連接架,還包括有至少兩組第一槳葉,所述的第一槳葉為相對于攪拌軸豎直設置的板狀結構且連接于兩個支撐連接架之間,所述的第二攪拌器包括連接于攪拌軸的連接套,連接套上設置有第二槳葉,所述的第二槳葉包括位于連接套圓周外側的第三連接部及第四連接部,還包括相對于第三連接部的下邊緣傾斜向外向下延伸設置的斜槳葉,沿著第四連接部的向上傾斜方向上垂直于第四連接部的外側設置的支撐破碎部。...
【技術特征摘要】
1.攪拌式結晶器,包括反應釜,反應釜內設置有攪拌軸、液封座及安裝座,該液封座套接于攪拌軸且固定于安裝座上,攪拌軸上及攪拌軸底部分別設置有第一攪拌器及第二攪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封座包括液封本體、與轉軸聯動的壓蓋及固定于液封本體上且對壓蓋軸向定位的壓板,所述的壓蓋呈圓形套筒結構,壓蓋的圓周外部設置有散熱組件,所述的液封本體包括與安裝座配合安裝的安裝部及與壓蓋配合的套筒部,套筒部與安裝部之間設置有環形的凹槽結構,所述的壓蓋上位于散熱組件的下端部套接于套筒部外周且延伸至凹槽結構內設置,所述的壓板固定連接于安裝部上且活動套接于壓蓋外壁實現對凹槽結構的封口,所述的液封本體及壓蓋在周向上呈分體結構設置;所述的第一攪拌器在攪拌軸的軸向上多組設置,所述的第一攪拌器包括套接固定于攪拌軸上的支撐座,支撐座在攪拌軸的軸向上成對設置,支撐座上設置有沿其外側方向延伸且可拆卸設置的支撐連接架,還包括有至少兩組第一槳葉,所述的第一槳葉為相對于攪拌軸豎直設置的板狀結構且連接于兩個支撐連接架之間,所述的第二攪拌器包括連接于攪拌軸的連接套,連接套上設置有第二槳葉,所述的第二槳葉包括位于連接套圓周外側的第三連接部及第四連接部,還包括相對于第三連接部的下邊緣傾斜向外向下延伸設置的斜槳葉,沿著第四連接部的向上傾斜方向上垂直于第四連接部的外側設置的支撐破碎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攪拌式結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連接架包括分別連接于支撐座的第一連接部、第二連接部,第一連接部及第二連接部的端...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孟金,陳永明,劉武,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益泰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