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管道氣密性檢測時的輔助工具,具體是用于檢測管道氣密性時輸送管道的機構。
技術介紹
在對大型管道進行氣密性檢測時,常常需要對管道進行傳輸和滾動來實現管道檢測部位的變動。為了便于管道的輸送和滾動,人們通常設置一個平臺構成支承臺,由支承臺對管道進行支承,當需對管道的檢測部位進行變動時,通過人工推動管道在支承臺上移動或使管道在支承臺上滾動,從而實現管道檢測部位的變動。采用現有方式使管道在支承臺上移動,當管道移動一段距離后,因為支承臺的位置固定,管道會失去平衡,管道失去平衡會影響管道的正常檢測,這時就需要移動輸送裝置來維持管道的平衡;采用現有方式使管道在支承臺上滾動,管道會因為發生較大偏移而影響正常檢測。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用于檢測管道氣密性時輸送管道的機構,其應用時能使大型管道在移動時保持平衡,而管道滾動時能避免管道發生較大偏移,從而能保證管道氣密性檢測的正常進行。本專利技術解決上述問題主要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用于檢測管道氣密性時輸送管道的機構,包括底板、定位板、滾輪及限位板,所述底板水平設置,所述定位板縱向設置且其下端固定在底板上,定位板上端面內凹構成有左右兩側開口的弧形缺口,所述限位板與定位板上端面連接且其構成有與弧形缺口位置對應的開口,所述滾輪連接于底板的下端。本專利技術在具體設計時,定位板上弧形缺口的大小應與具體支承的管道匹配。為了使本專利技術支承管道上便于保持平衡,進一步的,所述定位板的數量為兩塊,兩塊定位板在橫向上間隔一定距離設置,每塊定位板上均連接有限位板。為了便于滾輪的固定,進一步的,所述 ...
【技術保護點】
用于檢測管道氣密性時輸送管道的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定位板(2)、滾輪(3)及限位板(5),所述底板(1)水平設置,所述定位板(2)縱向設置且其下端固定在底板(1)上,定位板(2)上端面內凹構成有左右兩側開口的弧形缺口,所述限位板(5)與定位板(2)上端面連接且其構成有與弧形缺口位置對應的開口,所述滾輪(3)連接于底板(1)的下端。
【技術特征摘要】
1.用于檢測管道氣密性時輸送管道的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定位板(2)、滾輪(3)及限位板(5),所述底板(1)水平設置,所述定位板(2)縱向設置且其下端固定在底板(1)上,定位板(2)上端面內凹構成有左右兩側開口的弧形缺口,所述限位板(5)與定位板(2)上端面連接且其構成有與弧形缺口位置對應的開口,所述滾輪(3)連接于底板(1)的下端。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檢測管道氣密性時輸送管道的機構...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