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出一種粘性粉料輸送管道及輸送系統,可避免粘性粉料粘附在管壁上堵塞輸送管道,進而提高粉料配料精度。所述粘性粉料輸送管道包括彈性管,沿粉料輸送方向,彈性管的上游端上依次設置有上游自動開關閥及壓縮空氣充氣口,下游端上設置有下游自動開關閥。由彈性管輸送粉料,彈性管具有徑向伸縮作用,當其膨脹到一定程度,粘附在彈性管內壁上的粉料由于張力的原因從其內壁脫落,脫落的粉料被氣流輸送至下游設備內,從而起到防止粉料粘附在管壁進而提高粉料配料精度的作用;減少粉料粘附導致的原稱量粉體質量和進入下一工序的粉料質量不一致的現象,進而提高了配方精度,使得下游生產設備生產的產品質量與性能更符合預期設計要求。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粉料輸送管道的改進,具體涉及一種適用于輸送粘性粉料,防止輸送系統管道堵塞的粉料輸送管道及輸送系統。
技術介紹
在粉料配料系統工程中,有些粉料需要經過質量稱量配料后,再通過管道氣力輸送的方式將粉料輸送至下游設備。現有技術中,粉料輸送系統的輸送管道通常為硬質材料的管道,氣流與粉體由上游配料設備通過輸送管道內由氣力輸送至下游設備。然而,對于一些粘附性較強的粉料,通過精確質量稱量后,在經過管道氣力輸送的過程中,有一部分粉料1會粘附在管道2內壁,如圖1所示,造成進入到下游設備的粉料的質量和上游所稱量的粉料質量不一致,導致實際生產與預設配方的不一致,進而造成最終產品的品質低于預期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出一種粘性粉料輸送管道及輸送系統,可避免粘性粉料在氣力輸送過程中粘附在管壁上堵塞輸送管道,進而提高粉料配料精度。為了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本技術所提出的粘性粉料輸送管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粘性粉料輸送管道,包括彈性管,沿粉料輸送方向,所述彈性管的上游端上依次設置有上游自動開關閥及壓縮空氣充氣口,下游端上設置有下游自動開關閥。所述輸送管道還包括套設在所述彈性管外側的硬質管,所述彈性管與所述硬質管之間為所述彈性管的形變空隙。所述硬質管上設有連通所述形變空隙的空氣呼吸過濾器。本技術還提出了一種粘性粉料輸送系統,包括上游設備、下游設備和連接上游設備和下游設備之間的輸送管道,所述輸送管道包括彈性管,所述彈性管的上游端上設置有上游自動開關閥及壓縮空氣充氣口,下游端上設置有下游自動開關閥。所述輸送管道還包括套設在所述彈性管外側的硬質管,所述彈性管與所述硬質管之間為所述彈性管的形變空隙。所述硬質管上設有連通所述形變空隙的空氣呼吸過濾器。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以下優點和積極效果:1、輸送管道包括有彈性管,由彈性管輸送粉料,彈性管具有徑向伸縮作用,當其膨脹到一定程度,粘附在彈性管內壁上的粉料由于張力的原因從其內壁脫落,脫落的粉料被氣流輸送至下游設備內,從而起到防止粉料粘附在管壁進而提高粉料配料精度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因管道堵塞造成的生產效率低下、設備故障率高等問題,可以有效的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設備維修率;2、減少粉料粘附導致的原稱量粉體質量和進入下一工序的粉料質量不一致的現象,進而提高了配方精度,使得下游生產設備生產的產品質量與性能更符合預期設計要求。附圖說明圖1為采用現有技術粉料輸送管道輸送粉料時粉料粘附在管道中的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粘性粉料輸送管道的結構示意圖(其中虛線表示彈性管,實現表示硬質管);圖3為圖2的A部放大圖;圖4為圖2中B部放大圖;圖5為本技術粘性粉料輸送管道在非充壓狀態有粉料堵塞時的結構示意圖(圖中彈性管內填充物為堵塞的粉料);圖6為本技術粘性粉料輸送管道在充壓狀態清除管道內粉料堵塞時的結構示意圖(圖中彈性管內填充物為粘滯的粉料);圖7為本技術粘性粉料輸送管道在充壓狀態清除管道內粉料粘滯時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技術粘性粉料輸送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參照圖2至圖4,本實施例粘性粉料輸送管道,包括彈性管10,沿粉料輸送方向,彈性管10的上游端上依次設置有上游自動開關閥11及壓縮空氣充氣口12,下游端上設置有下游自動開關閥13。使用本實施例粘性粉料輸送管道時,將其上游端與上游設備(一般為盛裝質量稱量計量后粉料的高精度稱量罐)連接,下游端與下游設備(一般為粉料接收裝置),上游自動開關閥11用于連通或切斷粘性粉料輸送管道與上游設備,下游自動開關閥13用于連通或切斷粘性粉料輸送管道與下游設備,構成整體粘性粉料輸送系統。輸送時,粉料通過上游設備的壓縮空氣氣力作用沿彈性管10被壓送至下游設備;在粉料被壓送前,上游自動開關閥11與下游自動開關閥13同時打開,上游設備內開始充壓,壓縮空氣形成的氣流將粉體從上游設備沿彈性管10被壓送至下游設備;粉料被壓送過程中,粉料在彈性管10內沿管線輸送,當管道內阻力高于設定值時,說明粉料在輸送管道內即將發生堵管,參照圖5;此時,上游自動開關閥11與下游自動開關閥13同時關閉,外連壓縮空氣設備從壓縮空氣充氣口12通入壓縮空氣,通入壓縮空氣后彈性管10膨脹,彈性管10的橫截面積擴大,參照圖6,壓縮空氣可以穿過堵塞區域并將堵塞的粉料沿管線向下游設備方向輸送,如圖6中箭頭所示,從而起到防止管道阻塞的效果,阻塞消除后,打開上游自動開關閥11與下游自動開關閥13,繼續輸送;粉料被輸送至下游設備內后,若彈性管10內壁上具有粘滯的粉料,此時關閉上游自動開關閥11與下游自動開關閥13,從壓縮空氣充氣口12通入壓縮空氣至使彈性管10管內壓力到達一定壓力后,彈性管10膨脹到一定程度,粘附在彈性管10內壁的粉料由于張力的原因從其內壁脫落,此時迅速打開下游自動開關閥13,脫落的粉料被氣流輸送至下游設備內,從而起到防止粉料粘附在管壁進而提高粉料配料精度的作用,參照圖7。由于彈性管10為軟質管,可產生膨脹變形,則其強度較硬質管弱,為對彈性管10起到保護作用,本實施例中輸送管道還包括套設在彈性管10外側的硬質管20,彈性管10與硬質管20之間為彈性管10的形變空隙30。為便于彈性管10膨脹時順利產生膨脹變形,減小阻力,在硬質管20上設有連通彈性管10與硬質管20之間形變空隙30的空氣呼吸過濾器40。當彈性管10膨脹時,彈性管10與硬質管20之間形變空隙30的氣體通過空氣呼吸過濾器40過濾后排空,使彈性管10順利膨脹;當彈性管10收縮時,外界空氣通過空氣呼吸過濾器40再次進入彈性管10與硬質管20之間形變空隙30,使內外壓力一致。本實施例還提出了一種粘性粉料輸送系統,包括上游設備50、下游設備60和連接上游設備50和下游設備60之間的輸送管道,所述輸送管道參照本技術粘性粉料輸送管道的實施例及附圖2至圖8的描述,本實施例粘性粉料輸送系統的工作過程同時參照本技術粘性粉料輸送管道的實施例,在此不再贅述。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是對本技術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術實現思路
加以變更或改型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是凡是未脫離本技術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技術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改型,仍屬于本技術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粘性粉料輸送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彈性管,沿粉料輸送方向,所述彈性管的上游端上依次設置有上游自動開關閥及壓縮空氣充氣口,下游端上設置有下游自動開關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粘性粉料輸送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彈性管,沿粉料輸送方向,所述彈性管的上游端上依次設置有上游自動開關閥及壓縮空氣充氣口,下游端上設置有下游自動開關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粘性粉料輸送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管道還包括套設在所述彈性管外側的硬質管,所述彈性管與所述硬質管之間為所述彈性管的形變空隙。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粘性粉料輸送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質管上設有連通所述形變空隙的空氣呼吸過濾器。4.一種粘性粉料輸送系統,...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學奎,高天寶,武斌,高繼強,楊凱,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軟控機電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