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性腐蝕性物料輸送溜子修復板,包括耐磨板,耐磨板的一面安裝數個平行的斜板,斜板的上表面與耐磨板板面之間的夾角為銳角,最上端的斜板的頂端設置輪架,輪架上安裝一個上支撐輪和兩個下支撐輪,輪架上安裝支撐座,支撐座上安裝膠管,膠管的上部連接弧形管的一端,弧形管的另一端位于耐磨板上端的后方,膠管與弧形管連通,膠管內設置活塞和螺母,活塞上連接絲桿,絲桿與螺母配合,絲桿的一端伸出膠管外,絲桿的端部安裝搖柄。本發明專利技術焊接在出現磨漏的區域,在水渣下落后將在扁鋼處形成穩定的水渣原料料層,該料層形成耐磨層,在運行過程中舊料層被沖刷磨損,新料層形成,下料溜槽的耐磨性能提高,使用壽命延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修復板,確切地說是一種粘性腐蝕性物料輸送溜子修復板。
技術介紹
在礦渣微粉行業中,原料是煉鋼水淬后的水渣,具有較強的腐蝕性以及粘性。在立磨產線流程中水渣通過皮帶輸送,經過輸送溜子進入立磨進行研磨。下料沖刷比較嚴重的位置一般不到2-3個月就經常出現輸送溜子槽被磨穿的現象,造成水渣原料的外泄,水渣進入設備容易造成設備軸承等轉動部件損壞;而且容易造成污染,進行清掃增加了職工的勞動強度。目前,采用耐磨性較高的帶有耐磨堆焊層的鋼板或者錳鋼板制作,但是成本較高,形狀切割以及焊接難度高,并且耐磨性能提升不明顯;并且在更換安裝過程中,耐磨板不易固定,焊接時需要一名工作人員支撐住,安裝難度較大,安裝過程中重量大,存在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粘性腐蝕性物料輸送溜子修復板,能夠有效提高耐磨性,提高使用壽命,安裝難度降低。本專利技術為實現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粘性腐蝕性物料輸送溜子修復板,包括耐磨板,耐磨板的一面安裝數個平行的斜板,斜板的上表面與耐磨板板面之間的夾角為銳角,最上端的斜板的頂端設置輪架,輪架上安裝一個上支撐輪和兩個下支撐輪,上支撐輪與斜板的頂部配合,下支撐輪與斜板的兩側配合,輪架上安裝支撐座,支撐座上安裝膠管,膠管的上部連接弧形管的一端,弧形管的另一端位于耐磨板上端的后方,膠管與弧形管連通,膠管內設置活塞和螺母,活塞上連接絲桿,絲桿與螺母配合,絲桿的一端伸出膠管外,絲桿的端部安裝搖柄。為了進一步實現本專利技術的目的,還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所述的耐磨板的厚度為a,a=6-8mm ;斜板之間的距離為d,d=80_120mm。斜板的上表面與耐磨板板面之間的夾角為 α , α =30-60。。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本專利技術焊接在出現磨漏的區域,在水渣下落后將在扁鋼處形成穩定的水渣原料料層,該料層形成耐磨層,在運行過程中舊料層被沖刷磨損,新料層形成,下料溜槽的耐磨性能提高,使用壽命延長;耐磨板采用普通的鋼板即可,降低生產成本;在安裝時,將耐磨板放置,沿上端斜板移動膠管,移動過程中向耐磨板后部擠壓膠體,將本專利技術黏貼在輸送溜子上,再進行焊接即可,安裝過程安全方便。本專利技術還具有結構簡潔緊湊、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簡便的優點。【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左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的安全過程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的I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1耐磨板2斜板3耐磨層4上支撐輪5側支撐輪6支撐座7弧形管8膠管9活塞10螺母11絲桿12搖柄13輪架。【具體實施方式】粘性腐蝕性物料輸送溜子修復板,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耐磨板1,耐磨板I的一面安裝數個平行的斜板2,斜板2的上表面與耐磨板I板面之間的夾角為銳角。斜板2的上表面與耐磨板I板面之間的夾角為α,α =30-60°,在這個角度范圍內形成耐磨層3厚度和穩定性最佳,耐磨性能最強。所述的耐磨板I的厚度為a,a=6-8mm,優選a=6mm ;斜板2之間的距離為d,d=80-120mm,優選d=100mm,出于成本考慮,上述結構方便獲得,并且耐磨效果好。本專利技術焊接在出現磨漏的區域,在水渣下落后將在扁鋼處形成穩定的水渣原料料層,該料層形成耐磨層3,在運行過程中舊料層被沖刷磨損,新料層形成,下料溜槽的耐磨性能提高,使用壽命延長;耐磨板采用普通的鋼板即可,降低生產成本。如圖3和圖4所示,最上端的斜板2的頂端設置輪架13,輪架13上安裝一個上支撐輪4和兩個下支撐輪5,上支撐輪4與斜板2的頂部配合,下支撐輪5與斜板2的兩側配合,輪架13上安裝支撐座6,支撐座6上安裝膠管8,膠管8的上部連接弧形管7的一端,弧形管7的另一端位于耐磨板I上端的后方,膠管8與弧形管7連通,膠管8內設置活塞9和螺母10,活塞9上連接絲桿11,絲桿11與螺母10配合,絲桿11的一端伸出膠管8外,絲桿11的端部安裝搖柄12。在安裝時,將耐磨板放置安裝位置,輪架13沿最上端的斜板2移動,移動過程中轉動搖柄12使絲桿11向內推,將膠管8內的膠體擠出,擠出的膠體在耐磨板I和輸送溜子之間,將本專利技術黏貼在輸送溜子上,粘結牢固后再進行焊接即可,避免焊接時需工作人員在下部支撐,安裝過程安全方便。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并不限制于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實施例的范圍內。本專利技術未詳盡描述的
技術實現思路
均為公知技術?!局鳈囗棥?.粘性腐蝕性物料輸送溜子修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耐磨板(1),耐磨板(I)的一面安裝數個平行的斜板(2),斜板(2)的上表面與耐磨板(I)板面之間的夾角為銳角,最上端的斜板(2)的頂端設置輪架(13),輪架(13)上安裝一個上支撐輪(4)和兩個下支撐輪(5),上支撐輪(4)與斜板(2)的頂部配合,下支撐輪(5)與斜板(2)的兩側配合,輪架(13)上安裝支撐座(6),支撐座(6)上安裝膠管(8),膠管(8)的上部連接弧形管(7)的一端,弧形管(7)的另一端位于耐磨板(I)上端的后方,膠管(8)與弧形管(7)連通,膠管(8)內設置活塞(9 )和螺母(10 ),活塞(9 )上連接絲桿(11),絲桿(11)與螺母(10 )配合,絲桿(11)的一端伸出膠管(8 )外,絲桿(11)的端部安裝搖柄(1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粘性腐蝕性物料輸送溜子修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磨板(I)的厚度為a,a=6-8mm ;斜板(2)之間的距離為d,d=80-120mmo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粘性腐蝕性物料輸送溜子修復板,其特征在于:斜板(2)的上表面與耐磨板(I)板面之間的夾角為α,α =30-60°?!緦@空承愿g性物料輸送溜子修復板,包括耐磨板,耐磨板的一面安裝數個平行的斜板,斜板的上表面與耐磨板板面之間的夾角為銳角,最上端的斜板的頂端設置輪架,輪架上安裝一個上支撐輪和兩個下支撐輪,輪架上安裝支撐座,支撐座上安裝膠管,膠管的上部連接弧形管的一端,弧形管的另一端位于耐磨板上端的后方,膠管與弧形管連通,膠管內設置活塞和螺母,活塞上連接絲桿,絲桿與螺母配合,絲桿的一端伸出膠管外,絲桿的端部安裝搖柄。本專利技術焊接在出現磨漏的區域,在水渣下落后將在扁鋼處形成穩定的水渣原料料層,該料層形成耐磨層,在運行過程中舊料層被沖刷磨損,新料層形成,下料溜槽的耐磨性能提高,使用壽命延長?!綢PC分類】B65G11/16【公開號】CN105584774【申請號】CN201410569673【專利技術人】曲麗娜, 李巍, 劉富增, 郭永智, 李培彥 【申請人】濟南魯新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公開日】2016年5月18日【申請日】2014年10月23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粘性腐蝕性物料輸送溜子修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耐磨板(1),耐磨板(1)的一面安裝數個平行的斜板(2),斜板(2)的上表面與耐磨板(1)板面之間的夾角為銳角,最上端的斜板(2)的頂端設置輪架(13),輪架(13)上安裝一個上支撐輪(4)和兩個下支撐輪(5),上支撐輪(4)與斜板(2)的頂部配合,下支撐輪(5)與斜板(2)的兩側配合,輪架(13)上安裝支撐座(6),支撐座(6)上安裝膠管(8),膠管(8)的上部連接弧形管(7)的一端,弧形管(7)的另一端位于耐磨板(1)上端的后方,膠管(8)與弧形管(7)連通,膠管(8)內設置活塞(9)和螺母(10),活塞(9)上連接絲桿(11),絲桿(11)與螺母(10)配合,絲桿(11)的一端伸出膠管(8)外,絲桿(11)的端部安裝搖柄(12)。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曲麗娜,李巍,劉富增,郭永智,李培彥,
申請(專利權)人:濟南魯新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