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功能復邊檢查井蓋支座,包括內支撐壁、外支撐壁、封底和復邊蓋板,內支撐壁和外支撐壁之間的空間下部由封底密封,且上部安裝有復邊蓋板,封底與復邊蓋板相互平行,封底、內支撐壁、外支撐壁和復邊蓋板圍成的空間為復邊空間,同時還提供了一種多功能復邊檢查井蓋,包括井蓋支座和覆蓋板,該井蓋支座擁有復邊空間,形成的復邊空間使井蓋支座的抗變形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同時加大了井蓋支座與底面的接觸面積,提高了防沉降能力,該井蓋支座的安全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檢查井蓋支座,具體涉及一種多功能復邊檢查井蓋支座及包括該井蓋支座的井蓋。
技術介紹
檢查井蓋支座遍布在城鎮(zhèn)的大街小巷等對應場所中,是一種與市民出行安全息息相關的功能性產品。在以往多年的實際應用中,檢查井蓋支座,一般都延用著傳統(tǒng)的單邊設計,然而,這種以單一功能為應用目的、以控制目標物制作成本為設計理念的產品,在實際應用中,也逐步地顯現(xiàn)出了其功能設計的短板和缺陷,已成為制約和影響交通安全的隱患所在。當前單邊井蓋支座的成型面積較大,而單邊井蓋支座的整體結性又相對薄弱,所以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如遇到外力擠壓和沖擊壓強,單邊井蓋支座極易產生應力變形,導致井蓋不能與變形的井蓋支座匹配,而會產生井蓋在車輛或人經過其的時候會移動、偏移和響動,存在安全隱患。另一方面當前單邊檢查井蓋支座的單邊設計,致使產品結構接地面積相對較小。在檢查井蓋承受過載碾壓時,單位面積內的壓強過大,并通過物理形式的傳遞,作用于井蓋支座下方的檢查井臺,使得檢查井臺極易形成外力機械性損傷,最終導致檢查井蓋歪斜、沉降或周邊隆起,這樣子在車輛或人經過的時候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綜上所述,當前單邊檢查井蓋支座,由于其功能性設計過于簡單和缺少前瞻性,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已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要求,急需研發(fā)一種能彌補上述缺陷的新型井蓋支座。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多功能復邊檢查井蓋支座及井蓋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多功能復邊檢查井蓋支座,包括內支撐壁、外支撐壁、封底和復邊蓋板,內支撐壁和外支撐壁之間的空間下部由封底密封,且上部安裝有復邊蓋板,封底、內支撐壁、外支撐壁和復邊蓋板圍成的空間為復邊空間。最優(yōu)的,所述井蓋支座還包括連通孔和通風口,內支撐壁上設置有連通孔,連通孔連通井筒與復邊空間;復邊蓋板上設置有通風口,通風口連通復邊空間與外界,井筒通過連通孔和通風口與外界連通。最優(yōu)的,所述井蓋支座還包括至少一個加強筋板,加強筋板垂直于封底安裝在復邊空間內,所述加強筋板形狀與復邊空間的橫截面相匹配,加強筋板與封底、加強筋板與內支撐壁、加強筋板與外支撐壁均密封連接,加強筋板與復邊蓋板接觸,加強筋板將復邊空間分割成至少兩個隔斷空間。最優(yōu)的,所述井蓋支座的外支撐壁內側設置有向外突出的外復邊蓋板卡臺且井蓋支座的內支撐壁的外側設置有向外突出的內復邊蓋板卡臺,復邊蓋板擺放在內復邊蓋板卡臺和外復邊蓋板卡臺上,復邊蓋板的內邊沿與內支撐壁接觸且復邊蓋板的外邊沿與外支撐壁接觸。最優(yōu)的,所述隔斷空間的上開口安裝有與隔斷空間的上開口形狀相匹配的復邊蓋板,復邊蓋板的數(shù)量小于或者等于隔斷空間的數(shù)量;所述隔斷空間分為兩種,一種隔斷空間的所有面上均沒有連通孔或通風口,即密封隔斷空間;另一種隔斷空間的至少一個面上設置有連通孔或通風口,即透氣隔斷空間。最優(yōu)的,所述密封隔斷空間內設置有電子傳感器、儲能電池、智能芯片、揚聲器、LED光源控制器或智能電子元器件。本技術還提供一種多功能復邊檢查井蓋,包括井蓋支座和覆蓋板,所述井蓋支座包括內支撐壁、外支撐壁、封底和復邊蓋板,內支撐壁和外支撐壁之間的空間下部由封底密封,且上部安裝有復邊蓋板,封底與復邊蓋板相互平行,封底、內支撐壁、外支撐壁和復邊蓋板圍成的空間為復邊空間,所述井蓋支座的內支撐壁內側設置有向外突出的井蓋卡臺,且覆蓋板擺放在井蓋卡臺上,并且覆蓋板的邊沿與內支撐壁接觸。最優(yōu)的,所述井蓋支座還包括連通孔和通風口,內支撐壁上設置有連通孔,連通孔連通井筒與復邊空間;復邊蓋板上設置有通風口,通風口連通復邊空間與外界,井筒通過連通孔和通風口與外界連通。最優(yōu)的,所述井蓋支座還包括至少一個加強筋板,加強筋板垂直于封底安裝在復邊空間內,所述加強筋板形狀與復邊空間的橫截面相匹配,加強筋板與封底、加強筋板與內支撐壁、加強筋板與外支撐壁均密封連接,加強筋板與復邊蓋板接觸,加強筋板將復邊空間分割成至少兩個隔斷空間。最優(yōu)的,所述隔斷空間的上開口安裝有與隔斷空間的上開口形狀相匹配的復邊蓋板,復邊蓋板的數(shù)量小于或者等于隔斷空間的數(shù)量;所述隔斷空間分為兩種,一種隔斷空間的所有面上均沒有連通孔或通風口,即密封隔斷空間;另一種隔斷空間的至少一個面上設置有連通孔或通風口,即透氣隔斷空間。最優(yōu)的,所述井蓋支座的外支撐壁內側設置有向外突出的外復邊蓋板卡臺且井蓋支座的內支撐壁的外側設置有向外突出的內復邊蓋板卡臺,復邊蓋板擺放在內復邊蓋板卡臺和外復邊蓋板卡臺上,復邊蓋板的內邊沿與內支撐壁接觸且復邊蓋板的外邊沿與外支撐壁接觸。最優(yōu)的,所述密封隔斷空間內設置有電子傳感器、儲能電池、智能芯片、揚聲器、LED光源控制器或智能電子元器件。最優(yōu)的,所述內支撐壁圍成橢圓形或多邊形;所述外支撐壁圍成橢圓或多邊形;所述覆蓋板是橢圓形或多邊形;所述覆蓋板與所述復邊蓋板接觸,且覆蓋板的上表面與復邊蓋板的上表面平齊。最優(yōu)的,所述覆蓋板是層狀結構,最上層為透明或者不透明的抗壓裝飾層,中間為框架結構,框架結構內安裝電子元件或太陽能發(fā)電系統(tǒng),最下層為承重結構;復邊蓋板是層狀結構,最上層為透明或者不透明的抗壓裝飾層,下層為框架結構,框架結構內安裝電子元件或太陽能發(fā)電系統(tǒng)。綜上所述,本技術多功能復邊檢查井蓋支座,采用在井蓋支座定位內支撐壁外圍增設外支撐壁為該技術核心,封底、內支撐壁、外支撐壁和復邊蓋板圍成的復邊空間,復邊空間增加了井蓋支座的強度,使得井蓋支座不易變形損壞,同時復邊空間的設計加大了井蓋支座的接地面積,保證井蓋支座穩(wěn)固不易沉降,不會出現(xiàn)檢查井蓋支座歪斜、沉降或周邊隆起的情況,提高了井蓋支座的安全穩(wěn)定性,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井蓋支座在街道路面造成的安全隱患。附圖說明附圖1是多功能復邊檢查井蓋支座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多功能復邊檢查井蓋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3是多功能復邊檢查井蓋另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井蓋支座10、內支撐壁11、外支撐壁12、封底13、復邊蓋板14、連通孔15、通風口16、加強筋板17、三角加強筋板18、覆蓋板20、抗壓裝飾層21、框架結構22和承重結構23。具體實施方式結合本技術的附圖,對技術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闡述。實施例1:多功能復邊檢查井蓋支座10,包括內支撐壁11、外支撐壁12、封底13、加強筋板17、復邊蓋板14、三角加強筋板18、連通孔15和通風口16,內支撐壁11圍成的橢圓形或多邊形空間設置在外支撐壁12圍成的橢圓形或多邊形空間內側,內支撐壁11和外支撐壁12之間的空間下部由封底13密封,且上部安裝有復邊蓋板14,封底13與復邊蓋板14相互平行,封底13、內支撐壁11、外支撐壁12和復邊蓋板14圍成的空間為復邊空間;井蓋支座10的外支撐壁12內側設置有向外突出的外復邊蓋板14卡臺且井蓋支座10的內支撐壁11的外側設置有向外突出的內復邊蓋板14卡臺,復邊蓋板14擺放在內復邊蓋板14卡臺和外復邊蓋板14卡臺上,復邊蓋板14的內邊沿與內支撐壁11接觸且復邊蓋板14的外邊沿與外支撐壁12接觸。封底13從與外支撐壁12接觸的地方向外延伸,三角加強筋板18一個邊與封底13延伸出的部分固定連接,且三角加強筋板18的另一個邊與外支撐壁12外側固定連接。加強筋板17垂直于封底13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功能復邊檢查井蓋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內支撐壁、外支撐壁、封底和復邊蓋板,內支撐壁和外支撐壁之間的空間下部由封底密封,且上部安裝有復邊蓋板,封底、內支撐壁、外支撐壁和復邊蓋板圍成的空間為復邊空間。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多功能復邊檢查井蓋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內支撐壁、外支撐壁、封底和復邊蓋板,內支撐壁和外支撐壁之間的空間下部由封底密封,且上部安裝有復邊蓋板,封底、內支撐壁、外支撐壁和復邊蓋板圍成的空間為復邊空間。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復邊檢查井蓋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井蓋支座還包括連通孔和通風口,內支撐壁上設置有連通孔,連通孔連通井筒與復邊空間;復邊蓋板上設置有通風口,通風口連通復邊空間與外界,井筒通過連通孔和通風口與外界連通。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復邊檢查井蓋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井蓋支座還包括至少一個加強筋板,加強筋板垂直于封底安裝在復邊空間內,所述加強筋板形狀與復邊空間的橫截面相匹配,加強筋板與封底、加強筋板與內支撐壁、加強筋板與外支撐壁均密封連接,加強筋板與復邊蓋板接觸,加強筋板將復邊空間分割成至少兩個隔斷空間。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復邊檢查井蓋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井蓋支座的外支撐壁內側設置有向外突出的外復邊蓋板卡臺且井蓋支座的內支撐壁的外側設置有向外突出的內復邊蓋板卡臺,復邊蓋板擺放在內復邊蓋板卡臺和外復邊蓋板卡臺上,復邊蓋板的內邊沿與內支撐壁接觸且復邊蓋板的外邊沿與外支撐壁接觸。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復邊檢查井蓋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斷空間的上開口安裝有與隔斷空間的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丁永杰,
申請(專利權)人:丁永杰,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寧夏;6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