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便于排渣的離心機底座,包括:支撐平臺組件與筒體組件,其中,所述支撐平臺組件包括支撐面板、及支撐于該支撐面板下表面的至少3個支撐腳,所述筒體組件嵌設于所述支撐面板中。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能夠在滿足減少便于排渣的離心機底座的震動幅度的同時,減小離心機運行的噪音,降低離心機與其底座之間的磨損,降低生產成本,還能夠便于清洗筒壁上的濾渣的有益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離心機底座,更具體地,涉及一種便于排渣的離心機底座。
技術介紹
離心機是利用離心力,分離液體與固體顆粒或液體與液體的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機械。離心機主要用于將懸浮液中的固體顆粒與液體分開,或將乳濁液中兩種密度不同,又互不相溶的液體分開(例如從牛奶中分離出奶油);它也可用于排除濕固體中的液體,例如用洗衣機甩干濕衣服;特殊的超速管式分離機還可分離不同密度的氣體混合物;利用不同密度或粒度的固體顆粒在液體中沉降速度不同的特點,有的沉降離心機還可對固體顆粒按密度或粒度進行分級。離心機在工作過程中,由于離心轉子的高速旋轉會帶動其底座產生震動,容易造成離心機的底座損壞,影響生產,加大企業的生產成本,同時,由于固液分離過程中產生的濾渣容易貼附于離心機底座的筒壁上,不容易清洗,給后續的再分離造成不必要的清洗難度,降低分離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便于排渣的離心機底座,其能夠在滿足減少便于排渣的離心機底座的震動幅度的同時,減小離心機運行的噪音,降低離心機與其底座之間的磨損,降低生產成本,還能夠便于清洗筒壁上的濾渣。為了實現根據本技術的這些目的和其他優點,提供了一種便于排渣的離心機底座,包括:支撐平臺組件與筒體組件,其中,所述支撐平臺組件包括支撐面板、及支撐于該支撐面板下表面的至少3個支撐腳,所述筒體組件嵌設于所述支撐面板中。優選的是,所述筒體組件包括:圓筒形的外殼筒體;設于所述外殼筒體外側的翻蓋支座;以及設于所述外殼筒體的頂部邊緣的壓緊部,其中,所述外殼筒體嵌設于所述支撐面板中,且所述外殼筒體的中心軸線與所述支撐面板的法線相平行,所述外殼筒體的內壁固接有圓環狀的機殼底面包襯,所述外殼筒體的內壁上設有至少一組氣體反沖裝置,所述氣體反沖裝置上設有若干噴氣嘴。優選的是,所述機殼底面包襯的內側固接有圓筒形的承套,所述承套貫穿所述支撐面板的底部。優選的是,所述承套的底部固接有與其相匹配的對接筒,所述對接筒的底部對接有呈倒置圓錐筒狀的外接卸料斗。優選的是,所述承套的中心設有圓筒狀的軸承座體,所述軸承座體與所述承套之間固接有至少兩根呈放射狀的軸承座筋板。優選的是,所述軸承座體的頂部外側設有圓環狀的上沖洗管,所述機殼底面包襯上設有圓環狀的下沖洗管,所述上沖洗管與下沖洗管相連通。優選的是,所述支撐面板上設有電機安裝槽,所述支撐面板的下方設有皮帶外防護罩,所述皮帶外防護罩分別連通所述對接筒及所述電機安裝槽的底部。優選的是,所述軸承座體的底部對接有圓筒形的皮帶內防護罩。優選的是,所述外殼筒體上連通地設置有通往外界的出液管,所述機殼底面包襯上設有與所述出液管相通的導流通道。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是:其能夠在滿足減少便于排渣的離心機底座的震動幅度的同時,減小離心機運行的噪音,降低離心機與其底座之間的磨損,降低生產成本,還能夠便于清洗筒壁上的濾渣。本技術的其他優點、目標和特征將部分通過下面的說明體現,部分還將通過對本技術的研究和實踐而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附圖說明圖1是根據本技術所述的一實施例中便于排渣的離心機底座的三維結構示意圖;圖2是根據本技術所述的一實施例中便于排渣的離心機底座的縱向剖視圖;圖3是根據本技術所述的一實施例中便于排渣的離心機底座的另一角度三維結構示意圖。圖中:支撐平臺組件110;支撐面板111;支撐腳111a;電機安裝槽112;電機動力輸出孔112a;出液管113;筒體組件120;外殼筒體121;氣體反沖裝置121a;翻蓋支座122;壓緊部123;外接卸料斗124;皮帶外防護罩125;皮帶內防護罩126;承套127;對接筒127a;機殼底面包襯128;下沖洗管128a;軸承座體129;上沖洗管129a;軸承座筋板129b。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技術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優點將變得更加明顯,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參見圖1,便于排渣的離心機底座100包括:支撐平臺組件110與筒體組件120,其中,支撐平臺組件110包括支撐面板111、及支撐于該支撐面板111下表面的至少3個支撐腳111a,筒體組件120嵌設于支撐面板111中。參照圖2及圖3,筒體組件120包括:圓筒形的外殼筒體121;設于外殼筒體121外側的翻蓋支座122;以及設于外殼筒體121的頂部邊緣的壓緊部123,其中,外殼筒體嵌121設于支撐面板111中,且外殼筒體121的中心軸線與支撐面板111的法線相平行,外殼筒體121的內壁固接有圓環狀的機殼底面包襯128,外殼筒體121的內壁上設有至少一組氣體反沖裝置121a,氣體反沖裝置121a上設有若干噴氣嘴。在一實施方式中,多個壓緊部123等距均勻的設置于外殼筒體121的頂部邊緣處。再次參照圖2,機殼底面包襯128的內側固接有圓筒形的承套127,承套127貫穿支撐面板111的底部。承套127的底部固接有與其相匹配的對接筒127a,對接筒127a的底部對接有呈倒置圓錐筒狀的外接卸料斗124。承套127的中心設有圓筒狀的軸承座體129,軸承座體129與承套127之間固接有至少兩根呈放射狀的軸承座筋板129b。在一實時方式中,軸承座筋板129b設有五根。參照圖2及圖3,軸承座體129的頂部外側設有圓環狀的上沖洗管129a,機殼底面包襯128上設有圓環狀的下沖洗管128a,上沖洗管129a與下沖洗管128a相連通。支撐面板111上設有電機安裝槽112,支撐面板111的下方設有皮帶外防護罩125,皮帶外防護罩125分別連通對接筒127a及電機安裝槽112的底部。在一實施方式中,電機安裝槽112的底部設有電機動力輸出端通孔112a。再次參照圖2及圖3軸承座體129的底部對接有圓筒形的皮帶內防護罩126。外殼筒體121上連通地設置有通往外界的出液管113,機殼底面包襯128上設有與出液管相通113的導流通道113a。這里說明的設備數量和處理規模是用來簡化本技術的說明的。對本技術的應用、修改和變化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如上所述,根據本技術,其能夠在滿足減少便于排渣的離心機底座的震動幅度的同時,減小離心機運行的噪音,降低離心機與其底座之間的磨損,降低生產成本,還能夠便于清洗筒壁上的濾渣。盡管本技術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并不僅限于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于各種適合本技術的領域,對于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范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術并不限于特定的細節和這里示出與描述的圖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便于排渣的離心機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平臺組件與筒體組件,其中,所述支撐平臺組件包括支撐面板、及支撐于該支撐面板下表面的至少3個支撐腳,所述筒體組件嵌設于所述支撐面板中。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便于排渣的離心機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平臺組件與筒體組件,其中,所述支撐平臺組件包括支撐面板、及支撐于該支撐面板下表面的至少3個支撐腳,所述筒體組件嵌設于所述支撐面板中。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排渣的離心機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組件包括:圓筒形的外殼筒體;設于所述外殼筒體外側的翻蓋支座;以及設于所述外殼筒體的頂部邊緣的壓緊部,其中,所述外殼筒體嵌設于所述支撐面板中,且所述外殼筒體的中心軸線與所述支撐面板的法線相平行,所述外殼筒體的內壁固接有圓環狀的機殼底面包襯,所述外殼筒體的內壁上設有至少一組氣體反沖裝置,所述氣體反沖裝置上設有若干噴氣嘴。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排渣的離心機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殼底面包襯的內側固接有圓筒形的承套,所述承套貫穿所述支撐面板的底部。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排渣的離心機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套的底部固接有與其相匹配的對接筒,所述對...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丁經榮,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鍛壓廠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