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建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建筑模板連接結構。
技術介紹
目前,面板與支撐結構之間的連接采用的連接件基本是螺栓連接,這樣的連接方式一方面非常的繁瑣,模板在組合拆裝的時候,需要一個一個的進行連接,一塊面板上需要設置多個螺栓,搭建效率也不高,拆裝操作也很不方便;另一方面,這種連接方式只適用于面板是鋼、鋁等沒有熱脹冷縮性質的材料,而對于有熱脹冷縮的PVC面板或者PP面板等,螺栓連接的方式顯然是不合理的,因為這種方式沒有留出熱脹冷縮面板的伸縮縫,這種建筑模板在使用一次后,再進行拆裝就非常的困難了,基本不可再利用,增加了成本。另外,傳統的面板與支撐板的螺栓連接方式也影響整體的外觀效果,面板是凸出支撐板的表面的。國內多數模板廠家仍然沿用著模板背面焊接橫肋的模板形式來加固面板與支撐板的連接。這種形式從力學角度來講并不是最為優化的設計,因為以國內使用對拉螺栓及背楞的模板工作形式下,建筑模板縱向受力形變更為顯著,焊接橫肋的形式更適合拉片式模板的工作形式,而不適合鋁合金、PVC、PP等材質的模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難題,從而提供了一種建筑模板連接結構,該結構不僅設有加固結構,而且具有操作簡單,便于拆卸與更換等優勢。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建筑模板連接結構,包括模板本體、封板和底板,所述模板本體包括頂板和兩側板,所述兩側板平行設置,所述頂板與兩側板垂直設置,所述頂板和兩側板連接成一個整體的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本體上設有加強筋;所述兩側板上均設有向內折彎90度的折彎邊,所述側板與折彎邊形成倒L形結構;所述封板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建筑模板連接結構,包括模板本體(1)、封板(2)和底板(3),所述模板本體包括頂板(8)和兩側板(7),所述兩側板平行設置,所述頂板與兩側板垂直設置,所述頂板和兩側板連接成一個整體的固定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模板本體上設有加強筋(6);所述兩側板上均設有折彎邊,所述側板與折彎邊形成倒L形結構(4);所述封板的兩側邊設有對稱的L形槽(5);所述封板設置于所述折彎邊的下方,通過兩側邊的倒L形結構與封板的L形槽相配合,且封邊的底部壓置于所述加強筋上,所述加強筋對封板承重;所述底板與兩側板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建筑模板連接結構,包括模板本體(1)、封板(2)和底板(3),所述模板本體包括頂板(8)和兩側板(7),所述兩側板平行設置,所述頂板與兩側板垂直設置,所述頂板和兩側板連接成一個整體的固定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模板本體上設有加強筋(6);所述兩側板上均設有折彎邊,所述側板與折彎邊形成倒L形結構(4);所述封板的兩側邊設有對稱的L形槽(5);所述封板設置于所述折彎邊的下方,通過兩側邊的倒L形結構與封板的L形槽相配合,且封邊的底部壓置于所述加強筋上,所述加強筋對封板承重;所述底板與兩側板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模板連接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底板(3)、頂板(8)和兩側板(7)上均設有安裝孔(9)。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模板連接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加強筋(6)至少設有一個,且加強筋橫向設置,加強筋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兩側板上。4.根據權利要求...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建良,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城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