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起重鏈條單環彎曲力測試機,包括走鏈傳動機構和升降減速機構,走鏈傳動機構包括分設于機身兩側的出、入鏈導輪和分設于機身上的進、出鏈軸輪組件,進、出鏈軸輪組件均與裝于機身上部的走鏈驅動電機的中置小齒輪嚙合,游輪由雙行鏈條吊掛,游輪座下端固定力矩傳感器,升降減速機構包括固定于機身臺板底部的開設有臺階通孔的底盤、傳動大齒輪和絲桿,大齒輪開設的中心螺孔傳動嚙合絲桿,該中心螺孔其上端軸向延伸的縮頸段限位在臺階通孔中,絲桿頂端穿出縮頸段且固定力矩傳感器,絲桿底端固設的導向短軸滑設于導向固定板的導向孔中,傳動大齒輪與裝于升降電機輸出軸的輸出小齒輪嚙合。本測試機能彎曲、杠拉漲緊來檢測雙行鏈條強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起重鏈條單環彎曲力測試機,屬于成品起重鏈條安全載荷加載力測試
技術介紹
起重鏈條是由彼此環套連結的多個單個的鏈節(鏈環)組成,葫蘆在實際工況使用時鏈條上每一個鏈環均需承受重物的重力,目前考量成品鏈條其安全性的方法是采用整根鏈條在杠拉設備上通過人力對鏈條進行出廠前的試拉測驗,一種規格葫蘆整根鏈條其全長短至2.5米,長達數十米,試拉時無法對鏈條上的每一鏈環進行強度測試,因此無法知曉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鏈環,針對常規試拉設備存在的這一弊端,如何設計出一款鏈條逐環強度檢測的設備,實乃鏈條制造行業亟需努力的方向。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效、緊湊的起重鏈條單環彎曲力測試機,該測試機能夠通過彎曲漲緊和杠拉漲緊來試拉雙行鏈以綜合檢測其強度,可替代人工低效和克服測試粗略的技術不足。為此,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起重鏈條單環彎曲力測試機,包括機身、走鏈傳動機構和該走鏈傳動機構的驅動裝置,其改進點在于:還包括升降減速機構,所述驅動裝置包括臥式安裝于機身上部的帶有中置小齒輪的走鏈驅動電機,所述走鏈傳動機構包括設于機身一側的入鏈導輪、設于機身另一側的出鏈導輪以及分設于機身上部的進鏈軸輪組件和出鏈軸輪組件,中置小齒輪分別嚙合進鏈軸輪組件、出鏈軸輪組件,轉動設置于游輪座上的游輪嚙合雙行鏈條且游輪位于中置小齒輪的正下方,游輪座在其下端固定有用于測量雙行鏈條漲緊力的力矩傳感器,所述升降減速機構包括固定于機身臺板底部的開設有臺階通孔的底盤、傳動大齒輪和絲桿,傳動大齒輪開設的中心螺孔供絲桿傳動嚙合,該中心螺孔其上端軸向延伸的縮頸段限位在所述臺階通孔中,絲桿的頂端穿出此縮頸段且固定于力矩傳感器的下部,絲桿在其底端固設的導向短軸滑設于帶有導向長孔的導向固定板上,傳動大齒輪由裝于升降電機其輸出軸上的輸出小齒輪嚙合傳動。作為進一步補充和完善,本專利技術還包括如下技術特征:為防止絲桿下降過度損壞設備以及出現安全事故,本專利技術還包括用于控制游輪下行極限位置的下行限位開關,機身上部與機身臺板之間裝有柱形導軌和固定于此柱形導軌上的導軌板,下行限位開關固定于此柱形導軌上,在游輪座上設置的限位腳滑動設置于柱形導軌與導軌板之間構成的滑動空間中,且限位腳與此下行限位開關相對應。柱形導軌和導軌板的設置,提高了游輪座移動的穩定性,可防止游輪座發生扭轉,進而避免鏈條在測試過程中發生扭轉,一旦出現異常情況時限位腳則會抵觸下行限位開關,可及時切斷升降電機電源。為降低成本提高部件的通用性,上述進鏈軸輪組件包括裝于機身上部的進鏈輪軸、轉動設置于此進鏈輪軸上的進鏈輪部和傳動齒輪部;出鏈軸輪組件與進鏈軸輪組件具有相同的結構。為提高走鏈傳動精度,上述進鏈軸輪組件中的進鏈輪部與傳動齒輪部為一整體件;出鏈軸輪組件中的出鏈輪部與傳動齒輪部為一整體件。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優點和積極效果:本專利技術提供的起重鏈條單環彎曲力測試機,鏈條上機后能夠自動走鏈,能夠通過彎曲漲緊和杠拉漲緊方式來試拉雙行鏈以綜合檢測其強度,不但整機結構緊湊度高,試拉高效,可大幅度減少人工強度。【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就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起重鏈條單環彎曲力測試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縱向部視圖;圖3是圖1的A部放大圖;圖4是圖2的B部放大圖;圖5是進、出鏈軸輪組件和驅動裝置的俯視圖;圖6是控制面板的示意圖;圖7是力矩數控儀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1、2、3、4、5、6、7所示,是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起重鏈條單環彎曲力測試機,包括機身G、走鏈傳動機構和該走鏈傳動機構的驅動裝置,其改進點在于:還包括升降減速機構,所述驅動裝置包括臥式安裝于機身上部G1的帶有中置小齒輪11的走鏈驅動電機M1,所述走鏈傳動機構包括設于機身G一側的入鏈導輪21、設于機身G另一側的出鏈導輪22以及分設于機身上部G1的進鏈軸輪組件23和出鏈軸輪組件24,中置小齒輪11分別嚙合進鏈軸輪組件23、出鏈軸輪組件24,轉動設置于游輪座3上的游輪31嚙合雙行鏈條Z1,由該雙行鏈條Z1吊掛的游輪31位于中置小齒輪11的正下方,游輪座30在其下端固定有用于測量雙行鏈條Z1漲緊受力的力矩傳感器4,所述升降減速機構包括固定于機身臺板G2底部的開設有臺階通孔510的底盤51、傳動大齒輪52和絲桿53,傳動大齒輪52開設的中心螺孔520供絲桿53傳動嚙合,該中心螺孔520其上端軸向延伸的縮頸段521限位在所述臺階通孔510中,絲桿53的頂端穿出此縮頸段521且固定于力矩傳感器4的下部,絲桿53在其底端固設的導向短軸61滑設于帶有導向長孔的導向固定板6上,傳動大齒輪52由裝于升降電機M2其輸出軸71上的輸出小齒輪72嚙合傳動。供導向短軸61滑設的導向長孔在圖中看不見。在機身G一側(圖1示出為機身左側)還裝有的入鏈盤20位于入鏈導輪21的下方,該入鏈盤20開設的十字導向孔200供鏈條Z穿過。游輪座3上安裝有游輪軸32,游輪31轉動設置于游輪軸32上。升降電機M2立式安裝于臺板腳G3上,升降電機M2是具有變頻功能的帶剎車、減速器的三合一減速電機。升降電機M2通過輸出小齒輪72嚙合傳動大齒輪52進行減速傳動,從而運動轉化為絲桿53整體地進行上、下移動,其中,絲桿53上端帶動力矩傳感器4、游輪座3、游輪31進行上、下移動,以滿足相應松馳或漲緊雙行鏈條Z1的作用,由于導向短軸61沿導向固定板6長度方向開設的導向長孔上、下移動,則滿足了絲桿53的下端可靠地上、下移動。為了保證絲桿53其上段上、下移動的可靠性,縮頸段521的長度設計使其穿出底盤51的臺階通孔510且伸入機身臺板G2中。導向固定板6裝于升降電機M2的機殼上。縮頸段521上分設有軸用擋圈F1、間隔套H,臺階通孔510中設有孔用擋圈F2。為防止傳動大齒輪52徑向竄動,縮頸段521與臺階通孔510之間間隔安裝有一對傳動深溝球軸承。其中,位于下方的傳動深溝球軸承K21安裝于臺階通孔510的臺肩上,而位于上方的傳動深溝球軸承K22安裝在臺階通孔510內,且這兩個軸承K21、K22通過設置于縮頸段521上的間隔套H分隔安裝。為防止傳動大齒輪52從底盤51中脫離出來,傳動大齒輪52安裝時其縮頸段521通過軸用擋圈F1限位在臺階通孔510中。為防止傳動大齒輪52軸向竄動,傳動大齒輪52與底盤51之間裝設有傳動推力球軸承K1。環繞縮頸段521底部一周及繞縮頸段521底部的外周且在傳動大齒輪52的上側面分別開設有內環淺溝槽523、外環深溝槽522。其中,上述傳動推力球軸承K1是安裝在外環深溝槽522與底盤51構成的空間中,使傳動推力球軸承K1在承受軸向載荷情況下滿足傳動大齒輪52能夠自由靈活地轉動。本專利技術還包括用于控制游輪31下行極限位置的下行限位開關SW1,所述機身上部G1與機身臺板G2之間裝有柱形導軌G4和固定于此柱形導軌G4上的導軌板I,下行限位開關SW1固定于此柱形導軌G4上,在所述游輪座3上設置的限位腳30滑動設置于柱形導軌G4與導軌板I之間構成的滑動空間中,限位腳30與此下行限位開關SW1相對應。下行限位開關SW1位于限位腳30的下方。位于限位腳30上方且在柱形導軌G4上還設置有上升限位開關SW2,上升限位開關SW2也與限位腳30相對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起重鏈條單環彎曲力測試機,包括機身、走鏈傳動機構和該走鏈傳動機構的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升降減速機構,所述驅動裝置包括臥式安裝于機身上部的帶有中置小齒輪的走鏈驅動電機,所述走鏈傳動機構包括設于機身一側的入鏈導輪、設于機身另一側的出鏈導輪以及分設于機身上部的進鏈軸輪組件和出鏈軸輪組件,中置小齒輪分別嚙合進鏈軸輪組件、出鏈軸輪組件,轉動設置于游輪座上的游輪嚙合雙行鏈條且游輪位于中置小齒輪的正下方,游輪座在其下端固定有用于測量雙行鏈條漲緊力的力矩傳感器,所述升降減速機構包括固定于機身臺板底部的開設有臺階通孔的底盤、傳動大齒輪和絲桿,傳動大齒輪開設的中心螺孔供絲桿傳動嚙合,該中心螺孔其上端軸向延伸的縮頸段限位在所述臺階通孔中,絲桿的頂端穿出此縮頸段且固定于力矩傳感器的下部,絲桿在其底端固設的導向短軸滑設于帶有導向長孔的導向固定板上,傳動大齒輪由裝于升降電機其輸出軸上的輸出小齒輪嚙合傳動。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起重鏈條單環彎曲力測試機,包括機身、走鏈傳動機構和該走鏈傳動機構的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升降減速機構,所述驅動裝置包括臥式安裝于機身上部的帶有中置小齒輪的走鏈驅動電機,所述走鏈傳動機構包括設于機身一側的入鏈導輪、設于機身另一側的出鏈導輪以及分設于機身上部的進鏈軸輪組件和出鏈軸輪組件,中置小齒輪分別嚙合進鏈軸輪組件、出鏈軸輪組件,轉動設置于游輪座上的游輪嚙合雙行鏈條且游輪位于中置小齒輪的正下方,游輪座在其下端固定有用于測量雙行鏈條漲緊力的力矩傳感器,所述升降減速機構包括固定于機身臺板底部的開設有臺階通孔的底盤、傳動大齒輪和絲桿,傳動大齒輪開設的中心螺孔供絲桿傳動嚙合,該中心螺孔其上端軸向延伸的縮頸段限位在所述臺階通孔中,絲桿的頂端穿出此縮頸段且固定于力矩傳感器的下部,絲桿在其底端固設的導向短軸滑設于帶有導向長孔的導向固定...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盛嘉慶,葉小江,竺春鋼,單偉軍,竹敬南,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雙鳥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