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型鋼、無內胎車輪油漆用的輔助孔塞,車輪上開設有多個鎖接孔;該輔助孔塞包括一磁鐵、第一金屬塞和第二金屬塞,該第一金屬塞和第二金屬塞分別具有圓盤狀的堵頭結構,該輔助孔塞與鎖接孔堵塞時,該第一金屬塞的堵頭結構和第二金屬塞的堵頭結構分別堵塞于該鎖接孔的兩端,該磁鐵置于該鎖接孔中的兩堵頭結構之間,并對其兩側的第一金屬塞和第二金屬塞產生磁性吸力使該第一金屬塞的堵頭結構和第二金屬塞的堵頭結構的外徑面分別都與鎖接孔兩端的內徑面相緊密適配貼合。它具有如下優點:易清潔,使用時無需辨認磁極,堵塞鎖接孔時操作起來更加簡便靈活,提高噴漆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孔塞結構,尤其涉及一種型鋼、無內胎車輪油漆用的輔助孔塞。
技術介紹
型鋼、無內胎車輪在進行表面噴漆時,為了防止其上的鎖接孔被油漆噴到,往往會在個噴漆孔中堵上輔助孔塞。現有技術中的輔助孔塞往往包括第一磁性塞和第二磁性塞,第一磁性塞和第二磁性塞的表面都包有塑料殼,使用時,第一磁性塞和第二磁性塞分別面對堵塞于鎖接孔的兩端,第一磁性塞和第二磁性塞相面對的各一側磁極相異,由于相異磁極相吸,在磁性吸力的作用下鎖接孔兩端的第一磁性塞和第二磁性塞彼此相吸,使第一磁性塞和第二磁性塞的外徑面都分別緊密地貼合于鎖接孔兩端的內徑面上,該鎖接孔兩端的內徑面都為內徑由內向外逐漸擴大的錐形面。上述現有技術的輔助孔塞具有如下缺點:首先,輔助孔塞的第一磁性塞和第二磁性塞在堵塞鎖接孔時,需注意保證第一磁性塞和第二磁性塞相面對的各一側為異性磁性,否則若為同性磁極,由于異性排斥,無法成功堵塞該鎖接孔,導致工作人員在堵塞鎖接孔時都要事先確認一下第一磁性塞和第二磁性塞的磁極,導致操作步驟增多,操作麻煩,不夠簡便順利,耽誤噴漆效率;其次,由于第一、第二磁性塞的表面包有塑料殼,而塑料殼在噴漆時的高溫烘烤下容易發生變形,最終導致磁性塞的報廢;最后,長期使用后,第一磁性塞和第二磁性塞上的塑料殼會沾染上污漬會噴漆,清洗時難以清洗。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型鋼、無內胎車輪油漆用的輔助孔塞,其克服了
技術介紹
中所述的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型鋼、無內胎車輪油漆用的輔助孔塞,車輪上開設有多個鎖接孔,鎖接孔兩一種型鋼、無內胎車輪油漆用的輔助孔塞,車輪上開設有多個鎖接孔,鎖接孔兩端的內徑面為內徑由內向外擴大的不等徑面;該輔助孔塞包括一磁鐵、第一金屬塞和第二金屬塞,該第一金屬塞和第二金屬塞分別具有圓盤狀的堵頭結構,該輔助孔塞與鎖接孔堵塞時,該第一金屬塞的堵頭結構和第二金屬塞的堵頭結構分別堵塞于該鎖接孔的兩端,該磁鐵置于該鎖接孔中的兩堵頭結構之間,并對其兩側的第一金屬塞和第二金屬塞產生磁性吸力使該第一金屬塞的堵頭結構和第二金屬塞的堵頭結構的外徑面分別都與鎖接孔兩端的內徑面相緊密適配貼合。一實施例之中:所述圓盤狀的堵頭結構的盤面開設一內凹腔,該輔助孔塞與鎖接孔堵塞時,所述第一金屬塞和第二金屬塞的堵頭結構所對應的各一內凹腔在鎖接孔的中心位置相面對而置并構成一容置腔,該磁鐵置于該容置腔中。一實施例之中:所述第一金屬塞和第二金屬塞還分別具有手持部,該手持部設在堵頭結構上與內凹腔相背向的方向上。一實施例之中:所述第一金屬塞和第二金屬塞結構相同。一實施例之中:所述鎖接孔兩端的內徑面為內徑由內向外擴大的錐形面,所述圓盤狀的堵頭結構的外徑面為與該鎖接孔兩端的內徑面適配的錐形面。一實施例之中:所述內凹腔設于圓盤狀堵頭結構的盤面中心位置。本技術方案與
技術介紹
相比,它具有如下優點:1、本技術利用第一金屬塞和第二金屬塞都為金屬材質且都能與磁鐵相吸的特性,堵塞鎖接孔時,只需將磁鐵置于其中一金屬塞的堵頭上并吸附在該金屬塞的堵頭上,再通過該金屬塞載著磁鐵預先置于鎖接孔的一端,再將另一金屬塞置于鎖接孔的另一端,此時該磁鐵置于該兩金屬的堵頭之間,在磁鐵的磁力作用下,其兩側的金屬塞堵頭被緊緊地堵塞在鎖接孔的兩端,使用時無需辨認磁極,堵塞鎖接孔時操作起來更加簡便靈活,提高噴漆效率。2、第一金屬塞和第二金屬塞都為金屬材質,若其表面沾染污漬或噴漆,通過可通過化學電解的方式將其置于電解液中清洗干凈,易清潔。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圖1繪示了本實施例所述的輔助孔塞與車輪的裝配圖。圖2繪示了本實施例所述的輔助孔塞與車輪的裝配放大圖。圖3繪示了本實施例所述的第一金屬塞或第二金屬塞的結構圖。具體實施方式請查閱圖1至圖3,一種型鋼、無內胎車輪油漆用的輔助孔塞,車輪上開設有多個鎖接孔100,鎖接孔100兩端的內徑面為內徑由內向外擴大的不等徑面,本實施例中,該鎖接孔兩端的內徑面為內徑由內向外逐漸擴大的錐形面101。該輔助孔塞包括一磁鐵10、第一金屬塞20和第二金屬塞30,該第一金屬10塞和第二金屬塞20分別都具有圓盤狀的堵頭結構21、31,該輔助孔塞與鎖接孔100堵塞時,該第一金屬塞20的堵頭結構21和第二金屬塞30的堵頭結構31分別堵塞于該鎖接孔100的兩端且該磁鐵10置于該鎖接孔100中的兩堵頭結構21、31之間,并對其兩側的第一金屬塞20和第二金屬塞30產生磁性吸力使該第一金屬塞20的堵頭結構21和第二金屬塞30的堵頭結構31的外徑面分別都與鎖接孔100的內徑面相緊密適配貼合。與本實施例所述的鎖接孔兩端的錐形面對應地,該堵頭結構21、31的外徑面也同為與該鎖接孔兩端的內徑面相適配的錐形面。本實施例中,該堵頭結構31、32的盤面開設一內凹腔211、311,該輔助孔塞與鎖接孔100堵塞時,所述第一金屬塞20和第二金屬塞30的堵頭結構21、31所對應的各一內凹腔211、311在鎖接孔100的中心位置相面對而置并構成一容置腔11,該磁鐵10置于該容置腔11中。所述內凹腔211、311設于圓盤狀堵頭結構21、31的盤面中心位置。優選地,所述第一金屬塞20和第二金屬塞30還分別具有手持部22、32,該手持部22、32設在堵頭結構21、31上與內凹腔211、311相背向的方向上。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屬塞20和第二金屬塞30結構相同。本技術利用第一金屬塞和第二金屬塞都為金屬材質且都能與磁鐵相吸的特性,在本實施例中,堵塞鎖接孔時,只需將磁鐵置于其中一金屬塞的內凹腔中并吸附在該金屬塞的內凹腔中,再通過該金屬塞載著磁鐵預先置于鎖接孔的一端,再將另一金屬塞置于鎖接孔的另一端,在磁鐵的磁力作用下,其兩側的金屬塞被緊緊地堵塞在鎖接孔的兩端,使用時無需辨認磁極,堵塞鎖接孔時操作起來更加簡便靈活,提高噴漆效率。其次由于第一金屬塞和第二金屬塞都為金屬材質,因此可采用電解液電解清洗的方式,將第一金屬塞和第二金屬塞表面的污漬和噴漆很方便地清洗干凈。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技術實施的范圍,即依本技術專利范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技術涵蓋的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型鋼、無內胎車輪油漆用的輔助孔塞,車輪上開設有多個鎖接孔,鎖接孔兩端的內徑面為內徑由內向外擴大的不等徑面;其特征在于:該輔助孔塞包括一磁鐵、第一金屬塞和第二金屬塞,該第一金屬塞和第二金屬塞分別具有圓盤狀的堵頭結構,該輔助孔塞與鎖接孔堵塞時,該第一金屬塞的堵頭結構和第二金屬塞的堵頭結構分別堵塞于該鎖接孔的兩端,該磁鐵置于該鎖接孔中的兩堵頭結構之間,并對其兩側的第一金屬塞和第二金屬塞產生磁性吸力使該第一金屬塞的堵頭結構和第二金屬塞的堵頭結構的外徑面分別都與鎖接孔兩端的內徑面相緊密適配貼合。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型鋼、無內胎車輪油漆用的輔助孔塞,車輪上開設有多個鎖接孔,鎖
接孔兩端的內徑面為內徑由內向外擴大的不等徑面;其特征在于:該輔助孔塞包
括一磁鐵、第一金屬塞和第二金屬塞,該第一金屬塞和第二金屬塞分別具有圓盤
狀的堵頭結構,該輔助孔塞與鎖接孔堵塞時,該第一金屬塞的堵頭結構和第二金
屬塞的堵頭結構分別堵塞于該鎖接孔的兩端,該磁鐵置于該鎖接孔中的兩堵頭結
構之間,并對其兩側的第一金屬塞和第二金屬塞產生磁性吸力使該第一金屬塞的
堵頭結構和第二金屬塞的堵頭結構的外徑面分別都與鎖接孔兩端的內徑面相緊密
適配貼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型鋼、無內胎車輪油漆用的輔助孔塞,其特征
在于:所述圓盤狀的堵頭結構的盤面開設一內凹腔,該輔助孔塞與鎖接孔堵塞時,
所述第一金屬塞和第二金屬塞的堵頭結構所對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賴建輝,張鎮江,
申請(專利權)人:正興車輪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