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食品加工
,具體涉及一種混合雜糧粉的制作方法。
技術介紹
雜糧通常是指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和薯類五大作物以外的糧豆作物,主要有:高粱、谷子、蕎麥、燕麥、大麥、綠豆、紅小豆、豇豆等,其特點是生長期短、種植面積少、種植地區特殊、產量較低。雜糧一般都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雜糧中的某些微量元素,例如鐵、鎂、鋅、硒的含量要明顯高于細糧,這些微量元素對人體健康的價值是相當大的,另外,雜糧中的鉀、鈣、維生素E、葉酸、生物類黃酮等很多營養素的含量也比細糧豐富得多。雜糧雖然營養豐富,但是絕大多數雜糧存在口感差、質地堅硬、在家庭廚房中不易加工等缺點,所以多數家庭很少食用,同時雜糧不適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消化能力有問題的人群食用,因為雜糧較粗糙,跟胃腸道摩擦,會造成傷口疼痛。以雜糧為原料,利用生物工程技術,將其制成易消化吸收的雜糧粉,不僅可以克服上述不足、更好地攝取雜糧中的營養,還可以提高雜糧的附加值。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針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混合雜糧粉的制作方法。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將燕麥米粉碎得燕麥米粉,將蕎麥米粉碎得蕎麥米粉,將紅小豆粉碎得紅小豆粉,按照質量比5:2:3的比例分別稱取燕麥米粉、蕎麥米粉和紅小豆粉混勻得雜糧混合粉,加入雜糧混合粉總質量2.8-3.2倍的清水,攪拌均勻,加入雜糧混合粉質量0.2%的氯化鈣,按每克雜糧混合粉加入8-12單位的比例加入α-淀粉酶,在90-95℃條件下液化35-45分鐘,降溫到58-62℃,將pH調到4.2-4.5,按照每克雜糧混合粉加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混合雜糧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經過如下加工過程制備而成:⑴將燕麥米粉碎得燕麥米粉,將蕎麥米粉碎得蕎麥米粉,將紅小豆粉碎得紅小豆粉,按照質量比5:2:3的比例分別稱取燕麥米粉、蕎麥米粉和紅小豆粉混勻得雜糧混合粉,加入雜糧混合粉總質量2.8?3.2倍的清水,攪拌均勻,加入雜糧混合粉質量0.2%的氯化鈣,按每克雜糧混合粉加入8?12單位的比例加入α?淀粉酶,在90?95℃條件下液化35?45分鐘,降溫到58?62℃,將pH調到4.2?4.5,按照每克雜糧混合粉加入50?70個單位的比例加入糖化酶,在58?62℃條件下糖化1?2小時,然后過濾得濾液和濾渣;⑵將濾液在121℃條件下滅菌15?20分鐘,冷卻至35?38℃,接入0.01%的植物乳桿菌凍干粉,在35?38℃條件下發酵12?15小時,然后經滅菌、過濾后得發酵清液;⑶將濾渣加入2?2.5倍質量的清水,攪拌均勻,將pH調到4.0?5.0,再升溫到45?50℃,按每克濾渣20?25個單位的比例加入酸性蛋白酶,在45?50℃條件下酶解1小時后加水將酶解液稀釋1倍,按每克濾渣30?35個單位的比例加入纖維素酶,在52?55℃條件下繼續酶解2小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混合雜糧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經過如下加工過程制備而成:
⑴將燕麥米粉碎得燕麥米粉,將蕎麥米粉碎得蕎麥米粉,將紅小豆粉碎得紅小豆粉,按照質量比5:2:3的比例分別稱取燕麥米粉、蕎麥米粉和紅小豆粉混勻得雜糧混合粉,加入雜糧混合粉總質量2.8-3.2倍的清水,攪拌均勻,加入雜糧混合粉質量0.2%的氯化鈣,按每克雜糧混合粉加入8-12單位的比例加入α-淀粉酶,在90-95℃條件下液化35-45分鐘,降溫到58-62℃,將pH調到4.2-4.5,按照每克雜糧混合粉加入50-70個單位的比例加入糖化酶,在58-62℃條件下糖化1-2小時,然后過濾得濾液和濾渣;
⑵將濾液在121℃條...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呂慶茂,
申請(專利權)人:哈爾濱偉平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黑龍江;2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