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輪緣迫擊裝置,主要結構包括一活動桿體、一設于該活動桿體上并與一可攜式手工具配合動作而控制該活動桿體的下壓深度的操作部、一設于該活動桿體一端的胎壓件,該胎壓件選擇性抵觸一輪胎的胎皮、及一活動設置于該胎壓件上的鋼圈固定座,該鋼圈固定座固定于該輪胎的鋼圈。借由上述結構,將鋼圈固定座及胎壓件分別固定于鋼圈內及輪胎邊緣,接著利用可攜式手工具與操作部的配合動作,以調整活動桿體的下壓深度,借此,利用簡單小巧的結構,使輪胎與鋼圈局部松脫,方便使用者置入拆胎工具或拆胎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汽車輪胎,特別是指一種輪緣迫擊裝置。
技術介紹
汽車是依靠輪胎與地面接觸來行駛,而輪胎具有輪胎皮與鋼圈,一旦輪胎于行駛時發生爆胎,亦或是使用時間太久而發生輪胎皮老化的情況時,勢必要將輪胎皮脫離鋼圈并換新。小客車因可替換備胎,所面臨的狀況較少,但大貨車則不然,目前市面上已發展出拆胎翹桿、拆胎機等多種利于拆卸輪胎皮的工具,對大貨車而言都有一定程度的不便利。一般在拆除輪胎皮前需先將胎內氣體排出才開始做拆卸的步驟,而一般使用拆胎翹桿是利用其端部的彎角,插置于輪胎皮與鋼圈間使其分離,然而一般拆胎翹桿因為沒有支點,僅能使用手部的力量將輪胎皮的一側拉起,所以要將輪胎皮完全脫離鋼圈需耗費較多的時間與體力,讓使用者無法輕松拆除。尤其大貨車的輪胎,因重量相當重,旋松時必須借由空氣壓縮機所帶動的氣動工具方可,且拆除胎體時更是費事,非一般司機應用的簡陋設備所能應付的,故大都電請輪胎行至停車處作拆除、更換或補胎的工作。對于厚重汽車輪胎的拆卸,則利用拆胎翹桿分離輪胎與鋼圈的部分,然后需配合拆胎機或拆胎翹桿使用,但此方法需要用力維持拆胎翹桿撬開輪胎皮的動作,操作上非常不便。另外,自動拆胎機能供使用者輕松拆卸輪胎皮,然而一般自動拆胎機的成本費用較高,且笨重攜帶性較差,使用時耗電又不環保,而以不經營修車行的人來說,為了使用頻率不高的動作購買一臺機器相當不劃算,且自動拆胎機不常使用反而容易會壞掉。上述拆卸輪胎的手法,確實存在下列問題與缺失尚待改進:1、拆胎翹桿操作不方便,成效吃力不討好,即使配合拆胎機仍然費力不方便。2、直接使用大型自動拆胎機,耗費成本高、攜帶性較差。因此,要如何解決上述習用的問題與缺失,即為本技術的申請人與從事此行業的相關廠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故,本技術的申請人有鑒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關資料,經由多方評估及考慮,并以從事于此行業累積的多年經驗,經由不斷試作及修改,終于設計出本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體積較小、容易操作且方便攜帶之輪緣迫擊裝置。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技術的解決方案是:一種輪緣迫擊裝置,包含:一活動桿體;一設于該活動桿體上的操作部,該操作部與一可攜式手工具配合動作而控制該活動桿體的下壓深度;一設于該活動桿體一端的胎壓件,該胎壓件選擇性抵觸一輪胎的胎皮;及一活動設置于該胎壓件上的鋼圈固定座,該鋼圈固定座固定于該輪胎的鋼圈。該鋼圈固定座包含至少一固定部,該固定部固定于該鋼圈內緣。該鋼圈固定座包含至少一抵持部,該抵持部固定于該鋼圈外側。該活動桿體上具有至少一限位卡槽。該胎壓件內包含至少一彈性限位珠,該彈性限位珠與該限位卡槽配合動作以選擇性對該活動桿體進行限位。該鋼圈固定座上具有一樞轉部,該樞轉部供該活動桿體穿設而改變其角度。該鋼圈固定座上具有多數個強化該鋼圈固定座結構強度的強化桿體。該可攜式手工具為電動工具、氣動工具或手動工具的其中之一。該胎壓件上具有一注油嘴。采用上述結構后,本技術輪緣迫擊裝置利用簡單的結構及簡單的操作,將鋼圈與輪胎分離并固定,以利于配合使用拆胎工具。當使用者將本技術用于輪胎拆卸時,先將鋼圈固定座固定于輪胎鋼圈上,并將胎壓件抵觸于輪胎邊緣,接著利用可攜式手工具與操作部配合動作,以旋轉該活動桿體控制其下壓深度,使胎壓件向下施壓而局部分離輪胎胎皮及鋼圈,并維持固定此分離態樣,借此方便使用者置入拆胎工具,且本新實用型結構簡單、成本較低,并且操作方便、簡單快速。借由上述技術,可針對習用拆卸輪胎的手法所存在的操作不方便、成效吃力不討好、成本高及攜帶性較差等問題點加以突破,達到上述優點的實用進步性。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圖2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分解圖;圖3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動作示意圖(一);圖4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使用狀態圖;圖5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動作示意圖(二);圖6為本技術另一實施例的使用狀態圖。其中:活動桿體...1、1a操作部...11、11a限位卡槽...12胎壓件...2、2a彈性限位珠...21定位螺帽...22注油嘴...23鋼圈固定座...3、3a固定部...31抵持部...32樞轉部...33強化桿體...34可攜式手工具...4、4a鋼圈...51胎皮...52。具體實施方式為了進一步解釋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技術進行詳細闡述。請參閱圖1及圖2所示,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及分解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技術系包括:一活動桿體1,該活動桿體1上具有至少一限位卡槽12;一設于該活動桿體1上的操作部11,是與一可攜式手工具4配合動作而控制該活動桿體1的下壓深度,且該可攜式手工具4可為電動工具、氣動工具或手動工具的其中之一;一設于該活動桿體1一端的胎壓件2,供選擇性抵觸一輪胎的胎皮,且該胎壓件2內包含至少一彈性限位珠21,是與該限位卡槽12配合動作以選擇性對該活動桿體1進行限位,并配合一定位螺帽22固定該彈性限位珠21的動作,且于該胎壓件2上具有一注油嘴23;及一活動設置于該胎壓件2上的鋼圈固定座3,供固定于該輪胎的鋼圈,且該鋼圈固定座3上具有一樞轉部33,供該活動桿體1穿設而改變其角度,又該鋼圈固定座3包含至少一供固定于該鋼圈內緣的固定部31、及至少一供固定于該鋼圈外側的抵持部32,另于該鋼圈固定座3上具有多數個強化桿體34,供強化該鋼圈固定座3的結構強度。借由上述之說明,已可了解本技術的結構,而依據這個結構的對應配合,更可達到結構簡單、體積較小、容易操作且方便攜帶等優勢,而詳細的解說將于下述說明。請同時配合參閱圖1至圖5所示,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分解圖、動作示意圖(一)、使用狀態圖及動作示意圖(二),藉由上述構件組構時,可由圖中清楚看出,本實用新型的主架構只有活動桿體1、胎壓件2及鋼圈固定座3,結構簡單、體積較小,且活動桿體1與胎壓件2的結合方式,是以彈性限位珠21抵持于限位卡槽12的方式固定。組裝時只要以簡單的插入動作即自動卡合,并配合一定位螺帽22固定該彈性限位珠21的動作,即可確實牢固,而拆解時則只要松開該定位螺帽22并稍微拉扯胎壓件2,即可使彈性限位珠21收縮,而解除對限位卡槽12的固定狀態。因此,本技術不但體積小,更可輕松拆裝,方便收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輪緣迫擊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活動桿體;一設于該活動桿體上的操作部,該操作部與一可攜式手工具配合動作而控制該活動桿體的下壓深度;一設于該活動桿體一端的胎壓件,該胎壓件選擇性抵觸一輪胎的胎皮;及一活動設置于該胎壓件上的鋼圈固定座,該鋼圈固定座固定于該輪胎的鋼圈。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輪緣迫擊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活動桿體;
一設于該活動桿體上的操作部,該操作部與一可攜式手工具配合動作而控制該活動桿
體的下壓深度;
一設于該活動桿體一端的胎壓件,該胎壓件選擇性抵觸一輪胎的胎皮;及
一活動設置于該胎壓件上的鋼圈固定座,該鋼圈固定座固定于該輪胎的鋼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緣迫擊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鋼圈固定座包含至少一固定部,
該固定部固定于該鋼圈內緣。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緣迫擊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鋼圈固定座包含至少一抵持部,
該抵持部固定于該鋼圈外側。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緣迫擊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活動桿體上具有至少一限位...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彭志良,
申請(專利權)人:大城輪胎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中國臺灣;7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