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板材粉末噴涂無接觸隔離防混色污染的裝置,一種板材粉末噴涂無接觸隔離防混色污染的裝置,包括負壓吸附裝置,所述負壓吸附裝置位于板材噴涂面的背面或位于板材邊緣,負壓吸附裝置在板材非噴涂面形成能夠隔離非噴涂面的隔離氣流層,當過噴粉末飄逸、移動至非噴涂板面一側時將被隔離氣流層隔離、托起并吸附至負壓吸附裝置,有效約束并控制過噴粉末向非噴涂面一側空間的移動,達到粉末隔離和防污染混色的效果,無需貼膜,無接觸,保證工作的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粉末靜電噴涂領域,尤其涉及鋼板、鋁板,或鋼卷、鋁卷的靜電粉末噴涂的粉末噴涂中粉末隔離和防污染混色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靜電粉末噴涂領域對于板材的兩種不同顏色粉末噴涂是非常困難的,一般先對一面進行一個顏色的粉末噴涂,噴涂過程中為防止另一側板面吸附上過噴粉末,需要對其采用接觸式隔離保護措施。一般采用覆膜的方法對該面進行保護和遮擋,上述方式效率低且成本高,需覆膜和去膜,適合低速平面板材的噴涂。中國專利CN201510080409.3公開了一種靜電粉末噴涂中粉末遮擋和清掃裝置,包括具有進、出口的粉房,在粉房內位于出口處設置有端部吹掃裝置,和沿被噴涂基材運行向寬度兩邊各設置有邊部風幕裝置,所述端部吹掃裝置和邊部風幕裝置安裝連接于所述粉房側壁或粉房地面上的相應連接固定結構上。該裝置用于清掃和清除不需要粉末噴涂的板面上附著的粉末,并形成壓縮空氣風幕,遮擋被噴涂基材兩側飄溢過來的多余粉末和清掃以及清除該面邊部附著粉末,但是其實際使用的隔離效果并不明顯,反而會造成粉末到處的飄揚,不需要粉末噴涂的板面上依然會附著粉末。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板材粉末噴涂無接觸隔離防混色污染的裝置。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板材粉末噴涂無接觸隔離防混色污染的裝置,包括板材粉末噴涂無接觸隔離防混色污染裝置主體,板材粉末噴涂無接觸隔離防混色污染裝置主體包括負壓吸附裝置,所述負壓吸附裝置位于板材噴涂面的背面或位于板材邊緣,使得能夠單獨使用負壓吸附裝置在板材非噴涂面形成能夠隔離非噴涂面的隔離氣流層,當過噴粉末飄逸、移動至非噴涂板面一側時將被隔離氣流層隔離、托起并吸附至負壓吸附裝置,有效約束并控制過噴粉末向非噴涂面一側空間的移動。所述板材粉末噴涂無接觸隔離防混色污染裝置主體還包括隔離氣流層噴射裝置,所述隔離氣流層噴射裝置安裝于板材噴涂面的背面或位于板材邊緣,所述負壓吸附裝置設置在隔離氣流層噴射裝置的隔離氣流噴射的前進方向或板材邊緣的附近位置,以在隔離氣流層噴射裝置與負壓吸附裝置之間形成隔離氣流層。隔離氣流層噴射裝置為多點狹縫噴氣噴嘴組合噴氣結構。隔離氣流層噴射裝置為單組連續狹縫風刀噴氣結構。負壓吸附裝置為多點負壓吸氣口組合結構。負壓吸附裝置為單組連續負壓吸氣口組合結構。所述板材輸送時與地面平行、垂直或成水平夾角,所述的板材粉末噴涂無接觸隔離防混色污染裝置主體布置在板材噴涂面的對面或側面位置上。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一種板材粉末噴涂無接觸隔離防混色污染的裝置,包括負壓吸附裝置,所述負壓吸附裝置位于板材噴涂面的背面或位于板材邊緣,負壓吸附裝置在板材非噴涂面形成能夠隔離非噴涂面的隔離氣流層,當過噴粉末飄逸、移動至非噴涂板面一側時將被隔離氣流層隔離、托起并吸附至負壓吸附裝置,有效約束并控制過噴粉末向非噴涂面一側空間的移動,達到粉末隔離和防污染混色的效果,無需貼膜,無接觸,保證工作的效率。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技術第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之一;圖2是本技術圖1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之二;圖3是本技術圖1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之三;圖4是本技術圖1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之四;圖5是本技術圖1實施例的隔離氣流層噴射裝置與負壓吸附裝置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6是本技術第二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一參照圖1、圖5,圖1、圖5是本技術第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一種板材粉末噴涂無接觸隔離防混色污染的裝置,包括隔離氣流層噴射裝置及負壓吸附裝置,所述隔離氣流層噴射裝置安裝在板材非噴涂面的側面位置,所述負壓吸附裝置設置在隔離氣流層噴射裝置的隔離氣流噴射的前進方向或板材邊緣的附近位置,使得在隔離氣流層噴射裝置與負壓吸附裝置之間形成隔離氣流層,當過噴粉末飄逸、移動至非噴涂板面一側時將被隔離氣流層隔離、托起并噴吹至負壓吸附裝置并被吸附,有效約束并控制過噴粉末向非噴涂面一側空間的移動,達到粉末隔離和防污染混色的效果,無需貼膜,無接觸,保證工作的效率。所述的隔離氣流層噴射裝置可為多點狹縫噴氣噴嘴組合噴氣結構,形成能夠覆蓋整個噴涂區域的間隔分布的噴射點,以形成所述的隔離氣流層;所述的隔離氣流層噴射裝置還可為單組連續狹縫風刀噴氣結構,即設置一沿板材側面延伸的狹縫出氣口,形成類似于風刀的噴射氣流,以形成所述的隔離氣流層。所述的負壓吸附裝置可為多點負壓吸氣口組合結構,形成能夠覆蓋整個噴涂區域的間隔分布的負壓吸氣口,以與隔離氣流層的送風方向對應并吸取隔離氣流層的氣流,形成風幕;所述的負壓吸附裝置還可為單組連續負壓吸氣口組合結構,即設置一沿板材側面延伸的狹縫抽風口,以與隔離氣流層的送風方向對應并吸取隔離氣流層的氣流,形成風幕。優選的,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的隔離氣流層噴射裝置的噴射方向與板材端面的夾角α可為0°至90°,均能夠形成對板材非噴涂面隔離的隔離氣流層,均可達到隔離效果,在此不作詳述。所述的負壓吸附裝置位于隔離氣流層噴射裝置的隔離氣流噴射的前進方向或板材邊緣的附近位置,具體的,所述的負壓吸附裝置設置的位置可為板材9側面的0°-180°范圍,即如圖5中所示,c角的范圍為0°-180°,均能保證較好的吸附效果。優選的,在板材9非噴涂面處配置有一隔離罩8,該隔離罩8根據板材9的具體噴涂方向而設置在板材9的上方或下方,所述的隔離氣流層噴射裝置及負壓吸附裝置分別設置在隔離罩8側面,在隔離罩8的側面形成與板材9邊緣對應的隔離氣流層,隔離的效果更好。在本實施例中,如圖所示,噴涂設備7位于板材9下方,在板材9非噴涂面(即上端面)的上方設置隔離罩8,在隔離罩8側面配置壓縮氣體風道81及負壓風道82,其中負壓風道82位于外側,壓縮氣體風道81與負壓風道82上分別開設有相對的吹氣口811、抽風口821,使得吹氣口811與抽風口821之間形成隔離氣流層,達到隔離粉塵的功能,所述的隔離罩8可以通過一升降設備配置,實現升降功能,以適用不同的板材噴涂,所述的吹氣口811、抽風口821可由多個的缺口組成或由一連續的長形狹縫形成,以實現上述的多點噴氣、連續風刀噴氣、多點吸氣、長形連續吸風的功能。此外,本技術還可將隔離罩8設置為一封閉腔體,并在腔體內部直接注入正壓氣體即可,正壓氣體將沿著隔離罩8與板材9之間的縫隙流出,由于正壓氣體的保護作用而隔離了粉末在非噴涂表面的污染,使用將更為方便。本技術適用于板材的單面或雙面的粉末噴涂,雙面噴涂時,采用兩個反向布置的本技術的隔離防混色污染裝置即可,在此不作詳述。在本技術中,所述板材輸送時可設置為與地面平行(如圖1、圖2)、垂直(如圖3)或成水平夾角(如圖4),無論板材輸送與地面平行、垂直、成水平夾角或與地面成任意角度,所述的板材粉末噴涂無接觸隔離防混色污染裝置主體布置在板材噴涂面的對面位置上,均可實現隔離防混色污染功能。實施例二本技術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可選用單獨采用負壓吸附裝置形成隔離氣流層的方案,如圖6所示,圖6是本技術第二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單獨的采用負壓吸附裝置形成隔離氣流層,同樣能夠達到粉末隔離和防污染混色的效果,無需貼膜,無接觸,保證工作的效率。所述的負壓吸附裝置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板材粉末噴涂無接觸隔離防混色污染的裝置,包括板材粉末噴涂無接觸隔離防混色污染裝置主體,其特征在于:板材粉末噴涂無接觸隔離防混色污染裝置主體包括負壓吸附裝置,所述負壓吸附裝置位于板材噴涂面的背面或位于板材邊緣,使得能夠單獨使用負壓吸附裝置在板材非噴涂面形成能夠隔離非噴涂面的隔離氣流層,當過噴粉末飄逸、移動至非噴涂板面一側時將被隔離氣流層隔離、托起并吸附至負壓吸附裝置,有效約束并控制過噴粉末向非噴涂面一側空間的移動。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板材粉末噴涂無接觸隔離防混色污染的裝置,包括板材粉末噴涂無接觸隔離防混色污染裝置主體,其特征在于:板材粉末噴涂無接觸隔離防混色污染裝置主體包括負壓吸附裝置,所述負壓吸附裝置位于板材噴涂面的背面或位于板材邊緣,使得能夠單獨使用負壓吸附裝置在板材非噴涂面形成能夠隔離非噴涂面的隔離氣流層,當過噴粉末飄逸、移動至非噴涂板面一側時將被隔離氣流層隔離、托起并吸附至負壓吸附裝置,有效約束并控制過噴粉末向非噴涂面一側空間的移動。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板材粉末噴涂無接觸隔離防混色污染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粉末噴涂無接觸隔離防混色污染裝置主體還包括隔離氣流層噴射裝置,所述隔離氣流層噴射裝置安裝于板材噴涂面的背面或位于板材邊緣,所述負壓吸附裝置設置在隔離氣流層噴射裝置的隔離氣流噴射的前進方向或板材邊緣的附近位置,以在隔離氣流層噴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高敏堅,
申請(專利權)人:裕東中山機械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