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混凝土剪力墻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預制空腔式中薄壁混凝土剪力墻,其包括墻體,所述墻體的長度方向間隔設有多個沿其高度方向貫通的空腔,每個所述空腔內設有連接筋,所述連接筋包括多根連接支筋,多根所述連接支筋的一端連接在一起,另一端與所述空腔的內壁周向連接,用于將所述空腔分隔成多個分腔,每個所述分腔用于安裝管道,所述墻體的四周設有沿其高度方向設置的縱筋,所述縱筋外箍設有箍筋。本發明專利技術能夠方便水電管線安裝,減少了后期裝修帶來的工期延長,同時避免了后期工程安裝給結構墻體帶來的破壞;且該預制空腔式中薄壁混凝土剪力墻減少了材料的用量,提高了構件的抗震性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混凝土剪力墻
,特別是涉及一種預制空腔式中薄壁混凝土剪力墻,解決目前普通預制混凝土剪力墻尚無法有效解決的水電管線安裝問題,該預制空腔式中薄壁混凝土剪力墻適用于普通多高層建筑結構。
技術介紹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是指混凝土結構的各種構件,包括預制柱、預制梁、預制樓板、預制剪力墻等在工廠進行標準化生產,然后將各預制構件在施工現場通過螺栓連接、焊接連接或預應力連接安裝而成的結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具有節約勞動力、施工進度快、有利于實現建筑節能、便于工業化生產和機械化施工等優點。一般來講,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水電管線安裝需在后期施工時進行二次施工,嚴重影響了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施工工期,難以滿足建筑工業化的需求,因此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水電管線安裝問題亟待解決。
技術實現思路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在解決預制混凝土剪力墻的水電管線安裝問題的同時,減少建筑材料用量,提高構件的抗震性能。(二)技術方案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預制空腔式中薄壁混凝土剪力墻,其包括墻體,所述墻體的長度方向間隔設有多個沿其高度方向貫通的空腔,每個所述空腔內設有連接筋,所述連接筋包括多根連接支筋,多根所述連接支筋的一端連接在一起,另一端與所述空腔的內壁周向連接,用于將所述空腔分隔成多個分腔,每個所述分腔用于安裝管道,所述墻體的四周設有沿其高度方向設置的縱筋,所述縱筋外箍設有箍筋。其中,在所述墻體位于其長度方向的兩端集中布置所述縱筋,并采用所述箍筋箍設,形成端柱。其中,位于所述墻體中部的所述縱筋和箍筋均勻布置;所述墻體中部的所述縱筋和箍筋通過拉筋與所述墻體兩端的縱筋和箍筋拉結。其中,所述空腔位于所述縱筋和箍筋圍成的區域內。其中,所述空腔的兩側分別設有所述連接筋,兩側的所述連接筋沿所述空腔的軸向分別設有多組。其中,相鄰所述墻體內的空腔相通,且所述空腔內的管道一一對應地通過柔性接頭連接。所述柔性連接為,各管網之間采用具有一定伸縮性的接頭,使其在極限荷載作用下能夠產生一定的變形,而不致損壞管線。其中,所述墻體的側壁預留有所述空腔內的管道與外部管道連接的接口。其中,所述墻體由混凝土制成,所述墻體的橫截面呈矩形、T形或L形。其中,所述空腔的橫截面呈矩形或方形,其拐角處采用弧形連接。(三)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優點: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預制空腔式中薄壁混凝土剪力墻,采用在墻體的長度方向間隔設有多個沿其高度方向貫通的空腔,每個所述空腔內設有連接筋,所述連接筋包括多根連接支筋,多根所述連接支筋的一端連接在一起,另一端與所述空腔的內壁周向連接,用于將所述空腔分隔成多個分腔,每個所述分腔用于安裝管道,管道內用于安裝水電管線、通信管線、煤氣管道等,在預制空腔式中薄壁混凝土剪力墻吊裝完成時,即可完成大部分的工程安裝,減少了后期裝修帶來的工期延長,同時避免了后期工程安裝給結構墻體帶來的破壞;且空腔的設置位置為墻體受力較小的部位,因此預制空腔的設置對墻體的承載力影響較小,并且預制空腔的設置減輕了構件的自重,減少了材料的用量;地震作用的大小與結構物的自重成正相關關系,因此預制空腔的設置能夠降低結構物的地震作用,提高其抗震性能;所述墻體的四周設有沿其高度方向設置的縱筋,主要用于承受拉力和壓力,在極限荷載作用下,縱筋能夠屈服耗能;所述縱筋外箍設有箍筋,主要用于承受剪力和約束混凝土的變形,以免構件發生脆性剪切破壞。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一種預制空腔式中薄壁混凝土剪力墻的橫截面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一種預制空腔式中薄壁混凝土剪力墻的三維示意圖;圖中:1:墻體;2:空腔;3:管道;4:縱筋;5:箍筋;6:連接筋;7:接口。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例用于說明本專利技術,但不用來限制本專利技術的范圍。在本專利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專利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在本專利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專利技術中的具體含義。此外,在本專利技術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多根”、“多組”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如圖1和圖2所示,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預制空腔式中薄壁混凝土剪力墻,其包括墻體1,所述墻體1的長度方向間隔設有多個沿其高度方向貫通的空腔2,每個所述空腔2內設有連接筋6,所述連接筋6包括多根連接支筋,多根所述連接支筋的一端連接在一起,另一端與所述空腔2的內壁周向連接,用于將所述空腔2分隔成多個分腔,每個所述分腔用于安裝管道3,所述管道3內用于安裝水電管線、通信管線、煤氣管道等;所述管道3內置在所述空腔2內,避免了后期裝修帶來的工期延長,在該預制空腔式中薄壁混凝土剪力墻吊裝完成時,即可完成大部分的工程安裝;所述連接筋6為普通鋼筋,主要用于維護管道3的穩定性,各管道3與空腔2之間采用連接筋6進行連接和區分;所述墻體1的四周設有沿其高度方向設置的縱筋4,所述縱筋4為普通鋼筋或高強鋼筋,主要用于承受拉力和壓力,在極限荷載作用下,縱筋4能夠屈服耗能;所述縱筋4外箍設有箍筋5,所述箍筋5為普通鋼筋或高強鋼筋,主要用于承受剪力和約束混凝土的變形,以免構件發生脆性剪切破壞。該預制空腔式中薄壁混凝土剪力墻的外表面已經完成初步裝修,使得結構在吊裝完成后即完成建筑的裝修和水電管線的安裝,減少了吊裝完成后的裝修時間,加快了施工進度。其中,在所述墻體1位于其長度方向的兩端集中布置所述縱筋4,并采用所述箍筋5箍設,在預制空腔式中薄壁混凝土剪力墻的端部形成端柱,提高其承載力。其中,位于所述墻體1中部的所述縱筋4和箍筋5均勻布置,箍筋5主要用于承受剪力,縱筋4主要用于承受拉力和壓力;為了使得墻體1結構更可靠,所述墻體1中部的所述縱筋4和箍筋5通過拉筋與所述墻體1兩端的縱筋4和箍筋5拉結;墻體1中部的所述縱筋4和箍筋5的配筋率遠小于端部的配筋率,主要起構造作用。其中,所述空腔2位于所述縱筋4和箍筋5圍成的區域內,該部位為不設置剪力墻構件的約束邊緣構件和構造邊緣構件的部位,在此部位預留孔洞后,對構件的受壓承載力、受剪承載力影響較小。在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中,所述墻體1內并排設有三個所述空腔2,如圖1所示,分別為左、中、右三個空腔。其中,所述空腔2的兩側分別設有所述連接筋6,所述連接筋6主要用于維護管線的穩定性;各管道與空腔之間采用連接筋6進行連接和區分;兩側的所述連接筋6沿所述空腔2的軸向分別設有多組,使得管道3安裝更穩定。相鄰預制空腔式中薄壁混凝土剪力墻之間的連接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預制空腔式中薄壁混凝土剪力墻,其特征在于,包括墻體,所述墻體的長度方向間隔設有多個沿其高度方向貫通的空腔,每個所述空腔內設有連接筋,所述連接筋包括多根連接支筋,多根所述連接支筋的一端連接在一起,另一端與所述空腔的內壁周向連接,用于將所述空腔分隔成多個分腔,每個所述分腔用于安裝管道,所述墻體的四周設有沿其高度方向設置的縱筋,所述縱筋外箍設有箍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預制空腔式中薄壁混凝土剪力墻,其特征在于,包括墻體,所述墻體的長度方向間隔設有多個沿其高度方向貫通的空腔,每個所述空腔內設有連接筋,所述連接筋包括多根連接支筋,多根所述連接支筋的一端連接在一起,另一端與所述空腔的內壁周向連接,用于將所述空腔分隔成多個分腔,每個所述分腔用于安裝管道,所述墻體的四周設有沿其高度方向設置的縱筋,所述縱筋外箍設有箍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制空腔式中薄壁混凝土剪力墻,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墻體位于其長度方向的兩端集中布置所述縱筋,并采用所述箍筋箍設,形成端柱。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制空腔式中薄壁混凝土剪力墻,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墻體中部的所述縱筋和箍筋均勻布置;所述墻體中部的所述縱筋和箍筋通過拉筋與所述墻體兩端的縱筋和箍筋拉結。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制空腔式中薄壁混凝土剪...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愛群,王維,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建筑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