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unnel ventilation device and a method based on thermal self circulation system, which is arranged in one side of the tunnel shaft, the shaft connected by a transverse ventilation Road and tunnel, the top of the outlet is arranged on the shaft in the surface of the tunnel is located, the shaft is arranged in the shaft can improve the gas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haft and the formation of negative pressure thermal power circulation system, the thermal self circulation system consists of solar collector and hot water circulating pipes communicated with the water inlet and the water outlet of the solar collector and hot water circulation pipe, the heat circulation water pipe is arranged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shaft, by changing the the temperature inside the tunnel, a higher gas temperature inside the tunnel shaft, accelerating the flow of air in the shaft speed, thus providing the basis for power in the heat, the air movement And fan rotating benign cycle,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automatic ventilation shaft.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基于熱動力自循環系統的隧道豎井通風裝置及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隧道豎井自動通風裝置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種基于煙囪效應通過將太陽能轉化成熱能來實現隧道豎井自動通風的裝置及方法。
技術介紹
我國是一個地質地形條件復雜的國家,僅丘陵和山嶺就占國土面積的四分之三以上。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交通、水利電力、礦物開采等工程的大規模建設,使地下工程投資和建設日益增多。在大規模和高標準的基礎工程建設中,隧道工程的建設得到飛速的發展,不僅在斷面和數量上有所突破,隧道的建設長度也越來越大;在長大隧道的日常運營過程中,隧道通風難度越來越大,保證隧道內的空氣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當前長大隧道所采用的通風措施是通過在隧道中間位置的上方打設豎井,在豎井中安設軸流風機將隧道中污濁氣體排放出隧道外,但此種通風方法存在以下幾個問題:1、軸流風機成本太高,前期建設資金投入太大;2、軸流風機運行過程能耗過大,極大地提高了隧道的日常運營成本;3、軸流風機采用間歇式的工作原理,風機不能持續工作,使隧道內的空氣質量不能得到保證;4、軸流風機工作時,產生的噪音較大,會對隧道內行車駕駛人員產生不適感,造成噪音污染。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從節能減排和綠色環保的角度出發,提供一種無噪音、低損耗、綠色環保的隧道豎井通風裝置及方法,充分利用綠色環保能源,將太陽能轉化成熱能來為通風提供動力,一方面通過對豎井內氣體溫度的調整使豎井內產生負壓,以加快隧道內空氣循環速度;另一方面,通過升高隧道豎井內的溫度,形成豎井內外空氣對流,為無動力風機的渦輪旋轉提供動力,在能源消耗盡量少的前提下,實現隧道豎井進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基于熱動力自循環系統的隧道豎井通風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隧道(1)一側的豎井(3),所述豎井(3)通過橫向通風道(2)與隧道(1)連通,所述豎井(3)的頂部出口設置在隧道(1)所在的山體表面,所述豎井(3)中設置有能夠提高豎井(3)內氣體的溫度,并在豎井(3)內形成負壓區的熱動力自循環系統,所述熱動力自循環系統包括太陽能集熱器(12)和熱循環水管(7),所述太陽能集熱器(12)的出水口與熱循環水管(7)的進水口(5)連通,所述熱循環水管(7)設置在豎井(3)的上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熱動力自循環系統的隧道豎井通風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隧道(1)一側的豎井(3),所述豎井(3)通過橫向通風道(2)與隧道(1)連通,所述豎井(3)的頂部出口設置在隧道(1)所在的山體表面,所述豎井(3)中設置有能夠提高豎井(3)內氣體的溫度,并在豎井(3)內形成負壓區的熱動力自循環系統,所述熱動力自循環系統包括太陽能集熱器(12)和熱循環水管(7),所述太陽能集熱器(12)的出水口與熱循環水管(7)的進水口(5)連通,所述熱循環水管(7)設置在豎井(3)的上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熱動力自循環系統的隧道豎井通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熱循環水管(7)的出水口(4)與自吸泵(8)連接,所述自吸泵(8)的出水口與太陽能集熱器(12)的進水口(13)連通。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于熱動力自循環系統的隧道豎井通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熱循環水管(7)上設置有用于檢測熱循環水管(7)溫度的溫度傳感器(16)。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于熱動力自循環系統的隧道豎井通風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為自吸泵(8)供電的太陽能電池板(9)。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熱動力自循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立明,刁鵬升,劉同展,李居柱,郭亞龍,王藐,
申請(專利權)人:長安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陜西,6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