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調節動態冰漿制冷主機載冷循環流量和溫差的裝置,包括動態冰漿機和制冷主機,制冷主機設有蒸發器和冷凝器,蒸發器的載冷劑出口管道與動態冰漿機的入口連接,動態冰漿機的出口與蒸發器載冷劑入口管道連接;還包括設置在制冷主機蒸發器的載冷劑入口和出口管道之間的旁通管道,并在旁通管道中設置一個可調節旁通流量的調節閥門。該裝置可在制冷主機蒸發器額定的小載冷劑循環流量和大溫差條件下,同時實現動態冰漿機用冷側對大載冷劑循環流量和小溫差的技術需求,且大幅降低驅動載冷循環的水泵的揚程和功率,解決了現有動態冰漿制冷系統主機冷源側和用冷側載冷劑的流量和溫差要求各不相同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調節動態冰漿制冷主機載冷循環流量和溫差的裝置
本技術涉及制冷空調領域,特別是可以調節制冷主機載冷循環流量和溫差的裝置。
技術介紹
冰蓄冷是利用夜間電網的富余低谷電力開啟制冷主機,以制冰的方式蓄存冷量,在白天電網負荷高峰時段則釋放冷量,避免或減少開啟制冷主機的一種中央空調應用技術。冰蓄冷的廣泛應用對于緩解電力負荷峰谷矛盾,提高發電側一次能源的綜合利用效率有著積極的意義,因此其應用日益廣泛。過冷水式動態冰漿蓄冷技術是眾多冰蓄冷技術里最新發展起來的先進蓄冰技術。過冷水式動態冰漿制取技術具有能效高、速度快、設備成本低等諸多優點,因此其在中央空調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過冷水式動態冰漿機通過乙二醇溶液等載冷劑循環與常規的制冷主機相連即可進行冰漿制取的運行。過冷水式動態冰漿技術的工藝特點決定了其對來自制冷主機的載冷劑循環的進、出口溫差必須在2℃左右,而制冷主機的標準設計載冷劑循環進出口溫差為5℃,二者相差2.5倍。由于冰漿機和制冷主機蒸發器內的載冷劑循環流量是相同的,而系統要保持穩定運行,制冷主機的制冷量(即蒸發器內載冷劑的換熱量)與冰漿機消耗的冷量(即冰漿機內載冷劑的換熱量)必須相等,又因為載冷劑的換熱量等于循環流量、進出口溫差和載冷劑比熱(常量)三者之積,由此可知上述條件不可能同時滿足。制冷主機和冰漿機如上所述互不兼容的技術現狀導致目前的過冷水式動態冰漿機的實際運行條件均很難達到設計要求,從而不能充分發揮其高效節能的技術優點。目前的實際解決方案是把載冷循環流量大幅度加大,以使其盡量接近冰漿機的大流量、小溫差技術要求(否則冰漿機會進入較為嚴重的不穩定工況),而制冷主機蒸發器內的載冷劑循環則嚴重偏離其標準的小流量、大溫差技術條件,這樣帶來的一個嚴重問題是蒸發器內載冷劑流動阻力大幅增加(以流量增大一倍計算,阻力約增大3倍),致使驅動載冷劑循環的水泵的揚程和功率都非常高,能耗浪費十分嚴重。對于上述問題,一種解決方案是對現有制冷主機的蒸發器換熱系統設計修改標準,采用滿足過冷水式動態冰漿制取技術所要求的的大流量、小溫差換熱技術要求進行全新設計。但是,以目前過冷水式動態冰漿技術的普及程度和市場占有率來看,尚不具備促使制冷主機行業進行上述針對性新技術開發的驅動力。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問題,本技術提供調節動態冰漿制冷主機載冷循環流量和溫差的裝置,該裝置無需對現有制冷主機蒸發器進行換熱設計改動,只需在制冷主機蒸發器的載冷劑入口和出口管道上引出一條旁通管道,并在旁通管道中設置一個可調節旁通流量的調節閥門,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調節動態冰漿制冷主機載冷循環流量和溫差的裝置,包括動態冰漿機和制冷主機,制冷主機設有蒸發器和冷凝器,蒸發器的載冷劑出口管道與動態冰漿機的入口連接,動態冰漿機的出口與蒸發器載冷劑入口管道連接;還包括設置在制冷主機蒸發器的載冷劑入口和出口管道之間的旁通管道,并在旁通管道中設置一個可調節旁通流量的調節閥門。所述動態冰漿機入口前設有溫度傳感器;所述調節閥門的開度根據溫度傳感器感測的動態冰漿機入口載冷劑溫度進行調節。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技術無須再采用加大載冷循環水泵揚程和功率的方式解決動態冰漿機對載冷劑流量和溫差的特殊要求,而是在制冷主機的載冷循環管道的主機入口至出口處連接一條旁通管道,旁通管道中設置一可調節旁通流量的調節閥門;采用本技術后,可在制冷主機蒸發器額定的小載冷劑循環流量和大溫差條件下,同時實現動態冰漿機用冷側對大載冷劑循環流量和小溫差的技術需求,且大幅降低驅動載冷循環的水泵的揚程和功率,解決了現有動態冰漿制冷系統主機冷源側和用冷側載冷劑的流量和溫差要求各不相同的問題。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動態冰漿機;2、溫度傳感器;3、旁通管道;4、調節閥門;5、旁通管道;6、蒸發器的載冷劑第一出口管道;7、蒸發器的載冷劑第二出口管道;8、制冷主機;8a、蒸發器;8b、冷凝器;9、蒸發器的載冷劑入口管道;10、水泵。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技術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實施例本技術適用于過冷水式動態冰漿制取系統中的制冷主機載冷循環系統。參照附圖1,循環系統包括連接冰漿水循環的動態冰漿機1、連接冷卻塔水循環的制冷主機8,制冷主機8設有蒸發器8a和冷凝器8b,蒸發器8a載冷劑出口管道與動態冰漿機1的入口連接,動態冰漿機1的出口經水泵10與蒸發器8a載冷劑入口管道連接。本技術包括設置在動態冰漿機1入口前的溫度傳感器2、設置在制冷主機8的蒸發器8a的載冷劑入口和出口管道之間的旁通管道,并在旁通管道中設置一個可調節旁通流量的調節閥門4,從而使得制冷主機蒸發器8a的載冷劑流量可以在小于動態冰漿機1載冷劑循環流量的條件下穩定運行,另外一部分多出的載冷劑流量則通過旁通管道繞過制冷主機8并與制冷主機蒸發器8a出口的低溫載冷劑混和后再次循環進入動態冰漿機1。溫度傳感器2用于感測其所在管道內的載冷劑溫度。調節閥門的開度可以自由調節。調節閥門的開度根據溫度傳感器感測的載冷劑溫度進行調節,當動態冰漿機入口載冷劑溫度超過設定溫度(一般是-3℃)時,調節閥門的開度縮小,反之則增大。圖1中,調節閥門4將旁通管道分為兩部分,即旁通管道3和旁通管道5,蒸發器8a的載冷劑出口管道包括相連接的載冷劑第一出口管道6、載冷劑第二出口管道7;旁通管道3連接在調節閥門4與蒸發器8a的載冷劑入口管道9之間,旁通管道5連接在調節閥門4與載冷劑第一出口管道6的末端之間,載冷劑第二出口管道7連接在載冷劑第一出口管道6的末端與動態冰漿機1的入口之間。本技術的工作流程如下:制冷主機8的冷凝器8b與冷卻塔水循環連接,通過其中的冷卻水循環把制冷主機8運行時產生的熱量源源不斷帶到冷卻塔并排向環境空氣中。動態冰漿機1的冰水循環側則不斷吸收通過載冷循環系統傳遞的來自制冷主機8的冷量而不斷把水轉變為冰漿。根據過冷水式動態制冰工藝要求,動態冰漿機1的載冷劑側入口溫度必須為-3℃,出口必須為-1℃,所允許的溫度波動范圍非常狹小。-1℃的載冷劑從動態冰漿機1出來后,經水泵10送往制冷主機8的蒸發器8a的載冷劑側入口,在其進入蒸發器8a之前分為兩股流體,分別經旁通管道3流向旁通管道5以及經蒸發器的載冷劑入口管道9流向蒸發器8a。經過蒸發器8a的載冷劑流量只是經過動態冰漿機1的載冷劑流量的一部分,其溫度被制冷主機8冷卻到低于-3℃的較低溫度值(比如-4℃或更低),并從蒸發器的載冷劑第一出口管道6流出。經過旁通管道3和旁通管道5的載冷劑則保持-1℃溫度不變直接繞過蒸發器8a,與蒸發器的載冷劑第一出口管道6中的較低溫度載冷劑混和后匯聚流向蒸發器的載冷劑第二出口管道7,經過上述混和后,蒸發器的載冷劑第二出口管道7中的載冷劑溫度被勾兌到目標溫度-3℃,然后被送入動態冰漿機1的載冷劑側通道。在上述工作流程下,動態冰漿機1的載冷劑流量和溫差(大流量和小溫差)均達到過冷水式動態冰漿制取工藝的技術要求,同時,制冷主機8的蒸發器8a內的載冷劑流量卻顯著降低,趨于制冷主機在標準進出口溫差(5℃)下的較小額定流量,因而其流動阻力大幅度降低到合理的級別。由于在穩態運行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調節動態冰漿制冷主機載冷循環流量和溫差的裝置,包括動態冰漿機和制冷主機,制冷主機設有蒸發器和冷凝器,蒸發器的載冷劑出口管道與動態冰漿機的入口連接,動態冰漿機的出口與蒸發器載冷劑入口管道連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制冷主機蒸發器的載冷劑入口和出口管道之間的旁通管道,并在旁通管道中設置一個可調節旁通流量的調節閥門。
【技術特征摘要】
1.調節動態冰漿制冷主機載冷循環流量和溫差的裝置,包括動態冰漿機和制冷主機,制冷主機設有蒸發器和冷凝器,蒸發器的載冷劑出口管道與動態冰漿機的入口連接,動態冰漿機的出口與蒸發器載冷劑入口管道連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制冷主機蒸發器的載冷劑入口和出口管道之間的旁通管道,并在旁通管道中設置一個可調節旁通流量的調節閥門。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調節動態冰漿制冷主機載冷循環流量和溫差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動態冰漿機入口前設有溫度傳感器;所述調節閥門的開度根據...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兵,肖睿,吳木貴,漆科亮,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高菱能源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