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擠出頭組件、模頭部件及塑料成型模具,涉及橡塑生產技術領域,包括軸心線重合的篩板、模芯、模杯和口模,沿介質的擠出方向,模芯位于篩板的后側、且與篩板朝向模芯一側的柱狀部固定連接;模杯設置于篩板的后側、且與模芯以及柱狀部之間形成擠壓腔;口模位于模杯內、且套設于模芯的外側;沿介質的擠出方向,口模內壁形成倒喇叭口狀通道,且口模的后端形成擠出口,倒喇叭口狀通道的內壁與模芯外表面之間的距離逐漸減小;篩板包括具有環形結構的篩料部,且篩料部均勻設有多個貫穿篩板且與擠壓腔連通以使介質能夠通過的通孔,且篩板背離模芯的表面形成有用于將介質導向篩料部的錐形凸起。本發明專利技術使介質均勻平穩的進入模具,保證了質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擠出頭組件、模頭部件及塑料成型模具
本專利技術涉及橡塑生產
,尤其是涉及一種擠出頭組件、模頭部件及塑料成型模具。
技術介紹
橡塑是橡膠和塑料產業的統稱,都是石油的附屬產品,來源上一樣,不過,在制成產品的過程里,物性卻不一樣,用途更是不同,橡膠用的廣的就是輪胎,塑料在隨著技術和市場的需求和用途越來越是廣泛。但是橡塑的生產工藝流程卻基本相同。擠出工藝是橡塑產品的基本工藝流程中重要的一個環節,擠出工藝是在擠出機中操作的。擠出成型工藝過程包括:原料的準備:干燥、去雜質處理;擠出成型:擠出機預熱——加入塑料——熔融塑化——由機頭擠出成型;以塑料成型為例,塑料擠出機的主機是擠塑機,它由擠壓系統、傳動系統和加熱冷卻系統組成。擠壓系統包括機頭和模具,塑料通過擠壓系統將塑料熔體,在一定的壓力下,連續的擠出機頭。但是,塑料熔體不均勻會嚴重影響擠出機擠出的產品質量,因此,如何保證塑料熔體均勻平穩的進入模具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擠出頭組件、模頭部件及塑料成型模具,能夠實現塑料熔體均勻平穩的進入模具,保證了產品的質量。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以下技術方案:第一方面,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擠出頭組件,包括:軸心線重合的篩板、模芯、模杯和口模,其中:沿介質的擠出方向,所述模芯位于所述篩板的后側、且與所述篩板朝向所述模芯一側的柱狀部固定連接;所述模杯設置于所述篩板的后側、且與所述模芯以及所述柱狀部之間形成擠壓腔;所述口模位于所述模杯內、且套設于所述模芯的外側;沿介質的擠出方向,所述口模內壁形成倒喇叭口狀通道,且所述口模的后端形成擠出口,所述倒喇叭口狀通道的內壁與所述模芯外表面之間的距離逐漸減小;所述篩板包括具有環形結構的篩料部,且所述篩料部均勻設有多個貫穿所述篩板且與所述擠壓腔連通以使介質能夠通過的通孔,且所述篩板背離所述模芯的表面形成有用于將介質導向所述篩料部的錐形凸起。進一步地,所述篩板與所述模芯具有一體式結構;或者,所述篩板與所述模芯螺紋連接。進一步地,當所述篩板與所述模芯螺紋連接時,所述柱狀部設有用于連接所述模芯的螺紋孔,所述模芯設有與所述螺紋孔配合的外螺紋;或者,所述模芯設有用于連接所述柱狀部的螺紋孔,所述柱狀部設有與所述螺紋孔配合的外螺紋。第二方面,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模頭部件,包括第一方面中任一種所述的擠出頭組件。進一步地,上述模頭部件還包括沿介質的擠出方向依次設置的模頭底座、模室和模蓋;其中,所述模頭底座內部設有用于容納介質的第一腔體;所述模室內部設有與所述第一腔體連通的第二腔體,且所述第二腔體的軸心線與所述第一腔體的軸心線重合;所述模室與所述模頭底座可拆卸連接;所述擠出頭組件設置于所述模室內,且所述篩板的錐形凸起指向介質擠出方向的反方向;所述模蓋與所述模室可拆卸連接。進一步地,所述模室朝向所述擠出頭組件一側內設有第一軸向定位面,所述模蓋朝向模室一側設有第二軸向定位面,所述篩板的篩料部朝向所述錐形凸起的一側與所述第一軸向定位面相抵;所述擠出頭組件中的模杯背離所述篩板一側與所述第二軸向定位面相抵。進一步地,上述模頭部件還包括套設在所述模室外側的運水,所述模室外壁開有環形槽,所述運水與所述環形槽配合。進一步地,所述模室還設有用于調整所述模杯軸心線的調心螺絲。第三方面,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塑料成型模具,包括第二方面中任一種所述的模頭部件。進一步地,上述塑料成型模具還包括:與進料通道連接的模頭,所述模頭上連接有若干個模頭部件;用于支撐整個模頭的底座。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擠出頭組件、模頭部件及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第一方面提供的擠出頭組件,包括:軸心線重合的篩板、模芯、模杯和口模,沿介質的擠出方向,模芯位于篩板的后側、且與篩板朝向模芯一側的柱狀部固定連接;模杯設置于篩板的后側、且與模芯以及柱狀部之間形成擠壓腔;口模位于模杯內、且套設于模芯的外側;沿介質的擠出方向,口模內壁形成倒喇叭口狀通道,且口模的后端形成擠出口,倒喇叭口狀通道的內壁與模芯外表面之間的距離逐漸減小;篩板包括具有環形結構的篩料部,且篩料部均勻設有多個貫穿篩板且與擠壓腔連通以使介質能夠通過的通孔,且篩板背離模芯的表面形成有用于將介質導向篩料部的錐形凸起。擠出工藝時,介質如塑料熔體進入擠出頭組件,經篩板的錐狀凸起使介質分散到篩板的篩料部,進而通過篩料部均勻設有多個貫穿篩板且與擠壓腔連通以使介質能夠通過的通孔分流,均勻進入擠壓腔,口模內壁形成倒喇叭口狀通道,且口模的后端形成擠出口,倒喇叭口狀通道的內壁與模芯外表面之間的距離逐漸減小,進而均勻擠出擠壓腔獲得產品,能夠實現塑料熔體均勻平穩的進入模具,保證了產品的質量。本專利技術第二方面提供的模頭部件包括第一方面的擠出頭組件,從而具有本專利技術第一方面提供的擠出頭組件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第三方面提供的塑料成型模具包括第二方面的模頭部件,而模頭部件包括第一方面的擠出頭組件,從而具有本專利技術第一方面提供的擠出頭組件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專利技術第一方面實施例提供的擠出頭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第一方面實施例提供的擠出頭組件中篩板的左視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第二方面實施例提供的模頭部件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第三方面實施例提供的塑料成型模具的結構示意圖。圖標:1-篩板;2-模芯;3-模杯;4-口模;5-模頭底座;6-模室;7-模蓋;8-運水;9-調心螺絲;10-模頭;11-底座。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在本專利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專利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在本專利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專利技術中的具體含義。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制本專利技術。請參照圖1、圖2、圖3和圖4,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擠出頭組件、模頭部件及塑料成型模具作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第一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擠出頭組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擠出頭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軸心線重合的篩板(1)、模芯(2)、模杯(3)和口模(4),其中:沿介質的擠出方向,所述模芯(2)位于所述篩板(1)的后側、且與所述篩板(1)朝向所述模芯(2)一側的柱狀部固定連接;所述模杯(3)設置于所述篩板(1)的后側、且與所述模芯(2)以及所述柱狀部之間形成擠壓腔;所述口模(4)位于所述模杯(3)內、且套設于所述模芯(2)的外側;沿介質的擠出方向,所述口模(4)內壁形成倒喇叭口狀通道,且所述口模(4)的后端形成擠出口,所述倒喇叭口狀通道的內壁與所述模芯(2)外表面之間的距離逐漸減小;所述篩板(1)包括具有環形結構的篩料部,且所述篩料部均勻設有多個貫穿所述篩板(1)且與所述擠壓腔連通以使介質能夠通過的通孔,且所述篩板(1)背離所述模芯(2)的表面形成有用于將介質導向所述篩料部的錐形凸起。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擠出頭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軸心線重合的篩板(1)、模芯(2)、模杯(3)和口模(4),其中:沿介質的擠出方向,所述模芯(2)位于所述篩板(1)的后側、且與所述篩板(1)朝向所述模芯(2)一側的柱狀部固定連接;所述模杯(3)設置于所述篩板(1)的后側、且與所述模芯(2)以及所述柱狀部之間形成擠壓腔;所述口模(4)位于所述模杯(3)內、且套設于所述模芯(2)的外側;沿介質的擠出方向,所述口模(4)內壁形成倒喇叭口狀通道,且所述口模(4)的后端形成擠出口,所述倒喇叭口狀通道的內壁與所述模芯(2)外表面之間的距離逐漸減小;所述篩板(1)包括具有環形結構的篩料部,且所述篩料部均勻設有多個貫穿所述篩板(1)且與所述擠壓腔連通以使介質能夠通過的通孔,且所述篩板(1)背離所述模芯(2)的表面形成有用于將介質導向所述篩料部的錐形凸起。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擠出頭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篩板(1)與所述模芯(2)具有一體式結構;或者,所述篩板(1)與所述模芯(2)螺紋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擠出頭組件,其特征在于,當所述篩板(1)與所述模芯(2)螺紋連接時,所述柱狀部設有用于連接所述模芯(2)的螺紋孔,所述模芯(2)設有與所述螺紋孔配合的外螺紋;或者,所述模芯(2)設有用于連接所述柱狀部的螺紋孔,所述柱狀部設有與所述螺紋孔配合的外螺紋。4.一種模頭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擠出頭組件。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鄧明財,
申請(專利權)人:鄧明財,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