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新源汽車動力電池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軟包動力電池模組,電芯組容納殼體內設有多個隔板,相鄰兩隔板之間形成容納軟包電芯組的容納空間,多個軟包電芯組放置在電芯組容納殼體內,上方設有裝配在電芯組容納殼體上的銅架安裝板,銅架安裝板上安裝有多個銅架,各軟包電芯組的正負極分別與銅架相連;殼體蓋安裝在電芯組容納殼體上,在電芯組容納殼體的底面及殼體蓋上分別開有多個散熱孔。本發明專利技術用于將單個電芯芯體組裝形成動力電池模組,具有拆卸簡單、散熱效果好的優勢;本發明專利技術電芯組容納殼體、殼體蓋及銅架安裝板上都分別開有多個通風孔,使得軟包電芯電池組通風方式采用由下至上通風,以便更好地對電芯進行散熱。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軟包動力電池模組
本專利技術屬于新源汽車動力電池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軟包動力電池模組。
技術介紹
當前,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持續攀升,二氧化碳排放中,25%來自汽車。在我國,汽車排放的污染已成為城市大氣污染的重要因素。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居世界第二,很快會居世界第一,減排二氧化碳的壓力將越來越大,而這就是我國發展純/混合電動力汽車的重要契機。動力電池模組是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動力來源,也是電動汽車主要部件和關鍵技術。目前,車用動力電池組分為兩個方向:鋁殼硬包電芯和鋁塑膜軟包電芯。而相較于硬包電芯,軟包電芯質量比能量更高,由于其可變形性較好,安全性能高于硬包電芯,并且由于其不用外殼,少了很多內部隔膜導致其散熱更好。基于以上優點,動力電池組的發展重心在很大程度上會向軟包電芯方向傾斜。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如下問題:一是電池組內部軟包電芯組之間并無散熱設計,二是軟包電芯組內部電芯與隔板材料之間貼合緊密,無法達到更好的散熱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電池模組存在散熱效果差的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散熱效果好的軟包動力電池模組。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專利技術包括電芯組容納殼體、殼體蓋、銅架安裝板、銅架及軟包電芯組,其中電芯組容納殼體內設有多個隔板,相鄰兩隔板之間形成容納所述軟包電芯組的容納空間,多個所述軟包電芯組放置在電芯組容納殼體內,上方設有裝配在電芯組容納殼體上的銅架安裝板,該銅架安裝板上安裝有多個銅架,各所述軟包電芯組的正負極分別與銅架相連;所述殼體蓋安裝在電芯組容納殼體上,在所述電芯組容納殼體的底面及殼體蓋上分別開有多個散熱孔。其中:所述電芯組容納殼體相對兩側的上部均開有用于與銅架安裝板裝配的凹槽A,各所述隔板等距地安裝在電芯組容納殼體的底面上;所述殼體蓋的下表面邊緣設有多個用于與電芯組容納殼體連接的卡扣;所述殼體蓋的下表面上加設有加強筋;所述銅架安裝板的邊緣設有多個凸塊,該凸塊容置于所述電芯組容納殼體上部開設的凹槽A內,實現所述銅架安裝板與電芯組容納殼體的裝配;所述銅架鉚接在所述銅架安裝板上,在所述銅架安裝板上開有多個通風孔;所述軟包電芯組包括前殼體、中部隔板、后殼體及軟包電芯,該前殼體與后殼體相連,在前殼體與后殼體之間設有多個軟包電芯及多個中部隔板,各所述軟包電芯與各所述中部隔板間隔設置;所述前殼體及后殼體上均開有散熱孔,且前殼體及后殼體的頂部和底部均開有便于通風散熱的豁口,所述前殼體與后殼體由螺栓通過嵌入式銅螺母緊固;所述中部隔板的中間設有通風散熱的開孔,該中部隔板一側表面的頂部及底部均設有凸臺,另一側表面的頂部及底部均設有凹槽B,相鄰兩中部隔板之間的所述凸臺與凹槽B相互插接;所述中部隔板的另一側表面上均布有多個凸起,相鄰兩中部隔板之間的所述軟包電芯置于一側中部隔板頂部及底部凸臺之間,并抵接于另一側中部隔板的凸起上;所述軟包電芯組的正負極分別與其鄰近的銅架焊接在一起。本專利技術的優點與積極效果為:1.本專利技術用于將單個電芯芯體組裝形成動力電池模組,具有拆卸簡單、散熱效果好的優勢。2.本專利技術電芯組容納殼體、殼體蓋及銅架安裝板上都分別開有多個通風孔,使得軟包電芯電池組通風方式采用由下至上通風,以便更好地對電芯進行散熱。3.本專利技術采用前、后殼體組裝軟包電芯芯體、更多散熱孔、多個中部隔板,相較于現有一體式電池組殼體,較為輕便,可使整個動力電池組輕量化;并且,電芯組內部留有足夠的散熱空間,便于電芯芯體的散熱。4.本專利技術通過中部隔板上的凸起與開孔“夾”住軟包電芯,既能固定電芯,又能使電芯與隔板之間形成有效的散熱空間。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爆炸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電芯組容納殼體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殼體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銅架安裝板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軟包電芯組的爆炸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中部隔板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其中:10為電芯組容納殼體,11為凹槽A,12為隔板,13為通風散熱孔,20為殼體蓋,21為出風孔,22為卡扣,23為加強筋,30為銅架安裝板,31為鉚柱,32為通風孔,33為凸塊,40為銅架,500為軟包電芯組,510為前殼體,520為中部隔板,521為凸臺,522為凹槽B,523為凸起,524為開孔,530為后殼體,540為嵌入式銅螺母,550為軟包電芯。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述。本專利技術提供的軟包動力電池模組,電芯組容納殼體10由以往橫向通風的通風方式變為縱向通風,結合了強制對流和自然對流(熱氣上升)更有利于電芯的散熱;而軟包電芯組500的結構方式更保證了以電芯為單位的設計理念,使整體電池組熱量累積達到最低。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包括電芯組容納殼體10、殼體蓋20、銅架安裝板30、銅架40及軟包電芯組500,其中多個軟包電芯組500放置在電芯組容納殼體10內,上方設有裝配在電芯組容納殼體10上的銅架安裝板30,該銅架安裝板30上安裝有多個銅架40,各軟包電芯組50的正負極分別與銅架40相連。殼體蓋20安裝在電芯組容納殼體10上,在電芯組容納殼體10的底面及殼體蓋20上分別開有多個散熱孔,形成縱向通風。如圖2所示,電芯組容納殼體10為長方體型或立方體型,任一相對兩側的上部均開有凹槽A11,底面上等距地設有多個隔板12,相鄰兩隔板12之間形成容納軟包電芯組500的容納空間。在電芯組容納殼體10的底面上開有多個通風散熱孔13。如圖3所示,殼體蓋20為方形,在殼體蓋20下表面相對兩側的邊緣分別設有卡扣22,殼體蓋20通過卡扣22與電芯組容納殼體10相連。殼體蓋20上開有多個出風孔21,在殼體蓋20的下表面上加設有多根加強筋23。如圖4所示,銅架安裝板30為方形,相對兩側的邊緣設有多個凸塊33,該凸塊33數量與電芯組容納殼體10上的凹槽A11數量相同,每個凸塊33均容置于電芯組容納殼體10上部開設的一個凹槽A11內,實現銅架安裝板30與電芯組容納殼體10的裝配。銅架安裝板30上設有多個銅架40,銅架40與銅架安裝板30通過熱鉚接工藝相緊固,在銅架安裝板30上開有多個通風孔32。軟包電芯組500的正負極分別與其鄰近的銅架40焊接在一起。如圖5所示,軟包電芯組500包括前殼體510、中部隔板520、后殼體530及軟包電芯550,該前殼體510與后殼體530之間設有多個軟包電芯550及多個中部隔板520,各軟包電芯550與各中部隔板520間隔設置。使用本專利技術提供的軟包動力電池組組裝軟包電芯550時,將軟包電芯550與中部隔板520間隔放置于前殼體510與后殼體530之間,然后利用螺栓通過嵌入式銅螺母540緊固,得到軟包電芯組500,安裝、拆卸都較為簡便。前殼體510及后殼體530的中間為散熱孔,利于軟包電芯500表面的散熱;前殼體510及后殼體530的頂部和底部均開有矩形豁口,以便于通風散熱。如圖6所示,中部隔板520呈方框型,中間設有通風散熱的開孔524,該中部隔板520一側表面的頂部及底部均設有矩形的凸臺521,另一側表面的頂部及底部均設有凹槽B522,相鄰兩中部隔板520之間的凸臺521與凹槽B522相互插接。中部隔板52的另一側表面的左右兩側框上均布有多個凸起523,相鄰兩中部隔板520之間的軟包電芯550置于一側中部隔板520頂部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軟包動力電池模組,其特征在于:包括電芯組容納殼體(10)、殼體蓋(20)、銅架安裝板(30)、銅架(40)及軟包電芯組(500),其中電芯組容納殼體(10)內設有多個隔板(12),相鄰兩隔板(12)之間形成容納所述軟包電芯組(500)的容納空間,多個所述軟包電芯組(500)放置在電芯組容納殼體(10)內,上方設有裝配在電芯組容納殼體(10)上的銅架安裝板(30),該銅架安裝板(30)上安裝有多個銅架(40),各所述軟包電芯組(50)的正負極分別與銅架(40)相連;所述殼體蓋(20)安裝在電芯組容納殼體(10)上,在所述電芯組容納殼體(10)的底面及殼體蓋(20)上分別開有多個散熱孔。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軟包動力電池模組,其特征在于:包括電芯組容納殼體(10)、殼體蓋(20)、銅架安裝板(30)、銅架(40)及軟包電芯組(500),其中電芯組容納殼體(10)內設有多個隔板(12),相鄰兩隔板(12)之間形成容納所述軟包電芯組(500)的容納空間,多個所述軟包電芯組(500)放置在電芯組容納殼體(10)內,上方設有裝配在電芯組容納殼體(10)上的銅架安裝板(30),該銅架安裝板(30)上安裝有多個銅架(40),各所述軟包電芯組(50)的正負極分別與銅架(40)相連;所述殼體蓋(20)安裝在電芯組容納殼體(10)上,在所述電芯組容納殼體(10)的底面及殼體蓋(20)上分別開有多個散熱孔。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包動力電池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芯組容納殼體(10)相對兩側的上部均開有用于與銅架安裝板(30)裝配的凹槽A(11),各所述隔板(12)等距地安裝在電芯組容納殼體(10)的底面上。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包動力電池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蓋(20)的下表面邊緣設有多個用于與電芯組容納殼體(10)連接的卡扣(22)。4.按權利要求3所述的軟包動力電池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蓋(20)的下表面上加設有加強筋(23)。5.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包動力電池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銅架安裝板(30)的邊緣設有多個凸塊(33),該凸塊(33)容置于所述電芯組容納殼體(10)上部開設的凹槽A(11)內,實現所述銅架安裝板(30)與電芯組容納殼體(10)的裝配;所述銅架(40)鉚接在所述銅架安裝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石剛,張聰,趙偉,李永慶,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遼寧,2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