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中藥科藥物切割裝置,屬于中藥科醫(yī)療器械領域。它解決了現有藥物切片不均勻的問題。本中藥科藥物切割裝置,包括殼體,殼體上分別固定有進料板和出料板,出料板底面固定有電機,電機的機軸從出料板頂面穿出,并固定有刀頭,刀頭上固定有若干刀片,刀片底部固定有推料桿,刀片順時針方向的末端具有沿刀頭徑向設置的條形刀刃,推料桿上方桿壁與刀片底部貼合固定,下方桿壁固定有刷毛,刷毛與出料板頂面貼合,相鄰兩個刀片之間具有缺口,進料板上設有若干進料口,出料板上設有若干出料口。本切割裝置能對藥物進行均勻切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中藥科藥物切割裝置
本技術屬于中藥科醫(yī)療器械
,涉及一種中藥科藥物切割裝置。
技術介紹
現有中藥科在對藥物切片時,容易使藥物切片不均勻,直接影響到藥效發(fā)揮,因此有必要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能對藥物進行均勻切片的中藥科藥物切割裝置。本技術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中藥科藥物切割裝置,包括圓筒狀殼體,其特征在于:殼體上分別固定有進料板和出料板,進料板和出料板分別與殼體軸線垂直,進料板底面和出料板頂面相對設置,出料板底面固定有電機,電機的機軸從出料板頂面穿出,并同軸固定有圓形刀頭,機軸與殼體同軸,刀頭上固定有若干與殼體軸線垂直的刀片,若干刀片以機軸為軸等角度分布,刀片底部固定有桿狀推料桿,推料桿沿刀頭徑向設置,并沿刀頭周向分布,若干推料桿依次分別固定在若干刀片逆時針方向的末端,刀片順時針方向的末端具有沿刀頭徑向設置的條形刀刃,刀片頂部與進料板底面間隔設置,推料桿上方桿壁與刀片底部貼合固定,下方桿壁固定有刷毛,刷毛與出料板頂面貼合,相鄰兩個刀片之間具有具有缺口,進料板上設有若干以機軸為軸等角度分布的進料口,出料板上設有若干以機軸為軸等角度分布的出料口,進料口和出料口數量均與缺口數量相同,進料口和出料口沿機軸軸線方向錯位設置,若干進料口依次與若干缺口對齊,且能通過機軸帶動刀片旋轉,使若干出料口依次與若干缺口對齊。使用時,將若干進料口依次與若干缺口對齊,藥物穿過進料口,抵在出料板頂面上,之后打開電機,機軸帶動刀片順時針方向旋轉,且刀刃首先接觸并切割藥物,使藥物切片,切片后的藥物能快速被推料桿推動,并從出料口落下,依次類推,能使藥物形成均勻的切片,而且還可以通過若干進料口同時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刷毛還可以刷動出料板頂面的藥物粉末。在上述的一種中藥科藥物切割裝置中,所述的刀片外端和推料桿外端分別與機軸距離相同,并與殼體內壁半徑相同。因此結構更加緊湊。在上述的一種中藥科藥物切割裝置中,所述的刀頭上設有固定套,且機軸與固定套固定。在上述的一種中藥科藥物切割裝置中,所述的進料板頂面固定有分別與進料口對齊連通的圓套狀進料筒。因此藥物通過進料筒進入進料口,且可以通過推柱推動藥物切割。在上述的一種中藥科藥物切割裝置中,所述的刀片和刀頭為一體結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如下優(yōu)點:使用時,將若干進料口依次與若干缺口對齊,藥物穿過進料口,抵在出料板頂面上,之后打開電機,機軸帶動刀片順時針方向旋轉,且刀刃首先接觸并切割藥物,使藥物切片,切片后的藥物能快速被推料桿推動,并從出料口落下,依次類推,能使藥物形成均勻的切片,而且還可以通過若干進料口同時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刷毛還可以刷動出料板頂面的藥物粉末。附圖說明圖1是本切割裝置局部剖視圖。圖2是刀頭和刀片配合仰視圖。圖3和圖4分別是進料板和出料板俯視圖。圖中,1、殼體;2、進料板;21、進料口;22、進料筒;3、出料板;31、出料口;4、電機;41、機軸;42、刀頭;43、固定套;44、刀片;45、缺口;46、推料桿。具體實施方式以下是本技術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技術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如圖1-4所示,本技術一種中藥科藥物切割裝置,包括圓筒狀殼體1,殼體1上分別固定有進料板2和出料板3,進料板2和出料板3分別與殼體1軸線垂直,進料板2底面和出料板3頂面相對設置,出料板3底面固定有電機4,電機4的機軸41從出料板3頂面穿出,并同軸固定有圓形刀頭42,機軸41與殼體1同軸,刀頭42上固定有若干與殼體1軸線垂直的刀片44,若干刀片44以機軸41為軸等角度分布,刀片44底部固定有桿狀推料桿46,推料桿46沿刀頭42徑向設置,并沿刀頭42周向分布,若干推料桿46依次分別固定在若干刀片44逆時針方向的末端,刀片44順時針方向的末端具有沿刀頭42徑向設置的條形刀刃,刀片44頂部與進料板2底面間隔設置,推料桿46上方桿壁與刀片44底部貼合固定,下方桿壁固定有刷毛,刷毛與出料板3頂面貼合,相鄰兩個刀片44之間具有具有缺口45,進料板2上設有若干以機軸41為軸等角度分布的進料口21,出料板3上設有若干以機軸41為軸等角度分布的出料口31,進料口21和出料口31數量均與缺口45數量相同,進料口21和出料口31沿機軸41軸線方向錯位設置,若干進料口21依次與若干缺口45對齊,且能通過機軸41帶動刀片44旋轉,使若干出料口31依次與若干缺口45對齊。進一步的,刀片44外端和推料桿46外端分別與機軸41距離相同,并與殼體1內壁半徑相同。刀頭42上設有固定套43,且機軸41與固定套43固定。進料板2頂面固定有分別與進料口21對齊連通的圓套狀進料筒22。刀片44和刀頭42為一體結構。使用時,將若干進料口21依次與若干缺口45對齊,藥物穿過進料口21,抵在出料板3頂面上,之后打開電機4,機軸41帶動刀片44順時針方向旋轉,且刀刃首先接觸并切割藥物,使藥物切片,切片后的藥物能快速被推料桿46推動,并從出料口31落下,依次類推,能使藥物形成均勻的切片,而且還可以通過若干進料口21同時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刷毛還可以刷動出料板3頂面的藥物粉末。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技術精神作舉例說明。本技術所屬
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技術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殼體1、進料板2、進料口21、進料筒22、出料板3、出料口31、電機4、機軸41、刀頭42、固定套43、刀片44、缺口45、推料桿46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技術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技術精神相違背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中藥科藥物切割裝置,包括圓筒狀殼體(1),其特征在于:殼體(1)上分別固定有進料板(2)和出料板(3),進料板(2)和出料板(3)分別與殼體(1)軸線垂直,進料板(2)底面和出料板(3)頂面相對設置,出料板(3)底面固定有電機(4),電機(4)的機軸(41)從出料板(3)頂面穿出,并同軸固定有圓形刀頭(42),機軸(41)與殼體(1)同軸,刀頭(42)上固定有若干與殼體(1)軸線垂直的刀片(44),若干刀片(44)以機軸(41)為軸等角度分布,刀片(44)底部固定有桿狀推料桿(46),推料桿(46)沿刀頭(42)徑向設置,并沿刀頭(42)周向分布,若干推料桿(46)依次分別固定在若干刀片(44)逆時針方向的末端,刀片(44)順時針方向的末端具有沿刀頭(42)徑向設置的條形刀刃,刀片(44)頂部與進料板(2)底面間隔設置,推料桿(46)上方桿壁與刀片(44)底部貼合固定,下方桿壁固定有刷毛,刷毛與出料板(3)頂面貼合,相鄰兩個刀片(44)之間具有具有缺口(45),進料板(2)上設有若干以機軸(41)為軸等角度分布的進料口(21),出料板(3)上設有若干以機軸(41)為軸等角度分布的出料口(31),進料口(21)和出料口(31)數量均與缺口(45)數量相同,進料口(21)和出料口(31)沿機軸(41)軸線方向錯位設置,若干進料口(21)依次與若干缺口(45)對齊,且能通過機軸(41)帶動刀片(44)旋轉,使若干出料口(31)依次與若干缺口(45)對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中藥科藥物切割裝置,包括圓筒狀殼體(1),其特征在于:殼體(1)上分別固定有進料板(2)和出料板(3),進料板(2)和出料板(3)分別與殼體(1)軸線垂直,進料板(2)底面和出料板(3)頂面相對設置,出料板(3)底面固定有電機(4),電機(4)的機軸(41)從出料板(3)頂面穿出,并同軸固定有圓形刀頭(42),機軸(41)與殼體(1)同軸,刀頭(42)上固定有若干與殼體(1)軸線垂直的刀片(44),若干刀片(44)以機軸(41)為軸等角度分布,刀片(44)底部固定有桿狀推料桿(46),推料桿(46)沿刀頭(42)徑向設置,并沿刀頭(42)周向分布,若干推料桿(46)依次分別固定在若干刀片(44)逆時針方向的末端,刀片(44)順時針方向的末端具有沿刀頭(42)徑向設置的條形刀刃,刀片(44)頂部與進料板(2)底面間隔設置,推料桿(46)上方桿壁與刀片(44)底部貼合固定,下方桿壁固定有刷毛,刷毛與出料板(3)頂面貼合,相鄰兩個刀片(44)之間具有具有缺口(45),進料板(2)上設有若干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遲淑梅,
申請(專利權)人:遲淑梅,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