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攝像輔助裝置及其遮蔽罩。所述遮蔽罩用于覆蓋于具有對焦器的攝像輔助裝置上方。所述遮蔽罩包括基體及用于對應所述對焦器設置的遮蔽層,所述遮蔽層采用絲印工藝印刷于所述基體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攝像輔助裝置同時具有補光及對焦功能,提高了拍照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攝像輔助裝置及其遮蔽罩
本技術涉及電子
,尤其涉及一種攝像輔助裝置及其遮蔽罩。
技術介紹
3G的全球覆蓋使世界快速步入移動互聯網時代,4G網絡的應用范圍變得更加廣泛,人們日常的工作、生活與網絡越來越緊密。智能終端在市場上迅速滲透,智能終端正在成為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強大動力。在此背景下,智能終端受到了越來越多用戶的關注,其中,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多個種類的智能終端成為備受消費者青睞的電子產品。為方便用戶進行拍照,現有的智能終端上一般配置有攝像頭以及閃光燈,其中閃光燈用于在拍照時進行補光以輔助拍攝。攝像頭一般分為前置攝像頭以及后置攝像頭,其中前置攝像頭一般不具備自動對焦功能,拍照效果較差;后置攝像頭一般具備自動對焦功能,然其結構較為復雜,占用的結構空間較大,不利于智能終端的小型化。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節省結構空間,且能提高拍照效果的攝像輔助裝置及其遮蔽罩。一種遮蔽罩,用于覆蓋于具有對焦器的攝像輔助裝置上方,所述遮蔽罩包括基體及用于對應所述對焦器設置的遮蔽層,所述遮蔽層至少部分采用絲印工藝印刷于所述基體上。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遮蔽層包括遮光層以及信號透射層,所述遮光層用于遮蔽所述對焦器,所述信號透射層用于透射所述對焦器發射或接收的對焦信號。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遮光層上對應所述對焦器的信號發射部以及信號接收部分別開設有開口,以供所述信號發射部發射的信號以及所述信號接收部接收的信號透過,所述信號透射層至少覆蓋所述開口。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信號透射層與所述遮光層依序采用絲印工藝印刷于所述基體鄰近所述對焦器的表面。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基體包括環形透光部以及位于所述環形透光部中間的遮光部,所述遮蔽層覆蓋所述遮光部,所述環形透光部用于透射所述攝像輔助裝置的閃光燈發出的光線。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環形透光部與所述遮光部相接觸。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環形透光部朝向所述閃光燈的一面具有光線散射紋。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光線散射紋具有多條環形散射紋路,所述環形散射紋路與所述環形透光部具有相同的圓心。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光線散射紋具有多個散射區,所述散射區具有多個同心圓,所述同心圓的圓心位置位于所述散射區中間部分。一種攝像輔助裝置,其包括對焦器以及上述任一項所述的遮蔽罩,所述對焦器位于所述遮蔽層的下方。一種攝像輔助裝置,其包括至少兩個閃光燈以及上述任一項所述的遮蔽罩,所述至少兩個閃光燈位于所述環形透光部的下方。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至少兩個閃光燈包括冷色閃光燈和暖色閃光燈,所述冷色閃光燈和暖色閃光燈對應所述環形透光部交替設置且圍成圓形。相較于現有技術,本技術的攝像輔助裝置,將閃光燈以及對焦器進行集成設置,相較現有的僅包括閃光燈的攝像輔助裝置,其對拍攝同時進行補光以及對焦,提高了所述電子裝置的拍照效果,且集成設計的攝像輔助裝置體積較小,節省了結構空間,從而可小型化所述電子裝置。同時,設置位于閃光燈以及對焦器上方的遮蔽罩,減小所述閃光燈與所述對焦器之間相互竄光的干擾,解決了拍攝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功能上失效和拍攝出的影像失真的問題。且所述遮蔽層采用絲印工藝設置于所述基體上,簡化了工藝流程。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是本技術一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的平面示意圖,所述電子裝置包括攝像輔助裝置。圖2是圖1所示攝像輔助裝置沿II-II的剖視圖。圖3是本技術第一實施方式的遮蔽罩上的光線散射紋的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第二實施方式的遮蔽罩上的光線散射紋的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第三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圖。圖6是本技術第四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如下具體實施方式將結合上述附圖進一步說明本技術。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方式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方式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方式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實施方式。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付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方式,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技術實施方式中使用的術語是僅僅出于描述特定實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術。在本技術實施方式和所附權利要求書中所使用的單數形式的“一種”、“所述”和“該”也旨在包括多數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義。還應當理解,本文中使用的術語“和/或”是指并包含一個或多個相關聯的列出項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組合。另外,本技術的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及上述附圖中的術語“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區別不同對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順序。此外,術語“包括”和“具有”以及它們任何變形,意圖在于覆蓋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驟或單元的過程、方法、系統、產品或設備沒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驟或單元,而是可選地還包括沒有列出的步驟或單元,或可選地還包括對于這些過程、方法、產品或設備固有的其它步驟或單元。本技術實施方式涉及的電子裝置可以是任何具備通信和存儲功能的設備,例如:平板電腦、手機、攝像頭、攝像機等具有攝像功能的電子設備。請參閱圖1,圖1是本技術一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的局部后視圖。本實施方式中,所述電子裝置100為手機。具體地,所述電子裝置100包括蓋板10,以及設置于所述蓋板10上的攝像頭20與攝像輔助裝置30。所述攝像頭20以及所述攝像輔助裝置30位于所述蓋板10的同一端間隔設置,具體地,所述攝像頭20以及所述攝像輔助裝置30位于所述蓋板10的頂端設置。所述攝像頭20與所述攝像輔助裝置30分別與位于所述蓋板10內的電路板40(參圖2)電連接。所述攝像頭20用于拍攝照片。所述攝像輔助裝置30用于在拍攝過程中進行輔助對焦、補光等,以提高拍攝照片的清晰度。所述蓋板10可用作所述電子裝置100的前蓋或者后蓋。本實施方式中,所述蓋板10用作所述電子裝置100的后蓋,所述攝像頭20為后置攝像頭,且所述攝像頭20與所述攝像輔助裝置30間隔預設距離設置,以使所述攝像輔助裝置30能夠在所述攝像頭20進行拍攝時進行輔助對焦、補光等。所述蓋板10上開設有第一安裝孔(圖未示)以及第二安裝孔15(參圖2)。所述第一安裝孔的位置與所述攝像頭20的位置相對應,用于容置所述攝像頭20,使得所述攝像頭20能夠露出于所述電子裝置100外,以拍攝位于所述電子裝置100外的照片。所述第二安裝孔15的位置與所述攝像輔助裝置30的位置相對應,用于容置所述攝像輔助裝置30,使得所述攝像輔助裝置30能夠露出于所述電子裝置100外。在另一實施方式中,所述蓋板10可不開設用于安裝所述攝像頭20以及所述攝像輔助裝置30的安裝孔,例如,將所述蓋板10對應所述攝像頭20以及所述攝像輔助裝置30的區域設置為透明區域,或者所述蓋板10由透明材質制成,只要使所述攝像裝置30能夠透過所述蓋板10拍攝外界照片,所述攝像輔助裝置30發射的光線能夠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遮蔽罩,用于覆蓋于具有對焦器的攝像輔助裝置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罩包括基體及用于對應所述對焦器設置的遮蔽層,所述遮蔽層至少部分采用絲印工藝印刷于所述基體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遮蔽罩,用于覆蓋于具有對焦器的攝像輔助裝置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罩包括基體及用于對應所述對焦器設置的遮蔽層,所述遮蔽層至少部分采用絲印工藝印刷于所述基體上。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遮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層包括遮光層以及信號透射層,所述遮光層用于遮蔽所述對焦器,所述信號透射層用于透射所述對焦器發射或接收的對焦信號。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遮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層上對應所述對焦器的信號發射部以及信號接收部分別開設有開口,以供所述信號發射部發射的信號以及所述信號接收部接收的信號透過,所述信號透射層至少覆蓋所述開口。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遮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信號透射層與所述遮光層依序采用絲印工藝印刷于所述基體鄰近所述對焦器的表面。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遮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體包括環形透光部以及位于所述環形透光部中間的遮光部,所述遮蔽層覆蓋所述遮光部,所述環形透光部用于透射所述攝像輔助裝置的閃光燈發出的光線。6.如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國釗,楊國強,姬翔,
申請(專利權)人: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