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加工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15665794 閱讀: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2 02:42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加工裝置,包括橫架以及烘培箱,橫架與烘培箱之間設有傳送帶,傳送帶的頂端面設有多個模具,橫架前端面設有左右延展設置的滑接槽,滑接槽內滑接配合有導位塊,導位塊前側端面設有的盛料桶,盛料桶頂部設有添料部,盛料桶內部上下逐一設有第一容納腔、斗狀腔和第二容納腔,第一容納腔后側盛料桶內設有調控倉,第一容納腔內設有前后延展設置的轉筒,轉筒前后兩側末尾均設有分別向前后兩側延展設置的轉接軸,轉接軸向后側延展段穿透盛料桶壁體并探入調控倉內,轉接軸探入調控倉內的末尾處設有第一齒圓輪,轉筒內部中部處設有向前后兩側延展并逐一穿透轉接軸和第一齒圓輪的通連孔,通連孔內設有第一螺狀桿;本發明專利技術結構簡單,自動控制,操作便捷,減少番薯浪費,提高工作效率。

    Process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ocessing device comprises a horizontal frame and baking box, the conveyor bel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ransverse frame and the baking box, the top of the conveyor belt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mold, the transverse frame is arranged at the front end surface sliding groove around the extension set, sliding groove sliding contact with a guide block, a material containing a front end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bucket, bucket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feed, bucket inside one by one with the first holding chamber, bucket shaped cavity and second cavity, a first receiving cavity behind the material holding barre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accommodating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control chamber, before and after the extension of the drum set, drum front and rear sides at the end of a connecting shaft are respectively extended forward after the two sides set up, the axial extension section through the transfer back bucket wall and into the control cabin, transfer into the shaft at the end of regulation in the cabin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ooth round turn in the middle of the cylinder is arranged inside To the front and rear sides extend and one by one transfer shaft and a first tooth penetrating round the communicating hole, communicating hol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piral rod;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automatic control, reduce waste and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of sweet potato.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加工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番薯加工設備
    ,特別是一種加工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人類生活質量的提高,人類對飲食的習慣已從原有大魚大肉轉變成偏向五谷雜糧。番薯作為五谷雜糧其中一種,其口感純正,營養價值豐富,常被加工成綠色食品,深受人們的喜愛,然而番薯在加工前需要將其蒸熟后通過揉捏使其變成糊狀,然后通過烘培箱的烘培加工,制成食品,現有技術中對于對于蒸熟后番薯的揉捏打碎均是通過人力手動操作,其過程較為繁瑣費力,且通過手動操作食品衛生無法保障,同時,烘培加工添料過程中通過人力操作添加,不僅速度緩慢,人力操作成本加大且工作效率及其低下,對于一些加工廠而言,根本無法滿足現有需要,存在較大弊端,需要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加工裝置,其能夠解決上述現在技術中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加工裝置,包括橫架以及烘培箱,所述橫架與所述烘培箱之間設有傳送帶,所述傳送帶的頂端面設有多個模具,所述橫架前端面設有左右延展設置的滑接槽,所述滑接槽內滑接配合有導位塊,所述導位塊前側端面設有的盛料桶,所述盛料桶頂部設有添料部,所述盛料桶內部上下逐一設有第一容納腔、斗狀腔和第二容納腔,所述第一容納腔后側所述盛料桶內設有調控倉,所述第一容納腔內設有前后延展設置的轉筒,所述轉筒前后兩側末尾均設有分別向前后兩側延展設置的轉接軸,所述轉接軸向后側延展段穿透所述盛料桶壁體并探入所述調控倉內,所述轉接軸探入所述調控倉內的末尾處設有第一齒圓輪,所述轉筒內部中部處設有向前后兩側延展并逐一穿透所述轉接軸和所述第一齒圓輪的通連孔,所述通連孔內設有第一螺狀桿,所述第一螺狀桿后側末尾與所述調控倉內的后側內壁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螺狀桿前側末尾與所述第一容納腔內的前側內壁固定連接,所述轉筒上下兩側均設有內側與所述通連孔通連的通連槽,所述通連槽內設有滑接配合連接的滑接塊,所述滑接塊中部處與所述第一螺狀桿螺狀紋配合連接,所述第一齒圓輪上方的所述調控倉內設有與所述第一齒圓輪頂部咬合連接的第二齒圓輪,所述第二齒圓輪后側端與第一電轉機連接,所述第二容納腔內的上下兩側分別設有第一插接裝置和第二插接裝置。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橫架內設有多排擋板,所述擋板之間設有供給區,所述供給區挨近所述橫架一側的中部處設有與所述橫架固定連接的傳接部,所述傳接部內頂部設有開口,所述開口底部的所述傳接部內設有傳接槽,所述傳接槽底部與所述傳送帶頂端面的所述模具靠接。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導位塊內設有螺狀紋配合連接且沿所述滑接槽左右延展設置的第二螺狀桿,所述第二螺狀桿一側末尾與電轉機連接,另一側與所述滑接槽內側壁旋動配合連接,所述導位塊與所述滑接槽內底壁之間設有軌槽。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轉接軸與所述盛料桶內壁體接合處旋動配合連接。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滑接塊上下兩側均設有探入所述第一容納腔內的攪碎扇片。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插接裝置和第二插接裝置均由設置在所述第二容納腔內的前側壁內的第一插進槽、設置在所述第二容納腔內的后側壁內且與所述第一插進槽相應設置的第二插進槽、與所述第一插進槽和所述第二插進槽滑接配合連接的插進板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二插進槽后側內壁上的第二電轉機湊成,所述插進板挨近所述第二插進槽一側內設有螺狀紋孔,所述螺狀紋孔內設有螺狀紋配合連接的第三螺狀桿,所述第三螺狀桿后側端與所述第二電轉機旋動配合連接。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二容納腔底部的所述盛料桶上設有向下延展設置的導管。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通過第一容納腔后側盛料桶內設調控倉,第一容納腔內設前后延展設置的轉筒,轉筒前后兩側末尾均設分別向前后兩側延展設置的轉接軸,轉接軸向后側延展段穿透盛料桶壁體并探入調控倉內,轉接軸探入調控倉內的末尾處設第一齒圓輪,轉筒內部中部處設向前后兩側延展并逐一穿透轉接軸和第一齒圓輪的通連孔,通連孔內設第一螺狀桿,第一螺狀桿后側末尾與調控倉內的后側內壁固定連接,第一螺狀桿前側末尾與第一容納腔內的前側內壁固定連接,轉筒上下兩側均設內側與通連孔通連的通連槽,通連槽內設滑接配合連接的滑接塊,滑接塊中部處與第一螺狀桿螺狀紋配合連接,從而實現由第一電轉機的正反轉控制滑接塊以及滑接上的攪碎扇片左右移動,從而提高攪拌面積以及攪拌均勻度,提高攪拌的工作效率。2.通過第一齒圓輪上方的調控倉內設與第一齒圓輪頂部咬合連接的第二齒圓輪,第二齒圓輪后側端與第一電轉機連接,從而實現自動控制攪拌工作。3.通過導位塊內設螺狀紋配合連接且沿滑接槽左右延展設置的第二螺狀桿,第二螺狀桿一側末尾與電轉機連接,另一側與滑接槽內側壁旋動配合連接,導位塊與滑接槽內底壁之間設軌槽,從而實現自動控制導位塊以及導位塊上的盛料桶左右移動,實現自動切換供給。4.通過第二容納腔內的上下兩側分別設第一插接裝置和第二插接裝置,從而實現自動控制定量供給工作,減少浪費。5.通過橫架與烘培箱之間設有傳送帶,傳送帶的頂端面設有多個模具,從而實現將攪碎后的番薯自動傳輸至烘培箱內,減少人工操作,降低人工操作成本。6.本專利技術結構簡單,自動控制,操作便捷,能實現自動攪拌及烘培加工一體化,減少人工操作成本,提高加工效率,滿足現有需要。附圖說明為了易于說明,本專利技術由下述的具體實施例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加工裝置的俯視圖;圖2為圖1中橫架的主視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圖2中A-A的剖視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的盛料桶內部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圖4所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加工裝置,包括橫架1以及烘培箱5,所述橫架1與所述烘培箱5之間設有傳送帶51,所述傳送帶51的頂端面設有多個模具52,所述橫架1前端面設有左右延展設置的滑接槽11,所述滑接槽11內滑接配合有導位塊12,所述導位塊12前側端面設有的盛料桶6,所述盛料桶6頂部設有添料部7,所述盛料桶6內部上下逐一設有第一容納腔61、斗狀腔62和第二容納腔63,所述第一容納腔61后側所述盛料桶6內設有調控倉65,所述第一容納腔61內設有前后延展設置的轉筒611,所述轉筒611前后兩側末尾均設有分別向前后兩側延展設置的轉接軸612,所述轉接軸612向后側延展段穿透所述盛料桶6壁體并探入所述調控倉65內,所述轉接軸612探入所述調控倉65內的末尾處設有第一齒圓輪651,所述轉筒611內部中部處設有向前后兩側延展并逐一穿透所述轉接軸612和所述第一齒圓輪651的通連孔6114,所述通連孔6114內設有第一螺狀桿613,所述第一螺狀桿613后側末尾與所述調控倉65內的后側內壁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螺狀桿613前側末尾與第一容納腔61內的前側內壁固定連接,所述轉筒611上下兩側均設有內側與所述通連孔6114通連的通連槽6111,所述通連槽6111內設有滑接配合連接的滑接塊6112,所述滑接塊6112中部處與所述第一螺狀桿613螺狀紋配合連接,所述第一齒圓輪651上方的所述調控倉65內設有與所述第一齒圓輪651頂部咬合連接的第二齒圓輪652,所述第二齒圓輪652后側端與第一電轉機653連接,所述第二容納腔63內的上下兩側分別設有第一插接裝置66和第二插接裝置67。其中,所述橫架1內設有多排擋板2,所述擋板2之間設有供給區3,所述供給區3挨近所述橫架1一側的中部處設有與所述橫架1固定連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一種加工裝置

    【技術保護點】
    一種加工裝置,包括橫架以及烘培箱,其特征在于:橫架與烘培箱之間設有傳送帶,傳送帶的頂端面設有多個模具,橫架前端面設有左右延展設置的滑接槽,滑接槽內滑接配合有導位塊,導位塊前側端面設有的盛料桶,盛料桶頂部設有添料部,盛料桶內部上下逐一設有第一容納腔、斗狀腔和第二容納腔,第一容納腔后側盛料桶內設有調控倉,第一容納腔內設有前后延展設置的轉筒,轉筒前后兩側末尾均設有分別向前后兩側延展設置的轉接軸,轉接軸向后側延展段穿透盛料桶壁體并探入調控倉內,轉接軸探入調控倉內的末尾處設有第一齒圓輪,轉筒內部中部處設有向前后兩側延展并逐一穿透轉接軸和第一齒圓輪的通連孔,通連孔內設有第一螺狀桿,第一螺狀桿后側末尾與調控倉內的后側內壁固定連接,第一螺狀桿前側末尾與第一容納腔內的前側內壁固定連接,轉筒上下兩側均設有內側與通連孔通連的通連槽,通連槽內設有滑接配合連接的滑接塊,滑接塊中部處與第一螺狀桿螺狀紋配合連接,第一齒圓輪上方的調控倉內設有與第一齒圓輪頂部咬合連接的第二齒圓輪,第二齒圓輪后側端與第一電轉機連接,第二容納腔內的上下兩側分別設有第一插接裝置和第二插接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加工裝置,包括橫架以及烘培箱,其特征在于:橫架與烘培箱之間設有傳送帶,傳送帶的頂端面設有多個模具,橫架前端面設有左右延展設置的滑接槽,滑接槽內滑接配合有導位塊,導位塊前側端面設有的盛料桶,盛料桶頂部設有添料部,盛料桶內部上下逐一設有第一容納腔、斗狀腔和第二容納腔,第一容納腔后側盛料桶內設有調控倉,第一容納腔內設有前后延展設置的轉筒,轉筒前后兩側末尾均設有分別向前后兩側延展設置的轉接軸,轉接軸向后側延展段穿透盛料桶壁體并探入調控倉內,轉接軸探入調控倉內的末尾處設有第一齒圓輪,轉筒內部中部處設有向前后兩側延展并逐一穿透轉接軸和第一齒圓輪的通連孔,通連孔內設有第一螺狀桿,第一螺狀桿后側末尾與調控倉內的后側內壁固定連接,第一螺狀桿前側末尾與第一容納腔內的前側內壁固定連接,轉筒上下兩側均設有內側與通連孔通連的通連槽,通連槽內設有滑接配合連接的滑接塊,滑接塊中部處與第一螺狀桿螺狀紋配合連接,第一齒圓輪上方的調控倉內設有與第一齒圓輪頂部咬合連接的第二齒圓輪,第二齒圓輪后側端與第一電轉機連接,第二容納腔內的上下兩側分別設有第一插接裝置和第二插接裝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架內設有多排擋板,所述擋板之間設有供給區,所述供給區挨近所述橫架一側的中部處設有與所述橫架固定連接的傳...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龍駒
    申請(專利權)人:廈門市新嵐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福建,35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无码激情AV| 成人无码嫩草影院| 亚洲av日韩av无码| 亚洲一本到无码av中文字幕| 日韩毛片免费无码无毒视频观看| 无码8090精品久久一区| 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无码AV中文出轨人妻|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一无码| 夜夜添无码试看一区二区三区| 西西人体444www大胆无码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中文字幕 |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抽搐 |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老色鬼| 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亚洲av日韩av无码| 在线观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无码| 性色AV无码中文AV有码VR| 亚洲av成本人无码网站| 欧洲Av无码放荡人妇网站| 红桃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无码AV|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 18禁无遮拦无码国产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成人AV无码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V|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亚洲成A人无码成A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国产成人AV片无码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V成人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 无码成人AAAAA毛片|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 日韩免费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一本色道无码道在线| 最新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 中文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