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利查詢>山西大學專利>正文

    一種二氧化碳礦化反應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15669811 閱讀: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2 13:49
    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二氧化碳礦化反應裝置,屬于礦化反應裝置技術領域。本發明專利技術主要解決現有二氧化碳礦化反應裝置存在的反應效率降低、動力消耗較大的技術問題。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二氧化碳礦化反應裝置,其包括反應器、氣體給料系統、固體給料管、液體給料管、攪拌系統、加熱系統、排料系統和控制系統;所述反應器包括腔體和頂蓋;所述氣體給料系統包括氣體總管、水平分管和若干豎直分管;所述固體給料管和所述液體給料管設在頂蓋上并向下穿過頂蓋延伸至腔體內腔中;所述攪拌系統包括攪拌槳、連軸、密封圈和電機;述加熱系統包括換熱夾套、加熱器、循環泵和調節閥;所述排料系統包括排料管、排料口、排料泵和排料閥。

    Carbon dioxide mineralizing reac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arbon dioxide mineralization reaction device,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ineralization reac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mainly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the reaction efficiency of the existing carbon dioxide mineralization reaction device is reduced and the power consumption is large.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invention is: a carbon mineralization reac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reactor, a gas feeding system, solid feed pipe, feeding pipe, liquid mixing system, heating system, discharging system and a control system; wherein the reactor comprises a cavity and a cover; the gas feeding system includes the gas duct, and a plurality of vertical levels in charge in charge; the solid feed pipe and the liquid feed pipe is arranged at the top and down through the roof extends to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cavity; the mixing system includes a stirrer, a connecting shaft and a sealing ring and a motor; the heating system includes heat transfer jacket, heater, circulating pump and the control valve; the discharge system includes a discharge pipe and a discharge port, discharging pump and discharge valv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二氧化碳礦化反應裝置
    本專利技術屬于礦化反應裝置
    ,特別涉及一種二氧化碳礦化反應裝置。
    技術介紹
    二氧化碳減排與二氧化碳氣體資源化利用是當今世界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和努力解決的技術問題。二氧化碳礦化利用是指將二氧化碳氣體與堿性物質發生酸堿中和反應,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碳酸鹽類物質,進而使二氧化碳由氣體轉化為穩定的固體類物質,實現二氧化碳的固定和再利用。二氧化碳礦化反應中涉及到重要的控制參數,包括溫度、壓力、PH值以及反應時間等,這些參數需要在設計的礦化反應器中同時實現優化控制,這就需要開發一種新的礦化反應器來實現最佳的二氧化碳礦化反應。CN104907010A公開了“一種用于氨介質體系強化鈣基固廢礦化固定二氧化碳的反應器及使用方法”,其將加壓環流反應器用于氨介質體系強化鈣基固廢礦化固定二氧化碳過程,采用氣動攪拌,適用于氨介質體系強化鈣基固廢礦化固定二氧化碳工藝過程具有高壓氣體和高固含量特征。但是,該反應器由于缺乏機械攪拌動力,使得氣體動力消耗較大,且氣、固、液三相反應強度降低,礦化反應效率降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二氧化碳礦化反應裝置,解決現有二氧化碳礦化反應裝置存在的反應效率降低、動力消耗較大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二氧化碳礦化反應裝置,其包括反應器、氣體給料系統、固體給料管、液體給料管、攪拌系統、加熱系統、排料系統和控制系統;所述反應器包括腔體和頂蓋,所述頂蓋裝在腔體的頂面上;所述氣體給料系統包括氣體總管、水平分管和若干豎直分管,所述氣體總管設在頂蓋上并向下穿過頂蓋延伸至腔體內部,所述頂蓋上方的氣體總管上設有氣體調節閥;所述水平分管設在氣體總管下方并位于腔體內腔上部,所述水平分管與腔體內壁固定連接,所述水平分管的進氣口與氣體總管的出氣口連接,所述水平分管上均勻設有若干豎直分管且與其相連通;所述豎直分管上沿豎直方向均勻分布有若干噴氣嘴;所述固體給料管設在頂蓋上并向下穿過頂蓋延伸至腔體內腔中,所述頂蓋上方的固體給料管上設有固體調節閥;所述液體給料管設在頂蓋上并向下穿過頂蓋延伸至腔體內腔中,所述頂蓋上方的液體給料管上設有液體調節閥;所述攪拌系統包括攪拌槳、連軸、密封圈和電機,所述連軸豎直穿過腔體底面中部,所述密封圈設在連軸與腔體底面的連接處,所述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與連軸下端連接,所述攪拌槳設在連軸上端;所述加熱系統包括換熱夾套、加熱器、循環泵和調節閥,所述換熱夾套設在腔體外壁,所述換熱夾套一側設有換熱介質進口,所述換熱夾套另一側設有換熱介質出口,所述換熱介質自換熱介質出口與加熱器的進口連接,加熱器的出口與循環泵的進口連接,循環泵的出口與調節閥的進口連接,調節閥的出口與換熱介質進口連接;所述換熱夾套外壁設有保溫層;所述頂蓋上設有熱電偶、PH計、壓力計、安全閥和泄壓閥;所述排料系統包括排料管、排料口、排料泵和排料閥,所述排料口設在腔體底面,所述排料管通過排料口與腔體連通,所述排料管的出料口與排料泵的進料口連接,排料泵的出料口與排料閥的進口連接;所述控制系統與氣體調節閥、固體調節閥、液體調節閥、電機、熱電偶、PH計、壓力計、安全閥、泄壓閥、加熱系統中的加熱器、循環泵、調節閥和排料系統中的排料泵、排料閥電氣連接。進一步,所述水平分管為環狀管道,所述若干豎直分管上的噴氣嘴均沿腔體切線方向布置,所述相鄰豎直分管上的噴氣嘴位置交錯排列;進一步,所述攪拌槳距腔體底面距離為10~50mm。進一步,所述換熱夾套中的換熱介質為熱水或導熱油。本專利技術利用氣體分布管道和噴嘴在反應器內的優化布置,增強氣液固三相反應的強度,提高反應效率;同時助推漿體沿攪拌方向旋流,有利于減少攪拌器的動力消耗,節約能源;溫度控制采用熱水或導熱油介質換熱,有利于保證反應器內溫度均勻,實現反應溫度的精準控制。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設備結構簡單、反應效率高、動力消耗少、控制穩定、操作靈活、易于實現規?;a和應用等優點。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俯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如圖1、2所示,本實施例中的一種二氧化碳礦化反應裝置,其包括反應器、氣體給料系統、固體給料管8、液體給料管9、攪拌系統、加熱系統、排料系統和控制系統;所述反應器包括腔體1和頂蓋2,所述頂蓋2裝在腔體1的頂面上;所述氣體給料系統包括氣體總管3、水平分管4和若干豎直分管5,所述氣體總管3設在頂蓋1上并向下穿過頂蓋1延伸至腔體2內部,所述頂蓋1上方的氣體總管3上設有氣體調節閥6;所述水平分管4設在氣體總管3下方并位于腔體1內腔上部,所述水平分管4與腔體1內壁固定連接,所述水平分管4的進氣口與氣體總管3的出氣口連接,所述水平分管上4均勻設有若干豎直分管5且與其相連通;所述豎直分管5上沿豎直方向均勻分布有若干噴氣嘴7;所述固體給料管8設在頂蓋2上并向下穿過頂蓋2延伸至腔體1內腔中,所述頂蓋2上方的固體給料管8上設有固體調節閥10;所述液體給料管9設在頂蓋2上并向下穿過頂蓋2延伸至腔體1內腔中,所述頂蓋2上方的液體給料管9上設有液體調節閥11;所述攪拌系統包括攪拌槳12、連軸13、密封圈14和電機15,所述連軸13豎直穿過腔體1底面中部,所述密封圈14設在連軸13與腔體1底面的連接處,所述電機15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與連軸13下端連接,所述攪拌槳12設在連軸13上端;所述加熱系統包括換熱夾套16、加熱器17、循環泵18和調節閥19,所述換熱夾套16設在腔體1外壁,所述換熱夾套16一側設有換熱介質進口20,所述換熱夾套16另一側設有換熱介質出口21,所述換熱介質自換熱介質出口21與加熱器17的進口連接,加熱器17的出口與循環泵18的進口連接,循環泵18的出口與調節閥19的進口連接,調節閥19的出口與換熱介質進口20連接,所述換熱介質自換熱介質出口21流出后依次流經加熱器17、循環泵18和調節閥19之后通過換熱介質進口20返回至換熱夾套16;所述換熱夾套16外壁設有保溫層22;所述頂蓋2上設有熱電偶23、PH計24、壓力計25、安全閥26和泄壓閥27;所述排料系統包括排料管28、排料口29、排料泵30和排料閥31,所述排料口29設在腔體1底面,所述排料管28通過排料口29與腔體1連通,所述排料管26的出料口與排料泵30的進料口連接,排料泵30的出料口與排料閥31的進口連接;所述控制系統與氣體調節閥6、固體調節閥10、液體調節閥11、電機15、熱電偶23、PH計24、壓力計25、安全閥26、泄壓閥27、加熱系統中的加熱器17、循環泵18、調節閥19和排料系統中的排料泵30、排料閥31電氣連接。進一步,所述水平分管4為環狀管道,所述若干豎直分管5上的噴氣嘴7均沿腔體1切線方向布置,所述相鄰豎直分管5上的噴氣嘴7位置交錯排列;進一步,所述攪拌槳12距腔體1底面距離為10~50mm。進一步,所述換熱夾套16中的換熱介質為熱水或導熱油。本專利技術的工作過程:首先將一定量的固體料如鋼渣粉、電石渣粉、石灰粉等堿性氧化物和液體料如水和助劑等加入反應器的腔體1中,開啟攪拌系統進行攪拌混合,然后通入含二氧化碳的氣體,繼續攪拌,同時監測漿體的溫度、PH值、反應器壓力和攪拌器轉速。通過預先設定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一種二氧化碳礦化反應裝置

    【技術保護點】
    一種二氧化碳礦化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應器、氣體給料系統、固體給料管(8)、液體給料管(9)、攪拌系統、加熱系統、排料系統和控制系統;所述反應器包括腔體(1)和頂蓋(2),所述頂蓋(2)裝在腔體(1)的頂面上;所述氣體給料系統包括氣體總管(3)、水平分管(4)和若干豎直分管(5),所述氣體總管(3)設在頂蓋(1)上并向下穿過頂蓋(1)延伸至腔體(2)內部,所述頂蓋(1)上方的氣體總管(3)上設有氣體調節閥(6);所述水平分管(4)設在氣體總管(3)下方并位于腔體(1)內腔上部,所述水平分管(4)與腔體(1)內壁固定連接,所述水平分管(4)的進氣口與氣體總管(3)的出氣口連接,所述水平分管上(4)均勻設有若干豎直分管(5)且與其相連通;所述豎直分管(5)上沿豎直方向均勻分布有若干噴氣嘴(7);所述固體給料管(8)設在頂蓋(2)上并向下穿過頂蓋(2)延伸至腔體(1)內腔中,所述頂蓋(2)上方的固體給料管(8)上設有固體調節閥(10);所述液體給料管(9)設在頂蓋(2)上并向下穿過頂蓋(2)延伸至腔體(1)內腔中,所述頂蓋(2)上方的液體給料管(9)上設有液體調節閥(11);所述攪拌系統包括攪拌槳(12)、連軸(13)、密封圈(14)和電機(15),所述連軸(13)豎直穿過腔體(1)底面中部,所述密封圈(14)設在連軸(13)與腔體(1)底面的連接處,所述電機(15)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與連軸(13)下端連接,所述攪拌槳(12)設在連軸(13)上端;所述加熱系統包括換熱夾套(16)、加熱器(17)、循環泵(18)和調節閥(19),所述換熱夾套(16)設在腔體(1)外壁,所述換熱夾套(16)一側設有換熱介質進口(20),所述換熱夾套(16)另一側設有換熱介質出口(21),所述換熱介質自換熱介質出口(21)與加熱器(17)的進口連接,加熱器(17)的出口與循環泵(18)的進口連接,循環泵(18)的出口與調節閥(19)的進口連接,調節閥(19)的出口與換熱介質進口(20)連接;所述換熱夾套(16)外壁設有保溫層(22);所述頂蓋(2)上設有熱電偶(23)、PH計(24)、壓力計(25)、安全閥(26)和泄壓閥(27);所述排料系統包括排料管(28)、排料口(29)、排料泵(30)和排料閥(31),所述排料口(29)設在腔體(1)底面,所述排料管(28)通過排料口(29)與腔體(1)連通,所述排料管(26)的出料口與排料泵(30)的進料口連接,排料泵(30)的出料口與排料閥(31)的進口連接;所述控制系統與氣體調節閥(6)、固體調節閥(10)、液體調節閥(11)、電機(15)、熱電偶(23)、PH計(24)、壓力計(25)、安全閥(26)、泄壓閥(27)、加熱系統中的加熱器(17)、循環泵(18)、調節閥(19)和排料系統中的排料泵(30)、排料閥(31)電氣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二氧化碳礦化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應器、氣體給料系統、固體給料管(8)、液體給料管(9)、攪拌系統、加熱系統、排料系統和控制系統;所述反應器包括腔體(1)和頂蓋(2),所述頂蓋(2)裝在腔體(1)的頂面上;所述氣體給料系統包括氣體總管(3)、水平分管(4)和若干豎直分管(5),所述氣體總管(3)設在頂蓋(1)上并向下穿過頂蓋(1)延伸至腔體(2)內部,所述頂蓋(1)上方的氣體總管(3)上設有氣體調節閥(6);所述水平分管(4)設在氣體總管(3)下方并位于腔體(1)內腔上部,所述水平分管(4)與腔體(1)內壁固定連接,所述水平分管(4)的進氣口與氣體總管(3)的出氣口連接,所述水平分管上(4)均勻設有若干豎直分管(5)且與其相連通;所述豎直分管(5)上沿豎直方向均勻分布有若干噴氣嘴(7);所述固體給料管(8)設在頂蓋(2)上并向下穿過頂蓋(2)延伸至腔體(1)內腔中,所述頂蓋(2)上方的固體給料管(8)上設有固體調節閥(10);所述液體給料管(9)設在頂蓋(2)上并向下穿過頂蓋(2)延伸至腔體(1)內腔中,所述頂蓋(2)上方的液體給料管(9)上設有液體調節閥(11);所述攪拌系統包括攪拌槳(12)、連軸(13)、密封圈(14)和電機(15),所述連軸(13)豎直穿過腔體(1)底面中部,所述密封圈(14)設在連軸(13)與腔體(1)底面的連接處,所述電機(15)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與連軸(13)下端連接,所述攪拌槳(12)設在連軸(13)上端;所述加熱系統包括換熱夾套(16)、加熱器(17)、循環泵(18)和調節閥(19),所述換熱夾套(16)設在腔體(1)外壁,所述換熱夾套(16)一側設...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廖洪強,薛芳斌姚星亮,程芳琴,
    申請(專利權)人:山西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西,14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 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网站下载| 日木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 四虎成人精品无码|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中文午夜乱理片无码|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一二三区|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蜜桃 |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野外| 在线无码视频观看草草视频| 日韩国产成人无码av毛片 | 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免费|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五月婷婷无码观看| 九九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AV在线无码影院观看|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A∨视频网站|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成人午夜电影| 永久免费av无码入口国语片|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漫画 | 一本之道高清无码视频| 无码夜色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无码Av片在线观看| 超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日韩国产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无码久久| 人妻无码人妻有码中文字幕| 国产a级理论片无码老男人| 国产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 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少妇|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 50岁人妻丰满熟妇αv无码区|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 日韩加勒比一本无码精品| 一级片无码中文字幕乱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