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預制砼構件的養護隧道,隧道為長條形的密閉空間,其兩端設有大門,一端為入口,另一端為出口,隧道側墻和隧道頂板均由保溫材料構成或者均是含有保溫材料的結構,隧道地面采用結構地面,隧道內設有直接加熱設備或預留有接入蒸汽加熱的管道和設有蒸汽出口。本發明專利技術的預制砼構件的養護隧道可實現流水線式養護,每批次養護量大,節能,從而最大限度發揮一條預制構件生產線的產能。
A maintenance tunnel for precast concrete member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cast concrete curing tunnel, the tunnel closed space is an elongated, two ends of which are provided with the door, one end is the entrance, the other end to exit, side wall and tunnel tunnel roof by insulation materials or are structures containing thermal insulation material, the tunnel floor adopts the structure of ground and tunnel with direct heating or steam heating pipeline access is reserved and is provided with a steam outlet. The maintenance tunnel of the prefabricated concrete component of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pipeline type maintenance, and the maintenance quantity of each batch is large, and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is saved, so as to maximize the capacity of a prefabricated component production lin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預制砼構件的養護隧道
本專利技術屬于建筑工業化的預制混凝土構件生產領域,具體為一種預制砼構件的養護隧道。
技術介紹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作為一種符合工業化生產方式的結構形式,具有施工速度快、勞動強度低、噪音污染與濕作業少和產品質量易控制等優勢。采用預制裝配的建筑施工可以有效節約資源和能源,提高材料在實現建筑節能和結構性能方面的利用率,減少現場施工勞動力數量,減少建筑垃圾和減少施工對環境的不良影響,提高建筑整體質量和性能。可見推廣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有利于實現“四節一環保”的綠色發展,實現建筑業的節能和減排目標。國家提出10年左右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建筑工業化成為當前發展重要課題、是政策鼓勵和支持的發展產業。建筑工業化的工廠生產預制構件過程中,時間最長的工序是預制構件的養護過程,采用天然自然環境下的養護自然養護溫度下強度增長極慢,7d的齡期僅能得到28d強度(混凝土28天后的強度)的30~70%、且受氣溫影響,采用蒸汽養護才能滿足工業化的生產,但其養護時間最快在6小時左右就可以達到吊起拆模;因此要提高工廠產能解決預制混凝土構件養護是關鍵。目前混凝土構件蒸汽養護的方法主要有:預制構件蓋膜加熱發、養護塔養護等,這些方法都存在缺點,蓋膜加熱發占地大、能耗大、產能低;養護塔養護沒有解決流水線式養護、需要的設備相對投資大、能耗大。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預制砼構件的養護隧道,可實現流水線式養護,每批次養護量大,節能,從而最大限度發揮一條預制構件生產線的才能。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預制砼構件的養護隧道,隧道為長條形的密閉空間,其兩端設有大門,一端為入口,另一端為出口,隧道側墻和隧道頂板均由保溫材料構成或者均是含有保溫材料的結構,隧道地面采用結構地面,隧道內設有直接加熱設備或預留有接入蒸汽加熱的管道和設有蒸汽出口。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結構地面上鋪設有軌道,軌道是從入口端到出口端為下坡的坡度結構。利用斜坡的下滑力(重力沿坡度的分量),實現用很小的推力使預制件裝載車移動,減少機械動力設備。作為本專利技術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隧道內設有冷凝水回收系統。實現水循環利用,減少水資源浪費。作為本專利技術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隧道在入口端設有預熱室。實現澆筑完成的預制構件不用靜置初凝和終凝,直接推人預熱室,可以在冬天加速初凝和終凝,預熱室能利用蒸養室的余熱、進一步節省能源,通過低溫預熱、使預制構件緩慢升溫,更好保證質量。作為本專利技術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隧道在出口端設有緩慢降溫室。在冬天季節、使養護好的構件能緩慢降溫,被免構件降溫過快出現表面拉應力而產生裂紋。作為本專利技術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養護隧道在入口端設有預熱室,在出口端設有緩慢降溫室。實現澆筑完成的預制構件不用靜置初凝和終凝,直接推人預熱室,可以在冬天加速初凝和終凝,預熱室能利用蒸養室的余熱、進一步節省能源,通過低溫預熱、使預制構件緩慢升溫,更好保證質量;在冬天季節、使養護好的構件能緩慢降溫,被免構件降溫過快出現表面拉應力而產生裂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預制砼構件的養護隧道的有益效果如下:(1)節能環保;a、由于養護隧道體積大,可以同時養護的構件多,集中養護、能更有效使用熱能;b、在同時進行養護的鋼筋量大的基礎上、可以適當延長養護時間、從而可降低養護溫度(采用相對低位的中等溫度60℃左右),相比采用養護塔高溫80-90℃左右的養護塔可降低20-30℃左右,進一步實現節能;C、采用相對中等溫度養護,混凝土的水泥水化反應自身悉放出的熱就基本達到恒定溫度,做到最佳節能。(2)更好的控制產品質量;由于采用相對低位的養護中等溫度(60℃左右,養護時間8-10小時),相比采用80-90℃左右、養護時間為6小時左右的養護塔,可更好保證預制構件的質量,又能保證產量。(3)實現流水型的養護;振搗好預制構件靜置后從一端進入養護隧道,出來后就是達到拆模吊裝所需的強度。通過以下的描述并結合附圖,本專利技術將變得更加清晰,這些附圖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附圖說明圖1為平頂養護隧道示意圖。圖2為圖1養護隧道的平面示意圖。圖3為圖1養護隧道的長方向剖面圖。圖4為弧形頂養護隧道示意圖。圖5為圖4養護隧道的平面示意圖。圖6為圖5養護隧道的長方向剖面圖。圖7為設置有前預熱室和后緩慢降溫室養護隧道平面圖。圖8為圖7的長方向剖面圖。圖中:1-門扇,2-隧道側墻,3-隧道頂板,4-結構地面,5-蒸汽出口,6-軌道,7-加熱設備,8-冷凝水回收集水坑,9-預熱室,10-蒸養室,11-緩慢降溫室,12-隧道內分隔門。具體實施方式現在參考附圖描述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附圖中類似的元件標號代表類似的元件。實施例一圖1-3所示,預制砼構件的養護隧道為長條形的密閉空間,其兩端設有可開合大門,該大門的門扇1為轉軸平開門,一端為入口、另一端為出口,隧道側墻2和隧道頂板3由保溫材料構成或者是含有保溫材料的結構(如鋼筋混凝土結構內設有保溫層,保溫層可選用泡沫類或者其他具有良好保溫性能的材料),隧道地面采用混凝土結構地面4,隧道內預留有接入蒸汽加熱的管道和蒸汽出口5。該案例的使用方法為:預制的混凝土構件層疊放置到運輸平臺車上,等預制構件的混凝土終凝后,打開門、從入口推入養護隧道內,(如果隧道內有已經養護好的預制構件,同時從出口拖出養護好的整車構件),根據養護要求和養護時間控制好隧道內的溫度-—通過鍋爐的調節蒸汽的產量進行調整,在養護過程中邊生產,當生產的鋼筋滿一運輸平臺車并終凝后,等時間間隔推入和取出預制構件,使用養護隧道進行預制構件生產養護是不間斷的連續流水生產過程。實施例二圖4-6所示,預制砼構件的養護隧道為長條形的密閉空間,其兩端設有可開合大門,該大門的門扇1為轉軸平開門,一端為入口、另一端為出口,隧道側墻2和隧道頂板3由保溫材料構成或者是含有保溫材料的結構(如鋼筋混凝土結構內設有保溫層,保溫層可選用泡沫類或者其他具有良好保溫性能的材料),隧道地面采用結構地面4并鋪設可行車的軌道6,軌道6從入口到出口為下坡的坡度,軌道6的作用可以增加車輛的載重能力、更好控制車方向、減少車輛行進阻力,隧道內預留有蒸汽出口5,隧道內安置有加熱設備7,加熱設備7的熱量直接散發到隧道內,以減少能量損失;在隧道內設置有冷凝水回收系統,其包括冷凝水回收集水坑8和相應管道,可實現水的循環利用。該案例的使用方法為:預制的混凝土構件層疊放置到運輸平臺車上,等預制構件的混凝土終凝后,打開門、從入口推入養護隧道內,(如果隧道內有已經養護好的預制構件,同時從出口拖出養護好的整車構件),根據養護要求和養護時間控制好隧道內的溫度——通過鍋爐的調節蒸汽的產量進行調整,在養護過程中邊生產,當生產的鋼筋滿一運輸平臺車并終凝后,等時間間隔推入和取出預制構件,使用養護隧道進行預制構件生產養護是不間斷的連續流水生產過程,該案例的回收集水坑的水經過處理可以通過水泵再回到鍋爐內循環利用。實施例三圖7-8所示,預制砼構件的養護隧道為長條形的密閉空間,其兩端設有可開合大門,該大門的門扇1為轉軸平開門,一端為入口、另一端為出口,隧道側墻2和隧道頂板3由保溫材料構成或者是含有保溫材料的結構(如鋼筋混凝土結構內設有保溫層,保溫層可選用泡沫類或者其他具有良好保溫性能的材料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預制砼構件的養護隧道,其特征在于:隧道為長條形的密閉空間,其兩端設有大門,一端為入口,另一端為出口,隧道側墻和隧道頂板均由保溫材料構成或者均是含有保溫材料的結構,隧道地面采用結構地面,隧道內設有直接加熱設備或預留有接入蒸汽加熱的管道和設有蒸汽出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預制砼構件的養護隧道,其特征在于:隧道為長條形的密閉空間,其兩端設有大門,一端為入口,另一端為出口,隧道側墻和隧道頂板均由保溫材料構成或者均是含有保溫材料的結構,隧道地面采用結構地面,隧道內設有直接加熱設備或預留有接入蒸汽加熱的管道和設有蒸汽出口。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制砼構件的養護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結構地面上鋪設有軌道,軌道是從入口端到出口端為下坡的坡度結構。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預制砼構件的養護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內設有冷凝水回收系統。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預制砼構件的養護隧道,其特征在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祥錦,
申請(專利權)人:劉祥錦,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