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inorganic materials, in particular to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a negative pole material of a lithium ion battery, in particular to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hollow nano silicon ball / graphene composite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 The invention firstly uses Stober by the method of small size hollow nano silica spheres with a soft template method in auxiliary surfactants, composites and graphene oxide, by step heat treatment (including silica sintering, magnesium thermal reduction of graphene oxide and silicon dioxide reduction) method for preparation of small size hollow nano silicon the ball / graphene composite material, preparation of silicon / graphene composite anode for lithium ion battery.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中空納米硅球/石墨烯復合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
本專利技術屬于無機材料
,尤其是涉及一種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具體涉及一種中空納米硅球/石墨烯復合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鋰離子電池由于其比容量大、工作電壓高、安全性好、污染小等優點,是目前最受關注的能量存儲裝置,主要應用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以及電動汽車等領域。隨著智能手機功能越來越多,屏幕越來越大,耗電量也越來越大。目前,智能手機所使用的鋰離子電池只能維持1-2天,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電極材料的性能是決定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的關鍵因素。目前幾乎所有商業化的鋰離子電池都是采用石墨負極材料,但石墨的理論儲鋰容量只有372mAhg-1,這也是目前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難以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硅具有理論上的最大比容量(4200mAh/g),并且來源廣泛,成為潛在的負極材料替代。但是在充/放電過程中,硅的體積會發生巨大變化,導致電極粉化,剝落并與金屬集流體失去電接觸,電池容量急劇衰減。這是阻礙硅用于鋰離子電池的主要障礙。為了研制高容量長壽命的硅基鋰離子電池,需要設計新型結構的硅材料以容納硅的體積變化而不損害電極的結構,并保護硅在充/放電過程中不易從金屬集流體表面脫落。目前報道有多種結構的硅基鋰離子電池,如空心結構,核殼結構,硅/碳、硅/金屬復合結構等。最近,石墨烯由于其獨特的二維結構、極高的表面積、優異的化學穩定性、卓越的電學和熱學性能以及機械柔韌性,被認為是構建石墨烯-硅納米復合電極的理想材料。石墨烯與硅材料復合一方面可以容納硅的體積變化,改善硅電極材料的穩定性,另一方面石墨烯可以顯著提高電極材 ...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中空納米硅球/石墨烯復合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第一步,Stober法結合軟模板法制備小尺寸中空納米二氧化硅球:(1)取聚乙烯吡咯烷酮攪拌溶解在水中制成摩爾濃度為0.01~1mmol/L的溶液,滴加摩爾濃度為0.001~1mol/L的氨水至上述溶液變澄清后,向澄清溶液中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至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的摩爾濃度為0.001~0.1mol/L,攪拌至澄清;(2)取正硅酸乙酯加入到乙醇中配成摩爾濃度為0.01~1mol/L的溶液,其中正硅酸乙酯與氨水的摩爾比為1:0.01~10,取正硅酸乙酯加入到乙醇中配成摩爾濃度為0.01~1mol/L的溶液,在劇烈攪拌下,加入步驟(1)的溶液中,再攪拌3~10h,裝入反應釜中,油浴下攪拌反應;(3)反應結束后,直接冷凍干燥處理,得到二氧化硅前驅體粉末,在550℃熱處理5h得到二氧化硅;第二步,按照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與二氧化硅的質量比為1:0.01~10的比例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再按照二氧化硅與氧化石墨烯的質量比為1:0.1~10的比例取二氧化硅和濃度為的0.01~5mg/mL氧化石墨烯溶液,超聲分散,冷凍干燥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中空納米硅球/石墨烯復合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第一步,Stober法結合軟模板法制備小尺寸中空納米二氧化硅球:(1)取聚乙烯吡咯烷酮攪拌溶解在水中制成摩爾濃度為0.01~1mmol/L的溶液,滴加摩爾濃度為0.001~1mol/L的氨水至上述溶液變澄清后,向澄清溶液中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至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的摩爾濃度為0.001~0.1mol/L,攪拌至澄清;(2)取正硅酸乙酯加入到乙醇中配成摩爾濃度為0.01~1mol/L的溶液,其中正硅酸乙酯與氨水的摩爾比為1:0.01~10,取正硅酸乙酯加入到乙醇中配成摩爾濃度為0.01~1mol/L的溶液,在劇烈攪拌下,加入步驟(1)的溶液中,再攪拌3~10h,裝入反應釜中,油浴下攪拌反應;(3)反應結束后,直接冷凍干燥處理,得到二氧化硅前驅體粉末,在550℃熱處理5h得到二氧化硅;第二步,按照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與二氧化硅的質量比為1:0.01~10的比例取十六烷基三甲基...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燦良,趙云,宋丹,李朗,
申請(專利權)人:山西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西,1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