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帶有余熱排除裝置的海洋反應堆系統平臺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15692581 閱讀:4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4 06:43
    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帶有余熱排除裝置的海洋反應堆系統平臺,反應堆系統平臺包括可漂浮海面的平臺主體。平臺主體內形成有供核電設備放置的容置空間,容置空間外形成有與容置空間相互隔離的隔離空間,以填充可對核電設備進行冷卻的溶液。核電設備包括設置在容置空間內的反應堆,反應堆包括安全殼和安裝在安全殼內的堆芯。余熱排除裝置包括能讓安全殼內的熱量傳遞到溶液進行冷卻的熱量交換機構。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海洋反應堆系統平臺上帶有余熱排除裝置,余熱排除裝置的熱量交換機構能讓安全殼內的熱量傳遞到溶液,起到對安全殼內散熱冷卻的效果,在散熱過程中可以不需要電能,實現非能動冷卻,減少了能源消耗,降低了零件設置,讓內部空間能得到充分利用。

    A marine reactor system platform with a residual heat removal devic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arine reactor system platform with a residual heat removal device, wherein the reactor system platform includes a platform body capable of floating at sea. A containing space for the nuclear power equipment is formed in the main body of the platform, and an isolation space separated from the accommodation space is formed outside the holding space to fill the solution for cooling the nuclear power equipment. Nuclear power equipment consists of reactors installed in the containment space, which includes containment and core mounted in containment. The residual heat removal device includes a heat exchange mechanism that allows the heat in the containment to be transferred to the solution for cooling. The invention of the marine reactor system with a device for removing waste heat, residual heat removal device of heat exchange mechanism can make the containment of the heat transfer to the solution to the containment of the cooling effect in the cooling process can not realize the need for electricity, passive cooling,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reduce the the part set, so that the internal space can be fully utilized.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帶有余熱排除裝置的海洋反應堆系統平臺
    本專利技術涉及核電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帶有余熱排除裝置的海洋反應堆系統平臺。
    技術介紹
    相關技術中的海洋反應堆系統平臺的冷卻安全系統大多為能動系統,即需要電源作為動力,以執行安全動作,如冷卻液的安全注入、堆芯余熱排出等。能動系統由于依靠電源為動力,其運行需要大量動力系統和輔助系統的支持,其系統設備數量繁多,且占用較多空間。也有海洋反應堆系統平臺用非能動安全系統進行冷卻的,但大量的實驗研究文獻表明,非能動安全系統多采用自然驅動力(自然循環、重力),容易受海洋運動條件(起伏、搖擺)影響,因此,非能動安全系統不適用于浮動式反應堆或船上反應堆。另外,也有浮動式反應堆或船上的反應堆無法利用重力注入海水作為最終淹沒措施,因為這樣可能會造成浮動式反應堆或船上反應堆的徹底沉沒。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帶有余熱排除裝置的海洋反應堆系統平臺。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帶有余熱排除裝置的海洋反應堆系統平臺,所述反應堆系統平臺包括可漂浮海面的平臺主體;所述平臺主體內形成有供核電設備放置的容置空間,所述容置空間外形成有與所述容置空間相互隔離的隔離空間,以填充可對所述核電設備進行冷卻的溶液;所述核電設備包括設置在所述容置空間內的反應堆,所述反應堆包括安全殼和安裝在所述安全殼內的堆芯;所述余熱排除裝置包括能讓所述安全殼內的熱量傳遞到所述溶液進行冷卻的熱量交換機構。優選地,所述熱量交換機構包括連通在所述安全殼和所述隔離空間之間的換熱循環單元,所述換熱循環單元包括可在所述安全殼和所述隔離空間之間循環流通的換熱介質,以在來回流通過程中將所述安全殼內的熱量傳遞到所述隔離空間的溶液內。優選地,所述換熱循環單元包括換熱回路、以及設置在所述換熱回路上的蒸汽蒸發裝置以及換熱單元,所述換熱回路連通在所述安全殼、容置空間、隔離空間之間,所述蒸汽蒸發裝置內設有可被汽化的散熱介質;所述蒸汽蒸發裝置位于所述安全殼內,以在受到高溫后將所述散熱介質汽化后沿所述換熱回路流通到所述換熱單元;所述換熱單元設置在所述隔離空間內,以被所述隔離空間內的溶液冷卻后將所述換熱回路內汽化的散熱介質冷凝或固化,并重新流回所述蒸汽蒸發裝置。優選地,所述換熱回路包括上回路、下回路,所述上回路的高度位置高于所述下回路的高度位置,所述上回路的兩端分別伸入所述安全殼和隔離空間,所述下回路的兩端分別伸入所述安全殼和隔離空間;所述蒸汽蒸發裝置在所述安全殼內分別與所述上回路、下回路連接,所述換熱單元在所述隔離空間內分別與所述上回路、下回路連接。優選地,所述蒸汽蒸發裝置為蒸汽發生器,所述換熱單元為換熱器。優選地,所述上回路上設有第二控制裝置,以控制所述換熱回路的打開或關閉。優選地,所述熱量交換機構還包括連通在所述隔離空間與所述容置空間之間的第一流通通道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一流通通道上的第一控制裝置,所述第一控制裝置控制所述第一流通通道的導通、關閉。優選地,所述安全殼內設有感測所述安全殼內的溫度信號的溫度感測單元,所述溫度感測單元與所述第一控制裝置、第二控制裝置電性連接,以控制所述第一控制裝置、第二控制裝置的打開、關閉。優選地,所述平臺主體包括第一側壁,所述隔離空間形成于所述第一側壁的內側,所述余熱排除裝置還包括在所述第一側壁上設置的第二流通通道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二流通通道上的第三控制裝置,所述第三控制裝置控制所述第二流通通道的導通、關閉。優選地,所述余熱排除裝置還包括用于監測所述隔離空間內的液面高度的液面監控單元,所述液面監控單元與所述第三控制裝置電性連接,以根據所述隔離空間內的液面高度控制所述第三控制裝置的打開、關閉。優選地,所述第一流通通道、所述第二流通通道靠近所述隔離空間底面設置。優選地,所述平臺主體包括基座以及第二側壁,所述第一側壁、第二側壁由所述基座向上設置;所述第一側壁、第二側壁均沿所述基座的周向圍合,所述第二側壁圍合形成所述容置空間;所述第一側壁圍合在所述第二側壁外側,所述第二側壁的外側面與所述第一側壁的內側面間隔設置,形成所述隔離空間;所述基座為混凝土結構;所述第一側壁為與所述基座一體的混凝土結構;所述第二側壁為鋼板或混凝土結構。優選地,還包括安裝到海底對所述平臺主體進行支撐定位的支撐裝置。優選地,所在支撐裝置包括支撐件以及設于所述支撐件上端的固定機構,所述固定機構包括對所述平臺主體的底部進行支撐定位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包括與所述平臺主體的底部外形對應的定位槽和/或與所述平臺主體鎖合固定的鎖合機構。實施本專利技術的帶有余熱排除裝置的海洋反應堆系統平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的海洋反應堆系統平臺上帶有余熱排除裝置,余熱排除裝置的熱量交換機構能讓安全殼內的熱量傳遞到溶液,起到對安全殼內散熱冷卻的效果,在散熱過程中可以不需要電能,實現非能動冷卻,減少了能源消耗,降低了零件設置,讓內部空間能得到充分利用。附圖說明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圖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海洋反應堆系統平臺的平臺主體未放置到支撐裝置時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牽引船將平臺主體向支撐位置拖動時的示意圖;圖3是平臺主體放置到支撐裝置時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附圖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一個優選實施例中的海洋反應堆系統平臺包括可漂浮海面的平臺主體1,平臺主體1內形成有供核電設備放置的容置空間A,容置空間A外形成有與容置空間A相互隔離的隔離空間B,以填充可對核電設備進行冷卻的溶液,隔離空間B內的溶液通常在平臺主體1安裝定位后注入。反應堆及常規島、核電輔助廠房等核電設備通常設置在容置空間A內。反應堆包括安全殼2以及安裝在安全殼2內的堆芯21,堆芯21位于安全殼2內,保證在遇到危險情況時,防止反應堆向外泄漏。在其他實施例中,堆芯21也可用其他方式封裝保證安全性。海洋反應堆系統平臺上帶有余熱排除裝置3,在反應堆發生事故導致安全殼2內的溫度偏高時,采用非能動方式進行冷卻散熱。余熱排除裝置3包括能讓安全殼2內的熱量傳遞到溶液進行冷卻的熱量交換機構。熱量交換機構能讓安全殼2內的熱量傳遞到溶液,起到對安全殼2內散熱冷卻的效果,在散熱過程中可以不需要電能,實現非能動冷卻,減少了能源消耗,降低了零件設置,讓內部空間能得到充分利用。熱量交換機構包括連通在安全殼2和隔離空間B之間的換熱循環單元31,換熱循環單元31包括可在安全殼2和隔離空間B之間循環流通的換熱介質,以在來回流通過程中將安全殼2內的熱量傳遞到隔離空間B的溶液內。換熱介質在來回流通過程中將安全殼2內的熱量帶走,實現對安全殼2內的散熱效果,在散熱過程中可以不需要電能,實現非能動冷卻,減少了能源消耗,降低了零件設置,讓內部空間能得到充分利用。在一些實施例中,換熱循環單元31包括換熱回路、以及設置在換熱回路上的蒸汽蒸發裝置311以及換熱單元312,換熱回路連通在安全殼2、容置空間A、隔離空間B之間,蒸汽蒸發裝置311內設有可被汽化的散熱介質,散熱介質通常為液態或固態,優選地,散熱介質為水等溶液。進一步地,蒸汽蒸發裝置311位于安全殼2內,以在受到高溫后將換熱回路內的散熱介質汽化后沿換熱回路流通到換熱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帶有余熱排除裝置的海洋反應堆系統平臺

    【技術保護點】
    一種帶有余熱排除裝置(3)的海洋反應堆系統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堆系統平臺包括可漂浮海面的平臺主體(1);所述平臺主體(1)內形成有供核電設備放置的容置空間(A),所述容置空間(A)外形成有與所述容置空間(A)相互隔離的隔離空間(B),以填充可對所述核電設備進行冷卻的溶液;所述核電設備包括設置在所述容置空間(A)內的反應堆,所述反應堆包括安全殼(2)和安裝在所述安全殼(2)內的堆芯(21);所述余熱排除裝置(3)包括能讓所述安全殼(2)內的熱量傳遞到所述溶液進行冷卻的熱量交換機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帶有余熱排除裝置(3)的海洋反應堆系統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堆系統平臺包括可漂浮海面的平臺主體(1);所述平臺主體(1)內形成有供核電設備放置的容置空間(A),所述容置空間(A)外形成有與所述容置空間(A)相互隔離的隔離空間(B),以填充可對所述核電設備進行冷卻的溶液;所述核電設備包括設置在所述容置空間(A)內的反應堆,所述反應堆包括安全殼(2)和安裝在所述安全殼(2)內的堆芯(21);所述余熱排除裝置(3)包括能讓所述安全殼(2)內的熱量傳遞到所述溶液進行冷卻的熱量交換機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余熱排除裝置(3)的海洋反應堆系統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熱量交換機構包括連通在所述安全殼(2)和所述隔離空間(B)之間的換熱循環單元(31),所述換熱循環單元(31)包括可在所述安全殼(2)和所述隔離空間(B)之間循環流通的換熱介質,以在來回流通過程中將所述安全殼(2)內的熱量傳遞到所述隔離空間(B)的溶液內。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有余熱排除裝置(3)的海洋反應堆系統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循環單元(31)包括換熱回路、以及設置在所述換熱回路上的蒸汽蒸發裝置(311)以及換熱單元(312),所述換熱回路連通在所述安全殼(2)、容置空間(A)、隔離空間(B)之間,所述蒸汽蒸發裝置(311)內設有可被汽化的散熱介質;所述蒸汽蒸發裝置(311)位于所述安全殼(2)內,以在受到高溫后將所述散熱介質汽化后沿所述換熱回路流通到所述換熱單元(312);所述換熱單元(312)設置在所述隔離空間(B)內,以被所述隔離空間(B)內的溶液冷卻后將所述換熱回路內汽化的散熱介質冷凝或固化,并重新流回所述蒸汽蒸發裝置(311)。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有余熱排除裝置(3)的海洋反應堆系統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回路包括上回路(313)、下回路(314),所述上回路(313)的高度位置高于所述下回路(314)的高度位置,所述上回路(313)的兩端分別伸入所述安全殼(2)和隔離空間(B),所述下回路(314)的兩端分別伸入所述安全殼(2)和隔離空間(B);所述蒸汽蒸發裝置(311)在所述安全殼(2)內分別與所述上回路(313)、下回路(314)連接,所述換熱單元(312)在所述隔離空間(B)內分別與所述上回路(313)、下回路(314)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有余熱排除裝置(3)的海洋反應堆系統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蒸發裝置(311)為蒸汽發生器,所述換熱單元(312)為換熱器。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帶有余熱排除裝置(3)的海洋反應堆系統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回路(313)上設有第二控制裝置(315),以控制所述換熱回路的打開或關閉。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帶有余熱排除裝置(3)的海洋反應堆系統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熱量交換機構還包括連通在所述隔離空間(B)與所述容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江盧向暉王婷沈永剛林支康方思遠呂逸君梁任黃熙梁活劉建昌
    申請(專利權)人:中廣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一区| 未满十八18禁止免费无码网站| 中文无码vs无码人妻|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片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91精品无码专区|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网站| 国产在线无码制服丝袜无码| 国产爆乳无码一区二区麻豆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曰 | 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v人无码亚洲成av人| 中出人妻中文字幕无码|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96|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中文字幕|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 最新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 小12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ⅴ无码大片在线看| 成人无码嫩草影院| 蜜臀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久久99久久无码毛片一区二区| 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丫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无码 |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电影 |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亚| 亚洲av无码片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无码不卡AV|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免费AV片无码永久免费|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亚洲无码日韩精品第一页| 色综合久久久无码网中文|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尤物| 无码无遮挡又大又爽又黄的视频| 免费无码H肉动漫在线观看麻豆|